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张必用笑道:“这位先生怎与张某见外了?我这宅子地处偏郊,平日里清净倒是清净,可是清净过了头,难免落寞了些。暂不说我这位表妹得了诸位的搭救,我理应略表谢意,诸位便只是来我府上闲坐,我也是欢迎的。唯一可惜的,是现在未入冬季,要不然,我张某与诸位一面赏梅,一面把酒言欢,该是何等快活惬意哦。”

    张必用一再挽留,顾乘风等人只好在张府留了一晚,翌日清晨方才离开。用过晚膳,杨琰将沐秋桑五人领入后厢,吩咐下人收拾房间,她则同沐秋桑五人促膝长谈。其余人等则聚在府中一株千年古梅下,顾乘风师兄妹四人借口体虚,改饮茶水,张必用、付晚香、李墨生则饮桂花美酒。张必用从头到尾没有留意李墨生,这会子与他面对面坐着,细细打量一番,问道:“这位好生面善,不知你我可曾见过?”

    李墨生道:“张先生贵人多忘事。三年前你曾将一幅行草《战城南》交托裱画行,不料那字竟遭画行学徒损毁,他们便找上我,叫我照你的字临了一幅。”

    张必用大笑道:“我想起来了。那日我去取字,发现那字有异样,逼问之下,裱画行才承认他们做了偷梁换柱之事。你临摹的功夫实在了得,我想见你一面,便命那学徒带我去你屋中小坐了片刻。”

    “说起来惭愧。我本不该为了几个铜钱,做那奸商的同谋。”

    张必用道:“你卖字为生,自有你的苦衷。再说,你短短一日便将我那幅《战城南》临出九分,实非常人可及,那日取字,若非我细看,哪认得出那是赝品?我只是可惜,你这样一手好字,竟沦落到卖字为生,于国于民都是憾事呵。”

    李墨生道:“家国之事,不是我这一介草民该操心的事。我以为,读书人自食其力,卖字也好,卖文也罢,并非什么憾事。难道为国为民,非要入仕为官?”

    张必用摆手道:“为国为民者,自当心系社稷,萦怀万民。怎可囿于一己之安?习武者以武报国,习文者以文侍君。读书人无此等情怀,如何不成其为憾事?”

    李墨生浅笑不语,顾乘风说:“我倒以为,这天底下既有千千万万人,便该有千千万万的志向。张先生忧国忧民自然令人钦佩,李先生生性豁达、随遇而安也有他的道理。恰如我们修道之人,虽同在道门,对于道为何物、道有何因、道有何果,却是众说纷纭的。若非要争个子丑寅卯来,反失了道。”

    “此言确有道理。”张必用点了头,又抬眼瞅着顾乘风说,“可我总觉得,读书之人若不为天下计,读再多的书、怀再高的才也是枉然了。”

    李墨生反问道:“那么依张先生之见,读书人何以为天下计,又冀望了怎样的目的呢?”

    张必用嘬一口桂花酒,扇子朝左手心一打,说:“读书人为天下计,凭的是丹心一片,靠的是满腹经纶。读书之人需明天文地理、读古今文章,更需通治国之道、辅君之法。至于目的,我想这倒是百人有百理了。”

    李墨生道:“先生何须管人家的?当年诸子百家争鸣,不过各抒己见,哪个又能说服别家门徒呢?先生才高八斗,定有独到的见解。”

    “李先生过誉了。我以为,天下之福不外乎三样。一者,不闭户而无盗抢之虞;二者,无子嗣而免老养之忧;三者,不顺言而绝获罪之险。这三样达成,天下也就泰安了。”

    付晚香思忖着,喃喃地说:“这三样听来容易,可单单挑出一样来,当真要落到实处,也是难比登天哩。”

    张必用笑道:“盗抢者,贫也、困也。百姓所以有盗抢之虞,乃民生不济所致。人人有肉食,户户有田耕,又哪里会有人犯险盗抢呢?张某以为,不闭户而无盗抢之虞并不算难事,唯治国者怠惰而预其不可行也。至于老养之忧,古人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老养之忧,本质上也是幼养之患。人我固然有别,倘人人都有了自觉,做到及人之幼、及人之老,无父母者,又哪有幼养之患,无子嗣者,又哪有老养之忧呢?”

    顾乘风问:“那么不顺言而绝获罪之险,对于平头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

    “诸位不是本国人氏,我也就直说了。”张必用咪一口酒,吧着嘴唇,道,“我以为,一国之君最大的忌讳,在于独断专权。独断者,定刚愎自用,专权者,不容异己也。我南淮虽地理优渥,人才济济,奈何国体陈腐,皇上独断刚愎,我们这些读书人空有一腔热血,竟是报国无门啊。”

    付晚香问:“如何又报国无门?”

    “别的不说了,单这十来年,纪南城中因言获罪者,不在少数。有人大庭广众之下议论朝廷新政,遭人揭发而入狱;有人不过传了些皇上、皇后的秘闻,便因大不敬之罪发配边疆;还有儒生只在茶楼酒馆抒发一些政见,竟为官府所擒,屈打成招,以叛国之罪受了酷刑。一国之君防民之口胜于防川,是为无能。我听说在西梁国,儒生大议帝君,各抒己见,绝无牢狱之灾、性命之虞,足见西梁国体之优越!”

    李墨生摇头,拿一种莫可奈何的语气说:“那么先生的意思是,读书人忧心天下苍生,重中之重便是修国体革国制咯?”

    “读书以明世理、达人情、通万千学问。可是世理之根、人情之心、学问之源实实在在逃不出家、国二字。只可惜,皇上并非思变之君,我们这些读书人只能睁眼看着国家沉沦。长此下去,南淮国前途未卜呵。”

    付晚香与顾乘风面面相觑,道:“先生此言,我倒不解了。我们也去过纪南城,其繁华泰安,便是西梁京都也难得比拟。先生怎说南淮前途未卜呢?”

    “所谓繁华泰安,只是虚浮之景。诸位不是南淮人,自然看不到南淮的隐患。”

    顾乘风道:“我不懂治国之道,不过我想只要天下太平,有饭食有衣穿,对于平头百姓,已经是幸事一桩了。”

    张必用笑道:“民智未开,只图衣食住行倒也情有可原。他们既无学问也无见识,温饱不愁便可心安理得地安稳度日。又哪里看得到国家之弊病?然而我们读书之人断不可为眼前苟且之利失了宏远大志。国有所亏,当采他邦之盈;国有所失,当习他邦之智。若一国之读书人只在乎有饭食有衣穿,则灭国之日不远呵。”

    付晚香笑了笑,低声说:“张先生所言不无道理,可是方才先生说,天下之福,其一为不闭户而无盗抢之虞,又说这一点关键在于人人有肉食,户户有田耕。现在你却说,平头百姓只图衣食住行,乃民智未开,岂不自相矛盾了?”

    “这位夫人心思细敏,张某佩服。不过我方才所言,夫人到底误会了。所谓民以食为天,关心衣食并无错,错在一个只字。我们读书之人也要穿衣吃饭,却不会一生只图柴米。要让百姓看到衣食住行以外的问题,需以礼仪诗书加以教化。这也是我们读书人的职责之一呵。”

    苏荣好半天没吭气,这会子却忍不住,放下茶杯笑道:“我单读过几本书,略识几个字罢了,要论诗书学问自然不能与张先生相提并论。不过先生那天下之福的说法,我却有些不同的看法,却不知先生可愿一听?”

    张必用道:“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位先生请讲,张某洗耳恭听。”

    “先生那三福之论,我只说不闭户而无盗抢之虞吧。按先生的解释,平头百姓所以盗抢,或因贫瘠,或因无业,那么予之肉、分之田,便可绝盗抢之行。可是一个人若只关心口腹之欲、就业之安,依先生之理,偏又是心智未开之辈。这里头真正的矛盾,倒在于民智有用无用,读书有功无功了。若开民智,百姓除了柴米油盐自然有别的关切,有了别的关切,自然有别的欲望,欲而不得,难免忿忿不平,就算不闭户当真无盗抢之虞,那么奸淫之患、烧杀之患、虐笞之患是有是无呢?反之,若民智不开,兴许予肉给田的确可以达成夜不闭户之好,可是如此一来,读书岂非祸端?民智岂非灾源?”

    张必用同来客热切议论的当口,下人已经收好一间稍大的厢房,给四位舞姬住下。杨琰领着沐秋桑去另一间厢房,那房间本作客房之用,只需换下床褥被子即可。杨琰命两个丫头收拾屋子,她便趁这机会拉着沐秋桑来到厢房外的走廊边,道:“子辛妹妹,你我虽未曾谋面,我一见你却格外亲切,你便在我们张府安心地住下吧。”

    沐秋桑道:“夫人的恩德,子辛永生难忘。”

    “你那几位姊妹,我跟你表兄会妥善安置的。我们张府虽不算什么名门世家,在邑州一带到底也有些脸面。那四位姑娘各个生得花容月貌,我一定帮她们各自寻个好归宿。你尽管放心,她们既是与你同甘共苦的人,我们张府不会亏待她们。”

    “如此甚好,我便代她们先行谢过夫人了。”

    沐秋桑要行跪礼,杨琰忙扶住她肩头,道:“你既是姑母之女,在我们张府便如同回了自己娘家。你还要行这等大礼,岂不见外了?再说老爷是你表兄,你却对我夫人前夫人后的,就不能唤我姐姐?”

    沐秋桑羞赧地喊一声姐姐,杨琰便喜笑颜开地说:“从今往后我们便是一家人,你莫要再趑趄才好。”

    “就怕我在这里,打扰了你们。”

    “你千万别这么想。你也看见了,我们张府人丁不旺,平日里,老爷出了门,屋里就几个丫鬟和老妈子陪我说说话。他便是留在家中,也总是一个人关在书房写写字,读读书。可怜我毅儿早早地去了,若不然,今年便九岁了,我们张府也不至于如此冷清。”见沐秋桑不搭腔,杨琰接着说,“我自幼有不足之症,生下毅儿又落了新病,为老爷添丁是没有指望的。本来前几年我便劝老爷再纳偏房,奈何老爷脾气倔,不同意,一日日拖下来,眼看他近四十了,连个子嗣也无,唉……”

    沐秋桑道:“表兄和姐姐宽厚仁义,上天不会薄待你们的。”

    杨琰撇嘴一笑,问:“你今年几岁了?”

    “虚岁二十了。”

    “年纪是不小了,也该为自己打算才是。”

    沐秋桑睡下时,张必用同顾乘风一众还在高谈阔论着。直到子夜时分,众人才由丫鬟、小厮各领入厢房。翌日清晨,张必用备下好菜,招呼众人,众人用过膳,这便告辞了。临别之时,李墨生将一方砚台赠予沐秋桑,说:“此砚乃白先生所赠,当年他赠予我,我如今再赠予小姐,也算物归原主了。小姐将来若有用得着我李某的,尽管开口,我定当竭尽所能,报答白先生救命之恩。”

    沐秋桑泪眼婆娑,接过砚台,抚摸着砚台底部阴刻的文字,目送顾乘风一众离去。顾乘风师兄妹与李墨生同行至城门附近,便分道扬镳了。李墨生进了城,顾乘风师兄妹恢复真身,同付晚香朝北面飞去。

    晚上众人在一家客栈歇息,翌日刚启程,便看见一束剑气由西北向直直袭来。左仪远眺那红彤彤的剑气,问顾乘风:“师兄,你觉得那剑气是敌是友?”

    顾乘风道:“是友固然好,若来者不善,我们四人便摆一道四海诛仙阵。”

    那剑气冲到近处,忽然朝天一跃,由剑头分出一股金云,随即闪出真身。重明观四弟子本做足布阵的准备,顾乘风一见那人是鹿连城,对左仪道:“且慢。”

    鹿连城将剑气收拢,合作一把玉笛,握在手心。顾乘风对两位师妹道:“这位鹿兄是自己人。他岳母莲香子是天玑师伯的弟子。”

    左仪、柳浊清同鹿连城彼此抱拳行礼。付晚香单听过鹿连城的名字,见他本人这是头一遭。顾乘风未将鹿连城介绍与她,她倒轻松地舒了口气。就连她自己也不明白,这鹿连城既不会吃人又非面目狰狞之徒,纵然顾乘风把她真实身份告之鹿连城,自己又有什么可紧张的。可她打从下了决心要追随顾乘风,便对自己过去的身份生出嫌恶来了。莲香子与她总归是血亲,这位鹿连城虽然同她隔了几重关系,一见他,付晚香便不免联想到父亲,继而想到过去几十年被父亲关在深宫的寂寞日子,如此,她便浑身发冷了。

    顾乘风道:“鹿兄来南淮,莫不是有要事。”

    鹿连城回礼笑道:“我此来南淮,的确有些事情。”说完这句话,他朝苏荣瞥去一眼,再问重明观四弟子,道:“不知诸位可由南淮京城而来?”

    顾乘风道:“我们从邑州出发,一路向北,倒经过纪南城北郊了。”

    苏荣道:“敢问鹿大哥去纪南城所为何事?”

    鹿连城道:“是为叶家公子。”

    顾乘风一惊,问:“叶琮又怎样了?按理说,他的伤势理应痊愈了才对。”

    “正是因为伤势痊愈,他突然不辞而别。岳母本以为他贪玩,后来他两夜未归,岳母担心他一人跑回南淮替他父亲报仇,这便差我来寻他了。”

    “真是胡闹。”顾乘风眉头一皱,问鹿连城,“他可留下信笺?”

    鹿连城摇头道:“若他留下只言片语倒好了。”

    顾乘风道:“叶家灭顶之灾还不知幕后主使是谁。叶琮如此鲁莽,若叫他叶家仇人抓住,只有死路一条。”

    “岳母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琮儿虽聪敏过人,到底修为浅薄,他若死了,叶家便绝了后,岳母原想自己亲自来南淮寻他,怎知岳父大人心脉骤衰,靠着岳母日日为他调养续命。无奈之下,才遣我来的。只是这纪南城我虽来过几次,实在谈不上熟悉,更不知琮儿会去何处,所以最好的结果是我先他一步赶到纪南城,也好施法抓住他。”

    顾乘风问:“他何时离开薛府的?”

    “他三日前还在薛府用过午膳,想来,是下午离开的。”

    左仪问:“此人道行如何?”

    “以叶家公子的道行,若独自遁飞,从太岩城到纪南,三天三夜是足够的。”顾乘风应着左仪,再对鹿连城说,“不过他若在路上耽搁些时间,说不定我们还可以截住他。”

    鹿连城听罢,抱拳道:“若顾侠士能助在下一臂之力,那是再好不过的。”

    左仪对顾乘风道:“师兄,我们还赶着回长白山呢。”

    顾乘风道:“若星象大变在即,我还是看得出来的。这几日星象平稳,我想一月之内不会有事。我们晚回几日,既为救人,师父便是知道了,也不会怪罪我们。”

    如此,这六人便朝纪南城飞去,不过三个时辰已抵达纪南;顾乘风、左仪、付晚香守住北向,余下三人守住西向。守到天黑,并不见叶琮,六人遂于城外汇合,商议下一步的对策。鹿连城来过纪南城两三次,不过每次都与莲香子和薛蓬同行,来去匆忙,对城中格局是十分陌生的。再说他对叶家变故的细节一无所知,自无半点依据去揣测叶琮的去向。顾乘风和苏荣对纪南城格局倒是熟悉,可这纪南城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要猜出叶琮的去处,着实不容易。二人推究好一阵子,方得共识:叶琮多半是去了朱府。

    “睿王府布了玄天金罗阵,凭叶琮的道行绝无破阵的可能。”顾乘风道,“常氏兄弟虽与叶大人不和,将叶府抄家的,到底是朱弼文。叶公子性子急躁,那朱弼文既是抄家之人,就算并非害死叶大人的主谋,取他性命也绝不会冤枉他的。所以……”

    鹿连城道:“顾侠士方才说,那睿王府布了玄天金罗阵?”

    苏荣道:“没错。这还是叶琮说的。他曾试闯睿王府,却因修为不精,始终不得入内。”

    鹿连城笑道:“此阵乃白泽观法门,我们西梁皇宫便是以此阵守卫宫城的。阵法分三层五关,一旦入了二三层又无法攻破关门,便会困在阵中,七日后元、气两衰而亡。亏得叶琮修为不足,连第一层都冲不破,这才未被阵法困住。”

    顾乘风道:“我原以为是那布阵之人修为不济,以至阵法五关不全,叶公子才得以逃脱的。想不到,那阵法中竟还有这些个门道。”

    鹿连城喃喃道:“难怪他要盗走定元珠。”

    苏荣问:“你是说叶家公子离开薛府前盗了薛夫人的定元珠?”

    “不错。他不止盗了定元珠,还盗走了紫香玉露丸和冰蒺雪蟾珠。”鹿连城说,“定元珠是岳母专门练来破玄天金罗阵的,若那睿王府以玄天金罗阵围护,琮儿有无可能去了睿王府呢?”

    顾乘风思忖着,说:“若他当真去了睿王府,那便遭了。不说别人了,单是睿王府上那位王妃,已足以取他性命。”

    左仪道:“师兄,这睿王乃南淮皇帝的亲兄弟,其宅邸内恐怕大有乾坤。我们几个贸然进去,会不会……”

    未待左仪言毕,柳浊清抢道:“那睿王府既然有阵法围护,我们又无定元珠,如何进得去?”

    苏荣对两位师姐说:“我跟师兄去西梁皇宫盗取七星荻罗时,薛夫人赠了定元珠。”

    鹿连城叹道:“可惜那小子竟把岳母丹房里的丹丸盗得一粒不剩,定元珠我身上也无多余的。”

    大家说着话,都把付晚香给忘了。顾乘风凑在她耳边,低声问:“你可知破解之法?”

    付晚香嗫嚅道:“破解之法我自然知道。这玄天金罗阵虽是上乘阵法,乾、坎二关却有多处破绽。道行高者是可以硬破的,而最省力的方法是以玉龙神功破之。可惜你们又不会这道法门,知道破解之法也是惘然。”

    众人议定,鹿连城、苏荣和顾乘风闯府,另三人则守在睿王府东门外,以便接应。付晚香有心帮顾乘风,奈何她入不得王府,只好对顾乘风千叮万嘱,叫他当心。顾乘风笑道:“不曾想,你竟如此啰嗦。我道行虽浅,却因仙根奇绝,修为精深,又有三样乾卦的法宝,那睿王府中纵有仙门高人,要取我性命,却不容易。况且我又非只身一人,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付晚香听他这语气,一时竟红了脸,反问道:“我如何放得下心?你没心没肝,自然洒脱,我可不像你。”

    顾乘风不语,鹿连城却打趣地说:“顾侠士虽为仙山弟子,断不至于没心没肝唷。”言毕,他细细端详付晚香,不禁低语道:“这位姑娘好生面善,听口音,该是西梁人氏。”

    苏荣刚要说话,付晚香忙抢道:“我自幼拜在西梁一位散仙门下,只可惜仙根平平,修为并无精深之处。”

    “原来如此。”鹿连城点着头,对顾乘风和苏荣说,“我们进府以后,先分作三路。一个时辰以后若寻不到叶琮,则回此地汇合。一个时辰以内若有任何一人寻到叶琮,便以罡气向西北两方发青、白两色剑气。”

    说到此处,鹿连城调真元于双腕神池穴,双手行剑指,再将真元推入中冲穴,凌空画出两道符箓,融作两粒赤珠,导入顾乘风、苏荣二人右掌,道:“我种在你们二人掌中的,叫作风火邪雷符,本是一道镇元压邪的符箓,也是炼制紫香玉露丸的不二法门。叶琮体内有岳母的紫香玉露丸,距他九丈以内,你们掌心的风火邪雷符便会导引你们寻到他。”

    三人筹谋妥当,飞入睿王府内,鹿连城一路向南,苏荣向西,顾乘风向北。虽过了二更天,睿王府中足有一半房里仍有灯光。家丁和丫鬟们靠在门外的阑干上打瞌睡,有的还提一盏八面宫灯,有的索性将宫灯搁于地上,在阑干上坐着,斜靠朱红柱子,微鼾绵绵。睿王喜欢鸟雀,亭子里,房檐下到处挂着鸟笼,笼子里的鸟儿都入了眠,就算未眠的鸟雀也止了聒噪,在月光下抖抖尾巴,理理羽毛。睿王府内格局十分简单,前前后后三楼、五殿、七宫、九亭,加之米仓、厨屋,共一百零八间房。府邸左右对称,中后部有个小巧的花园,园中有几棵高大的乔木,花园以外,再不见大树了,无非是些矮小的松柏盆景,最多的则是芍药、金桂和忍冬。行走在睿王府各宫各殿的屋顶上,稍来一丝南风,忍冬花香便揪着风尾,四处蹿动。

    这香味,顾乘风起初并未留意,待他抽动鼻子,留意那香味时,忽然从那气息中闻到一丝不同于寻常忍冬的芳香。这一丝微弱的芳香,几乎同时引起了顾乘风和苏荣的注意。他们俩循着气味,奔向同一处。二人碰头,相视一看,齐齐落在屋顶正脊上,再施天眼诀,这便将屋内景象纳入眼帘。

    主位坐着睿亲王,着一身藏青便装,草草梳个圆髻。王妃倒打扮得细致,只是面颊上脂粉微脱,略有些惨白。堂下坐着六人,由里到外分别是李幼桓、常氏三兄妹、杨沐白和刚回纪南城的双阳。顾乘风不认得李幼桓,单从他穿着打扮和坐次判定,其地位该在常庭岳之上。正说话的是杨沐白,他一身枣红,由于肤色晒黑了几成,原本狭长的面颊显得更窄更长了。他说:“由此看来,皇上是准备出兵了。”

    睿亲王抚须道:“便是皇上打算出兵攻打西梁,与我又有何干?”

    双阳道:“皇上出兵,名义上自然是援魏,可是他的目的必然是当年失守的三城。这几年国内儒生对皇上颇多不满,加之天灾不断,皇上若当真夺下三城,政治上自然是一大功绩,若他当真如了意,王爷将来再要起事,怕难了。”

    这时候,常廷岳抽冷子问道:“那朱弼文与西梁国师暗通款曲,当真不是王爷授意?”

    余众默然,皆看向睿亲王。睿亲王撇嘴一笑,道:“我并不知晓此事。我若授意朱弼文与那西梁国师勾结,怎会瞒着诸位呢。”

    “这便好办了。”常廷岳道,“既然朱弼文私下做出这等事来,要么我们将截获的信笺呈与皇上,一方面断了皇帝出兵的念头,一方面也可尽早除去朱弼文。要么……”

    睿亲王道:“不好。那信笺既然有血咒封书,连诸位和昆仑山上的仙道都不可破其法术,他若死不承认,我们也没有法子证明信笺上的内容,更不能证明这信笺是西梁国师所写。再说,朱弼文跟随我多年,此事还有些许疑点,不宜早下结论。”

    常廷岳道:“既然如此,我们干脆来个将计就计。”

    双阳道:“将军的意思是,既然那朱弼文主战,皇上也蠢蠢欲动,我们索性推上一把。皇上想借这机会收服失地,我们便促成此事,再由丞相力荐国舅爷带兵出征。皇宫卫戍统领早已是我们的人,只要国舅爷一离京,届时王爷要逼宫,便易如反掌了。”

    睿亲王揪着自己微卷的髭须,问李幼桓:“丞相觉得现下可是起事的时机?”

    李幼桓道:“老臣但听王爷吩咐。王爷只要下定决心,老臣分内之事一定办得妥帖便是了。”

    “那么对于朱弼文与那西梁国师通信一事,丞相有何看法?”

    李幼桓道:“朱弼文的身份,我早有怀疑。据探子报,他半年前便与那西梁国师互通往来。这次皇上召老臣进宫,密谈出兵之计,说是有人请奏他下令出兵攻梁援魏。以皇上的脾性,毫无把握的事,他绝不会做。国舅爷对皇上言听计从,自然不会从旁鼓捣出兵之事,我思来想去,挑唆皇上发兵之人,唯有这朱弼文。”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快穿之被降级了怎么办 娇妃是朵白莲花 重生之大姑娘她又美又飒 从进击的巨人开始地鸣诸天万界 佞难为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战神妈咪美又飒 妖妻撩人:厉少,超猛的! 御赐女神探:王爷别挡我破案! 开局签到减寿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