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王伟本以为自己一次性买这么多的麦种会让这些人生疑,导致他们坐地起价。

    像这样的事情在后世王伟见过了无数遍,特别是那些拆迁的,上层原材料供应商之类的。

    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自己解释清楚了万的概念后,这些人居然没有一个说要涨价的。

    一个个激动的无以复加,将麦子换成鱼干,傻子也知道,哪个是赚,哪个是赔了。

    看着这些拍着胸脯保证的诸位族长,王伟内心不由得感叹,真是淳朴的原始人啊!

    就在王伟感叹这些原始人淳朴的时候,两名族长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一斤鱼干换一斤麦粒,这王伟是不是傻子啊?”

    “肯定的了,还有比他更加冤大...呸,怎么说话呢,伟可不是傻子,他是个好人,你摸摸你肚子,刚吃了人家的东西,再看看你换到的鱼干,你还说他是傻子,你的良心呢?”

    这名族长听了他的训斥,顿时羞愧难当,用手掩面道:“我错了,错了,伟不是傻子,他,他,他是个好人!”

    从这一天起,王伟多了一个好人的称号。

    等到交易细节都谈妥之后,王伟旧话重提,愿意和他们进行土地的交换。

    若是他们愿意,可以举族搬迁到王族。

    虽然生活的地盘也许会小上不少,但在生活上却是有了保障。

    对于王伟的提议这些族长有些动心。

    因为他们都是亲眼看过渔网的,而渔网在这个时代,就是生活的保障。

    只不过,长久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突然说要举族搬迁,一个个的都下不定决心。

    见状,王伟不再强求,而是换了一种方式。

    “还记得第一次合欢节我们见面的时候吗,我说在这个世界上,你们生存的土地,河流山川森林,都是可以买卖的,既然你们不愿意搬迁,那就别搬,我将购买你们这片土地如何?”王伟笑问道。

    众人听了,疑惑道:“这和搬迁交换土地有什么区别吗?”

    “购买的话,土地归我,你们依旧能够在这里生活,但是我王族若是派人来开垦田地,修建房屋,疏通河道的话,你们都无权干涉,甚至还需要配合。”王伟解释道。

    众人听完面面相觑。

    王族距离此地如此遥远,哪怕就是有了帆船,往返也会极其不便的。

    这里除了这些麦子和那些掘地虾,其余啥玩意都没有了。

    王族怎么可能会来这里修建房屋呢。

    想到这,众人心中有了一个念头,肯定是王伟看他们可怜,找借口帮助他们的。

    想通了原因之后,众人再次感叹,王伟还真的是个好人啊!

    “伟,你们买地的话,怎么买呢?”有族长关心价格问题,开口询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王伟早就有了他的一套说辞。

    王伟除了会给他们一笔现阶段非常庞大的好处外,还会以雇佣的方式雇佣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每个月都会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补助,只要他们愿意承认这片土地的主权问题,这个补助就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但同时,他们也没有了资格开发这片土地,砍伐树木建造房屋超出正常生活外的大规模狩猎等行为都是不可行的。

    不过这些族长本来就没有开发这片土地的能力,对于这些限制自然不会在乎的。

    同时,他们也拥有了帮助王族开发这片土地的责任。

    例如王伟想要挖一块地,附近居住的部落有义务过来帮忙干活,但干活王伟也是会给予他们报酬的。

    王伟开出的这些条件,放在当下,简直就是再优厚不过的了。

    这些土地上的原居民除了土地名义上的所有权会有所损失外,其余的没有任何损失,反而会得到一笔庞大的财富以及源源不绝的好处。

    相对于一个鱼米之乡,给出再优厚的条件都不为过,所以王伟给他们的好处都是非常丰厚的。

    面对王伟开出来的充满诱惑力的条件,这些族长根本无法拒绝。

    所以,当第三天王伟登上帆船朝回航行的时候,船上放着几十块按着手印,写着契约的陶泥板。

    只要回去后将这些陶泥板烧出来,这些就是将来王族收地的凭证了。

    粮仓之行在这一刻算是完美结束了。

    粮仓是王伟给这片地域取的名字,地域广阔,水土丰茂,只需要稍微引导一下水患,就能成为鱼米之乡。

    现在对王伟来说无用,但是十年八年之后,这里的重要性不下于战国时期的中原。

    而且除了将这片土地忽悠到手外,王伟还带回去了两只更名为‘鸡’的大笨鸟。

    可能是因为这几天的生活太好了,在这种情况下,那只母鸡居然咯咯哒的下了一枚椭圆的蛋。

    这令王伟很是欣慰,甚至特意让人去林子里面抓了一些虫子过来犒赏它。

    当王伟回到部落的时候,合欢节已经过去小半个月了。

    一些愿意来王族打工的人早已经准备妥当,就等着王族的帆船去接他们了。

    现在整个王族,最为忙碌的就要属帆船了。

    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夜晚披星戴月才能回来。

    一批批的人被运到了王族,他们要么是整个部落整体迁徙过来打工,要么就是派出了部落中的青壮。

    王族的人口每天都在增加,好在王族的建筑队早已经是熟练工了。

    相互配合之下,一间间能够挡风遮雨的长叶草屋很快就能被建造了出来,一排排一人多高的小屋里面,往往能够挤下十几个人。

    对于居住的环境,那些新来的外族人倒是并没有太多的抱怨。

    毕竟其中大部分人居住的山洞,都是比这些草棚要更加的阴暗潮湿。

    新来的人在头几天都是在震撼中度过的。

    如何教育这些新人,王族早已经开发出来了一套比较效率的方式。

    只需要三天的时间,便能教会他们一些在王族需要遵守的规矩,并且让他们能够听得懂几十种常用的汉语发音。

    五天的时间,能够让他们明白陶币的含义并且可以接受一些工作前的培训。

    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些人就能够完成训练,上场干活了。

    至于今后是依旧只能干些苦力,还是可以学习一些挣陶币更多,但学起来更加麻烦的工作,那就需要看他们各自的悟性了。

    帆船日夜不停的朝着王族运人,仅仅是半个月的时间,族内就多了四千多人。

    接下来,帆船就开始交易种子,岩盐一号和二号则是去河对面往返运送岩盐和鸟粪石。

    倒不是说愿意来王族打工的只有四千人,而是对于现在的王族来说,它在短期所能够承受的人口增加数量的极限就只有四千人。

    哪怕只多了这四千人,也因为人数的增加,各种问题都爆发了出来。

    房屋的抢夺,居住地范围的扩大,用水的困难,身份核对麻烦,计划生产跟不上计划等等。

    为了应付那些层出不穷的麻烦或者斗殴事件,王族新增了纠察职位。

    共计七十人,戴着三角帽,挂着红袖章,分成三班日夜在城内城外进行巡查。

    纠察队的人都是从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外族人中挑选出来的。

    虽然人数的增加让部落再次陷入了混乱的状态,但是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却是极其明显的。

    开垦土地的速度快了无数倍,而且随着工人们的熟练度不断的提高,开垦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增加中。

    那些来到王族的人,从最开始的震撼,好奇过渡完后,开始陷入了不解。

    王族有渔网,有帆船,还有弓箭和强大的战斗力。

    他们搞不懂,王伟不让他们捕鱼,不让他们过河去狩猎河对岸的兽群,甚至不去扩大陶器等东西的生产,反而让他们这些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挖土掘地。

    有消息灵通的人知道,王伟打算开垦这些荒地,种植大河下游一种叫做麦的东西。

    那种东西很多人都知道,是下游一些部落的食物。

    但是任何人都看不出来,那种食物,有什么可以值得辛苦开垦土地种植的价值。

    麦的味道并不鲜美。

    个头小,吃的时候也不方便,需要烤熟了才能吃。

    而且采集起来非常的麻烦。

    麦在成熟后,会爆裂开来,掉在地上,若是去地上捡麦粒的话,干一天的活,恐怕还不够自己一顿吃的。

    想要采集,只能挑选那些不会爆裂开来的麦穗去采摘。

    但是经过大河下游诸部的证实,麦子里面,不会自己爆裂的数量只有百分之一二。

    也就是说,种下一百株麦子哪怕全部都发芽了,最后能够收获的,也只能采到一两株麦穗。

    而一株麦穗上面通常只有十来粒米。

    也就是说,只要种植麦子,不论过程如何,最后的收成最好的结果就是种下一百斤麦种,最后只能收获一两斤的结果。

    这种简单的算法,只要是从王虎小老师那里‘毕业’了的就都能够自己算出来。

    所以,不论是同族还是外族的人都很不明白,王伟为什么会吃力不讨好的去收集麦种,开垦土地,挖掘鸟粪石来种植必定会亏本的麦子。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大唐再起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西周长歌 纨绔子弟变形记 大唐第一衙内 我在红楼改气数 大宋狼烟 三国:开局斩刘备灭吕布 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 威猛岳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