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儿,你说的公共厕所是什么玩意?”

    杜苗表示自己不甚理解。

    给大户人家修建砖瓦房他理解,但是公共厕所是什么意思?

    小杜不好意思的嘿嘿笑。

    哎呀哎呀,忘记了忘记了,这是一千多年前。

    “公共厕所就是公共茅厕,谁都可以上的那种。”

    一听这话,杜苗火气腾的一下就上来了。

    败家孩子,这水泥烧出来不花钱吗?

    还砖瓦的,你知不知道烧砖也是有成本的。

    杜苗想教育一下小杜,大巴掌伸出来,在小杜惊恐的目光中又放了下去。

    叹口气。

    就这一个孩子,算了吧。

    小杜挠挠头,果然,老爹还是爱我的。

    杜苗叹气,心中算着用水泥建房的可能性。

    “待会我去找崔县令聊聊,让他给找一些大户人家的工程,这粮食要是不够吃,靠着给大户人家盖房,应该也能换一些粮食。”

    “实在不行咬咬牙,我们老百姓给募捐的人家在秋收后一家给盖几间。”

    杜苗越想眼神越亮,越觉得这个办法好。

    旁边的十几个过来帮忙烧制水泥的杜家村村民不是太理解。

    小杜惊呆了。

    老爹,到底咱俩谁败家啊。

    你还要给人家免费盖房?

    这烧制水泥不要钱吗?

    砖瓦不要钱吗?

    就问问你这不要成本吗?

    杜苗丝毫不给小杜说话的机会,直接跑回家,就要骑马往县城去。

    也就在今天,袁天罡带领着弟子学生和观察天象的官员们,终于确定,今年秋收肯定好不了,大旱。

    李世民带着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还有以魏征,王珪为首的官员们,也制作出了一份立碑纪念的募捐流程开始流传。

    小杜看自己老爹如此果断,连跑带爬的追上去,爹啊,咱能不能稳重点,我真是操碎了心。

    小杜追着杜苗在后面跑。

    杜苗和小杜到家的时候,发现刘三正唉声叹气的坐在他们家门口。

    父子俩对视一眼,这是出事了。

    他们杜家和刘家关系老好了。

    刘三以前在边军时,和杜苗是生死战友关系。

    好几次都是你背我下现场,我背你下战场。

    “杜大哥,杜贤侄。”

    刘三看到两人,脸上的抑郁之气少了不少,状态恢复了一些。

    “刘老弟,你这是咋了?”

    “新娶的婆娘红杏出墙?还是儿子不听话了,坐在这里唉声叹气的。”

    杜苗大大咧咧的道。

    “我早就和你说过,少娶两个,娶多了,就你那个腰,扛不住。”

    杜苗挤眉弄眼,刘三一口气憋在胸口。

    杜老哥真不正经。

    气死人。

    三人也没有进屋,去厨房,米饭,菜都已经放在那里,两个老奶奶和三个小女孩已经坐在厨房外的小台阶吃了起来,看到三人到来,老奶奶起身,给三人一人盛了一碗饭,大米饭,浇菜汤,上面放点菜,一人有一个鸡蛋,又从咸菜缸里夹了点咸菜,古代版盖饭就好了。

    杜苗看三个小女孩羡慕看鸡蛋的眼神,瞪了一眼两个老奶奶。

    “孙姨李姨,我说过多少次了,家里就咱们七个,不差这几个鸡蛋,记得给三位小娘子加上。”

    说完,杜苗把自己、刘三、小杜的鸡蛋夹出来,放到三个小娘子碗里。

    孙姨李姨连忙阻止,被刘三一把拦住。

    再次瞪了一眼孙姨李姨,杜苗哼哼着,端着碗走了。

    小杜咧嘴一笑,又夹了两根咸菜,跟着上去。

    杜苗、刘三、小杜三人坐在房檐下,一人端着一个海碗,旁边放着一个水碗,大口吃起来。

    粗暴,简单,没有形象又充满形象。

    “三儿,说说吧,啥事让你这么没精打采的。”

    杜苗瞥一眼刘三儿,自己这个兄弟,除了好色,啥都好,但是这个时代,看上谁家寡妇娶回家,官府都是鼓励态度,解决寡妇数量,也是一件好事。

    像他,不好色,没啥追求,但是也把孙姨李姨接到家里来,负责洗衣做饭,给她们一份工作,管吃管住,根本没人说啥,只会说他慈善。

    刘三叹口气。

    “杜大哥,今天我去县城,正式行文下来了,今年大旱,太史令亲口说的,盖着章。”

    杜苗心猛的一沉,嘴里喃喃道:“这该死的世道。”

    “杜大哥,我决定跟你,除了留下家里吃饭的粮食和种粮,其他的都捐出去。”

    刘三开口就是王炸,吃完饭,正在研究地上蚂蚁的小杜,正在喝水的老杜,都直接喷了。

    “老弟,你疯了?”

    “刘叔,你疯了?”

    父子俩异口同声的道。

    这还是我那个贪财、好色、一心只想娶寡妇,多养孩子的老弟(刘叔)吗?

    刘三非常不满,这对父子,是想气死他吗?

    “难道我不像是大义之人吗?”

    刘三非常不满。

    父子俩摇头,然后疯狂点头,又疯狂摇头,最后对视一眼,这该怎么回答。

    刘三觉得自己就不该来,心塞。

    最后刘三叹口气,无奈的道:“杜大哥,贤侄,我想了又想,我也是从穷人过来的,我娶十三个寡妇,养了八个不是自己的儿子女儿,也只是想多救一些穷人而已。”

    刘三一脸的唏嘘。

    他真是大义在胸怀。

    “难道刘叔你不是看上寡妇的美色了吗?”

    小杜脱口而出。

    震惊,我怀疑你就是看上人家小寡妇的美貌了。

    我怀疑你曾经是隔壁老王,参军的原因是因为勾引的美人太多了,回来之后有钱了,把以前勾引过的小美人都往家里一娶,美滋滋。

    卧槽。

    杜苗一巴掌拍小杜脑袋上,脱口而出:“你瞎说什么大实话。”

    又不好意思的对刘三道:“老弟你别生气,小孩子不太会说话,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刘三更加心塞了。

    小杜委屈巴巴,老爹你也不怎么会说话啊。

    刘三努了努嘴,决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然后赶紧走。

    “贤侄,叔叔我就一个要求,你和崔县令学完知识后,回来教教你那些不成器的弟弟就行了。”

    说完刘三就走,他怕这对父子再说出什么让他心塞的话。

    这对父子,简直不当人。

    杜苗和小杜对视一眼,一副错误在你,看你不会说话的样子,把我老弟(刘叔)给吓跑了吧。

    “爹,那你还去崔县令那里吗?”

    小杜小心翼翼的问道。

    “我觉得你不用去了,我们把自己家和刘叔家变成砖瓦房就挺好。”

    “顺带一提,盖房子的时候我还有一些想法,我们先依着自己家吧。”

    小杜纠结了一下,缓缓道,眼神前所未有的认真。

    小杜想把火炕,双层火墙搞出来,然后再把炸弹炉搞出来,这三个点东西相当厉害。

    有这三个在,他们杜家村今年过冬就不怕了。

    他也是他们家今年财富又膨胀了一些,又跟县令正式搭上关系才敢干,要不然,哼哼,早晚得出问题的。

    杜苗看自己儿子一脸的认真,决定听他一会的。

    “好,回头我让杜大他们跟着你。”

    杜苗想了想,反正是自己儿子的折腾,自己给工钱,管吃,同村的人,不会有啥意见。

    小杜开心了。

    自己老爹不愧是行伍出身,大气。

    长安县衙,崔县令把长安县内的小地主和富户都着急到了一起。

    杜苗也在。

    崔县令满意的看着三十四个村的村正,小头头,还有长安县里的大家富户,加起来五十人,还不错,他还是有点威严的,最起码都来了,没有一个捣乱的。

    拍拍手,上饭,一人一个海碗,大米饭,肉汤,米饭上盖了一半的野菜,一个鸡蛋,外加一片羊肉。

    老崔自己端着碗率先往地上一坐,丝毫不顾及形象。

    杜苗等人也都蹲的蹲,坐的坐。

    大家看崔县令如此接地气,心情都放松了不少。

    不愧是我们的父母官,就是体谅我们这群粗人。

    老崔看众人神色上都轻松了下来,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家族教育准则,和什么人在一起,就要用他们能力接受的方式聊天。

    以杜苗为标准的长安县富户们,共同点就是不是行伍出身就是没文化没知识。

    再加上关中人豪爽,大气,不喜欢小家子气,不喜欢扭扭捏捏的,和他们谈规矩谈礼仪就是扯淡。

    老崔也知道这点,所以他不谈这些。

    老崔的贴地气让杜苗等人彻底放开,有人要加饭,有人要多来点菜汤,有人问能不能把肉打包拿回家给崽子吃。

    人生百态,淋漓尽致。

    等大家都安静下来,老崔放下碗,开口道:“长安县衙对你们来说都是筛子,四处漏风,朝廷给的立碑纪念的流程也下来了,你们自己决定吧。”

    说完,老崔又端起碗,一口菜泡饭,一口野菜,偶尔在咬一口鸡蛋或者羊肉,美滋滋,很舒服。

    这种吃法,别有一番风味,不比他们的礼仪吃法差。

    老崔说的简单便捷直接,就一个意思,你们捐不捐,捐多少,都随你们自己,反正流程下来,你们也都知道。

    杜苗举起手来,开口:“一千石粮,三百贯钱,外加帮杜家村过冬。”

    说完又把手放下来,端碗继续吃。

    这有菜有蛋又有肉,得多吃点,不能给老崔省。

    刘三蹲在杜苗旁边,也开口:“一千石粮,一百贯钱。”

    刘三说完看着其他人震惊的眼神,嘿嘿一笑,看着前些日子和自己带人打架抢一口水井的隔壁村李老四,嘲讽道:“李老四,我都娶十三房了,还敢大方的捐,你能不能行?”

    “是不是怂了?”

    “和我抢水井的气势呢?”

    刘三嘲讽全开。

    李老四被气的浑身发抖。

    其他富户都低头思考,这杜苗捐款他们知道,这刘三图啥?

    难道说,这刘三也和县令有勾结。

    捐肯定是要捐,但是捐多捐少就是一个需要拿捏的点了。

    李老四被挤兑完,气消了一点,开口:“八百石粮,一百贯钱,我家就这么多,我们村穷,府兵多,我还得留下一些送给那些府兵家过日子,我同村兄弟在边疆驻守,我不能让他们家破败了。”

    李老四说完低下头去,大口吃饭,不过鸡蛋和肉他没动,刚才就是他说要把鸡蛋和肉带回去。

    不是他穷,是他们村穷。

    老崔抬头看李老四一眼,万万没想到,这个像仓鼠一样储蓄的李老四竟然能捐这么多。

    “老四你...?”

    杜苗惊了,其他人也惊了。

    李老四抬头苦笑一声:“杜大哥,我们都是战场上厮杀下来的,刀尖上打滚,我们最知道自己在前线厮杀,家人在后面吃苦的感觉。”

    “我不能让村里的府兵家属吃不起饭,同村的,谁和谁还不是一个亲戚了。”

    说完,李老四站起来,看着那些还没有捐款,磨磨唧唧讨论的众人。

    “各位,一句话,这捐出的钱我们都知道用来干啥的。”

    “就相当于替我们同村的人把税交了。”

    “天灾一出,颗粒无收,大家谁不是穷苦人家出来的。”

    “你们自己想想吧,”

    李老四说完,继续蹲下吃饭。

    其他人一听,想了很多,也没想很多。

    “我,赵老二,一千二百石,五百贯钱。”

    “我,刘玉,两百石粮,一千贯钱。”

    “我,张三爷,五百石粮,一千五百贯钱,”

    ............。

    “李老四,你他娘的说的对,这些钱就是替同村的亲戚和乡亲交给的,要么就是街里邻居。”

    张三爷报完数哈哈大笑道。

    随后又恶狠狠的盯着老崔:“崔县令,这个钱都是我们一点一点攒出来的,相当于问大半身家。”

    “如果有人敢贪污,敢挪用,那就是在浪费我们的血汗钱。”

    “我张三,不介意和他一起去死。”

    张三爷死死的盯着崔县令,声音中充满了怨恨,对贪官污吏的怨恨。

    说完张三就走,老崔一脸懵逼,我没做过贪官的事吧。

    张三走了后,老崔旁边的县尉小声解释道,

    这个张三是街头游侠出身,当过隋朝的府兵,三征高句丽时,被人克扣过后勤物资。

    因为补给没有跟上的原因,他们整支军团五千人战死四千七百人,就剩下零零散散几个等到了救援。

    回来之后他就杀了克扣补给的后勤供需官,然后坐了大牢,申冤无门,一直到大唐杀进长安城,重审地方案件,才把他放出来。

    老崔苦笑一声,真是背锅了。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抗日之鬼打鬼 我的历史聊天群 虚幻的战火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铁血佣兵 大唐第一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