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吕本的府邸。

    消息传到吕本府上时,几位在座的高官都惊愕不已。

    这些高官是谁?

    兵部尚书,

    礼部侍郎,

    工部尚书。

    他们此刻都难以置信眼前的事实。

    尽管在陈寒的工厂见过那样的路面,

    但他们始终不敢相信,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下,还能有这样的成果。

    简直无法相信,这样的沉重马车辗过,路面竟然能毫发无损。

    吕本听完手下典簿的陈述,同样感到极度震撼。

    说实话,他从未对陈寒有过多少期待。

    但现在,他不得不承认陈寒现今取得的成就,即使他耗尽一生,也可能无法企及。

    因此,他现在能说的只是,如果早些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与陈寒为敌,也就不会在如此难以挽回的局面下看着陈寒的成功。

    工部尚书紧握双拳,他是工部的人。

    他也目睹了众多工部官员向陈寒表示忠诚。

    这些人不怕得罪他,因为现在大家都能看出,面对陈寒时,也必须给予三分尊重。

    毕竟上次工部尚书差点丧命于陈寒之手。

    多亏陈寒没有置他于死地,也因为huangdi并未真想取他性命,否则他早已命丧黄泉。

    然而,现在听说陈寒铺就了这条水泥路,每个人都明白陈寒即将飞黄腾达。

    以前还有可能与他一争高下。

    但如今,陈寒铺成这条路后,不仅在京师会成为所有人热议的话题,连全天下知道此事的人,都会对陈寒推崇备至。

    将来自己的人若要与陈寒对抗,就必须与陈寒背后的所有支持者抗争。

    陈寒用这条路,让全天下人都翘首以待。

    他们都希望自家门前也能有这样的道路出现。

    朱元璋这位huangdibixia在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必然会对陈寒更加重视。

    工部尚书紧握拳头,大声喊道:“这个小子又要狂妄自大了。”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感到无语。

    他们以前看待陈寒就像看待一个小孩一样,觉得可以随意摆布。

    吕本也认为陈寒的才华足以让他敬佩,但没想到,现在又被陈寒上了一课。

    如今的陈寒已飞黄腾达,不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人。

    陈寒的未来将一帆风顺。

    “五大工厂,五大工厂,陈寒到底是什么样的怪才?

    居然能创造出这样的事物?

    他的纺织厂即将开工,即将把收集到的棉花织成棉布。

    一旦投入市场,棉布的价格必然会被他压低。

    从此以后,全天下的百姓都将欠他情分。

    现在又修好这条路,百姓对他的期待更甚。

    他会成为百姓心中的神仙。

    他会成为所有人敬仰的对象。

    吕公,我们拿什么与他争斗呢?”

    工部尚书说出这话时,充满了无奈。

    他并未参与吕本他们的走私活动,但也听说过这事。

    他们之所以始终未曾提及,也没人揭露,是因为黄帝本人其实也是默认的。

    如今,他们感到巨大的危机逼近。

    因为陈寒日益成功,黄帝就会用他取代这些走私者。

    一旦陈寒功成,他们将面临万劫不复的境地。

    陈寒始终坚信一个道理:先富先修路,现在他从修路开始。

    他收购大量棉花,可以走水路运输。

    但许多重物只能通过陆路运输。

    例如,未来要向北输送棉布,运粮送武器,都离不开陆路。

    所以,待陈寒铺就这条水泥路,所有人都明白他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吕本此刻紧咬牙关,无言以对。

    兵部尚书意识到,未来的发言权必定掌握在陈寒手中。

    ……

    朱高炽、朱善炳、朱继喜三位藩王世子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往聚宝门外。

    沿途,他们听见不少百姓也和他们一样,想去门外看热闹。

    三人对陈寒的敬佩此刻已达到顶峰。

    起初在王府时,他们总觉得陈寒靠的是口舌之利。

    但来到京城后,他们发现陈寒实乃伟人。

    如今,他们发现自己低估了陈寒。

    陈寒的伟大超乎他们的想象。

    这水泥路的出现,更令他们无比震撼。

    ……

    皇宫内。

    锦衣卫已将消息直接禀报朱元璋。

    朱元璋一听,直呼:这小子这么大事怎不事先告知咱,咱一定要亲眼看看。

    蒋瓛听朱元璋这么说,差点笑出声。

    老爷子在陈寒的启发下,或是看到陈寒的变化,心情日益舒畅。

    作为贴身之人,他明显看到老爷子每次提到陈寒,虽总用“猴崽子”这类贬低词汇,

    但脸上表情依然流露出对陈寒的满意。

    现在听说陈寒的水泥路成功,他比任何人都高兴。

    “快,快准备,咱要出宫,去聚宝门外瞧瞧。

    咱要亲自见证这一刻的到来。”

    锦衣卫迅速准备了仪仗队。

    这次朱元璋并未微服出行,他要大张旗鼓,给陈寒足够的面子。

    果然,当朱元璋浩大的仪仗出现在聚宝门外,数万百姓纷纷跪地高呼万岁。

    朱元璋身披龙袍,从御辇上下来。

    看着眼前的宽阔马路,以及停在一旁的马车。

    见到路上经过二十多辆运粮马车碾压,却未留下丝毫痕迹,

    他激动地走上前,亲自蹲下身来。

    朱元璋轻抚着水泥地,心中激荡,热泪滚烫。

    他一生中泪水稀少。

    一次是在马皇后的离世。

    一次是长子朱标去世之际。

    其余时刻,哪怕面临再大的事,他都能保持冷静。

    然而此刻,当他触碰到这片坚硬的路面,它承受过数千斤马车的碾压却依旧完好,他哭了。

    不知为何,情绪竟如此汹涌。

    这一刻,他仿佛嗅到了万古一帝的荣光。

    这一刻,他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就。

    以前哪怕灭了元朝,坐上龙椅,他都没有如此激动过。

    但此刻,他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当他再次抬头时,众人皆惊。

    因为此刻,文武百官纷纷赶来。

    他们深知朱元璋这位皇帝的脾性。

    他是流血不流泪的皇帝。

    是一位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皇帝。

    铁血始终伴随着他。

    从没人见过他流泪。

    然而,谁也没料到,

    看到这水泥路的刹那,

    朱元璋竟落泪了。

    为何?

    因为朱元璋想起了过去。

    那些奋战的日子,他总担忧后勤粮草的压力,忧虑士兵输送的困难。

    若有这样的道路,何需忧虑?

    若有这样的道路,战斗不会如此艰辛。

    兄弟不会牺牲那么多,百姓不会死去那么多。

    因此,想到这些,他泪如雨下。

    朱元璋此刻的失控,全因这些思绪。

    此刻的激动,也是因这些。

    正因如此,他觉得如果陈寒真能为大明开辟这条路,

    不仅能让大明超越前朝,

    更能令百姓生活更好。

    文武百官看着朱元璋。

    看他泪眼婆娑。

    看他如此激动,也明白他激动的原因。

    更明白此刻,这些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无论未来何种境况,

    陈寒因修路将屹立不倒。

    陈寒上前,轻轻扶起朱元璋。

    “老丈,您不必如此激动。”

    朱元璋看着陈寒,连连点头,“很好,很好,我就是要你的豪情壮志,要你的坚韧不屈。

    行,只要你能成就一番伟业,我会一直支持你。”

    文武百官在听到这话后,才领悟到陈寒修建这条路的深意。

    这条路的意义在于确立他的地位。

    也为了让所有人明白,

    此刻若要与我对抗,

    你们必须掂量掂量眼前的挑战。

    此刻,陈寒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未来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随后,朱元璋带领所有官员和百姓一同踏上这条水泥路。

    尽管聚宝门外的水泥路目前只有五百米长,

    但百姓们都热衷于上去走走。

    这样的景象持续了三天。

    在这三天里,每天都数以万计的百姓来到水泥路上,

    都想用自己的体重测试这条路的承受力。

    连续三天,成千上万的人踩踏,水泥路却毫发无损。

    至此,百姓们终于确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紧接着,在张静斋的主持下,从聚宝门直至南城,整条道路的维修工程开始进行。

    这次,百姓们纷纷出力帮忙,

    哪怕需要拆掉谁家的墙角,

    或是推倒谁家的院墙,也毫无怨言。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条路修好后,出门会便利许多。

    从此以后,再也不必担心穿着整洁出门,回来却满身泥污。

    恰好在这三天中有一天下雨,

    人们打着伞走在水泥路上,正如陈寒所说,

    一点泥泞都没有。

    反而雨水将水泥路冲洗得更加干净。

    百姓们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

    他们知道有了这条路,出行将变得轻松许多。

    正如官员们预测的那样,经过这三天的实际验证,

    不仅陈寒的修路计划得到了全力支持,

    就连他未来可能提出的政策也能得到推广。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陈寒立即提出了一个让不少官员震惊的计划:

    将商业税提升十五倍,将人丁税降低十倍。

    消息一出,朝廷上下一片震动。

    虽然还未实施,但有人欢喜有人忧。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欢欣鼓舞。

    人丁税降低,意味着他们不用缴纳那么多税款,

    意味着那些隐匿的户籍可以出来为家庭贡献力量。

    (以上内容与原文一致,无需复写)

    早些时候,人头税让人们即使生育也不敢公开。

    每多一个家庭成员,就意味着要多付一份税金。

    因此,许多人成了非法居民,无法外出工作,只能困守家中,消耗着粮食。

    一旦被人发现,一旦被举报,不仅要遭受罚款,全家还可能被迫服兵役。

    因此,人头税的减轻会导致众多非法居民浮出水面,人口数量将迎来急剧增长。

    同样地,如果商业税提升,国家的税收收入将大幅度增加。

    但这无疑给许多人带来了压力。

    于是,一封封如雪花般的奏折纷至沓来。

    朱元璋的案头上,奏折再次堆积如山。

    然而,陈寒这次并未急于与文官们争论,而是立刻将注意力转向了棉纺织业……。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铁血佣兵 大唐第一节度使 重生战将 家父隋炀帝 大唐再起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西周长歌 纨绔子弟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