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我们无法支付这么高昂的开支!”当灾荒的消息传到资本家们的耳朵里,他们立刻抛弃了自己本应该捡起来的社会职责,反倒是推脱给别人。

    他们从地里种出了“金子”,却要把生产“金子”的人赶尽杀绝。

    “不是有一个理论叫做马尔萨斯人口论吗?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否则,贫穷是人类不可改变的命运!”

    “对了,这是人口激增的过错!”

    资本家们怼天怼地,把过错归结为他人之后,就以为自己高枕无忧了。

    饥荒爆发之后,资本家非但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反倒是利用报纸等舆论工具,一直在说反对救济穷人,救济穷人即帮助穷人制造穷人。

    “人口激增导致人口超过了土地的承载力。只有让超额的这部分人消失才能真正解决此事!”

    贵族们本来就觉得贱民而已,为什么要消耗自己宝贵的金钱去拯救那些贱货呢?于是就顺着资本家的台阶,把救济粮砍了一大半。

    灾荒年。

    ……

    这种事发生在不少地方。

    我们就从一两个典型入手,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

    1845年,世界各地都爆发了饥荒。

    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带英。

    带英境内,爱尔兰大饥荒,时长5年,波及450万人,其中300万人到400万人因现代欧洲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收成被摧毁而遭受死亡的威胁,饿死一百万人以上。结果就是爱尔兰人大量移民,留下来的人极度憎恨带英。后面组成联合政府时,爱尔兰打死也不愿意和他们组合。

    这次饥荒给爱尔兰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按道理,当时的带英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何为大不瑞腾帝国?经济第一,科技第一,国土面积第一……

    维多利亚时期的带英是世界工厂,是全球霸主,自诩为人类文明代表。面对一个小小的灾荒,解决这个问题原本就是简简单单的事,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当时带英的确具备足够的资源来应对灾难,但是对这些资源的正确使用却需要管理上的明智和政治上的诚意。

    结果呢?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爆发了大规模的移民潮,对爱尔兰的社会、文化、人口有深远的影响。

    晚疫病菌,属真菌病害。可感染叶、茎、果等,其中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其可以危害茄属,如土豆,番茄等植物。当时,爱尔兰主要作物就是土豆,而且是选育后的土豆。土豆品种单一,基因库里对抗病基因的占比极低,当晚疫病菌在欧洲爆发之后,直接摧毁了爱尔兰的农业。

    土豆在病菌的侵扰下,腐烂继而失收。这严重打击了当时贫苦农民的生计。由于带英缺德,为了追求利益只在爱尔兰种植了单一作物,直接导致粮食歉收,粮价暴涨。

    在这个时候,一般人肯定会觉得应该救灾,对吧?实际上从前的爱尔兰政府也确实是这样干的(1782年至1783年的饥荒,当时的爱尔兰政府把港口封闭,全部粮食价格大降,以自救。),像是封锁出口,让爱尔兰的粮食出口下降,进而维系粮价,度过了灾荒年岁。可惜在1801年,“英爱合并法案”的通过正式将爱尔兰纳入了“缺德帝国”的版图,爱尔兰从此彻底丧失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地位。

    带英不认为应该救灾,相反,他还从理论上,宗教上以及各个方面给自己找借口去掠夺。

    从理论上,马尔萨斯人口论大行其道。资本家们叫嚣着要让灾荒消灭贫苦人民,这样就不会有贫困户了。

    “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是真理!”这群资本家的眼里没有人和仁,只有利和厉。他们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一切问题和灾难归结为人口过剩的结果,所以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解决提出亦或是产生这个问题的人。

    在灾年,资本家非但没有把粮食运到爱尔兰,相反,还把爱尔兰的粮食大量出口到帝国本土和世界各地(注意,即便发生了灾荒,爱尔兰的粮价依旧低于世界市场的平均值),粮价在爱尔兰地区居高不下。在饥荒最严重的几年间,爱尔兰仍然向外出口粮食。而且整个饥荒期间爱尔兰都是粮食净出口。这种趁火打劫、釜底抽薪不顾爱尔兰人民死活毫无人性的做法,使得这场自然灾害迅速演变成人祸。

    从宗教上,马铃薯病这样的灾害,反映了《圣经》中的饥荒观,只能引起带有宗教色彩的歧视言论。

    教会非但没有执行原本应该履行的救济职责,相反,教士牧师等等还说出“袭击爱尔兰的'灾害'是对奢侈和无忧无虑的生活的警告。”“爱尔兰人应该去天国以谢罪才能获得上帝的原谅。”等等。

    他们制造舆论,煽动人们用有色眼镜去看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把“受害者有罪论”发挥的淋漓尽致。其所倡导的虚伪善良在这个灾难面前被揭露的体无完肤,而且还用上帝的名义阻止人们募捐,认为人们去帮助爱尔兰是“违背了上帝的旨意,是有罪的”。

    从经济上,在爱尔兰有地的地主早已经在英伦三岛定居,根本不在乎这里的饥荒,依旧是“昨天怎样,今天怎样,明天怎样”。

    帝国的繁荣是靠对殖民地的扩张和掠夺发展起来的。爱尔兰作为其第一块海外殖民地,由于地缘政治关系,首先成为其掠夺目标。爱尔兰的土地几乎完全为带英地主所霸占,而且多数大地主居住于英格兰,只关心谷物和牲畜的出口,因此爱尔兰大多数农业收入因此输出国外。由于爱尔兰土地兼并严重,爱尔兰农民大多数成了带英土地贵族的佃农。而他们所获得的土地面积由于非常小,因此只有种植像马铃薯这样高产出的粮食作物才能养活家人。

    同时,在带英工业化生产的竞争下,爱尔兰的产业基本为零,小农经济下的自给自足早已被摧毁,爱尔兰人民几乎完全依靠土地生活,在工业方面毫无出路。

    这些都让人们没有出路,只能被饥饿折磨,死在这里。

    从法律上,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在大饥荒期间(即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

    这件事直接破坏了爱尔兰粮食自由输入英国的权利,使爱尔兰的小麦失去了它在英国市场的垄断地位,从而反过来破坏了爱尔兰的农业经济。地主们自《谷物法》废除之后,无视爱尔兰的饥荒,多半由种植小麦改为经营畜牧业,让本就缺少粮食的爱尔兰大大减弱了抵抗饥荒的能力,从而相当程度的加重了饥荒的发展。

    所以,与其说这次灾难是天灾,是对单一农作物的过度依赖导致的大饥,不如说是人祸,是带英对爱尔兰全面掠夺的殖民政策而埋下的社会隐患。

    对于救助,缺德的政府却选择不作为。比如在最为严重的1847年(也被称为“黑色的1847年”),拨款的3.7万英镑,只够救助10万人,而剩下的几百万人只能坐以待毙。于是有爱尔兰科克郡地方官员尼古拉斯·康明斯有这样一段描述:“我走进了一间农家小屋,其场景令我瞠目结舌。6个因饥饿而骨瘦如柴、形同鬼魅的人躺在小屋角落的一堆脏稻草上。我以为他们已经死了,但当我靠近他们时,耳畔却传来了一声声低吟。这些‘人’还活着……”“爱尔兰人已经几乎不像人了。”

    当时,全欧洲都尽自己的力量帮助爱尔兰人,连伊斯兰世界的奥斯曼土耳其都看不下去了,捐了1万英镑和3船粮食。(一万英镑的捐款到达带英之后,带英由于面子过不去,又退还了9000英镑。不过作者感觉应该是贪污了而不是退还了。)可是英王伊丽莎白一世却只“大方”地拿出了2000英镑,还私吞了英国民间的自发捐款。

    ……

    一场本可以避免的饥荒在政治,文化,经济和法律等等的debuff叠加下,变成了无法控制的灾难。

    饥荒的结果是时长五年,波及高达450万人,300万到400万人被极度贫困和饥饿困扰,饿死其中100万人(有些文献说是饿死了300万人,作者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夸张了的, 可能把其他死亡原因归入了饥饿)。在死亡四分之一的同时,爱尔兰爆发大移民潮,有180万人移民国外。

    你以为这就没事了?可笑。事实上,压迫仍在继续。

    爱尔兰人也是农业民族,和中国人一样天生热爱土地,吃苦耐劳,重视家庭。这就意味着是吃苦耐劳的机器,是可以敲骨吸髓的对象。

    因为英爱合并,让许多爱尔兰人觉得家园沦丧,自此再无可能独立,因而就有了第一批爱尔兰移民。当时的欧洲已经发现了新大陆,年轻的美国刚刚独立不到30年,一直在向欧洲招揽移民,第一批爱尔兰移民就是在1801年之后向美国移民的,但规模还不算大。

    直到大饥荒。

    1845年是大饥荒的一年,也是梭罗来到了瓦尔登湖的一年。这场惨绝人寰的饥荒和空前绝后的移民直接让美国作家梭罗感叹道:“每一条美国铁路的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具爱尔兰工人的尸首。”爱尔兰人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被视作“白人贱民”,被嘲讽为“爱尔兰乡巴佬”。在英裔新教徒建立的美国,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裔移民被当作是异类。

    为了生存,爱尔兰人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比如警察、铁路工人、民兵、矿工等等,反正都是没有人愿意干的危险活。

    这就是现实。

    饥荒让爱尔兰人深深铭记。对于导致这个结果的缺德带英,更是让爱尔兰人永远铭记。(当时爱尔兰估计约有900万人,饥荒波及450万人,人口锐减超四分之一,其中饿死超过100万人,移民180万人。快三分之一的人口丧失怎么不让人恨?)

    ……

    这些事也发生在啰萨,只是没有那么典型。

    在这个世界里,1845年1月开始的啰萨饥荒持续2年,死亡率激增。

    啰萨作为粮食出口大国,自己国家还饿死了不少人,不知道多少“娜塔莎”出现在啰萨帝国本土。

    不是所有“娜塔莎”都能遇到“罗杰”。

    啰萨的资本家和地主贵族等等虚伪的“好人”实际上也没有用任何的方法去阻止灾荒,相反,他们也相信所谓的“马尔萨斯主义”,毕竟这个很符合他们的利益。

    如果说啰萨处理相对好些的话,只是因为农奴是地主的私产,他们可不愿意让一个活生生的生产力死在地里,由此才进行了一定的救助。至于孩子,女人这些不能生产,亦或是生产力低下的,那就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没有价值的老人,妇女和孩子由于觉得浪费粮食而被庄园里的老爷们驱赶。原本就少的可怜的赈灾粮还被官员贵族们克扣和贪污。济贫法原本应该在灾年发挥更大的作用,却被资本家的舆论绑架,几乎被废除。

    唯一还在救助的教会里挤满了受灾的人群。但是教会根本没有能力救治这么多人,于是也开始摆烂,放任他们自生自灭。

    人们都没有哭,因为他们已经饿的没有力气说话了。

    到处都是灾民,到处都是饥荒。

    饿殍遍野,伏尸百万。

    广阔的大地上早已没有了任何绿色,本来就地广人稀的土地变成了地广人更稀。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人断肠。”

    沙皇唯一的仁慈可能就是在第九次俄土战争结束后降低了税收,让农民好受了些。但是这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该饿死的人还是饿死了。

    世界饥荒,饥荒世界。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穿书后我不想宫斗只想咸鱼 水浒:开局迎娶扈三娘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