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王亚雄是锦衣卫派出来办事的,只是东厂头目只能是太监,所以最高也只能是副手,但这不妨碍他增长自己的见识和经验,经验告诉他太容易得来的结果一般都不可靠。

    众人退下后王亚雄从库房拿了一副夹棍,亲自给犯人戴上,对着剩下的犯人说道:“罗大人金贵,你有什么要招的,就赶快招,这里也没有别人,要是不招的话,苦头可是有你吃的。。”说完抖了抖套在犯人手指上的夹棍

    人犯很是诧异的说道:“我招了啊,就是我去宫外给宫里买猪肉的时候,有个叫李应荐的,说他是御史,让我把宫里的消息给他,好让他能弹劾上奏,我收了五十两银子,想着晚上皇上夜宿永春宫,就把这事情告诉李御史了。”

    王亚雄给了罗安一个眼色,手底下用力,罗安也会议将夹棍顺势拉紧了。

    随着哭喊声响起,王亚雄停了手上的动作,喝道:“还不从实招来!李应荐不是什么好东西,可他一不受贿,二无家产,哪里给你的五十两银子?!说,谁指使你的!”

    犯事的太监一阵痛楚钻心,但仍然是无辜的说道:“就是我在买猪肉的时候,李应荐找上的我,要出五十两银子买皇上在永春宫夜宿的消息,我贪了五十两,把消息透漏给李应荐了。”

    王亚雄手上加力,声音更是狠厉:“你知道那人是不是李应荐?随便个人给你五十两你就透漏宫里的消息?快说,谁指使你栽赃陷害李应荐的!你怎么认识的李应荐?不说你这十个指头就废了!”

    被抓的太监禁不住了,但嘴上还是那套话,不停的喊道:“就是我买猪肉的时候李应荐找我的,我收了五十两银子给他说的宫里的消息,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李应荐。”

    王亚雄冷笑一声,手下加劲,说道:“你别赖了,你不认识李应荐,李应荐根本拿不出五十两银子给你!谁给你的银子,谁买的消息?快说!”

    夹棍用完,被抓的太监已经昏死过去好几次,但王亚雄又拿出来一把竹签子,开始一边问一边扎这个太监的指甲缝,被他一同拿出来的还有烧火的炉子,滚开的水,铁刷子,鞭子、耙子等等各种工具,上面无一不是血迹斑斑,也没有后世的消毒的概念,用的时候拿出来,不用的时候往边上一放,看着就让人心里打颤。

    王亚雄充分发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针,并且把自己动手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最初进锦衣卫就是从诏狱里出来的,对待犯人的人性早就磨灭了,后来级别升上来,动手的时候少了,这次算是过了一次手瘾。

    能扛住锦衣卫的大刑的,整个大明朝没有几个,仅有的几个都是大明朝名留青史的铮铮铁汉,显然这个太监不可能是其中一个,天生的缺陷让他的忍耐力更是差了普通人不少,没一会就招了。

    周奎发,当今皇上崇祯帝的皇后周皇后的亲爹,国丈大人,是个出了名的貔貅,只吃不吐的主,他的女儿是出了名的贤良淑德,让前皇后张嫣一眼相中了,替当时的信王朱由检下聘礼当了新王妃,好多人都纳闷这么好的女子是怎么教出来的。

    李应荐不是个干事的官,可言官本来就不是干事的,他们是坏事的,好事他们坏,坏事他们也坏,而且言官中很有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就是什么都看不惯,见了什么也要说几句,不招人待见,而且是不招任何人待见,李应荐就是其中的一个。

    辽东打败仗,他上奏章骂,袁崇焕打胜仗,他上奏章骂,皇帝晚上睡的地方不对,他也要管,但并不是说,李应荐就是沽名钓誉,他只是出于本能的对每件事都说不,这周奎发,他也是骂过的,身为官员,又是只进不出,少不老贪赃枉法,李应荐很是上过几份奏折,当时阉党当道,周奎发花了不少银子打点才没出事。

    张嫣亲自给朱由检挑选王妃,周奎发沾上了皇亲,以前的烂账就都压下去了,这几个月崇祯上位,他直接成了国丈,更是嚣张跋扈,想起李应荐曾经跟他过不去,让他费了几万两银子买平安,这现在就想出这口恶气。

    周奎发想出气,就有人帮忙想办法,可李应荐虽然没人待见,可也没有把柄,这人不结党,不贪污,也不受贿,成天就是拿着趣÷阁杆子找人干仗,可这是言官的本分,说什么也没人挑出不是来,可要是直接打上门去,或者找几个无赖地痞上门找茬,打的话,人家是朝廷命官,骂的话,人家是职业骂手,根本就是没缝的蛋。

    没缝的蛋,不好下嘴,周奎发有个下人想出主意来了:这北京城的猪肉,卖家虽然多,但好猪肉都是一家的,宫里面也从这一家买,这家是城南的周家肉铺,算下来还是跟周国丈还有点情分,这家是周国丈的同乡。这下人没事去买猪肉,总见宫里的太监,慢慢的熟络了,便想出了这么个主意。

    首先,李应荐也是需要消息渠道的,言官风闻奏事,可站风口上没消息吹过来,只能是四处打探,李应荐也想四处打探,可他人缘不好,又没银子,有别人不知道的消息,没人告诉他,别人都知道的消息,大家都去骂,李应荐哪里显得出来?只能是鸡蛋里挑骨头,要不然上的奏章都淹没在奏章海里了。

    所以这下人找了个机会,让周家铺子里一个伙计,认了李应荐的娘子同乡还喊着李应荐的娘子为姑,算是认了门亲,没事送几两猪肉,所以也没当事,这边又花钱请宫里的公公,让宫里的公公传点别人不知道的消息,在透漏给李应荐,李应荐上奏以后惹毛了皇上,在降罪收拾李应荐。

    周奎发的这个下人很聪明,也见过些世面,知道御史只能是得罪皇帝才挨整,知道怎么让李应荐上钩,知道怎么得消息透漏给李应荐,让李应荐自己跳坑里去。事情安排的很严谨。

    周奎发蠢,后世李自成进北京,他不给崇祯捐银子,在大顺朝酷刑之下,什么都没剩,包括一条老命,但他不傻,他知道整个计划,可也没当回事,因为他看出了整个计划的漏洞,致命的漏洞:这个下人找的宫里的消息,是个采买的太监,这种级别的太监还不值得收买,尤其是他也算是皇亲,更是因为这种级别的太监,根本不会有什么别人没有的消息。整个计划从一开始,就是不会实现的。

    阴差阳错,这个太监因为送饭看到了刘建留宿永春宫,因为周府的下人许诺给他的不只有几十两银子,还有国丈帮忙说话,让他升官,当个管事的太监,所以得了消息就赶紧出宫把消息传了出来,然后就由周家铺子的伙计,去李应荐家里说了这个消息,这个太监叫什么,管什么,怎么得来的消息,都在不经意间说出来,让后让李应荐知道了。

    一般来说这种消息,稍微聪明点的太监就知道不能出去说,一旦事发,想死都恐怕不容易,得是活活被折磨死,这个太监不聪明,但以为只是自己没有门路才当不了管事,好不容易攀上了国丈,就赶紧的巴结,才会把这种消息都传出去。其实是取死有道。真人小姐姐在线服务,帮你找书陪你聊天,请微/信/搜/索热度网文或rdww444等你来撩~

    </br>

    </br>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抗日之鬼打鬼 我的历史聊天群 虚幻的战火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铁血佣兵 大唐第一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