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

    秦王九年四月中旬。

    雍城准备举行盛大的加冠亲政大典。

    文信侯吕不韦在平定了咸阳叛乱之后,特意率群臣从咸阳赶来。

    这一日。

    风和日丽。

    蕲年宫,太庙前。

    高台之上,嬴政高居其上。

    数千身着甲胄的秦军锐士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下方。

    群臣也一一站在台下。

    吕不韦跪坐在高台之上,坐在吕不韦对面的是叶千秋。

    此时,只听得礼官上前,手持加了太后印信和丞相印信的诏书,朗声念道:“秦王加冠,开始!”

    只见嬴政跪坐在高台之上。

    吕不韦站起身来,从一旁的侍者手中拿过了一卷黑布。

    只听得那边的礼官朗声喊道:“一加布冠!”

    “令月吉日!”

    “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随着礼官的话音落下,一众秦臣尽数朝着嬴政躬身行礼。

    而吕不韦则是亲自给嬴政缠上了这布冠。

    吕不韦缠上布冠之后,朝着一旁复坐下去。

    叶千秋站起身来,朝着嬴政身旁走去,从一旁的侍者手中接过黑冠。

    那边礼官继续朗声念着。

    “二加爵弁,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

    “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礼成!”

    叶千秋将黑冠给嬴政戴上,又用长钗将嬴政的黑冠给固定住,戴上了冠冕。

    做完这一切的叶千秋也坐回了原位。

    今日,嬴政加冠大礼。

    由他和吕不韦一起替嬴政加冠。

    这是嬴政一早就定好的。

    此时,冠冕已经戴在嬴政的头上,一身黑袍的嬴政脸上平静无比。

    随着礼官的那一声“礼成”落下。

    台下的一众秦臣,尽数朝着嬴政躬身,齐声高呼道:“大王万年!”

    “大秦万年!”

    而后,那些在台下站着的秦军锐士,也齐声高呼道:“大王万年!”

    “大秦万年!”

    这一道道声浪,一浪盖过一浪,朝着云端袭去。

    这时,嬴氏宗主之长将穆公长剑给拿了过来。

    嬴政将剑鞘系在腰间,一把将长剑拔出,遥指天际。

    台下的声浪愈发的高昂,直冲云霄。

    ……

    加冠大礼井然有序的进行完毕之后,众人前往宫殿议事。

    嬴政派人清点了秦王印玺与各方呈出的兵符。

    吕不韦当场请辞“仲父”称号,还政于秦王。

    这时,只听得嬴政坐在上首朗声道:“文信侯吕不韦加封地百里,仍领开府丞相,总摄国政,其余封君、大臣、将军,凡平定嫪毐叛乱有功者,皆着文信侯酌情加地晋爵。”

    “所有参战内侍,皆晋军功爵一级,王绾进长史,职掌王城事务。”

    “蒙恬进咸阳令兼领咸阳将军,职掌国都军政。”

    “王翦进前将军,副桓龁总署蓝田大营军务。”

    “内侍赵高进少府,职掌王室府库。”

    “加封道家掌门太玄子为大秦护国法师,公子扶苏太傅,封地百里。”

    随着嬴政亲政之后的第一道诏命落下。

    “大王万岁!”

    大臣们立即异口同声拥戴,终于松了一口气。

    朝臣们听到嬴政加封道家掌门太玄子为大秦护国法师,皆是暗自心惊。

    他们从咸阳赶来雍城之后,便听闻太玄子几乎以一人之力,将嫪毐的千余叛军全部诛杀。

    那一夜,雷光闪耀。

    太玄子如同仙神下凡一般,执掌天雷,灭了数千叛军。

    本来有些朝臣还是不信的,但随着嬴政宣读完诏书之后。

    这一众朝臣也终于明白,不管太玄子到底有没有天神之威,太玄子在大秦的地位已经牢不可破。

    道家再度进入了群臣的视野当中。

    多年来,秦国政出多头,传闻纷纷。

    朝野之中,人心惶惶了许久。

    如今,众臣见秦王嬴政颁布这一道诏书,顿时,知晓当今王上并非是一般人物。

    朝野之中的群臣,一向对嬴政的秉性不太清楚,只怕嬴政亲政之后,立马撤了吕不韦的相邦之位,任人唯亲。

    如今,嬴政这亲政第一道诏书一发,大臣们心下便安稳了许多。

    一切封赏都合乎法度!

    除却了太玄子这个护国法师从未有过,稍微让人意外,其余一切都十分稳妥。

    但不论是护国法师之名,还是公子扶苏太傅一位,手中都不握实权,不同于封侯拜相,尚且都在情理之中。

    群臣心安,自然直呼嬴政圣明。

    冠礼一结束,嬴政便连夜回了咸阳。

    叶千秋随驾,一同回了章台宫。

    翌日一早。

    小朝会之后。

    吕不韦来见嬴政。

    叶千秋尚且没有从章台宫离去。

    吕不韦见叶千秋也在,笑道:“正好太玄先生也在。”

    “还省了不韦再多跑一趟。”

    嬴政道:“相邦有何事?”

    吕不韦道:“启禀王上,臣今日前来,是为了将罗网这件凶器交还给王上。”

    嬴政闻言,微微一挑眉,道:“哦?”

    吕不韦道:“罗网是当年先王在世时交给臣的一件凶器,刺探六国之情报,杀人于无形,罗网可谓是一件利器。”

    “前番,臣已经将罗网的各种组织人员架构,还有各种联系方式都尽数交给了太玄先生。”

    “眼下,臣手中所掌控的只有两把剑。”

    “一把是掩日,一把便是惊鲵。”

    “黑白玄翦已经由太玄先生掌控。”

    嬴政点了点头,道:“此事,寡人已经知晓。”

    “相邦操劳国事,这些小事的确要有人替相邦分忧。”

    “这样好了,太玄先生和相邦将这三把剑都交给小高子去掌管。”

    “罗网是凶器,小高子是寡人的内侍,他掌管罗网,一旦有什么消息,也能第一时间让寡人知道。”

    “相邦和先生以为如何?”

    嬴政看着叶千秋和吕不韦说道。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王上的安排,很是合理。”

    吕不韦也点头道:“理当如此。”

    嬴政笑道:“那好,那就先这么定了。”

    今日,嬴政召来廷尉、司寇、宪盗、御史、国狱长、国正监等一班行法大臣,在东偏殿举行了小朝会,专一计议对嫪毐乱党的定罪处罚。

    依照百余年传统,秦国法度严明,任何罪行历来都是依法定罪,从来没有过朝会商议某案的先例。

    但是,自从吕不韦摄政之后,首开此举,后来虽未成法,但却已经为朝臣默认的章法。

    大刑可朝会,朝会可宽刑。

    此时,一干重臣已经离去。

    殿中只剩下叶千秋、吕不韦和嬴政三人。

    嬴政道:“今日关于嫪毐如何定罪一事,丞相似乎有未尽之言。”

    “国有法度,自当依法行处。”

    吕不韦正襟危坐,道:“然则,法无万千之细。”

    “若确有特异人事,也当就事论事,妥善处置。”

    “当年蒙骜宽刑,便是量事量情而宽,设若不宽,秦军大将几无存焉!”

    “我既为秦相,便当处处为秦国长远计,当严则严,当宽则宽。”

    “老臣所虑者,惟太后一人!今太后涉案,若不法外议处,王室颜面何存?”

    “此事理也,非法理也,我等自然得三思而后行。”

    嬴政闻言,半晌没有说话。

    而后看向叶千秋,想要听一听叶千秋的看法。

    叶千秋本来极力避免在朝堂政务之中,但若是此时一点建议也不给。

    嬴政估计会觉得他是有意推脱。

    叶千秋淡淡一笑,只回道:“嫪毐谋逆作乱,是秦国法治之耻!”

    “但若是事事依法,嫪毐何能以宦者之身入得宫闱?”

    “不过,此事自然当以廷尉府领事勘审此案,严查不怠。”

    “至于太后,也当议处。”

    吕不韦闻言,朝着叶千秋看了一眼,然后不说话。

    嬴政听了,拍案道:“先生此言,甚合我意。”

    “法若不法,何以成法?”

    “先生虽是道家之人,但在这方面却是从来深合寡人心意。”

    一番商谈之后,嬴政定下了方案,叶千秋和吕不韦也一起向嬴政告辞,出了宫殿。

    离了章台宫中央主殿之后,吕不韦朝着叶千秋道:“过几日,老夫请太玄先生喝酒。”

    叶千秋笑道:“如此甚好。”

    二人在宫门前分开,叶千秋刚刚要回白云斋。

    结果,走到半路上,便被一个内侍给拦住。

    那内侍道:“太玄先生,王太后有请。”

    此时,刚刚正午时分。

    叶千秋听到华阳太后要见他,倒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自从上次见过华阳太后,这中间也已经隔了两个月。

    如今,嬴政已经亲政。

    但相邦依旧是吕不韦。

    华阳太后这是着急了呀。

    叶千秋没有拒绝,直接跟着那内侍前往华阳太后所在的甘泉宫中。

    ……

    甘泉宫中。

    华阳太后已经等候叶千秋多时。

    在甘泉宫中和华阳太后一起等候叶千秋的还有昌平君芈启。

    二人看到叶千秋前来,脸上都泛起笑意,昌平君更是早就站在甘泉宫外相迎多时。

    华阳太后坐在主位,道:“先生与王上一并回到咸阳,在章台宫中与王上呆了一日,可谓是深得王上信任啊。”

    “如今,先生已经是大秦护国法师,又任公子扶苏太傅。”

    “当真是可喜可贺。”

    一旁的芈启也说道:“现在应该称呼太玄先生为国师了。”

    “我也算是公子扶苏的舅爷,现在太玄先生既然成了公子扶苏的太傅。”

    “那往后咱们还当该多多走动才是。”

    华阳太后也深以为然的说道:“确实是该多多走动。”

    叶千秋闻言,淡淡一笑,道:“王太后和昌平君的心意,我晓得。”

    “不过,我乃是闲散之人,只是王上信赖,封了个国师的虚名而已。”

    “至于太傅一位,公子扶苏尚且不足一岁,离开蒙之时尚早。”

    “往后,我还不是不方便出入王城。”

    华阳太后闻言,微微一笑,从手中摸出一块玉来,递给一旁的侍者,道:“这枚璞玉乃是上等的好玉。”

    “往后,国师若是想入宫,可凭借此玉,来去自如。”

    叶千秋笑道:“如此贵重之物,我受之有愧啊。”

    华阳太后摆手道:“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国师护卫王上,铲除嫪毐叛乱。”

    “是大秦的有功之臣。”

    “更何况,国师精通妙法,往后,哀家还要向国师多多请教养生之法呢。”

    叶千秋闻言,没有再推辞。

    华阳太后见叶千秋收下了璞玉,笑意更深。

    让人摆上宴席,来与叶千秋宴饮。

    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华阳太后方才说道:“其实今日相请国师前来,的确是有一件要事。”

    叶千秋笑道:“哦?是何要事?”

    华阳太后道:“嫪毐叛乱,文信侯吕不韦有着重大的责任。”

    “嫪毐出自文信侯的府上。”

    “嫪毐为非作歹,捣乱大秦朝堂,文信侯难辞其咎。”

    “然则,文信侯依旧还是秦国宰相,着实是不太合适。”

    叶千秋淡笑着,道:“那依王太后的意思,是不是想举荐昌平君为相?”

    华阳太后道:“哀家确实是有这个意思,芈启若为秦相,定然可称为王上的左膀右臂。”

    “只是不知道国师能否助昌平君一臂之力。”

    叶千秋道:“我只是一介散人,如何能决定得了这一国宰相之任免。”

    “王太后莫要说笑。”

    华阳太后却道:“眼下的秦国,唯有国师一人,可称之为王上之心腹。”

    “只要国师在王上面前顺便提上一嘴。”

    “此事,便算国师办成了。”

    “哀家和昌平君定然会记得国师的相助之恩。”

    昌平君在一旁表态道:“姑母太后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

    “还请国师助芈启一臂之力。”

    叶千秋闻言,却是微微一笑,道:“王太后和昌平君着实言重了。”

    “此事,我可以从中斡旋。”

    “不过,王上是否会在文信侯之后选择昌平君为相,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

    华阳太后闻言,大喜道:“有国师此言,足矣!”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听闻自宣太后之后,芈姓族人手中便掌握着两把剑。”

    “不知王太后可否在将这两把剑交给王上之前,让我一观。”

    华阳太后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笑意,道:“原来国师也喜好名剑。”

    叶千秋淡淡说道:“天罗地网,无孔不入。”

    “越王八剑这样的凶器,我的确是有些兴趣。”

    华阳太后笑着抬手,双掌一拍,随着掌声的响起,只见两个身着黑衣的女子悄然间出现在了大殿之中。

    那是两个身材凹凸有致,面容精致的女子。

    她们的手中各自握着一把剑。

    她们的面容几乎一模一样,一看便是双胞胎。

    只见这两个女子,一个手持紫剑,一个手持蓝剑。

    二人入得殿中,朝着华阳太后躬身施礼。

    华阳太后朝着二女说道:“将你们手中的剑让国师一观。”

    二女不动声色的走到叶千秋的桌前,将各自手中的长剑放下。

    叶千秋看着这一紫、一蓝两把剑。

    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同时伸出双手,一手拿起一把剑来,左右看去。

    只见这双剑之上各自刻着剑的名字。

    “转魄!”

    “灭魂!”

    叶千秋瞧着这两把剑,感受这剑身之上的剑气,倒是对打造这越王八剑的欧冶子多了几分兴趣。

    越王八剑,他也算是见过了其中四柄剑。

    这四柄剑,各有特色,都是世上少有的利剑。

    可惜,欧冶子是百余年前的人物。

    终究是无法相见了。

    从转魄和灭魂出现的时候,叶千秋便明白了,华阳太后已经是打算将这两柄剑交给嬴政,取得嬴政的信任。

    叶千秋知道,即便是没有他的存在。

    嬴政也势必会起用昌平君芈启。

    嬴政虽然年轻,但是帝王心术一点都不少。

    为了维持秦国的稳定,平衡朝中各方势力。

    嬴政一定会在吕不韦罢相之后,起用楚系之人为相。

    眼下秦国朝堂一共有三股势力,以吕不韦为首的外客,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还有嬴姓宗室。

    吕不韦罢相之后,嬴政不会再让外客成为宰相,嬴姓族人之中,没有可用之才。

    唯有楚系之中的昌平君芈启尚且可堪一用。

    所以,嬴政的选择并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叶千秋会答应华阳太后的原因。

    顺水推舟的人情,这白白得来的人情,何必不要呢。

    至于昌平君芈启现在暗中是否已经在反秦。

    叶千秋觉得倒不至于。

    芈启背叛秦国,是在华阳太后去逝之后的事情。

    而且,那时候的秦国要吞并楚国。

    芈启身为楚考烈王之子,为楚国的延续,而反叛秦国,倒也说得过去。

    目下的秦国尚且没有东出,芈启不具备反叛的土壤。

    更何况,事实尚未发生。

    纵使真走到了那一步,也有嬴政去定夺。

    他不会去过多的干涉秦国政务。

    就好比嬴政要让赵高掌控罗网一样。

    叶千秋也不会拒绝。

    一切都在朝着固有的轨迹发展着。

    这样未尝也不是一件好事。

    叶千秋在甘泉宫呆了没多久,便直接离开了。

    ……

    翌日一早。

    相府的家宰便来相请叶千秋,请叶千秋到府上赴宴。

    这是叶千秋和吕不韦约定好的。

    叶千秋自然是欣然赴约。

    到了相府之后。

    相府肉眼可见的门庭冷落了很多。

    在大书房中,叶千秋见到了吕不韦。

    吕不韦笑道:“太玄先生,来的正好。”

    “且看这卷书如何。”

    叶千秋走了过去,从吕不韦的手中接过竹简,看了起来。

    叶千秋看了片刻,方才赞道:“精彩。”

    吕不韦笑道:“先生请坐。”

    叶千秋坐在一旁,道:“今日相邦邀我前来仅仅是喝酒?”

    吕不韦笑着说道:“太玄先生还是这般快人快语。”

    “喝酒自然是要喝的。”

    “不过,有件事,不韦还是要提醒一下太玄先生。”

    叶千秋道:“哦?不知相邦要提醒我何事?”

    吕不韦道:“嫪毐一案牵扯到了太后,太后毕竟是王上生母。”

    “如今,虽然王上因为太后纵容嫪毐反叛一事,对太后心中生了嫌隙。”

    “但,太后终究是王上生母。”

    “打断骨头连着筋呐。”

    “今时今日,若是太后嫪毐一事被打入冷宫。”

    “将来,王上难免会后悔。”

    “到时候,会想起先生劝解依法查办之事,可能会因此对先生有了不满之意。”

    “君,始终是君。”

    “臣,始终是臣。”

    “先生以为如何?”

    叶千秋闻言,淡淡一笑,道:“相邦精通世事,洞察人心。”

    “不过,相邦知道我和相邦最大的不同在何处吗?”

    吕不韦闻言,诧异道:“哦?”

    “愿闻其详!”

    叶千秋笑道:“我和相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乃世间一浮萍。”

    “浮萍者,无重也。”

    “王上是君不假,但我非臣也。”

    “这一点,不会因为王上封我为护法国师,公子太傅就发生改变。”

    叶千秋此话一出,顿时惹得吕不韦一怔。

    良久之后,吕不韦方才笑着叹息道:“是啊,倒是本相忘了先生的神通了。”

    “以先生之厉害,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

    “王权富贵,在先生眼中,确实是不值一提!”

    “不过,先生可千万不要在旁人面前再提起“非臣”之言。”

    “这可是犯忌讳的。”

    叶千秋闻言,笑道:“多谢相邦提醒。”

    吕不韦点了点头,然后道:“其实,今日邀请先生前来府上一叙,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

    “相邦尽管说来便是。”

    叶千秋在一旁说道。

    吕不韦道:“我知道,我这个相邦是做不久了。”

    “在我离开咸阳之前。”

    “我还有一件事,要托付于先生。”

    叶千秋道:“相邦请直言便是。”

    吕不韦道:“我欲将文信学宫交给先生!”

    “先生乃是当世仅存的大才。”

    “道家之圣贤者,目下,唯先生一人也!”

    “文信学宫,有我这多年来的心血。”

    “我若是离开咸阳,恐文信学宫会落入破败。”

    “若是先生能入主文信学宫,成为学宫之主,那来日定然可以将文信学宫发扬光大。”

    “当然,先生若是入主文信学宫,那么学宫自然可以更名为太玄学宫。”

    “只要那些士子能留在秦国,不外流向东方六国。”

    “便是先生之大功也!”

    “不韦在此拜谢先生了!”

    说着,只见吕不韦站起身来,朝着叶千秋深深一躬身。

    叶千秋见状,急忙起身,虚扶一下吕不韦,然后说道:“若是相邦托我其他事情,我可能办不到。”

    “但是,此事,相邦尽管可以放心。”

    “文信学宫,我来主掌。”

    吕不韦闻言,大喜道:“我就知道,先生会同意的。”

    “明日,我便上书王上,将此事禀报于王上。”

    “以王上对先生的了解,一定会同意此事的。”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如此甚好。”

    说到这里,吕不韦笑道:“不韦心愿已了,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亲眼看到王上一统天下。”

    叶千秋闻言,心中微微一动,从吕不韦的话中已经听出了几分“狡兔死,走狗烹”的味道。

    吕不韦是个聪明人。

    历来在秦国为相者,很少有结局好的。

    纲成君蔡泽算是个例外,他早就急流勇退。

    而吕不韦不同,他是聪明人,自知掌握权柄太久,因为迟迟不肯同意嬴政亲政一事,与嬴政心中有了嫌隙。

    他这个相邦是做不久了。

    就怕相邦做不成,性命也要丢了。

    叶千秋又宽慰了吕不韦两句。

    “相邦不必如此悲观。”

    “只要相邦归隐山林,王上不会为难相邦。”

    吕不韦叹息道:“王上和庄襄王终究是不同啊。”

    叶千秋和吕不韦相谈甚欢,聊了许久。

    吕不韦此人所学甚杂。

    他是经世致用的典范,对于治国之道,有着自己的理解。

    经商和治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吕不韦能走到今天,和他的才华是分不开的。

    叶千秋和吕不韦交谈之时,总是能从吕不韦的身上发现纵横派的思想。

    吕不韦虽然不是鬼谷传人,但是,纵横派的精髓,吕不韦也算是通晓了许多。

    这天下间的学问,本就是有互通之处。

    吕不韦被文信学宫的士子文人们称为吕子,倒也不无道理。

    就在叶千秋和吕不韦谈的很是欢快的时候。

    有一个女子走进了大书房之中。

    这女子生的端庄雍容,身上自有一股令人难以忘怀的气息。

    只见那女子进来之后,笑道:“聊什么呢,聊的这么开心。”

    叶千秋还是第一次在相邦府见到女眷。

    “这位是?”

    叶千秋有些疑惑的看着吕不韦。

    吕不韦笑道:“这是我的至交,红颜知己,琴清姑娘。”

    “琴清?”

    叶千秋道。

    吕不韦笑道:“太玄先生也听过琴姑娘的大名?”

    叶千秋道:“邹衍大师的入室弟子。”

    “自然是略有耳闻。”

    那边,琴清朝着叶千秋浅浅一笑。

    叶千秋和琴清点头示意。

    琴清道:“原来先生便是将道家天人二宗给重归一统的道家掌门人太玄子。”

    “闻名不如一见。”

    “太玄先生之风姿,着实令人侧目。”

    “先生所著《道经》十二篇,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道家的名篇,琴清拜读之后,深感先生胸怀之宽广,志向之远大。”

    叶千秋淡淡一笑,道:“琴姑娘不愧是邹衍大师的高足。”

    吕不韦朝着琴清问道:“清儿,你怎么来了?”

    琴清朝着吕不韦道:“我听闻太玄先生到了府上,便想着来给你和太玄先生抚琴一曲,助助兴。”

    吕不韦闻言,笑道:“你有心了。”

    说着,吕不韦朝着叶千秋道:“太玄先生,清儿的琴技可是一绝。”

    “咱们今日有耳福了。”

    那边,只见琴清早已经抱琴过[龙腾 ]来,坐在一旁,开始弹奏起来。

    琴音乍起,让人心神一震。

    吕不韦早已陷入了琴清的韵律之中。

    叶千秋却始终是淡淡笑着,脸上只有平静。

    音律之道,博大精深。

    有很多人都会将武功融合到音律之道中。

    叶千秋也是此中高手。

    琴清的琴弹的的确不错。

    若是单纯抱着欣赏的心思去听,的确是令人回味。

    但是,叶千秋可不认为这琴清很单纯的只是来弹个琴,助个兴。

    从这琴清的琴曲之中,他听出了一抹似曾相识的味道。

    似乎在某一瞬间,这琴清身上的气质和东君的气质十分相像。

    不过,东君那小丫头,比起琴清来,要稚嫩的太多。

    叶千秋心中猜测着,或许这琴清就是上一任东君。

    不过,又觉得不太可能。

    如果上一任东君尚在,东皇太一为什么会让新人继承东君的封号呢?

    叶千秋将这事掩藏在心底,并没有显露出半点其他神色。

    一曲奏完,琴清主动离去。

    叶千秋和吕不韦继续把酒言欢。

    ……

    几日之后。

    叶千秋来到章台宫中,面见嬴政。

    嬴政亲政之后,变得忙碌起来。

    空闲的时间变得很少。

    他刚开始亲政,什么事情都想亲力亲为。

    这会儿,抽出一会儿空来见叶千秋。

    叶千秋道:“不知王上今日召我前来,所为何事?”

    嬴政笑道:“先生请坐,坐下说。”

    叶千秋点了点头,落座在一旁。

    嬴政笑道:“文信侯说要请先生入主文信学宫,主掌文信学宫之事,还提议将文信学宫改名为太玄学宫。”

    “此事,寡人认为,甚好!”

    “先生不日便可以到太玄学宫去认个门儿了。”

    叶千秋点了点头,道:“此事文信侯已经与我说过了。”

    嬴政道:“那好,咱们说第二件事,前日,祖母太后请寡人到甘泉宫一坐。”

    “向寡人合盘托出了罗网之事。”

    “祖母太后手中掌控着的两柄剑,已经到了寡人这里。”

    “寡人已经让小高子去训练她们了。”

    “小高子初掌罗网。”

    “还需要先生多多指教才是。”

    “先生若是得空,可以去让小高子带先生去看一看他挑选的新剑奴。”

    叶千秋点了点头,道:“此事好办,我一会儿便可以去。”

    嬴政闻言,笑道:“有先生在,寡人心安啊。”

    叶千秋道:“王上还有何事?”

    此时,嬴政脸上的笑意渐渐散去,只见嬴政朝着叶千秋叹息道:“确实还有一事。”

    “经廷尉备细勘审一应在押嫪毐乱党。”

    “王城密宫坊两个内侍头子分别供认了一事,当年嫪毐去势之日,乃文信侯府上女掌事的马夫,他是持文信侯的手令入宫,令密宫坊总管亲自操持去势。”

    “那操持嫪毐去势的内侍供认,只对嫪毐拔须洗面,便交人密车带走。”

    “还有,太后身边的两名侍女供认,太后身旁的女官奉文信侯之命进入太后宫中做事。”

    “嫪毐有巨阳之事,也是其有意透露给太后。”

    “据查,嫪毐乃是巴蜀琴清族侄,当年文信侯曾受琴清之托,允诺助其族侄入仕。”

    “后来,嫪毐持琴清烙印宽简投奔文信侯,成为文信侯门客舍人。”

    “这些事,都有人证物证,足证嫪毐之祸事,皆由文信侯而起。”

    “当日,先生所谋略之事,都已经一一应验了。”

    “眼下,先生以为,罢相时机,是否已经到了?”

    嬴政目光灼灼的看着叶千秋。

    叶千秋一脸平静,道:“既然人证物证皆在,罢相之事,自然可以提上日程。”

    嬴政道:“那先生以为,罢相之后,该由何人出任相邦!”

    叶千秋笑道:“不瞒王上,华阳太后曾经两次邀请我前往甘泉宫做客。”

    “上次做客之后,华阳太后请我在王上面前举荐昌平君芈启为相。”

    嬴政一挑眉,道:“哦?”

    “还有此事?”

    “先生答应了?”

    叶千秋点头笑道:“对,我答应了。”

    嬴政闻言,道:“先生为何要答应?”

    叶千秋笑道:“举荐良相本就是为秦国计。”

    “文信侯罢相之后,纵观秦国朝堂上下,可为相者,不多。”

    “但芈启绝对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当然,如何定夺,还全在王上手中。”

    嬴政闻言,微微颔首,道:“此事,寡人会细细思量。”

    叶千秋和嬴政又商谈了一番,然后方才从章台宫主殿之中离开。

    出了大殿,赵高便跟了上来。

    赵高朝着叶千秋行礼,恭敬道:“国师有礼了。”

    叶千秋点了点头,道:“小高子,走吧,去见一见你新招的剑奴。”

    赵高躬身抬手道:“国师这边请。”

    ……

    赵高如今是少府,深得嬴政信任。

    走在半路上,叶千秋和赵高闲聊道:“小高子,你几岁进的宫啊?”

    赵高回道:“国师,小的六岁便进宫了。”

    叶千秋点了点头,道:“那你进宫也有些年头了。”

    “那家里还有人吗?”

    赵高摇了摇头,道:“早些年,就和家里人失散了。”

    “天下七国战乱不休,他们或许早已经死在了战火之中吧。”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道:“别灰心,你掌管了罗网,以后有机会,可以让罗网的这些个剑奴顺便替你去找一找家人嘛。”

    “也许,他们还活着呢。”

    赵高闻言,道:“多谢国师提点,小的记住了。”

    叶千秋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赵高接掌了罗网,叶千秋手中的断水剑、黑白玄翦、乱神都已经给了赵高。

    让赵高去寻找合适的剑奴。

    这天下间,战乱不休,有太多的孤儿。

    赵高要找到合适的剑奴,并不是一件难事。

    无非就是广撒网,多捕鱼。

    很快,叶千秋就跟着赵高来到了训练罗网杀手的地方。

    这是王城之中的一座偏殿。

    此时,殿中有不少人都在其中训练着。

    有的在扎马步,有的在对打。

    还有的被人抛进了大水缸之中,练习闭气。

    叶千秋和赵高一直玩里面走。

    走了没多久。

    进了一间小屋里。

    这屋子里,有一个大概四五岁的小姑娘坐在那里,面上似乎一点惧怕之色都没有。

    她的双膝上有一把剑。

    那是一把外型美丽的长剑,护手的中间为鲵鱼,剑尾为莲花,剑头镂空,剑身左右各有三道凹痕。

    小姑娘坐在那榻上,看到叶千秋和赵高走了进来,也无动于衷。

    叶千秋看着那小姑娘,朝着赵高问道:“她是?”

    赵高笑道:“回国师的话。”

    “她是惊鲵剑的下一任剑奴。”

    “惊鲵?”

    叶千秋若有所思的看向那小姑娘。

    片刻后,朝着那小姑娘走了过去。

    叶千秋看着那小姑娘,小姑娘对叶千秋的到来无动于衷。

    叶千秋朝着那小姑娘道:“你叫言?”

    小姑娘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变化,她抬起头来,看向叶千秋,道:“你是谁?”

    叶千秋笑了笑,道:“你可以叫我太玄先生。”

    “太玄先生?”

    小姑娘细细咀嚼着这四个字。

    这时,叶千秋转过身去,朝着赵高道:“小高子,这个女娃倒是很特殊。”

    “确实有资格成为惊鲵。”

    “你的眼光还真不错。”

    赵高闻言,朝着叶千秋恭敬笑道:“多谢国师夸奖。”

    叶千秋一边往外面走去,一边和赵高说道:“对她好一些,不要用你的那些肮脏手段。”

    “一把剑能有多锋利,还要看使用这把剑的人有多锋利。”

    “如果罗网终究只能在黑暗中潜行,那罗网终究有一日会被连根拔起。”

    “你明白我的话吗?”

    赵高看着叶千秋高大的背影,若有所思,随后朝着叶千秋躬身道:“小的多谢国师指点。”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其他的剑奴,我就不去看了。”

    “你自己掌握分寸。”

    说罢,叶千秋的身形凭空消失在了赵高的眼前。

    赵高也见怪不怪。

    自从在蕲年宫见到叶千秋以一敌千,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那些叛军全部给诛杀之后。

    赵高便已经深刻的明白。

    太玄子的恐怖,绝非是他能够抵挡的。

    在这世上,唯有太玄子才是最让人恐惧的人。

    不,应该说,太玄子已经不是人。

    他已经等同于神一般的存在。

    若非是神明,又岂能拥有那般毁天灭地的力量。

    在那样的力量下面,纵使是千军万马,又能如何。

    人力之渺小,在神明面前,显得太过脆弱了。

    这时,赵高回过神来,朝着屋中的小姑娘看了一眼,然后计上心头,突然说道:“掩日,将惊鲵送回农家去吧。”

章节目录

免费恐怖小说推荐: 赎命 从英灵殿开始签到 诸天降临之主 江州令 漫威之神级魔人布欧 邪宅诡事 法医实录 跟着九叔捡技能 大理寺的那些事儿 求生之开局认诡作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