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从禁卫军完成改编的七个月后,崇祯皇帝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一日召集大朝,在朝会上正式宣布两件大事:

    其一,在六部之外再另行设立科技发展部,简称“科部”。

    由朱天明兼任尚书,毕懋康任左侍郎,宋应星兼任右侍郎。

    负责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统一调配资源,协调各部各省。

    其二,设立大明帝国的中央银行,由皇帝亲自监管。

    国库及皇家内帑各出资两千五百万两白银,内帑另出黄金二十万两为本金,共同组建“帝国银行”,其中皇帝占股百分之五十一。

    其职能为代表朝廷贯彻执行金融政策,管理财政收支,为朝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代理国库、发行国债、管理储备等;

    并以国库及中央银行储备的黄金和白银为基准,发行统一货币,回笼旧版宝钞及铜钱,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并管理货币流通。

    中央银行可向全国商户及个人提供贷款业务。

    同时还附有监管监察民间钱庄的职能与权力。

    并从颁布之日起一年之内,全国各地钱庄银号必须向中央银行申领金融许可证,到期未申领者一律查封。

    最后崇祯皇帝还非常贴心的要在大明律中增加“制造伪钞罪”和“扰乱金融罪”,其处罚异常严苛,上限为磔刑,夷三族。

    两条刚一公布就引起了满朝哗然。

    朱天明率先出班道:“启奏陛下,臣窃以为陛下良策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吾皇圣明。”

    言罢,内阁大学士温体仁出班道:“臣亦赞同,功莫大焉。”

    立时殿上多名官员出班附议,周延儒一看情形也出班道:“臣附议。”

    又是一大批官员随声附和。

    眼看朝廷上附和之人越来越多,内阁首辅韩爌出班厉声道:“一派胡言,陛下此举乃是与民争利,非圣德天子所为。”

    指着朱天明道:“你这奸佞......”,

    没等他把话说完,朱天明朗声道:“启禀陛下,近来建奴时常骚扰边境,臣请率兵出关清剿建奴。”

    然后恶狠狠的看向韩爌。

    韩爌立刻语塞,只是你你你了几声,便没了言语。

    满朝文武都是人精,此时已是各个心惊,皆在暗自揣摩这朱天明不到二十岁的年纪,进入朝堂才一年时间,

    本来是文理双进士,没有去翰林院却入了行伍,只用了数月时间便升到了二品武职,如此皇帝竟还要为其单设一部拔,擢其为尚书。

    况且刚才他不顾朝堂规则,抢在内阁辅臣之前表态,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位阁老不但没有反感,反而还支持了他。

    就连首辅大人本来颇有意见,却被他打断一次后就不敢再说了。

    殿上的官员们惊讶于朱天明的权势滔天,和皇帝对他无底线的宠信,所以大部分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就连直接牵涉到自身利益的户部尚书及左右侍郎都没有直接表示反对。

    只在以为此事已经通过时,新任户部主事王正志出班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户部管理户籍钱粮乃是我大明祖制,

    况且朝廷此等管制银钱流通,向民间放贷与民争利之事有失朝廷体统,又以什么国债为名吸榨民脂民膏,

    必会引起天下士子的非议与不平,此取乱之道也。”

    朱天明道:“陛下,既已无人反对,可着手施行了。”

    一听此言,王正志勃然大怒道:“朱天明,你这奸佞小人,你要学赵高、曹丕不成?

    陛下今若执意从了这奸臣之言,臣愿效前朝王省以死谏君。”

    待其说罢,朱天明转过身来看着王正志,注视良久,看得王正志心里发毛,羞怒道:“奸贼,你看什么?”

    朱天明笑道:“你不是要学王省撞柱而死,以表忠义吗?我等着你撞完好继续说正经事呀。”

    此时站在西侧盘龙柱旁,以朱嘉赫、张之极为首的一群武将和勋贵们挪了挪位置,把柱子露了出来。

    这下尴尬了,王正志看着柱子不知所措,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

    朱天明笑道:“不敢吗?要不要找几个人来帮帮你?就你这点胆子,还想效仿先贤以死搏名?”

    正在此时,文班之中一人出列正气凛然道:“陛下,这朱天明仗着手中的兵权,竟无视陛下皇威,藐视朝廷威严,肆意羞辱命官,此举与那曹操、宇文化及何异?”

    朱天明抬头一看,正是兵部右侍郎李邦华。

    朱天明立刻整理衣冠,极其恭敬的深鞠一躬道:“李大人教训的是,下官只是一时激愤,行言无状,还请李大人见谅。”

    这一来满朝官员更是一惊,如此飞扬跋扈的朱天明,连内阁辅臣都不放在眼里,居然对李邦华如此恭敬,就连李邦华自己也是愣在原地,不明就里。

    殿上只有崇祯皇帝明白,朱天明只对他尊重的忠臣才会如此客气。

    朱天明正色道:“李大人,陛下所提两议皆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首先设立科部之事,您可知去年数万响马贼围攻京城和末将率兵在喜峰口迎击建奴之事吧。”

    李邦华道:“知道,又如何?”

    朱天明道:“下官率领千余人及秦老将军的白杆兵。和方正化大人的部分四卫营总计万人,击溃了敌军数万精锐骑兵。

    在喜峰口下官率两万余人击溃皇太极亲率的十余万大军,大人可知是怎么做到的?”

    李邦华道:“将军骁勇善战老夫也深感钦佩,但将军恃功而骄,藐视朝堂羞辱命官老夫绝不认同。”

    朱天明耐心道:“李大人您说错了。下官能赢,并非是靠在下的骁勇善战。一是靠的全军用命,二则是靠了我们手中火器犀利。

    我华夏自有了火药,千年以来在文人雅士眼中,那只是绚丽的烟花,只有少数人想到此物可以杀敌保国。

    自我编练新军以来,与众多贤才以及被书生老爷们看不起的工匠们一起努力,才研发出了现在所用的那些新式火器,从而可以屡屡战胜强敌。

    可这世上没人会坐以待毙,敌人被我们打败了、打疼了,就会去想办法搞来和我们一样的武器,或是干脆自己研发制造相同的武器。

    等敌人有了和我们一样的火器,又有着骑兵的优势,您觉得我们还能有几成胜算?

    所以我们要趁着具备优势,继续研发更强大的武器。

    可是研发武器并不简单,还需要和户部、兵部、工部、御用监、兵杖局、漕运衙门以及各省打交道,很多事都要彼此协调,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再比如,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很有可能很多人研制了相同的东西,那样又会浪费大量的财物、时间和精力。

    所以需要一个与六部同级的衙门专门负责这些事务,可以让负责研发的人专心于自己该做的事,不至于被琐事烦累,耽误了进程。”

    看到李邦华面色有所缓解,朱天明继续说道:“再说说中央银行,其职责只是帮助户部管理国库,而不是取代户部。

    银行向有能力发展并偿债的商户发放贷款,并收取利息可以更加充盈国库,同时也能让民间贸易及商事更加繁荣。

    如出现借贷商号亏损无法偿债,可以直接没收其抵押物,这样银行并不会受到损失。

    至于国债,并不是压榨民脂民膏,而是用民间的钱来帮助朝廷做更多的事。

    比如朝廷用国债的钱来修缮水利、开掘水渠,这样既可以保证农户不受水患威胁又可以使农田便于灌溉而增收,

    农田增收农税收入就会增加,朝廷再把增收的农税,以利息的方式与所有购买国债的人分享,这不是三全其美的事吗?

    第三,中央银行统一发行纸钞货币。

    过去的贸易需要随身携带大量银两和铜钱买货,这样极不方便又不安全。

    而纸钞轻便方便携带,而且天下通行,这样可以更加促进民间的商货贸易。

    第四,关于天下银号钱庄必须申领‘金融许可证’一事,各地银号在申领许可证时,除对其进行相应考察外,还需要缴纳一笔保证金,

    此保证金有中央银行存留,用于银号倒闭破产时,补偿给将钱存在银号的人,这尤其保障了穷苦人的利益,确保他们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不至于血本无归。”

    李邦华听完思虑了一会儿,轻轻点了点头,但再次提出疑问:“恕本官直言,我朝历代均有宝钞刊印,但其在民间实际价值确是一跌再跌。

    朱大人如何保证新发的纸钞不会贬值?”

    朱天明微笑道:“大人就算不问我也正要说明。

    新的纸钞将以国库所存现货金银为准备金,有多少金银就发行多少新钞,持新钞可随时从中央银行买回等价的金银。

    如此一来,纸钞将与金银价值绑定,便不会再向从前的宝钞一般价格下跌。”

    李邦华再次思虑一番,脸上展露出了笑容道:“如此本官再无疑虑了。”

    朱天明朗声道:“为表支持陛下新政,臣愿购买五年期国债五十万两。”

    此言一出殿上更是惊呼声一片。

    就此这两项新政正式确定,所有涉及的部门人等,各自开始筹备组建。

    散朝之后群臣退出大殿,以朱嘉赫和张之极为首的一众勋贵和武将凑了过来,

    纷纷问道:“天明,你真的要买五十万两国债?”

    朱天明故作神秘道:“当然了,这银子放在家里说不定会遭白蚁啃了,或是丢失,就算没有损失,又生不出新钱来。

    可买了国债就不一样了,有皇帝和国库存银作为担保,既安全还能赚取利息,不买才傻呢。”

    此时还有不少文官也围了过来,朱天明又神秘兮兮的笑了笑道:“无论是在银行存钱,还是买了国债,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

    此时站在一旁的英国公张维贤也凑过来问道:“什么好处?别卖关子。”

    朱天明道:“说句大不敬的话,买了国债后,如果大明亡了,是不是在银行里存的钱和买国债的钱就打水漂了?”

    成国公朱纯臣道:“天明,别胡说。”

    英国公张维贤拉了拉朱纯臣道:“老朱,你别打岔,听他说。”

    朱天明抱了抱拳又道:“那在皇上眼里,买了国债的,是不是就算把自己的身家与大明的国运绑在了一起?

    买的越多便越是忠于大明。你们想想,买了国债既能赚利息,又能得到皇上的信任,岂不是一举两得?”

    英国公张维贤恍然大悟道:“怪不得你刚才急着告诉皇上你要买国债。果然还是你小子有头脑。”

    朱天明嘿嘿傻笑道:“好了,不说了,早些散了吧。”

    此事很快便在京城官场传开了,帝国银行挂牌成立当天,就有大批管家书吏模样的人前往购买国债,结果第一期五年期国债一个上午就卖完了。

    看到国债卖完,那些人纷纷将大笔银钱存入了银行。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抗日之鬼打鬼 我的历史聊天群 虚幻的战火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铁血佣兵 大唐第一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