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上篇第一部分跟大家介绍了《伟大的博弈》这本书第一章-第四章内容,主要讲了美国经济中心的确立。

    这次我们继续来共读这本书后面的内容,一起看一下第二部分:

    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就是书的第五章-第八章内容。

    一起来看下,多次逼空案中投机商和投资者的争夺,纽约的股票市场怎么在贿赂和欺诈大行其道、政府极为腐败的背景下,慢慢制定了规则,向着更加健康和完善的现代市场发展的?

    一、南北战争对纽约股票交易市场的影响

    爆发于1861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是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的第一次大冲突,规模空前。

    南北战争是美国南方和北方之间的战争:

    北方领导战争的是资产阶级,战斗力量是广大的工人、农民和黑人,他们的目的是恢复全国统一,废除奴隶制度,以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廉价劳动力,资本市场顺利发展;

    南方领导战争的是种植场奴隶主,战争目的是保卫奴隶制度,脱离联邦,建立邦联。

    而“战争是由银子堆出来的”。

    北方联邦成功应对了这一财政需求,而南方邦联未能做到,也对战争最终结果起到了重大影响。

    刚开始,战争双方都面临极度困难的财政状况,1857年开始的大萧条,这时候华盛顿的联邦政府连续4年出现财政赤字。

    1861年12月,北方地区大部分银行停止使用黄金支付债务,接下来整个国家脱离了金本位,华尔街一片恐慌。

    为大规模战争进行融资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政府提高税收。

    战争快结束的时候,联邦政府征税范围几乎全覆盖了,个人所得税第一次被列入课税对象,21%左右的战争费用由税收支付。

    第二种,大量印钞。

    这种手段独立战争时期也主要使用。

    南北战争时期,联邦政府发行了4.5亿美元“绿背纸钞”,占战争费用融资的13%,并引发了通货膨胀,导致价格水平上涨至战前的180%。

    南方政府也主要使用这一手段,超过一半的战争费用通过印钞获取,这导致南方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战后通货膨胀率达到战前的9000%。

    “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下,即使法律规定绿钞和金币可以平价消费,金币还是从流通中消失。

    华尔街出现了黄金交易和黄金投机,当人们发现北方军队取胜时候黄金价格下跌,南方军队取胜黄金价格上升后,华尔街上数以百计的黄金投机者希望通过预测双方军队胜败来投机黄金,牟取暴利。

    所以华尔街后来经常比华盛顿更早、更清楚的了解即时战况。

    第三种,借款。

    1861年美国国债总额为6480万美元,1865年激增到27.55亿美元,增长42倍多。

    联邦军队在布尔溪战役惨败后,由财政部长萨蒙?p?切斯亲自到华尔街发行债券,但政府的融资需求华尔街却无法满足。

    陪伴他一起去的银行家杰?库克作为代理人,帮助联邦政府发行一系列新债券,库克改变了将债券私底下出售给银行和经纪商,再由银行和经纪商将债券储备持有的传统模式;

    不但广泛宣传,还缩小债券面值,最后直接卖给民众,扩展了融资范围。

    南北战争前,美国持有证券的人数不到总人口的1%,库克使得5%的北方人口购买了国债,战争结束时,库克卖国债的速度甚至超过了战争花钱的速度。

    随着大量债券的流入和大量债券持有者加入金融市场,华尔街发生巨变,政府的大量支出流入铁路、钢铁厂、纺织厂和军工厂等公司,华尔街历史上最繁荣的牛市即将开始。

    华尔街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第二大证券市场,仅次于伦敦证券交易市场。

    原本的交易模式远不能满足巨大的交易需求,其他交易所开始涌现。

    这些交易所及之后重组而成的公开经纪人交易所,存续时间短,却对华尔街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抛弃了原先证券交易所惯用的坐在席位上的拍卖方式,而采取连续竞价的拍卖方式,这种新交易系统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准确的知道市场价格,还可以使交易量大大增加。

    并在1865年交易量达到同期纽约股票交易所的10倍多。

    1865年华尔街交易量达到了空前的60亿美元。

    石油交易所也在这一年成立。

    交易狂热之下,经纪人中午没时间回家吃饭,

    基于这种需求,快餐店出现了,并成为美国城市商业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在100年后发展成为全国性连锁店。

    经纪人和投资者数量的不断膨胀,由于没有市场监管,“人人为己,概不退货,买者当心”成为唯一规则。

    另一些新人物也被吸引到了华尔街,比如“船长”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他通过帮助他当时的老板托马斯?吉本斯打赢了“吉本斯对决奥格登案”,

    解除了罗伯特?利文斯顿对商业化运作的蒸汽船的垄断,这一案件确保了美国经济向着真正的共同市场方向发展。

    1840年范德比尔特成为了美国最大的船东,他的商业活动领域在1850年扩展到了中美洲和欧洲,甚至亲自开辟了一条穿越尼加拉瓜的航线。

    快到70岁的时候,范德比尔特成为了当时美国最富有的几个人之一,并开始涉足铁路事业。

    范德比尔特未曾修过任何一条铁路,却成为了19世纪最伟大的铁路经营者。

    他确认了纽约—哈莱姆铁路背后的公司管理不善之后,通过持续买进哈莱姆铁路的股票,依靠强大的资金实力,在华尔街历史上最大的股票逼空战案中击败了美国最老练的投机商。

    在此次事件中,范德比尔特不仅买下了哈莱姆铁路公司控制权,还在自己本来的财富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大笔。

    同时,他也在持续买入哈莱姆铁路西边的竞争者哈德逊铁路的股票,并在1863年成为哈德逊铁路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和最大股东之一。

    范德比尔特成为哈德逊铁路股东的过程也是金融操纵史上的杰作。

    那时候股票买卖不是即时交易,而是经过一段时间才真正交割,确切的交割时间由某一方决定,买方决定称为“买方选择权”,卖方决定称为“卖方选择权”。

    他先是买断了市场上的“卖方选择权”。

    很多投机商认为范德比尔特的资金在哈莱姆股票上,目前资金不足,“船长”让他的经纪人找其他经纪人帮他“倒股票”,

    这让投机商认为自己的猜测是对的,他们将大量的“买方选择权”也卖给了实际上是为范德比尔特工作的经纪商。

    这导致交付的时候,投机商们只能从范德比尔特手上购买股票,他不但赚取了股票上涨的钱,还赚到了借出股票产生的利息。

    这两次围剿熊市投机商,给范德比尔特和他的同伴带来了300万美元的巨额财富。

    接下来第二年,奥尔巴尼的政客们又重复走了一遍纽约市政客们卖空哈莱姆股票损失惨重的老路,开启了第二场哈莱姆股票逼空战。

    议员们没有遵从华尔街最古老的真理:

    看多的人——“牛”能挣钱,看空的人——“熊”也能挣钱,就是贪婪的人——“猪”不能挣钱。

    没有及时将高价卖空的股票买回来平仓,想要等到更低的价格。

    这给了范德比尔特和他的同伴们机会,他们悄悄筹集了500万美元的巨款,买进市面上所有出售的哈莱姆股票,最后甚至拥有了超出市场发行量的股票,这些超出部分是空头们多卖空的股票。

    这次逼空战结束之后,再也没有“猪”们发起第三场哈莱姆股票逼空战了。

    二、伊利铁路股权争夺战

    伊利铁路由于债台高筑、资本结构混乱等原因,被投机者青睐。

    在股票自动报价机这一重要的新技术刚刚被引入市场之时,投机天才们又一次将天真的投资者诱骗到伊利铁路这个圈套中。

    伊利铁路董事丹尼尔?德鲁通过欺骗其他投资者和投机商,豢养和控制法官用手中权力影响股票市场,操纵伊利铁路的股票,大发横财。

    纽约中央铁路、伊利铁路和宾夕法尼亚铁路支撑从美国中西部到纽约市的陆路运输,范德比尔特希望这三条互相竞争的铁路之间形成价格同盟。

    而对铁路运营毫无兴趣、一心只想靠操纵股市大发横财的德鲁控制着伊利铁路,使得范德比尔特的打算总是落空。

    被德鲁惯用的欺骗伎俩彻底激怒的“船长”决定通过自己的巨额财产在华尔街收购伊利铁路股票,从而完成自己的设想。

    这次的收购,揭开了伊利股票逼空战的序幕。

    19世纪中期的美国,政治体系极为腐败,贿赂和欺诈大行其道。

    股市为权钱交易提供了最完美的平台。

    股市投机者的搏斗,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场腐败的立法官员竞相订立和随意篡改股市规则的游戏。

    范德比尔特开始大量购进伊利股票,同时指使他所控制的法官颁布法令不得增加伊利股票总量。

    但这次自负的“船长”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德鲁和他的盟友在范德比尔特不知情的时候,他们的法官下达了完全相反的法令:大量的转换可转债并发行新股。

    使得范德比尔特控制伊利股票的美梦彻底破碎,德鲁他们还在“船长”反应过来之前,全数抛出了“掺水股”,狂卷范德比尔特700万美元,吸干了整个纽约的资金供应,逃出了纽约。

    这场战斗并没有结束,在随后的时间里,范德比尔特和德鲁都继续疯狂贿赂立法机构以使胜利的天平倒向自己。

    最终两败俱伤的范德比尔特和德鲁达成了妥协。

    德鲁之前的盟友古尔德和菲斯科,用了差不多的方式让德鲁悲惨落败,损失了130万美元。

    华尔街不择手段对市场进行操控来保护他们利益的做法过于野蛮,不被伦敦等其他市场所信任,华尔街经纪商们也希望看到变革。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华尔街自身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改革!

    最大的两个机构纽约股票交易所和公开交易所开始合作,颁布了同样的监管条例,要求所有在交易所拍卖的股票进行登记,任何新股发行都必须提前30天通知交易所。

    1869年两个交易所合并,组建了可以主宰整个华尔街的交易所,监管条例也越来越完备。

    从此华尔街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业务迅速繁荣起来,华尔街终于慢慢长大了。

    三、投机家转向黄金市场

    华尔街新生代投机家古尔德和菲斯科看中了黄金在世界金融市场的地位,在1869年的纽约市场上主导了黄金投机案,试图操纵黄金市场,复制曾经在伊利铁路上的辉煌。

    此时英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英镑和先令是国际贸易中的基准货币,英格兰银行充当了世界中央银行的地位。

    由于南北战争影响,美国还没有实施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曾经在战争中国会通过的法案中,“流通中的绿钞和黄金等值”,这条法案虽然被废除了,

    但与此相关的另一条,“对于哪些必须用黄金履约的合同,也可以用等价的绿钞来履行”还存在。

    古尔德利用这个条款开启了这一次黄金操纵案。

    在当时的黄金市场上,只需要缴纳少量保证金就可以购买数额很大的黄金。

    市场上真正的黄金供应量又是稀缺的。

    黄金还是每天重要商业活动中用作支付的手段,贸易商为了防范贸易合同和黄金交割之间的时间差导致的损失,需要在黄金交易室卖空未来要收取的等值黄金,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

    古尔德的计划就是通过缴纳少量保证金,购买价值超过纽约市场黄金总量的黄金合同,达到买断纽约黄金市场的所有黄金供应的目的。

    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所有黄金购买者,尤其是为实现套期保值而卖空黄金的国际贸易商,就会眼睁睁看着被古尔德操纵的黄金价格飙升天价而无能为力。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古尔德需要保证储藏了超过美国整个国家一半黄金的联邦政府不会干预。

    他通过关系网结识了当时的总统格兰特,在管理联邦国库纽约分库的财政总管助理的职位上,安插了自己的人。

    并使对金融一窍不通的总统相信,政府应该让黄金市场自由运行而不得进行任何干预。

    接下来古尔德和菲斯科开始了逼空操作,他们成功控制了数倍于纽约黄金供应量的黄金合同,黄金价格扶摇直上。

    如梦初醒的格兰特总统开始下令干涉黄金市场,却为时已晚,但这场金融噩梦却以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并给美国经济和华尔街带来了巨大的混乱。

    这场黄金恐慌,也迫使美国政策制定者意识到,只要存在黄金绿钞复本位制,黄金投机就具有无法阻挡的诱惑。

    为了防范黄金恐慌再一次发生,美国必须回到金本位制,这次事件也加快了美国回到金本位制的进程。

    由于战争和大量发行绿钞引起的通货膨胀逐步消退,19世纪经济标志性的通货紧缩重新抬头。

    需求的减弱使得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一点点被侵蚀,越来越恶劣的政治丑闻加快了经济衰败的速度。

    虽然伊利股票大部分被英国人买下,但古尔德和菲斯科通过拒绝将新股东名下的股票交给他们,从而剥夺这些股东的投票权,仍然保持着伊利公司控制权。

    连接西部的铁路主干线上还在打着价格战。

    再后来随着华尔街新生代投机家一个个离开历史舞台,华尔街标志性的西部拓荒式的野蛮色彩开始渐渐褪去。

    1873年,在南北战争中为联邦政府成功发行债券的银行家库克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中,直接引发了一次波及欧洲市场的股市大崩溃,给整个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南北战争后的繁荣景象完全消失。

    六年后这次衰退才最终结束,美国经济逐步恢复,华尔街大大的成熟了。

    四、“你要做的是低买高卖”

    19世纪70年代发生的市场崩溃,不可避免地再一次导致美国股市的萧条。

    欧洲投资者一直是美国这个新兴国家主要的国际资本来源,此时也对投资美国望而却步。

    股市崩溃对新兴中的美国市场也有正面的影响,欧洲人在美国股市崩溃中往往将他们持有的美国证券低价抛售给美国人,这就导致美国人变相的洗劫了此时远比他们富足的欧洲人的财富。

    除了牺牲外国投资者的利益造福美国之外,经济萧条还迫使美国公司为了生存而提高运作效率。

    股市周期性崩溃将经济繁荣时期积累下来的泡沫挤出了经济循环,让经受了考验的经济体变得更加健康,增强了免疫力。

    19世纪70年代大萧条之后,美国经济开始显露出一些现代特征。

    到1900年,“工业股票”迅速成长为华尔街市场的主体。

    19世纪的最后几年,美国工业化进程加快,19世纪初美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到1900年时候,城市人口已经占到全美总人口的40%。

    铁路把美国联结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市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实现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

    但美国南北战争之后这样规模的工业化,不仅需要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还需要大量资本,而这些资本的获得越来越依赖华尔街。

    这个时代的华尔街出现了一个着名人物——J?p?摩根,他是华尔街新生一族的代表,他们被称为投资银行家,他们将华尔街迅速变成正在兴起的全球经济中最有影响力的力量。

    从幼年开始摩根就受到其父亲和他的合伙人的影响,并成为其品格中最特色的部分——永远追求达到国际银行业的最高标准,同时坚守他父亲和皮博迪所坚守的原则:

    如果想要在这个领域获得长期的成功,个人诚信至关重要。

    1866年开始成功运行的大西洋海底电缆,使得伦敦和纽约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越来越近,纽约也在一步步成长起来。

    同一年,摩根在市场上一举成名,获得了“具有非凡竞争力的银行家”的称誉。

    摩根圆满的完成了范德比尔特的大儿子小范德比尔特分散资产的任务,帮助他以每股120美元的高价,悄悄在伦敦市场上售出了15万股纽约中央铁路的股票。

    不仅销售成功了,这件事还让摩根成为了持有纽约中央铁路股票的英国股民的总代理人,成为代表这些英国股民利益的董事,在铁路业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和话语权。

    在19世纪最后20年里,摩根的公司帮助诸多铁路公司成功进行重组,进行合理化改革。

    以摩根为代表的投资银行家将此前华尔街缺失的诚信带到华尔街后,华尔街在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大大提高了。

    与摩根同期的另一个着名人物就是海蒂?格林,她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40个人之一,并且是其中唯一一个完全靠自己努力而成功的女性。

    她是个极度的守财奴,也是个赚钱的天才,她曾经说过:

    “在决定任何一项投资前,我会努力寻找关于这项投资的任何一点信息。

    赚钱其实没有多大的窍门,你需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你要节俭,要精明,还要持之以恒。”

    此前的黄金操纵案中,侥幸没有酿成大祸的美国第18任总统U?S?格兰特,很多方面都很天真,他卸任后来到了华尔街,受到华尔街老练的投机家沃德的蒙骗,深陷泥潭,

    沃德的操作实际上是一场庞氏骗局,用新加入的投资者的钱给之前的投资者进行分红。

    最终格兰特的公司破产,并引发了一场短暂的金融恐慌。

    到最后这位格兰特总统名下只剩下200美元,只能依靠写回忆录来赚钱,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格兰特回忆录》。

    五、总结

    从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作者的三个主要观点:

    第一,看多的人——“牛”能挣钱,看空的人——“熊”也能挣钱,就是贪婪的人——“猪”不能挣钱。

    不论是投资还是投机,都需要坚持一定的准则,不能被市场情绪所主导。

    过于贪婪,就会变成“猪”。

    第二,市场的成长需要时间,健康运行的市场才利好普通投资者:

    在腐败横行、规则缺失的时候,投机商可以为所欲为,普通投资者成为了他们的“鱼肉”。

    经过一次次的规范,经纪人队伍开始主导市场,这压制了投机者的猖獗活动后,才让华尔街逐步成为一个长期健康运行的资本市场,也是对普通投资者更为友好的市场。

    第三,任何事件都具有两面性:

    股市崩溃虽然造成整个股市的下跌,美国人却借此变相的洗劫了欧洲人的财富;

    格兰特总统在投资市场上遭遇了蒙骗和骗子的洗劫,却写出了19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历史作品《格兰特回忆录》,足以和凯撒的《高卢战记》相媲美。

    我们在平时的投资中,也要多角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马克思有一句经典的名言: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

    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这句话来诠释华尔街反复上演的故事,是最恰当的描述。

    这句话用到现在的A股市场,仍然是非常的适用:资本市场的博弈,就是赤裸裸的人性和游戏规则的博弈。

    而这种博弈的伟大之处,就是在博弈过程中,有一只“无形的手”,让所有参与博弈各方都在为社会进步和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做出源源不断的贡献。

    所以参与其中的我们,就更加需要谨慎和不断的学习。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娇妃是朵白莲花 重生之大姑娘她又美又飒 从进击的巨人开始地鸣诸天万界 佞难为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战神妈咪美又飒 妖妻撩人:厉少,超猛的! 御赐女神探:王爷别挡我破案! 开局签到减寿十年 重生之偏爱满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