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在朱由校的身后,跟着的是魏朝。

    两人一起向前走,步履轻松、脚步轻快,一副闲逛的模样,看得人有些羡慕。

    其实,在这四年里,朱由校根本就什么事情都没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整理朝堂、调整官员,同时也在引导思想。

    在其他的方面,朱由校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这使得朝廷安稳了四年。

    虽然各地天灾人祸不断,但是因为朱由校给力,反而没有闹出什么乱子来。

    经过四年的发展,大明颇有一些太平盛世的感觉,这让朱由校的威望上涨了不少。

    不过,对此朱由校也不甚满意。到了今时今日,有些事情可以正式开始做了

    天启八年,这个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出现的年份,自然要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到后面去看看吧。”朱由校一边溜达,一边对身边的魏朝说道。

    两人转了一个弯,沿着皇家书院的路向后面走了过去。

    这条笔直的红砖路,说起来当初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因为在道路的两旁有不少塑像,这是跟旁边的青砖路学的。

    青砖路那里供奉的都是一些先贤,被人称为先贤路。

    而这条红砖路上,旁边的雕像全都是大明的名臣,被人称为名臣路。

    名臣路一出来,自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先贤路没什么好说的,这里是皇家书院,供奉先贤自然是应有之义。

    而名臣这种东西,那自然是不一样的。现在入了名臣路,想到将来皇家书院传承下去,这个人的塑像就永远在这里展示给后来的读书人看。

    家里有亲戚或者长辈在这里被展示,士子自然心里面有荣耀,在朝中做官或者读书人,自然也想呆在这个位置上,让后人好好地瞻仰一下自个儿。

    朱由校没有搞一刀切,在各地的皇家书院当中,同样也有这样的名臣路。只不过塑像塑的不是京城的名臣,而是他们本地的名臣。

    这些地方名臣由各地方报上来之后,朝廷核查之后批准,然后会在各地的皇家书院当中建造,为本地的读书人塑造一个榜样。

    除了塑像之外,在塑像旁边还有一个碑文,上面记述了他们的为臣过程。

    走在这条路上,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无论是在这个时代还是在后世,华夏人对这种东西看得都非常重,这应该算得上是一种传承,只不过在后世演变成了博物馆等地方。

    比较有名的就是太祖的纪念馆。人们进去之后,自然肃然起敬。

    朱由校两人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穿过名臣路之后,转了一个弯,便来到了后面的一个院子。

    院子门口的牌子上写着:

    齐贤馆。

    齐贤馆是朱由校三年前建立的一个地方,在这三年当中,也是出了很多东西。

    如果说百工院是大明的科研机构,那么齐贤馆就是大明的思想科研机构。

    这三年,在齐贤馆出了不少好东西,可以作为大明思想指导的东西,比如四民论、法理论,再比如现在十分流行的天功论。

    这也是朱由校必须要改变的。

    如果要弘扬科学知识,那么现在所存在的天人感应的学说就成了这条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天人感应学说赋予了皇家无比的威严,同时也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想要弘扬自然科学,自然要跳出这个藩篱。

    所以朱由校要与天人感应做切割,跳出了天人感应之后,为自己寻找到一条帝王合法的路线。这个自然就是天命论。

    与之前朱由校弘扬的东西一样,只不过之前吵吵闹闹,这一次正式被册封为国策了。

    朱家之所以能够做皇帝,那是因为朱家对这个天下有功。上天酬劳老朱家的功劳,所以才会让老朱家做皇帝。而大臣们的功劳,由老朱家来封赏,这叫代天行赏。

    与天人感应做出了切割之后,齐贤馆就大力地弘扬自然科学,这两年这些东西传出去不少,给大明带来了不少的冲击,算得上是思想界的变革。

    毕竟金尼阁带来的七千本书,加上朱由校收来的一些东西,可以弥补大明很多的不足。

    比如地球是圆的,比如各种各样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

    这个改革可以说是生根发芽,随着朱由校的鼓励和推广开始大放异彩。尤其是在皇家书院当中,更是让很多人痴迷。

    毕竟这学问是要弘扬的。朱由校之前开过一个理学院,效果却并不明显。不过没关系,诱之以利也就是了。

    朱由校当时就下了圣旨,凡是理学院毕业的学生,直接赐进士出身,还能封官。

    虽然又有人不信,但是实打实的吸引了不少人。

    而且朱由校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到时候能够让自己任用的官员也就越来越多。

    技术官僚意味着什么,朱由校的心里面很清楚。

    迈步走进齐贤馆,朱由校很明显能听到里面的争论,他也没有过去的意思。

    朱由校到齐贤馆这里来只是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没有和这些人说什么的想法。

    要知道,这些人每个人都有自我独特的思想,在这里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现在已经有人将古籍翻出来了,开始精挑细选各个学派的学术,找到有用的便会拿过来,随后会套上一个孔家学说的说法就拿去传扬。

    现在这些人干这种事情,已经是驾轻就熟了。孔子彻底成了一个小公主,可以任由人打扮。

    这样的事情朱由校也无所谓,当初掀起这种风潮的人就是他自己,现在颇有一种大明文艺复兴的感觉。

    有用的东西拿就是了了。

    几千年的古老智慧,在这一刻焕发了生机。

    朱由校也乐于见到这种情况。背着手往前走,他脸上一直很高兴。

    穿过齐贤馆之后,朱由校两人很快就来到了图书馆。

    走进图书馆的大门,朱由校发现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这里是严禁喧哗的,甚至连说话都要压低声音。

    图书馆的院子很大,或者说是非常的大。院子里摆放了不少石桌石头,栽种着不少绿色的植物。

    很多学子都坐在石桌旁翻动着书籍,脸上的表情严肃而认真。

    朱由校还看到了不少老人,同样在捧着书集皱着眉头看着。

    这里是皇家图书馆,除了皇家书院的学子之外,还有很多进城的人过来。

    一些有名的读书人,还有朝中的大臣,他们全都有许可证。

    不可能把所有人都阻挡在外,如果是那样的话,这里就成了皇家书院的图书馆,而不是大明的皇家图书馆了。

    之所以要限流,无非就是人太多都想来。图书馆这种地方被人挤爆的话,现场可不怎么好。

    最重要的是要限制进来的人流,不能够让他们把书偷出去。要知道,觊觎大明皇家图书馆图书的人那可不是少数。

    不过朱由校也让人印刷了一些通行版售卖,这里也分了一些位置。越是重要的书籍,需要的借阅等级也就越高。

    朱由校背着手溜达,这里的书他也没有什么看下去的意思,而是转身向后面走了过去。

    穿过回廊之后,朱由校来到了一个小院。

    到这里,他的面容就严肃了起来。

    迈步走进去之后,朱由校看到了门口的卫兵。

    朱由校走过这么多地方,也没有像这个地方卫兵这么严密。

    简单的一个地方却显得非同寻常。

    不过朱由校却无所谓;依旧迈着步向里面走。

    反倒是那些卫兵,见到朱由校之后,直接跪倒在地上向朱由校行礼。

    显然这些人认识大明的皇帝,也可见朱由校经常到这里来。

    迈步走了进去,朱由校就看到了里面来来往往忙碌的人们。

    这里才是大明学问的天下,是大明学问的聚集之地。

    为什么要这么说?

    因为这里是给朱由校编书的地方。

    主持的人叫做王徴,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娶了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做妾。

    现在这个妾应该有十八岁了吧?或者二十多岁?

    朱由校已经没关注了,反正老头现在也没生出儿子来。显然他生不出儿子来,不是妻子的问题,而是他自个儿的问题。

    在学了自然科学之后,尤其是学了西方传过来的医学知识,特别是朱由校让他编写的一些知识,王徵有时候就会后悔。

    用王徵的话说,这么大的一个年纪娶那么小的一个妻子,已经在作孽了。至于他对天主教的信奉,现在已经没有那么虔诚了。

    原因也很简单,朱由校让王徵编写了一部天主教的史册,清清楚楚地把整个传教历史展现在他的面前。

    鲜血淋漓、乱七八糟,什么赎罪钱,什么十字远征,反正都写。

    于是王徴就知道了一件事情,天主教与佛教和道教没什么区别。至于他喜欢的那些东西,也和宗教没什么区别。

    用陛下的话说,这叫自然科学。当初这些人传教的时候,可没少用自然科学忽悠。

    朱由校告诉了王徴之后,王徵这个人就彻底改变了信仰,现在是科学神教的坚定信仰者。

    朱由校派王徵到这里来修书,修的不是普通的书籍,而是后世的书籍。

    n.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抗日之鬼打鬼 我的历史聊天群 虚幻的战火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铁血佣兵 大唐第一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