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元熙七年。

    尚京义学的农学院里,传出来一个好消息。

    虽然早在多年前,皇后娘娘研究出来的肥料已经大大改善了大雍农田的土质,粮食的产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想要把产量再往上提一提,就不单单只是改善土质的问题了。

    要从地里种的庄稼上面找原因。

    农学院中不少选择留在农学研究院的学子,就有不少是专门研究这个的,

    如何让庄稼更强壮,更能抵抗病虫害,更适应各类土质,甚至是抗旱抗涝,都是他们的研究方向。

    而他们的这些研究,也得到了义学,或者说是皇后娘娘的大力支持。

    人力,物力,财力,只要有需要,通通配齐。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一年多的潜心研究,农学研究院的一个研究专门研究小麦的小组,终于研究出来一种更为壮实且产量更好的小麦品种,生长在农学研究院试验田里的一亩新品种小麦,产量达到了五百斤。

    要知道往年种在上等田的小麦,最高亩产也不过是三百斤,中等田两百斤多一点,下等田更是只有一百多斤。

    百姓辛辛苦苦一年,收获的粮食仅仅能够填饱肚子。

    产出来的小麦和研究报告被送到宫里,经过司农署带着大司农确认无疑后,次日陛下的圣旨和赏赐就下来了。

    除了宅子金钱,最让人眼红的还是一道田丞官的虚衔。

    虽然只是一道虚衔,但这可是自从当今陛下登基以来的第一次封赏。

    有了田丞官的封号,他们不光每年都能领到朝廷发放的俸禄,更是可以见着三品以下的官员不跪。

    可以说,田丞官的地位,比起大雍举人的地位也丝毫不差了。

    一时间,其他研究小组的热情成倍高涨。

    卫晞的赏赐则是有些与众不同。

    宅子财物还有地位方面的赏赐都被陛下给捷足先登,卫晞的赏赐则是一座石卷。

    在大雍每一座义学藏书阁的三楼,都有一个特殊的房间。

    这个房间里的书卷全都是以坚固山石刻之,且只刻义学中人做出过的卓越贡献。

    第一卷刻着的便是大雍义学的创立者,卫皇后。

    第二卷刻着的是极力促成大雍义学创立完成的元熙帝。

    第三卷刻着的是亲手去创建了大雍义学的第一任校长和副校长,温久铭和常月凝。

    而这第四卷,刻的便是研究出亩产五百斤小麦的小组中人的名字以及他们做出的贡献。

    在他们心里,这个荣耀甚至比田丞官的封号要更重更耀眼。

    因为田丞官只是他这一人的封号,死后一切皆消。

    但义学藏书楼的石卷,只要义学还存在于世一天,那么就算他们死后百年千年,人们在翻到这道石卷的时候,仍旧能看到石卷上属于他们的名字和成就。

    石卷不朽,成就不灭。

    义学众人先是被陛下的赏赐给刺激了一通,等看到皇后的赏赐······

    直接被刺激大发了!

    于是等到元熙八年。

    农学院出现了亩产八百斤的水稻,工学院出去的学子造出了大雍第一架横跨恒江,长达十公里,宽达二十丈的大桥。

    恒江遍布大雍,但主流却是几乎切割大雍南北地界,是以才会有江南和江北一说。

    古往今来,因为恒江干流太过宽阔,两岸来往一直都用船只来横渡,从没有人敢想过在恒江干流之上搭建桥梁。

    现在却是真的出现了。

    大桥的出现,大大促进和江南江北之间的交流,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大桥两边都汇聚成了两个繁华的江边小镇。

    可见其作用。

    **

    义学从元熙九年起,便不再无偿招手义学学子。

    只因百姓安居乐业,田地里的粮食只要够勤快,一年的收成下来减去自家要吃的和只有半成的赋税,剩下的卖掉足够家里一年所需还有结余。

    城里因为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多出来的岗位足够每个没有田地的百姓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

    若是读书认字,或是有一门手艺,轻轻松松就能养活自己甚至是一家人。

    如此一来,哪还有上不起学堂的孩子。

    但就算进学堂要花钱,父母也乐意把自家的孩子送进去。

    只因着这些年间,他们看得清清楚楚,这识字和不识字,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不识字,哪怕工钱足够,也只能干体力活,被人管着。

    识字,工钱多就不用说了,干的也是只费脑子的脑子的活,还能管着别人。

    这般一对比,又何必心疼进学堂画的那点银子。

    等到孩子从学堂出来,轻轻松松不久把银子给赚回来了吗?

    当然学堂的考核如此一来也更严格了。

    好逸恶劳的,哪怕举着大把的银子,也一律不要。

    虽说进学堂要花银子了,但对一小部分人还是有些例外的。

    随着百姓过得越来越好,一些抛弃孩子的现象已经很少发生,所以育婴堂的孩子一年比一年少。

    育婴堂的孩子们入学后可以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签订借贷协议,他们可以免费入学直到从学堂离开,到时在义学的花费可以在他们离开学堂后的六年时间里或是逐次,或是一次还清。

    一个是跟义学合作的各大店铺商号签订协议,由这些店铺商号缴纳入学费用,等他们从学堂离开后,就要进入这些店铺商号为其做工,直到还清垫付的银子。

    第一种选择更为自由一些,第二种则是双向选择,更有保障一些。但看孩子们自己如何选择。

    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苏盛才看到义学不再是让他从里面每年划银子,而是往国库里赚银子了。

    不过看着早已经丰盈的国库,从义学赚来的银子也就不算什么了。

    但也不妨碍他对皇后娘娘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以前只知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却从没想过还可以用之于民取之于民这般反着来。

    一大把年纪,也算是长了见识了。

    **

    是夜。

    大雍帝都尚京城已然取消了宵禁。

    临近亥时,玄武大街上依旧是灯火通明,叫卖声喝彩声不断,人潮涌动如流水。

    宗胥手里拿着一包糖炒栗子,边走边剥,时不时往旁边卫晞嘴里塞一个。

    卫晞抱着刚从街边买来的一杯酸梅汤,吃一个栗子就喝上一口,美滋滋。

    正是大晚上偷偷跑出来体验夜生活的帝后夫妇。

章节目录

免费都市小说推荐: 重生之从学渣到学霸 如意络 重生军婚:神医娇妻宠上瘾 我真是来交换的 不当神豪的那些日常 穿越之凰妃要改嫁 逆天小神医 我的剑呢 带着锦鲤人设重生了 重生七零有宝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