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陈寒正要喝酒,突然有人推门进来。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监察御史郭汝槐。郭汝槐也没料到,他接到报告,说松鹤楼里有官员和商人聚集。他对商人的偏见根深蒂固,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怒火中烧,赶来查看。然而,他推开门,看见的竟是老相识,他的上司,甚至是救命恩人陈寒。陈寒看到郭汝槐不敲门就闯进来,非常不满。作为一个普通人,他肯定不会喜欢郭汝槐这样的性格。

    即便大家都对海瑞这样的清官在嘉靖时期表示赞赏,了解他的公正廉洁。但如果真遇上这样的人,你肯定不会喜欢。因为他们就像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他们的性子倔强,个性也古怪,不愿与人融合。就算明知某些事是对的,但他们为了坚守心中的那份正义,也会毫不犹豫地批评指责。郭汝槐就是这种人。

    尽管陈寒多次帮助他,甚至救过他的命,但郭汝槐内心的职责让他并未过多感激。他始终坚信,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就不会看人脸色。因此,即使陈寒救了他的命,即使妻子劝他不可忘恩负义,他依然坚持自我,只做他认为正确的事。这样的人确实在朝廷上有其必要,但对于陈寒而言,却难免感到心寒。

    陈寒放下酒杯,林德贵和其他人也注意到了此刻的郭汝槐。尤其是林德贵,对郭汝槐的印象格外深刻,因为如果没有他,自己不必坐三天牢。虽然他利用关系很快就出来了,但这口气始终没消。所以现在看到郭汝槐未被邀请就自行闯入,他放下酒杯,开始讽刺:“郭御史也想来喝两杯吗?”

    江左商会的胖老冯性急,由于郭汝槐的缘故,他们的商业联盟损失惨重,自然对郭汝槐没什么好感,立即回应:“郭御史,我们在这儿小酌几杯,你也忍不下心?”“推门就进,你的书生气度何在?”徽商商会的会长也发言:“郭御史,我们在这是聚会,难道触犯了国法?”“我们有陛下赐的金字招牌,怎么在你眼中,你的职责比陛下的招牌还重要?”“还是说,在你眼里,我们仍然是那些卑贱之人?”“所以你接到报告后立刻赶来。”“连门都不敲,直接闯进来。”“是怕我们在密谋什么吗?”“还是怕我们会逃跑?”

    商人们的言语让气氛骤然紧张。陈寒看着郭汝槐,眼中的厌恶难以掩饰。郭汝槐明白自己的性格让人难以亲近,但他始终认为这是他的职责所在。看到众人对他的冷淡,他微微一笑:“大人,下属并不知您在此地。”

    陈寒反问道:“如果我不是在此,你会抓人吗?”

    郭汝槐的脸色更显难堪:

    “朝廷官员与商人混杂,难免会有贿赂行为,我身为御史,难道不应阻止这种事吗?”

    陈寒又问:“那你现在,看到哪个商人向我行贿了吗?”

    郭汝槐摇摇头:“没有。”

    “那你看到我失了官威了吗?”

    郭汝槐依旧摇头:“没有。”

    陈寒接着问:“那你还在等什么?”

    这明显是要赶人了。

    陈寒是个有情感的普通人。

    就算他现在位高权重,骑着骏马,骨子里的爱憎分明也无法改变。

    郭汝槐多次与他作对,任何人都会生气。

    但他克制住了,没发作,这对郭汝槐已是宽容。

    郭汝槐也明白自己现在确实不受欢迎,打算离开。

    然而,走到门口时,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向陈寒:

    “大人,您真的认为商人如此重要吗?”

    “在您看来,让所有百姓都成为追求利益的信徒真的那么重要吗?”

    “如果没有这些商人,我们的大明王朝就不能稳定前进吗?”

    三个问题,让陈寒意识到郭汝槐仍对早朝的事耿耿于怀。

    尽管他已经解释清楚。

    现在大明的国库无法同时支持五个工厂,必须引入民间资金才能健康发展。

    但郭汝槐眼中,这不是健康发展,而是万恶之源。

    商人的商业利益,在他这类读书人心中是禁忌,成了他内心厌恶的东西。

    他崇敬的思想,深深束缚了他的灵魂。

    陈寒有些无言。

    郭汝槐的确正直,但他的正直是有条件的。

    如果符合儒家经典,他会更加坚定。

    一旦偏离了儒家教义,

    比如商人,在儒家眼中不过是追逐铜臭的苍蝇。

    陈寒的反问让郭汝槐一愣,他低下头,但态度依然强硬。

    “但大人,您不能否认,儒家教我百姓更有骨气。”

    “儒家教导的百姓不会向异族低头。”

    “他们的热血,他们将骨子里的坚韧发挥到极致。”

    “否则,我们汉族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世间有多少种族在战争中消失,有多少种族沦为尘土。”

    “但我们汉族却没有被时间的车轮碾压,这是为什么呢?”

    “不正是因为骨子里那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吗?”

    “你现在推崇的,让商人涉足人民的衣食住行,不就是在告诉人们以后每个人都必须追求利益吗?”

    “以后每个人都必须在商人的压力下生活?”

    “你觉得这样好吗?”

    陈寒大笑道:“我向来对你们这些腐朽的儒生深感厌恶。”

    “其实对你也一样,你自己正直不阿,看不惯官场上任何不符合儒家原则的事。”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每个人都像你,大明王朝由谁来治理?”

    “如果皇帝也像你那样不容忍一点瑕疵。”

    “那么这个世界所有的污垢,他都无法忍受,这个世界还能运转吗?”

    “大明王朝的世界,不是单纯的黑白,而是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

    “你怎么能清除所有人内心的黑暗呢?”

    “黑与白是并存的。”

    “你怎么能把它们分开呢?”

    “你所谓的正义,你所谓的正直,就一定是非黑即白吗?”

    “在你看来,人的内心深处就不能同时存在善良和邪恶吗?”

    “佛教有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就表明了接纳和包容的重要性。”

    “而你似乎非要彻底打击商人。”

    “在你眼中,商人就必须被社会淘汰吗?”

    “你总是把儒家的经典视为准则。”

    “但我看你不明白儒家包罗万象的真谛。”

    郭汝槐第一次听到有人说他不了解儒家经典。

    要知道,他一生的成就都依赖于儒家经典。

    他不服。

    瞪着陈寒。

    等待陈寒给出让他信服的解释。

    陈寒则说:

    “孔子创立儒家时,并没有将商人排除在外,他是包容一切的。”

    “拿他的学生子贡为例,子贡是个有名的富商,富可敌国。”

    “但孔子仍然对他寄予厚望。”

    “由此可见,孔子对商人从未有过排斥,甚至许多事情上都依赖大商人子贡的帮助。”

    “就算你们天天捧在手里的《论语》,如果没有子贡的收集、归纳、整理和出版,你们现在能看到吗?”

    “端木遗风,流传久远!”

    “从西汉开始,董仲舒虽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他们依然明白儒家只是表面的皮,内在仍是法家。”

    “两宋时期的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但这人欲指的是过度的贪婪、愤怒和痴迷。”

    “理学家从未说过要消除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日常琐事。”

    “这些喜怒哀乐和日常琐事能与金钱分割开来吗?”

    “孔圣人并没有把商人当作另类。”

    “传到你们这代,却用儒家经典作为工具,去攻击商人,这是何故?”

    “这不是你们的独特创新吗?”

    陈寒引用典籍,凭事实让郭汝槐无言以对。

    林德贵等人这才舒了一口气。

    说得真好啊。

    真是说到我们每个人心坎里去了。

    这些读书人一个个都将我们视为洪水猛兽,

    但他们又找不到支持他们观点的正当理由。

    反倒是内心深处,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就这么认为。

    陈寒心里清楚这种风气是如何形成的。

    无非是朱元璋将原本不分等级的士农工商四个字,刻意划分了等级。

    原本管仲说的是‘士农工商,国之四柱’,意思是这四种人是国家的根基。

    然而到了明朝,朱元璋因其出身背景,对商人深恶痛绝。

    他始终认为,是商人才导致了天下的动荡。

    他总觉得自己的悲惨命运,都是这些商人造成的。

    因为当初的地主刘德就是如此对待他们的,

    就是如此剥削他们的。

    所以他厌恶有钱人。

    所以当他成为皇帝后,在户籍管理制度上,故意将士农工商划分等级。

    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第一等肯定是官员。

    第二等是我们这些务农的。

    第三等才是做工的。

    最底层的就是你们这些经商的。

    原本没有区别的,被朱元璋人为地分出了高低。

    这正好满足了读书人心中扭曲的优越感。

    因为读书人普遍较弱,无法像农民和商人那样创造价值。

    所以他们非常需要这种无形的优越感来提升自我。

    因此,读书人奉为圭臬的理念,实际上并非孔子和大儒学家所提出。

    反而是没读过书,出身贫寒的朱元璋提出的。

    然而这套理论确实让那些读书人趋之若鹜,

    并且每个人都感到优越无比。

    因为士农工商中,士排在首位。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