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一、投资逻辑复盘

    抄底股的投资逻辑是一样的,都是基于疫情的全面放开,然后将带动整体经济复苏,继而带动优质企业业绩与估值修复。

    新华保险是2022年6月7日分析的,分析时新华保险A股股价26.06元,而在6月27日股价最高上涨到了30.19元,在分析后第二天就买入,短短十多个交易日有将近15%的收益;

    如果第一波上涨没有卖出,在2023年1月16日股价最高上涨到了33.26元,持有到这个时候收益也是不错的;

    如果前面这两波都没卖掉,持有到2023年8月4日,新华保险股价最高上涨到了48.03元,到这时涨幅高达76%,如果中间在下跌的时候有补仓,成本更低,收益会更高。

    当然,如果这几波行情都没及时落袋,就算是持有到现在,截止1月31日收盘股价30.6元,那么也应该是盈利的。

    知道了新华保险的投资逻辑,那么新华保险的近况如何?

    二、保险行业现状

    (一)行业需求

    1、重疾险

    疫情后经济逐渐恢复,2023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6%,相比2022年上半年提升1.9%,且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7.1%。

    根据瑞士再保险对我国保险消费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重疾险是除医保外配置率最高的险种,56%的消费者认为重疾险是应该优先考虑增加配置的险种,该数据侧面反映出我国重疾险还有较大缺口。

    而根据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符合健康定义的人群比率仅占15%,其中70%

    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慢性病人数超4.8亿,随着慢性病患者的增加,非标体保险需求也会进一步提升。

    政策方面,银保监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保险公司应承担一部分非标体的保险保障,这一趋势也为重疾险带来了新的需求。

    2、储蓄险

    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结构主要是房地产和储蓄,从统计数据来看,自2017年以来房地产的平均营业利润增长率由4.3%下降至-9.6%,房地产市场低迷叠加总储蓄的上升将为储蓄类保险提供发展机会。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老龄人口已接近15%,2021年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代替率仅为43.6%,远低于国际标准下维持基本生活的60%的替代率水平,仅靠社会养老金很难保障退休后维持原有的生活质量。

    数据显示2022年11月试行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截至2023年7月累计开户人数达4030万人。在部分抽样调查报告中有49%人受访者表示将使用个人养老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这一发展趋势也反映出商业储蓄型保险将有潜力成为个人养老的主要保障工具。

    近年随着互联网金融和自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灵活从业人数急剧上升,2023年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这部分人群在社会养老保障方面还没有完善的制度和养老体系,储蓄型保险将填补这一空缺为更多的灵活从业人员提供养老保障。

    3、分红险

    分红险产品利益由确定收益+分红收益而得,其中确定收益为合同约定即刚性兑付,而分红利益取决于可分配盈余。产品属性在保证了确定收益外,还能在权益市场上行阶段获得超额收益,满足了风险平滑分散的投资需要。

    根据过往经验来看,预定利率下调阶段,分红险销售都得到了增强。2023年7月寿险预定利率下调至3.0%后,险企主力销售产品有望从增额终身寿逐步发展至分红型产品、年金险、终身寿险和健康险等险种同步发展。

    (二)渠道情况

    1、个险渠道

    从代理人数量来看:2023年,保险行业代理人渠道总人力仍在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截至2023q3,各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分别为:中国人寿(66.0万,较年初减少0.8万)、中国平安(36.0万,较年初减少8.5万)、中国太保(20.4万,较年初减少7.5万)、新华保险(14.9万,较年初减少4.8万)。

    从代理人产能来看:市场普遍担心目前阶段各公司产能的提升只是清虚带来的自然结果,即当不出单没有业绩的代理人淘汰后,剩下的代理人产能自然会提升。

    但单独看绩优人力的产能,我们发现平安2023上半年人均收入同比增长36.8%,人力结构中,钻石队伍、潜力队伍等高绩优人力占比提升,其中钻石队伍人均NbV同比增长37%,潜力队伍人均NbV同比增长13%;

    绩优人力产能提升说明团队代理人的素质及“效率”确有提升。

    从市场份额来看:近年,上市险企市占率略有小幅下降,新华保险虽算不上保险行业龙头,但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其市场份额也达到了5.32%,排行第五。

    2、银保渠道

    受资本市场和政策面影响,以往令银行业“躺赚”的息差收入持续下滑,以招行为例,2023年q3招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44亿元,同比下降11%;实现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40亿元,同比下降6%。

    而招行2023年q3代理保险收入126亿元,占总财富管理收入52%,远高于代理基金、理财等其他项目收入。

    报行合一手续费率下降后,银行短期内代销保险部分收入缺口无法在短期内转移,各银行将以“量”补“价”,持续推动保险产品销售。

    (三)行业周期

    2010-2014年:保险行业处于基本面弱周期,负债端压制使利率影响钝化。银保\/个险渠道及产品层面均持续受到冲击,权益市场延续震荡下行。

    2015-2017年:保险行业处于大变革+高景气向上周期,EV(指市场对保险公司未来收益的估值)成长性预期提升。NbV增速维持高位,估值中枢较前几年显着提升。

    2018-2019年:保险行业处于基本面调整期,EV成长性预期有所下滑。NbV增速下滑至0左右,但经历前几年高增长后,实质上对于EV成长性的预期仍然较高。

    2020-2022年:疫情冲击+行业竞争环境恶化,EV成长性预期达历史底部。

    2023年起:预定利率下降、报行合一等政策持续催化各险企加速转型,产品结构优化,人力逐渐企稳,产能大幅提升,寿险业迎来新一轮增长空间,中长期EV成长性凸显。

    从历年保费及NbV(指保险公司的净现值)走势来看,保险行业一般为四年一个周期,2023年前三季度,上市险企NbV及保费明显反弹实现正增长,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总的来说,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居民疾病保障性需求持续增长,为重疾销售回暖提供契机;在养老、投资压力下,储蓄险未来将维持高需求量不变;高收益预期满足消费者投资需求,负债端成本压力促使险企积极布局,预计未来分红险销售有望起量。

    对于个险渠道,实行报行合一后将加速人力规模收窄企稳,提升人力质态、产能,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对于银保渠道,费率下降后销售意愿长期将不会发生减弱,银保渠道对整体规模及价值的贡献有望持续增长。

    从历年保费及NbV走势来看,中国寿险业正踏入新增长周期,成长性凸显,基本面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清楚了保险行业的现状,我们进一步来看看新华保险的情况。

    三、公司情况

    (一)新华保险基本情况

    新华保险为国有控股企业,控股股东为中央汇金公司,但无实际控制人。从营收构成来看,新华保险主要专注寿险业务,协同发展健康、养老、投资等板块。

    (二)最新业绩情况

    新准则下(新准则要求保费收入分期确认并剔除投资成分,导致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新华保险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8.55亿元,同比下降18.6%;实现归母净利润95.42亿元,同比下降15.5%;

    其中,2023q3单季归母净利润为-4.3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在2022年q3利润基数较低基础上,2023年前三季度的利润降幅环比扩大,利润增速略低于预期。

    1、负债端情况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新华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29.11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220.31亿元,同比增长40.2%;续期保费1004.25亿元,同比增长1.5%;短期险保费33.60亿元,同比下降12.7%。

    分渠道来看,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新华保险个险渠道累计实现保费收入965.56亿元,同比下降0.3%,占公司总保费收入的67.6%。

    从单季表现来看,个险渠道实现季度保费收入283.5亿元,同比上升3.7%,保费收入稳中有增。

    产品方面,新华保险三季度陆续推出“盛世荣耀终身寿险(分红型)”等储蓄型保险,进一步推动公司产品策略转型。

    银保渠道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新华保险银保渠道实现总保费收入440.1 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公司总保费收入的30.8%。

    单季度渠道实现保费收入71.8亿元,同比下降2.7%。

    三季度监管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要求行业银保渠道手续费实现“报行合一”(指保险公司报给银保监会的手续费用取值范围和使用规则是需要跟实际使用保持一致)。

    2、投资端情况

    由于权益市场波动加剧,叠加新会计准则实施导致公司的投资收益减少、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扩大。截止2023年9月末,新华保险累计实现投资净收益2.11亿元,同比下降99.41%。

    其中,2023年三季度,权益市场延续低位震荡,叠加利率中枢下行,新华保险资产端持续承压,单季度实现投资净收益13亿元,同比下降89.4%;年化总投资收益率2.3%。

    总的来说,新会计准则实施及投资收益拖累新华保险业绩表现。其中,负债端基本持平,符合预期;投资端受市场影响业绩明显下滑。分渠道看,个险渠道优化产品供给,推动团队转型;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助力可持续化发展。

    四、估值思路

    保险属于重资产行业,重资产行业看重资产质量pb比pE重要,保险公司的资产除了现金就是现金等价物(除了现金剩下的基本还是媲美现金的东西),所以估值比较简单就是看pb倍数。

    数据截止1月31日,十年pb当前值为0.881,平均值为2.010,当前pb值明显低于平均值。

    与行业对比来看,新华保险pb为0.88,行业pb为1.10,新华保险估值低于行业估值。

    与同行对比来看,新华保险pb为0.88,低于同行业除中国平安外所有公司。

    综合来看,新华保险依旧处于历史相对低估状态。

    五、风险提示

    经济增长承压、长端利率持续下行、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等都会权益市场波动,导致险企业绩修复不及预期;

    保险行业受政策影响,如果监管政策不断趋严,也将会影响险企短期业务表现;

    同时,如果公司改革成效不及预期,将会影响负债端表现,进一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

    六、总结

    通过跟踪分析,我们发现新华保险当初的投资逻辑还在。

    从行业层面来看,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居民疾病保障性需求持续增长,重疾销售有望回暖;

    随着银行储蓄利率的持续走低以及其他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性加剧,储蓄类保险产品的销售预计将持续走强。

    同时各险企代理人团队加速转型、产能进一步提升,各险企保费及价值有望实现正增长。

    资产端方面,随着稳增长等系列政策落地,权益市场有望实现好转,各险企利润端压力将减弱。

    从公司层面来看,新华保险负债端触底回升,改革重塑深化推进,随着代理人队伍的质态改善以及银保渠道的贡献提升,预计延续趋势性增长;

    资产端权益资产配置较高,预计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向好,资产端弹性向上空间有望打开。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新华保险目前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域,有一定的性价比。

    最后也强调下风险,如果宏观经济不景气,保险监管政趋严及公司改革不及预期,均会对公司的经营造成影响。

    每个人的认知、对市场的理解都不一样,每个人的交易体系、周期、仓位、纪律也都不一样。我们在关注个股投资潜力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分析与思考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做决定。

    注:不同平台数据源存在一定差异,建议重点参考分析思路,不必过度追求数据精确性。本文阐述的仅代表笔者个人的理解和观点,仅作为投资逻辑和方法学习,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农门福妻旺夫又旺家 落魄小姐:总裁大人爱上我 特种战兵 暴君爹爹小甜娇,全皇朝最横的宝 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 贺少的替嫁暖妻 反派们的团宠她又娇又甜 修仙异能掉线中 恶魔轻轻抱:少爷,请放手! 特摄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