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陈寒说完这番话,全体官员无不震惊。

    有些人甚至感到头皮发麻,仿佛全身每个毛孔都张开了,因为每个毛孔都在为这震撼的消息而颤动。

    陈寒的话就像天方夜谭,像神话一般。

    他怎敢保证他的商会能赚得比国库一年的税收还多?

    甚至在十年内,他竟敢承诺比国库税收高出五倍。

    也就是说,单凭他一个大明商会就能养活整个大明王朝。

    你怎敢如此夸口?

    难道吹牛就能骗过所有人?

    待众人冷静下来,有官员反驳:“你这是空头支票,若是想用这些甜言蜜语哄骗我们,你确已成功。”

    “我们的确惊讶,但我们不是傻子。”

    “大明王朝能为你提供多少发展前景,我们并非无法预见。”

    “现在大明王朝的税收仅有一千万两白银。”

    “而这还是在当前如此稳定的状态下。”

    “也就是说,我们大明王朝的潜力已经到顶了。”

    “你怎么敢保证五年后,大明王朝的市场还能提供如此多的收入?”

    “这不是危言耸听和空头支票吗?”

    听完官员的话,陈寒开始阐述他的商业理念:“大人所言不差,但你们只看到了农业的收益。”

    “我提出发展商业的原因就在这里。”

    陈寒示意夏荷给他倒杯茶,喝了一口后继续说:“大人,在此之前,我已经规划了一个为期三年的修路计划。”

    “在这三年中,我计划将所有重要道路改造成水泥路。”

    “在此过程中,无需征召劳役,百姓可以作为工人领取工资。”

    这话一出,立刻有官员反对:“陈寒,你知不知道这样会消耗多少银两?”

    “仅是砂石和工匠的费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如此,如何盈利?”

    “你这是拿国家的财政收入来博取个人声望。”

    陈寒斥责道:“你们这些迂腐的书生,简直是荒唐!没听完我的计划就瞎嚷嚷什么呢?”

    “我提出这个计划的前提是提高商业税。”

    “商业税将比以前提高十到二十倍,我敢这么做是因为我能给他们提供更多机会。”

    “就像在募捐活动上,我已经展示了商业的潜力,让他们赚得更多。”

    “他们现在相信,只要没有官府的阻碍,商业机会将无处不在。”

    “而这次的修路计划,会让全国无数商人嗅到商机。”

    “只要我利用这个商机,把他们都囊括进来,让他们都受益,就能以此为由,增加十倍二十倍的税收。”

    “这些税收将用于支付百姓的工资。”

    “工人拿到工资后会刺激消费。”

    “消费增加将促进商业繁荣。”

    “商人赚钱,朝廷收税,工人领工资,这是三赢的局面。”

    “而朝廷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呢?”

    陈寒问道。

    许多官员对这其中的逻辑一头雾水。

    但也有人听出了一些道理,明白这将大大提高商人的地位。

    无人能回答陈寒的问题,他接着说:“提高了十到二十倍的商业税后,朝廷几乎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朝廷只需坐享其成,因为修路所需的砂石和水泥都由大明商会提供。”

    “而大明商会的六成收入归国库所有。”

    陈寒说完,朱元璋的眼睛亮了起来。

    三年内,全国的主要道路都将翻新。

    尽管只是主干道,但足以带动沿线数以百万计的百姓就业,促进沿途商人的交易活动。

    每一分钱进账,政府都能收上十倍至二十倍的税。

    这样一来,朝廷可能几乎不用花费什么。

    陈寒接着说:“商业税提升十到二十倍后,人头税相应减少五到十倍。”

    “人头税减低,民众的赋税负担减轻,自然会更积极投入生产。”

    “会有更多的黑户走出深山,加入到劳动大军中。”

    “这些新增的劳动力能大量参与修路工程。”

    “修路工程能带动更多商业活动。”

    “有钱了,他们就会增加消费。”

    “消费增加,商人就能赚得更多。”

    “朝廷也能从中获利,国库的税收也会大幅增长。”

    “你们除了俸禄外,还能得到更多的额外补贴。”

    “商人满意了,百姓满意了,衙门满意了,国库满意了,你们这些官员难道不会高兴吗?”

    “一旦商业流通顺畅,很多以前棘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你们担心的俸禄问题解决了,百姓抱怨的税负重的问题也解决了。”

    “商人的困扰,衙门的刁难,都会解决。”

    “全国上下,道路泥泞的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大明商会赚了,国产商品赚了,你们赚了,百姓赚了,商人赚了,这难道不是进步吗?”

    陈寒说完这些,官员们全都哑口无言。

    这些文官恐怕做梦也没料到,陈寒会有这样的提议。

    之前的铺垫都是为了此刻,为了让所有人对这番话感到震惊。

    让那些渴望财富的官员明白,只要赞同他的计划,未来他们会获得巨大的利益。

    吕本这时也明白了,为何朱元璋会选择在这里召开朝会。

    就是要给陈寒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让他震撼所有人。

    老实说,他也感到震惊。如果不是因为陈寒是他的对手,如果不是因为陈寒的成功会对他的利益造成威胁,吕本或许也会同意。

    毕竟,谁不想增加俸禄,谁不希望有额外的补贴呢?

    但现在,吕本不同意。

    因为他看不上那份俸禄,也看不上那额外的补贴。

    六十万两银子的年补贴对他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他走私一船丝绸或一船铜钱,甚至一船茶叶,赚的远不止这些。

    所以,他当然不在乎。

    但其他文官,一个个眼都红了。

    朱元璋在会上加重了语气,慢慢地说:“既然各位大臣对金钱并不那么看重,那我们就否决这个提议吧。”

    “我也认为,不能单凭金钱来衡量各位对朝廷的忠心。”

    这话一出,许多官员立刻感到即将到手的俸禄要泡汤了,心中对那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文官充满了怨恨。

    你们算哪根葱,在这里瞎嚷嚷什么?

    以为自己像狗一样吠两声,就能真变成狗了吗?

    像疯狗一样乱叫,有能耐去吃屎给大家看,让大家瞧瞧你们是不是真的狗。

    你们清高,你们了不起,你们不要钱,我们要啊。你们清高,我们可不清高。

    你们视金钱如粪土,但我们视之如金子。

    于是,有官员立刻站出来:“陛下,我们并非认为补贴不重要,而是觉得陈大人提出的修路计划对大明王朝极为有利。”

    朱元璋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陈寒也是如此。

    吕本则皱起了眉头。

    那官员继续说:“如今我大明王朝北方要对付蒙古鞑靼,东方又时常有走私倭寇和海盗骚扰。”

    “这些都需要四通八达的道路,现在修建水泥路正符合需求,对国家有利,对百姓也有利,此事不可废止。”

    听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撇了撇嘴。

    果然,这些人就算心里想着钱,嘴巴上也不会直说。

    同时也能看出,这些官员并非铁板一块。

    他们并非每个人都清高自傲。

    郭汝槐在心里暗想,这群人真是势利眼。

    同时他也想到,陈寒确实有两把刷子。

    不仅能在官场上左右逢源,救他于危难之中。

    还能击败詹徽这样的对手。

    更懂得利用官员们的弱点,逐一攻破。

    刚才的确有争议,有些官员确实反对陈寒,不让商人参与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但现在一听这事能令国库收入翻倍,他们的俸禄也能加倍。

    他们的真实面目就暴露出来了。

    随后又有官员发言:“陛下,陈大人的说法非常正确。”

    “现在,大明王朝缺少什么?不是儒家经典,也不是读书人。”

    “而是需要一件打破陈规陋习的大事。”

    “从陈大人在募捐仪式上与商人的协议中可以看出,商人对朝廷的贡献,对市场的活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既然商人慷慨地捐赠了几百万贯钱给朝廷,可以看出他们对与朝廷合作,打开朝廷市场的渴望。”

    \"正如陈大人所言,只要构建完善的制度以规范商人行为,再向百姓普及商品知识,百姓的购买选择自然会促使商人提升商品质量。\"说话的是国子监的一位老儒生,他满头白发,身形佝偻。

    然而,听到这个提议后,他仿佛重焕青春,话语充满力量。先前,他还与同事们批评陈寒,认为他的行为败坏风气,背离圣贤之道。但一提到金钱,他的立场立即转变,开始赞扬陈寒。

    这一切都是利益驱动的,正如陈寒所说。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可以用金钱衡量,只是价格是否合适的问题。这话虽尖锐,却不无道理。

    就如这位老儒生,不论他先前多么坚定,一旦得知俸禄和额外补贴可以从商业活动中获取,他立刻改变了态度。

    越来越多的官员表示支持。

    \"陛下,我等赞同陈大人的观点。\"

    \"微臣附议!\"

    \"正如陈大人所言,目前钢铁厂、红砖厂、玻璃厂、水泥厂和纺织厂所需的原料、人力和运输,以及沿途损失,已非国库所能独自承担。\"

    \"为了避免优质产品被闲置,不如将风险分散给商人。\"

    \"让所有人共同参与,这样朝廷的压力减轻,引入商人,激活整个市场,我们生产的水泥和钢铁才有销路,才能盈利,有了盈利,国库才有收入。\"

    又有一官员进言:\"陛下,我大明王朝建于废墟之上,尽管励精图治二十多年,仍然满目疮痍。\"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铁血佣兵 大唐第一节度使 重生战将 家父隋炀帝 大唐再起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西周长歌 纨绔子弟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