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零四章   迁都准备
    何夕回过神来,发现朱元璋在注视着他。朱元璋说道“你懂了吗?”
    如果何夕刚刚来大明,或许看不懂朱元璋下得这一盘大棋,此刻在朱元璋的教导之下,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了。立即点头说道;“儿臣明白。”
    朱元璋说道“你明白就好。你肩上的担子很重。首先,辽东一年最少能够供应北-京四百万石粮食。你这个数目你应该清楚。”
    何夕暗暗叫苦,盖因而今整个辽东粮食产量也未必有四百万石。这不是翻几倍,而是最少十倍,因为供给北-京四百万石粮食,那最少辽东要产出一两千万石粮食才行。因为人是要吃饭的。总不能让下面人饿着肚子将口粮交出来吧。
    那是逼人造反。
    但是何夕更明白,四百万石的重要性。
    何夕说道“这是漕运的数目。”
    是的,漕运。
    朱元璋已经在推演未来北-京与南方争权的可能性了,想来想去,无论如何都觉得,漕运是一个要害所在。不管是海运,还是漕运。都是将北-京的粮食安全寄托于南方。
    将来在政争之中,就很被动。
    什么?大臣们不会这么无底线?
    天底下最脏的地方,一个是朝堂,一个青楼。决计不要高估未来斗争的残酷形式。
    朱元璋自然要排雷。
    所以,他对辽东如此支持。盖因他知道东北未来是大粮仓。有了这个大粮仓之后,北-京对南方就更硬气了。
    不过,这一件事情何夕还是有底气的。
    原因有二,第一是,高丽。也就是朝-鲜半岛南部也是有大量良田的。
    就朝廷半岛本身来说,自然是山多田少。但是朝-鲜半岛南部很多地方都是盛产大米的。虽然说过后世朝-鲜半岛粮食不够吃,那是与人口数量有关系,而今整个东北,东北三省,外东北,朝-鲜半岛。加起来也没有一千万人。
    再加上一直在迁徙人口。朝-鲜半岛的粮食一定会有剩余的。
    这会给辽东一些帮助。
    第二,就是提供四百万石粮食,未必全部要产于本地。
    在明中晚期,江南依旧负担大量的粮税,但是他们都是从湖广采购粮食。何夕也可以做这一点。再加上海运的便捷,不仅仅可以从江南,从两广,还可以从安南,南洋总督府采购。
    当然了。对外采购,仅仅是一个补充。如果何夕手中没有足够的粮食压盘的话,也是容易被人所制的。
    在东北粮食产量不足的时候,未必不能做一些手段,但并不是长久之计。
    朱元璋说道“第二,就是北-京的战略安全。蒙古必须被肢解。漠北必须被征服。这一点,我不会让你一个人做。不过将来北征的时候,大概指望不了南边,你心中要有一个心理准备。”
    朱元璋此言,不是没有原因的。
    北方最大的劣势是什么?是战略安全。
    如果蒙古在,北-京距离战线只有两三百里。两三百里,如果在江南水乡,或许是一道跨越不过的天险。但是在北方,尤其是草原上,最多是一两天的路程。所以大明能防御的就那几个关卡。即便塞外有一些城池,敌人真想绕过的话。
    那也是很容易的。
    所以,北-京处于危险之中,那么其他的都不要谈了。
    更容易被动。
    何夕心中暗暗叫苦,因为他发现,他在辽东,恐怕要同时支持两场战争。一场是蓝玉征日本之战。另外一场,就是扫平漠北之战。这负担太重了一些。
    朱元璋将他当成了点金手了。似乎一下子,就能变出很多物资了。
    何夕说道“儿臣尽力而为。”
    朱元璋说道“不是尽力而为,而是一定要做的。朕即便不承认,朕也老了。去年,好几次正批阅奏疏的时候,就睡着了。之前做过什么事情。一点也想不起来了。非要别人提醒不成。所以,这担子,你如果挑不起来。我们的事业,总就要付诸东流的。”
    在辽东,朱元璋经历了剧烈的思想斗争。很多事情都在朱元璋的脑海之中翻腾。大明江山,太子,未来。现在。但是朱元璋看到的一切。终于让他下定了决心。
    那就是大明不能走老路。决计不能重复王朝周期律。
    他不知道这一条路能不能走通,就好像他当年起来造反,也没有想过会不会胜利。
    但是朱元璋从不缺乏勇气。
    虽然在未来继承人的选择上,朱元璋还没有完全理清。但是有一件事情,已经确定了。那就是在他死后,何夕定然是有特殊权力的那一个。至于更远的事情,朱元璋已经看不到了。
    何夕此刻并不知道,朱元璋此刻说这一句话的心境。等他真正明白的时候,大明天下已经是另外一个天地了。
    不过,他在这个时代见识越多。内心之中就越发怜悯,就越发有一团火点燃。就越发想做一些事情。
    对于古代,很多人看到了诗词典雅。何夕看到的没有衣服穿,只能躲在稻草堆中的妇女。有人看到了田园牧歌,但何夕看到了水旱蝗灾,有人看到了精致的后世都不能复刻的艺术品。何夕看到了百姓们用木头耕作。
    何夕心中所想
    只要我做些什么,他们就能生活得更好。
    我为什么不做?
    人生不过三万日。如果用一件事情,度过未来的两万日,我选择这一件事情。
    朱元璋说道“未来几年,南方的事情,你不用管了。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吧。对于东北所有事情,都有先斩后奏之权。包括蓝玉在下,都可以。”
    随即朱元璋从身上解下长剑,说道“这是朕当年起兵时候用的长剑。早已重新打造过了,固然不如而今的宝剑锋利。但也是心中念想。今日授给你,已经在朝中备过案了。你就是拿它上个藩王。也有在朕面前解释的机会。”
    何夕心中激动,如此一来,整个东北他几乎可以不受制衡。一心一意去建设他内心之中的天地了。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人从山下匆匆而来,跪倒在百米之外。
    朱元璋一招手,这个人才敢进来,随即将两封奏疏递给过来。
    朱元璋打开一看,忽然一愣,叹息一声,说道“李善长死了。”
    何夕内心之中对李善长的死,也有一些想法。但是此刻不敢暴露出来。
    朱元璋内心之中,心情很复杂。他与李善长一辈子的交情,在内心之中闪过。有怀念有憎恨。而今只有一声叹息了。朱元璋喃喃说道“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此句真不错。真是俺作的。”
    朱元璋随即一声说道“传令。”
    立即有两个秘书监的人远远而来,跪在地面上。打开文房四宝。铺在一块大石头上。
    朱元璋说道“传令礼部,处理韩-国公后事,让李祺嗣位韩-国公。守孝期满后,调入北平宋国公麾下任事。”
    何夕心中忽然想到。似乎开国六公,除却徐达,汤和两个朱元璋的铁杆,而今都在北平,这也不是一个巧合才对。
    秘书监的人听了朱元璋的话,在不平整的石头上,也写出了漂亮的书法。一点也不受影响。
    朱元璋随即又看了另外一封书信。他看过之后,先是轻笑一声,随即哈哈大笑,只是这笑声之中,并没有一点点笑意,反而有杀意弥漫。说道“真以俺朱某人老了,提不动刀了吗?”随即,朱元璋对何夕说道“本以为能与你多聚一段时间,而今看来,却是不行了。”
    何夕立即问道“出了什么事?”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