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想不到他们的传家宝,只有杨伟杰的宣德炉十分之一的价格。“来来来,老弟,我们去看看其他的东西!”于丰年热情的拉住杨伟杰,带着他去其他的地方看。“我们也去看看!”

    后面的人,也一股脑的跟了过来丈.

    很快,于丰年带着杨伟杰来到一幅画前。

    这幅画纵长只有二十公分,横长有一米多三四左右。上面画的是神态各异的五头牛。

    于丰年指了指这幅画,笑着问道:“杨兄弟,你可认识此物?”杨伟杰点头:“这是五牛图,唐朝画家韩混的作品。”说着话,杨伟杰开启了鉴定之眼。。鉴定出来的结果,也确实是唐朝韩混真迹。

    “来看看这个,这个是什么?”于丰年又指着一个珐琅瓷器问道。杨伟杰看了看,道:“这是元代打造的掐丝珐琅缠枝连纹象耳炉………”“这个呢?”“这是千里江山图………”

    “这是金瓯永固杯…………”

    “这是玉云龙纹路………”

    接下来,又看了几样物品,每一样文物,杨伟杰都如说家珍。

    年份,来历,价值都说的准确。

    于丰年暗暗点头,这才算彻底的认可了杨伟杰的鉴定术。

    至少,杨伟杰鉴定过的东西,在他看来是没有一样有错误的。

    甚至,有些细节比他知道的还要详细。

    于丰年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居然在鉴定一道上有如此的造诣。

    博物馆这次展出的东西,一共也就百十件,很快两个人看了个遍。

    一边看一边交谈,于丰年再一次被杨伟杰的学识所震撼。

    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至于其他人,根本听不懂两人在说什么。

    不过他们也看的出来,杨伟杰的鉴定术非常的厉害。

    四合院的人跟着走一圈,他们被打击的不行。

    都是一个院子的,和杨伟杰一比,他们完全被碾压,什么都不懂,像是土包子一样。最后,于丰年带着杨伟杰来到一个天青釉的汝窑洗面前。

    他笑道:“这件东西,可以说是所有瓷器里面最有收藏价值的,小友觉得如何?”“这是汝窑洗?”杨伟杰不由得心中一动。

    想不到,居然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汝窑洗。

    汝,官,哥,钧,定这是古代的五大窑。汝窑位列五大窑之首,汝窑洗更是汝窑中精品之精品。所谓的汝窑洗,就是洗子,是古代文人洗笔用的。

    汝窑是北宋时期的瓷窑。

    北宋时期出文人,赵匡胤死后,颁布一条法令:士大夫可贬不可杀。

    所以当时的文官,是非常吃香的,苏东坡得罪王安石,被贬了三次,都没有被杀,就是这个原因。在文人横行的时代,汝窑洗这种文人用的东西,自然是受到无数人的追捧。

    据杨伟杰所知,后世的湘港苏富比拍卖行,曾经以2.9亿的价格,成交过一件汝窑洗。

    这个价格,成华鸡缸杯还要高一些。

    可以说是瓷器中的佼佼者。

    “不错,正是汝窑洗,杨老弟好见识!”

    于丰年点头,道:“这件汝窑洗,也是老朽最喜欢的东西。”贰大爷刘海忠插嘴道:“这件东西值多少钱?”

    于丰年眉头一皱,真正喜欢古董的人,是不喜欢讨论古董的价格。

    一上来就问价格,难免俗套。

    不过,知道他是和杨伟杰一个院子的,于丰年还是说道:“这件东西,是刚刚那件宣德炉的十倍。”“嘶——”

    “十倍!!!”

    “好家伙!!!”

    众人瞪大了眼睛。

    宣德炉在民国三千大洋,十倍就是三万大洋,兑换成现在的钱,大概就是三百万。

    要知道,现在的一辆解方牌大汽车,才一万多一点。

    没有理会众人.他的目光看向杨伟杰。笑道:“杨老弟。你来点评一下这件宝物。”

    杨伟杰笑了笑:“汝窑洗之所以珍贵,有三点原因。”

    “第一,是因为汝窑瓷器存世量少。”

    因为从宋哲宗元年开

    “汝窑北宋早起开始烧造,一共烧造了163年,准确的说,真正的汝窑,只烧了二十年0 ……

    始,汝窑才被列为官窑,到宋徽宗五年,汝窑就关闭了。”

    “二十年的时间,肯定烧不了多少瓷器。”

    “到现在已经以前年的时间,存世的瓷器更是少之又少,不足一百件。”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他的釉面,天青釉细腻柔和,绝世无双。想要烧成出最完美的天青釉,必须要在下雨的时

    候,才能开窑。而且,每个汝窑洗釉面,都有自然的裂片纹,这更加难得。”

    周杰轮有一首歌叫《青花瓷》,其中的一句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意思就是说,天青色要到下雨的日子才能烧。

    “第三个原因,北宋文风盛行,文人墨客格外的青睐汝窑洗,在当时汝窑洗的价格就是那些文人炒起来。”

    “妙,妙,妙!”

    听完杨伟杰的点评,于丰年赞不绝口。

    杨伟杰继续道:“除此之外,汝窑洗还有一个妙处。”

    “什么妙处?”于丰年好奇的问道。

    杨伟杰笑道:“汝窑洗在对光的时候,底部会出现一轮满月。”

    “哦?”

    于丰年惊奇道:“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杨伟杰问道:“于老,这东西能让我摸一下吗?”

    “这……”

    于丰年犹豫了一下,这才道:“杨老弟,给你破个例,不过你得小心点。”

    “嗯!”

    玻璃柜子被打开,杨伟杰小心翼翼的拿了出来。洗子对着灯光一打,果然在底部出现了一轮满月。

    当然了,这并无神奇之处,只不过是天青釉太过细腻,折射出来的反光而已。“果然有月亮。”

    “太神奇了!”

    “他居然知道里面有月亮,了不起。”

    众人纷纷惊奇。

    林月娥无比的骄傲,男人这么优秀,她也跟着脸上有光。

    “咦?不对!”

    看了一眼底部,杨伟杰皱起了眉头.

    第117章奇异的鉴定方法

    “不对啊!”

    杨伟杰忽然皱眉。

    于丰年心中一突:“怎么不对了?”

    杨伟杰没说话。直接开启了鉴定之眼。

    鉴定物品:汝窑瓷。

    名称:仿制汝窑洗。

    年份:大清雍正年制。。

    估价:三万。

    ……

    “这不是真正的汝窑洗,这是一件仿制品。”杨伟杰语出惊人。

    “这,这是假的!”

    “太可惜了……”

    “为什么是假的……”

    众人议论纷纷。

    这次,没有人再质疑杨伟杰的说法。“何以见得?”于丰年脸色有些不好看。

    这东西是他鉴定过的,又出了一件假的,面子上当然过不去。杨伟杰翻开背面,后面有四个白色的芝麻大小的斑点。他问道:“于老,您看,这东西您应该了解吧。”

    “嗯!”

    于11丰年点头:“这是汝窑有名的芝麻钉。”

    “不错!”

    杨伟杰点头,笑道:“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汝窑瓷器的美观,汝窑采用支钉烧的方法烧制,也就是在烧造瓷器的时

    候,底部用支钉支起来。”

    “支钉烧不止是在宋朝,在其他朝代当然也有,但汝窑最出名的就是三钉烧,只用三个支撑,而这个洗子却用了四

    个支钉,所以我断定这事一件仿制品。”

    “是啊,我怎么没想起来啊!”

    于丰年一拍脑门,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

    一个人工作人员道:“有可能,是他们故意使用四个钉子也说不定。”

    杨伟杰摇头:“支钉烧是很常见的工艺,一般都是三钉,五钉,七钉,就是其他的官窑,也不会使用四钉少。在古

    代四和死是同音的,所以犯忌讳,一般不会用四个钉。”

    “更何况,在所有支钉烧里面,三钉是最美观的,支钉越少对底部破坏越小,自然也越美观,大名鼎鼎的汝窑洗,

    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于丰年想了想:“你这话说的是不错,现在,我们姑且把这东西当成一件仿品,以这件洗子的烧造工艺,肯定也是

    官窑,汝窑洗觉得四钉烧犯忌讳,难道其他的皇帝就不怕犯忌讳。”

    “这话也有道理!”

    杨伟杰笑了笑:“但我觉得,事情不是表面这么简单,这个四钉烧,恐怕有其他的意义。”“怎么说?”于丰年满脸疑问。

    杨伟杰道:“这个事四钉烧,可能是某人故意为之。”

    “不懂!”于丰年一脸茫然的摇头。

    杨伟杰反问道:“于老,我问您,汝窑洗仿制是那个朝代开始的。”

    于丰年:“大明宣德年间。”

    “不错!”

    杨伟杰点头:“现在我们用排除法,来缩小这个东西的年份范围。”

    “宣德是第一个开始仿制汝窑的,那个时代的技术,肯定不成熟。”

    “而这个汝窑洗,是真正的做到了有以假乱真,如果不是四钉烧,我也看不出来真假,可以说,这个洗子和汝窑洗除了四钉烧,没有任何区别。”

    “如此高超的烧制工艺,宣德皇帝肯定烧不出来。”

    “以宣德皇帝的严谨,如果他烧不出来,其他的皇帝,基本上也烧不出来。”“这样的话,明朝就可以排除了,排除了明朝,这东西只可能是清朝烧制的。”“不错!”于丰年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杨伟杰继续问道:“清朝烧造瓷器的皇帝,最出名的都有谁?”

    于丰年眼睛一亮:“康熙,雍正,乾隆。这件东西必然是他们三个当中的一个人烧出来的。”

    短短的几句话,杨伟杰就把仿制的年份,缩小到一个极小的范围,这在鉴定人看来,是相当了不起的。杨伟杰继续道:“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三个皇帝的性格。”

    “性格?”

    于丰年不解道:“皇帝的性格,和这个有关系吗?”

    杨伟杰笑道:“当然有关系,皇帝是什么性格,就会按照自己的喜好烧制瓷器。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喜欢的东西,大家都得喜欢,王公大臣就是不喜欢也的喜欢。所以,皇帝喜欢的东西,会成为某个时代的潮流。在鉴定一件东西的时候,如果这件东西和潮流不符合,那么鉴定起来就要格外小心了,很容易打眼。”

    “受教了!”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娇妃是朵白莲花 重生之大姑娘她又美又飒 从进击的巨人开始地鸣诸天万界 佞难为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战神妈咪美又飒 妖妻撩人:厉少,超猛的! 御赐女神探:王爷别挡我破案! 开局签到减寿十年 重生之偏爱满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