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蓝袍男子轻摇折扇:“观这后世朝廷似乎对百姓言行不甚拘束。”

    旁边身穿翠青色衣衫的公子往嘴里扔一个果脯咀嚼着,听到他这话:“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说话太过小心,那何止是不甚拘束?简直是无所拘束才对吧。

    别的不提,先是评论中有女子随意戏言要称帝,后更有人仿造龙袍、天子冠冕穿戴在身,现在又口吻轻佻地说什么、清君侧……造反一类的话,真可谓是张口就来。

    如此百无禁忌,何止子晏你是一句不甚拘束就能道尽得了的。

    不过,我倒因此对这后世犹为向往,人活一世自当有甚说甚,也不知那幕后的什么‘系统’可否让我去往后世一观,哪怕一日也可啊。”

    蓝袍男子,也就是安子晏闻言露出一丝苦笑,他这好友什么都好,就是这嘴——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丝毫不顾忌。

    这等谋逆之言仙幕说得,他们可不能,哪怕此地只有他二人,他们也只是口述后世人的言论。

    不过好友的话他还是赞同的,尤其是后半句——他也想亲身到后世去看看。

    ——————

    其他人的关注点不论,贞观年间的李世民和他的臣子们,自然不会错漏那几条相关评论。

    李世民刚开始还有些好笑地看着评论,觉得这后人的嘴确实挺厉害的,某方面来说。

    唐朝对外交那条他没看明白什么意思,紧随其后的攻下长安的那句他没当回事,毕竟后世人的无状言论也不差这一个了,他已经不会再为此惊讶或者怎样了。

    他全当这个视频和上一个一样,都只是单纯的他们看得半懂不懂的娱乐内容。

    从这种角度来看,此次视频确实也有些让人忍俊不禁,再配合那些弹幕观看,效果更是出彩。

    直到评论区展开,

    直到评论区的出现,结合上下评论他看懂了那句“天可汗、李二凤”极大可能就是指他。

    虽然不太明白这两个称呼的由来,不过结合之前后世人对秦始皇的“祖龙”称呼,李世民觉得这或许也可以说后世人对他也、可能、大概、很喜爱?

    至于说这些外族都是大唐忠臣良将什么的,原本鉴于后面那个如今他稍有些明白的狗头,这句的真实性待定来着,不过下一条指名道姓地评论让他有些相信了这话。

    毕竟敬德就是鲜卑出身,不也照样立于朝堂。

    但下一条评论开始,他就有点不妙的预感。

    而这不只是他一人的感觉——

    “看来这李隆基是陛下的后代子孙。”

    房玄龄内心补充:或许也是后来的皇帝。

    不过这话由臣子来说或许有些不妥,反正陛下应该也能猜出来。

    正这么想着,下一条评论就直接佐证了他的猜想。

    杜如晦拱手行礼:“臣先提前恭喜陛下往后又得猛将忠臣了。”

    至于那些人好像是番将、是外族?

    领兵的将官有能力又忠诚才是最难得的,而这两点,前者暂且不说,后者可是已被后世人盖棺定论的,这又怎么不能称为喜事呢。

    此时的君臣等都更认真地观看,希望后世人能再泄露些关于大唐未来的一言半语。

    可是看着、看着,怎么哪里不对劲起来了。

    什么叫做:我要是安禄山,我有这些人我也反???

    李世明皱眉试图逐一分析:“这安禄山莫不是那李隆基的臣子?前面说他那挑有提到安史二字,或许这不是指一个人名为安史的人,而是姓安和姓史的两人?”

    后面“生生世世不放过”的评论证实了这事,可是李世民宁愿自己猜错。

    毕竟——

    长孙无忌:“此前评论曾言李隆基一朝番将除了安史二人,其余皆是忠臣,这话反过来说也就是这安禄山、史思明,或许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

    褚遂良开口:“如此一来这跟着安禄山、史思明一起出现的这些名姓,可就要好好探探了。”

    虽然后世人说这些人是群星闪耀的大唐忠臣们,但观仙幕也有段时间了,他自然也发现了,这后世人有些时候喜欢说反话——看着是坏话不一定就是骂你,说你好话也不一定就是夸你。

    此时自然同样,说这些人是忠臣,当安禄山和造反绑定在一起后,那这句的本意可就有待商榷了。

    魏征:“安史之乱说的怕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引起的祸端,且被卷进其中的人不在少数。”

    听着他们的分析,李世民更担忧又恼火了。

    “啪!”

    他怒拍龙椅扶手:“这李隆基到底是朕的几世孙,莫不是个昏君不成!还有那时我大唐到底怎么样了?!”

    可惜不论他再怎么恼火,后世人毫无知觉地丢下这个雷之后,却再怎么也不肯说多了。

    ——————

    比起才刚刚登基的李世民,武曌可太清楚李隆基是谁了。

    这些评论处处都在说明日后登基为帝的是李隆基。

    对上上官婉儿看过的隐晦担忧的眼神,武曌笑了:“何须如此,不如说朕果然得仙幕厚待,能提前知道最后登基的是李隆基岂不是好事?而且这评论可不是在说他的好话,为他背书。”

    眼神扫过“奈何李隆基微操”的那条评论,话中嫌弃之意溢于言表。

    武曌心情很好,还政于李唐的声音从她登基就未断过,如今,也不知那些人看到他们心心念念的李氏后人登基为帝后,结果却是并没有做到如他们所说的太宗的成就,反倒是有了“安史之乱”这档祸事时,是个什么光景。

    反正,后世原来的历史上是怎样的,她不管,也管不着。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现如今这个有着仙幕的武周,李隆基再再无半点登基的机会。

    听了陛下的话上官婉儿微赧,放在平日里,她自然是能想到这些的,现如今只不过是有些关心则乱罢了。

    毕竟前几天可是才解决了些让陛下还政的奏疏。

    ——————

    而被几位祖宗重点关注的李隆基本人——因为觉得自己打造的盛世已经是比太宗还有耀眼的功绩,所以开始享受不久的他,在仙幕刚出现时更坚定了这个想法,甚至觉得仙幕就是上天特意嘉奖他的神迹。

    在知道了这仙幕的神通竟然可以让前人说话时,他也不以为然,甚至还想着要不要找人对天下人还有太宗他们夸耀一番自己的功绩。

    结果,“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和造反,这些字眼真可谓是对他当头一棒,敲得他两颊仿佛都火辣辣的。

    那当然是错觉,但堕落了却又还没完全堕落,也还没有做下抢儿媳这等荒唐事的李隆基,此时得知这未来的祸事,难得的居然找回了些前些年的清明。

    对还那不知道在哪里的“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和史思明,他下令让下面的人去找,必要找到这二人带到他跟前来。

    在不知道安史之乱发生的前因后果时,李隆基打算直接从源头掐断。

    不过在此之前,他倒要先看看这二人到底有什么本事。

    ——————

    相比唐朝这几位对安史之乱的关注,明清朝堂上都更在意后世蒙古族竟然和汉族同桌而食相处和睦,还有评论中和蒙古族婚嫁的女子。

    其他后世人也对此视之为常。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样说来,后世汉族岂不是和蒙古人关系亲密?

    康熙对此不知自己该做出什么反应——高兴?

    蒙汉相处和睦,满族又是何光景还不知道,他是高兴不起来的。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御赐女神探:王爷别挡我破案! 开局签到减寿十年 重生之偏爱满糖 隐婚后,霸总每天都想撩我 凰权娇宠:夫君是个公老虎! 掉进始祖大人的千层套路 离婚后她大佬身份瞒不住了 诸天从猿击术开始 穿书后我成了娱乐圈天花板 青春虐恋:霸道恶魔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