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听完御史的话,朱元璋也皱起了眉头。

    他未料到陈寒会如此迅速行动。

    说要降低棉布价格,

    便立即派人在全国搜集棉花。

    如此大规模的收购,直接震动了整个棉花市场。

    松江棉布一直是最重要的产地,

    是直隶地区每年必须征收赋税的地方。

    尤其是近年来,一直是军队棉布的主要来源。

    每年三十万匹供应军队制作军服。

    如果松江棉布产业受扰,可能它昔日的辉煌将不再。

    这将对多少大事产生影响?

    朱元璋也紧锁眉头。

    他没想到陈寒会如此不顾后果。

    尽管他支持陈寒的纺织厂,

    希望尽快提升其规模,

    甚至鼓励他挑战松江棉布的地位。

    但不能操之过急。

    又有一位御史上前说道:

    “我大明建国初即立法鼓励植棉,规定松江府可折布纳税,以一斤棉花抵二斗米。

    朝廷的赋税政策客观上促使农民从种植水稻转向棉花,

    如今松江沿海已是广袤的棉田,

    松江府下辖的上海、嘉定等县,已有九成土地种棉,

    乡村纺织业兴盛,农闲时每日产出布匹以万计,纺织辅助农业,女子劳作功不可没。

    使得松江府有‘衣被天下’的美誉。

    而今陈寒任意妄为,那数万依赖松江棉布生活的百姓该如何生活?

    陛下,我们承认,陈大人救灾之策确有成效,

    使陕甘灾区数万人得以救济,未耗朝廷一文钱,其能力非凡。

    然而陈大人现今之举,却扰乱了整个棉花产地,

    松江棉布受影响最为严重,

    它早已成为贡品,是赏赐藩属国的重要物资,

    松江棉布受损,将来我们拿什么赏赐藩属?

    百姓又该如何维持生计?”

    另一位御史接着说:

    “陛下,自古江南沿海地少人多,以种植棉花等高价值作物维生,

    从稻田改种棉田,经历了多少艰辛变革,

    多少人倾尽心血才完成这一转型,

    如今陈寒轻言破坏,无视历代人的辛勤努力,

    完全不顾百姓改种棉田的付出,

    他这样做简直就是扼杀那些百姓的生计。

    此时此刻,陈寒正有一桩不大不小的事等着他处理——他要求李少尧在十日内建造出钢筋水泥房屋,如今已顺利完成。

    这是一座三层楼的建筑,占地面积达两百平方米。依照陈寒的设计图纸,加上装上了玻璃,整座楼房格外醒目。三层楼房足有九米多高,加上斜三角的屋顶,总计十米。这样的高度在京城里可谓屈指可数,除了少数塔楼和特殊建筑,普通民居绝无如此之高。即便是京城的大部分房屋,也大多是低矮的木结构。

    陈寒的楼房不仅高,外墙还贴满了瓷砖。白色的瓷砖在阳光下闪耀,仿佛整栋楼都在发光。此时,已有数百名百姓围聚在样板房周围,惊叹不已。

    “厉害啊,这是什么材质,还会发光?”有人问道。

    “不是发光,是反光。我听说那种贴在外墙的东西叫瓷板,是用石头和沙子烧制的。”一个百姓解释道。

    “我看那表面像是烧陶瓷的釉面。”另一个人插话。

    “没错,就是釉面。”先前那人附和。

    “那它是怎么贴上去的呢?”

    “也是用水泥贴的,我亲眼看见工匠们一块一块贴上去的,牢固得很。”

    “现在能进去看看了吗?”

    “陈大人说了,大家可以随意参观,但要分批,每次一百人。现在已经有一批人进去了。”

    此刻,陈寒正在新建的房屋内等待。与普通的木结构房屋不同,内部的装修已经与现代房屋相差无几。

    亮泽的瓷砖铺满地面,整个空间虽略显冷硬,却洁净得无半点尘埃。墙壁也被粉刷得雪白,腻子粉的细腻平滑让墙面宛如明镜。

    窗户亦换成明亮如镜的透明玻璃,一切都昭示着内部的精致独特远超外界。

    进来的是一群京城的富豪人家。

    他们在房间各处流连,无不惊叹不已。

    房屋内外皆是纯白一片,处处透着让人向往的尊贵气息。

    陈寒坐在大厅,由李少尧引领众人参观。

    看着他们脸上新奇的模样,陈寒心中满是喜悦。

    这就是降维打击啊。

    而跟在李少尧身边的朱高炽三人,见到样板房后也是惊讶得合不拢嘴。

    朱高炽摸着地面反光的瓷砖。

    “这是瓷器?是瓷器的釉面?”

    “底下是砖,只是这些砖异常薄。”朱善炳在一旁解释,他曾随李少尧进入瓷砖烧制的窑洞,亲眼目睹过其奇妙之处。

    至今只在京都待了半月,三位世子已算是大开眼界了...

    “陛下驾到!!”

    忽然,太监在外高呼一声。

    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地。

    朱元璋满脸不悦地下了马车。

    但当他望见那三层高的楼房时,也不禁为之震慑。

    习惯了灰暗或木制的建筑,乍见这如玉般洁白的瓷砖和非矩形构造,他也愣住了片刻。

    接着,他下车,风风火火地步入其中。

    围观的百姓皆惊愕不已。

    “影响这么大吗?陛下都亲自来瞧?”

    “陈寒大人可是陛下眼前的红人,多次在陛下面前,

    刚又完成了那么大的救灾任务,

    此刻正是受宠之际,怎会不来呢?

    何况建出如此好房,让大家开了眼界,

    怎能不来看看?”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嗯,说得也是。”

    有百姓道:

    “只盼陛下看后觉得不错,能让陈大人减降价,我们也买套这样的房子就好了。”

    有人反驳:“你想得太美,这么精美的房子,打造得如此用心,岂不是要花费千贯万贯?我可不敢奢望。”

    “可陈大人说过,将来人人都能住得起这样的房子。”

    “呵,你就做你的梦吧,将来是何时?二十年后?一百年后?”

    闻言,大伙儿都不作声了。

    。。

    朱元璋面色铁青,踏入室内,一脚踩在那光滑如镜的瓷质地板上,惊愕不已。

    他的视角与他人不同。

    自小过惯了艰苦生活,节俭成习。

    一瞧见地面竟是同样光滑的瓷质瓷砖,心中直滴血。

    这太过奢侈了。

    竟然用地砖用陶瓷制作。

    这家伙究竟想干什么?

    想起早上的文臣们对他口诛笔伐。

    指责他这不行,那不行。

    说他扰乱了棉花市场。

    说他贻害无穷。

    说他是祸患。

    起初,朱元璋还能忍住怒气,但此刻来到此地,看到这样奢华的房屋建造,顿时火冒三丈。

    他在门口大声喊道:“陈寒,你过来!”

    陈寒在外就听见了朱元璋的威严声音,便笑容满面地走了出来。

    李少尧和朱高炽他们三人也随之而来。

    陈寒注意到跟在朱元璋身后的朱允熥,见他满脸的关切,就知道肯定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高炽三人到来后,立即向朱元璋行礼:“孙儿参见皇爷爷!”

    “起来吧!”尽管朱元璋愤怒,但还是不忘问:“这半个月来,跟着他学到了什么?”

    朱高炽站出来,一脸兴奋。

    此时他并未察觉朱元璋脸上还有不满的神情,还以为朱元璋是来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思考。

    当即回答:“皇爷爷,您让我们跟着先生学习真是太对了,真是大开眼界。

    这些天我们在钢铁厂、红砖厂、水泥厂、玻璃厂、纺织厂,看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事物。

    我们确信,以这五大工厂为基础,我大明王朝的基础建设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是陈寒教给他们的新概念。

    他此刻满脸兴奋,令朱元璋愣了一下。

    朱高炽完全不在意朱元璋的脸色,继续说:“就像您现在脚下踩的这片瓷砖,看似奢华,其实我们亲眼看见,只是像烧陶器一样烧制出釉面,其实非常便宜。

    这些都是由普通砂石制成,就连墙体的红砖,也是砂石烧制的。

    连窗户上的玻璃也是。”

    朱元璋原本还想责骂陈寒奢侈,现在听孙子说这些东西只是砂石经火炼成,转头一看,旁边的窗户果然透明,干净美观,透光性比一般纸糊的窗户强出不知多少倍。

    难怪他一进来就觉得整个房间明亮异常。

    原来是因为那透明玻璃透进的光线。

    一时之间,他也有些语塞。

    本想责备陈寒,却在此刻说不出口。

    随后,朱善炳和朱济喜也上前。

    两人首先对陈寒表示歉意。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