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一

    历史:

    乱世十六年四月初九,对吕正蒙来说是个毕生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少年知晓了自己身世的秘密,这个被遗忘或者说被隐瞒十六年的真相水落石出,纵使吕正蒙心里也有过猜测,可仍是让他震惊不已。

    他有些不好受。

    这是心灵与肉体上的双重打击——心灵则是原来他的母亲竟然肩负着霍乱衍朝的任务,虽然并未成功,这也足以让他难过;肉体则是他又切开了自己的肌肤,把鲜血滴在了宁玉带来的晶石之上,直到血液完全把透明的晶石染成淡金色,离远了看就像是封入一抹阳光。他不记得流了多少血,总之出来的时候,面色惨白,几乎无法行动。

    而他出了门才知道,这个精炼他体内天宁氏血脉的仪式整整花费了一天的时间。

    已经到了傍晚。

    当他回家的时候,发现早有马车候在门外,上面印着鸿胪寺的标志,这是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的朝廷机构,他不明白为什么会到这里来。但毫无疑问,是找他的——漠北静静地站在院中,有些拘谨;一位官员坐在她旁边的石凳之上,手中握着不知道是添过多少次水的茶杯。

    他连忙进去致歉。

    吕正蒙这才知道,原来今晚正是‘金榜夜宴’的日子,英王于宫内大摆筵席,请这些才俊饮酒赋诗。而这位鸿胪寺官员,已经从早上等候至现在。

    他连忙换了一身赴宴的名贵衣服,也顾不得与漠北多说上几句话,带着他抱恙的躯体与忐忑的心情急匆匆地赶去。

    不过这一路上,与他同行的这位鸿胪寺官员没有什么好脸色,也难怪,等了足足有四五个时辰,再好脾气的人耐性也会消耗殆尽,何况观他腰间印绶,明显是个地位不俗的官员。

    对此吕正蒙也忍不住腹诽,宫里的人就不能提前通知他,非要临近日子才找上门来,就算耽搁了,与他也没什么干系。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罪于鸿胪寺,往年的金榜夜宴,那些公子们早早就来到了宫门外,最迟也是正午,哪有正好踩着时间去的?要不是晨间苏墨白突然想起这位朋友不知道规矩,通知了鸿胪寺,不然恐怕到了开席才会发现,春试的头名并未抵达。

    这也难怪,吕正蒙属于异军突起,朝中还有不少大臣因为他写的那篇文章而对他心生不满,免不了轻视,还有不少老大人要在席间好好校考这位头名的真才实学。

    不过等到晚宴正酣,东土国主英王姜云烈亲自夸赞了他的才学后,抱着这种心思的官员全部禁声了。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王命內监读了他亲笔写的手谕,首先宣读吕正蒙在寒州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守护北原疆土立下了功劳,杀敌上百;其次便是在月州寻找五叶草时居功甚伟,清除奸佞;最后便是鸿都门学春试中拿到头筹,进步神速,正是我东土寻找的俊才。特此封赏为金吾卫右京辅都尉丞补,号偏将军,食四百石。

    不光是旁人,就连吕正蒙都傻了。

    然而更惊讶的在后面,英王体恤吕正蒙学业未成,故平日不用任职,可品秩、俸禄保留,等完成学业后再出任。

    这引起了轩然大波,就连吕正蒙都认为封赏过了,可无人敢质疑,出席的老大人们都是人精,怎会看不出这是主君已经下定决心的命令,而且铜印墨绶是卫曲将军亲自颁布,这说明了很多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寒州来的吕氏子弟感到好奇。

    金吾卫是个风光的官职,担负长陵城内的巡察﹑禁暴﹑督奸等任务,隶属北军,有印绶穿官服之人足有二百之多,得到宫中赏赐兵器者更是超过五百,威仪更甚,其中大多是有出息的世家子弟。而执金吾更是未必九卿,可以说是英王的心腹。

    而对于吕正蒙的封赏,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那个“偏将军”的封号,哪怕这是军中最低的将军,也就能统领一支百人小队,可依旧是将军。这大多是进身之阶,这样年纪就担任偏将军的,世所罕见。

    何况他并未参与到东土的战争中,这乱世行军打仗是升官发财的最好时机,可东土近些年少有战事,那些军旅世家的子弟晋升都有些困难,停在一个卒长的位置不动,哪有像他这样直接被封赏为将军的?

    这是个隐匿的信号,朝臣们冥冥中仿佛见到一颗将星正在遥遥升起,何况吕正蒙是卫曲的学生,名门吕氏之后,这注定他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当然,得到封赏的不止吕正蒙一人,还有许多出身小世家进入金榜的子弟都得到了官职封赏,而那些出身名门的则只得到了财帛,这也是个罕见的举动,不过可惜都被吕正蒙一人的光泽压过去了。

    可等宴会散了,主宾尽欢,不少大臣离宫之后才反应过来——英王一意扶持的都是些势力不大的世家,再结合这次门学改制,对朝局敏锐的大臣们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不过这件事太匆然,他们只能隐忍。

    而事件的爆发,则来自夜宴结束后的第三天,门学突然多了一大批要求入学的年轻人,他们来自天南海北,都是布衣,没有世家或者朝中大人的名剌,偏偏他们交付得起入学的那一大笔金印。

    这件事由门学中几个学子的不满,其中以叶关等人为首,诸多出身世家的教习为辅,他们连吕正蒙这样名门的分支都看不惯,何况是这些平民子弟?双方闹到了大祭酒孙且那里,可他的回答是依照制度来——没有世家或大臣的推荐,那就需要交付金印,他们有了金印,为什么不让他们入学?

    最后这件事终于上达天听,而英王殿下的意思与大祭酒一致,既然这些学生交付得起金印,为何要断了他们的求学之路?他们入学,到时候出仕东土,不是增添朝中蓬勃之气?

    于是所有朝臣都明白了,英王这是在有意制衡世家的力量,或许是这位君主不满意他们把持朝政了。

    当然,这引起了朝中绝大多数大臣的不满,英王这样做无疑是破坏了双方那一道看不见的规矩,于是第一次抗争开始了,门学中大多数教习纷纷告病,他们都是出身世家,用切身行动来抵制这些寒门子弟。毕竟这些人成长起来,威胁的是他们整个世家。

    铅笔 小说(x 23qb)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抗日之鬼打鬼 我的历史聊天群 虚幻的战火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铁血佣兵 大唐第一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