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仲由,字子路,鲁国卞邑人,约于公元前542年出生,卒于公元前480年,享年63岁。
    仲由是孔子年龄最大的弟子,比孔子小九岁,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被后人评价为孔门十哲之一,名列孔门七十二贤。
    但仲由拜入孔门,却是一个真正的不打不相识的过程。
    据说,有一天,仲由赴鲁国都城曲阜办事。途经阙里时,听说阙里有一位大贤士孔仲尼正在招收学生。
    仲尼?仲尼是什么人?跟老子的名字差了一个字,有意思。仲由心想着。
    他拦住一个老者,恭敬询问孔子的情况。
    那老者正是阙里人,见一年轻壮汉拦路,不由打量了一番。
    见此壮汉摸约二十岁出头,长得五大三粗,肌肉发达,肤色黝黑,眼有精光,头戴巾帽,帽插鸡羽,还佩把长剑。
    这样的打扮,应该是一个士人。
    老者见仲由讲话率直,虽长得有些凶的样子,但只要是士人,那应该是讲道理的。
    老者对仲由道:“仲尼就是孔夫子啊,他可是大名鼎鼎的鲁国勇士、前陬邑大夫叔梁纥之子。在曲阜,孔夫子无人不知,他是一位极具德行的人。
    其他的不用说了,单是他少年时就知书达礼,更在母亲去世时,于五父之衡停棺,遍寻其父墓地,最后为父母合葬。
    这样的孝子,连国君都赞美,故在他得子时,送鱼以贺。
    看您是外乡人吧?真要了解孔夫子,您不如直接去孔府与孔夫子一见,远胜小老儿在这里介绍。”
    说罢,老者拱手施礼而去。
    仲由忙拱手还礼相送,心里却在嘀咕:孝本就是为人子女天经地仪的事,孔仲尼这样的孝也值得国君赞美?
    也难怪仲由会有此嘀咕,因为仲由本人就是一位在卞邑家喻户晓的孝子!
    仲由并非出身士族,而是普通的农民,而且家里非常穷。
    穷到什么地步?
    没法形容,反正是那种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贫农生活。
    童年、少年时期的仲由,靠着粗粮野菜长大,有时还要饿着肚子下地干活。
    有一年,卞邑遭灾,仲由家里没了米,甚至连粗粮都吃完了。
    此时的父母正巧都患病卧床,食欲全无,靠仲由辛苦挖来的一点野菜汤实在难以下肚。
    再不想办法,父母就要在又病又饿中死去。
    仲由急了,他想起自家有一门亲戚,离自家就隔了两座山,生活条件稍好一点,那就向亲戚借点米吧。
    无论如何,都要让父母吃上一顿香喷喷的米饭。
    见少年仲由居然要去亲戚家借粮,仲由的母亲顿时急了:“儿呐,不行。太远了,几十里地,又要翻山越岭,野兽出没,途中你一孩子,怎么去?”
    仲由对母亲一笑,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道:“父亲,母亲,看儿子这身板,野兽来了正好,打了吃肉。几十里路,儿子一天就能到。放心好了,儿子今天清晨去,晚上一定赶回!”
    就这样,仲由辞别父母,翻山越岭,赴数十里外的亲戚家,借了一小袋米。
    看着自己将香喷喷的米饭端到父母病床前,仲由非常高兴。
    父母一边吃着饭,一边流着泪。
    仲由一定很累,几十里山路,还要背着一袋米,小小的肩都磨出了血,就算是大人也是非常艰辛的。
    看着父母心疼自己而流泪,仲由故意耍了一套拳脚,对父母道:“父亲,母亲,仲由已经长大了。看,一点也不累,也没受伤。”
    其实,仲由只是没对任何人讲这几十里山路来回的艰辛,尤其是回来时,天色已晚,自己也一路担惊害怕着,毕竟那个时候的山区,蛇虫狼豹经常出没。
    所以,背负着一袋米的仲由,一刻也没敢停歇。回到家里,已经累得精疲力竭,匆匆喝口水,又立即为父母做饭。
    这事很快就传开了,左邻右舍纷纷对仲由交口称赞。
    后来,仲由为父母借米的故事,就被收于《中华二十四孝》第五则故事“为亲负米”。
    仲由就在这样的贫困环境下成长,而且是茁壮成长。
    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要责任。
    仲由身体格外强壮,为了保护父母不受欺负,他经常与人打架,在一次次扁与被扁中,终于成长为一个具有一身蛮力且武艺高强的青年小伙子。
    他尤其喜欢练武,勤习剑术,并精于射、御等艺。
    在仲由看来,这个世道世风日下,盗贼横行,拳头是硬道理。只有自己的拳头足够硬,才能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生活中的仲由言语直接,性情刚烈,不喜欢与别人讲大道理,一言不合,就拳脚开路。
    后来,父母先后去世了,仲由看着自己家里那几亩薄地,连年遭灾,再守下去迟早饿死。
    仲由实在不想再这样生活下去了,那就出来走走江湖吧。
    走江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仲由给自己精心装扮了一下,他变卖了家里的房子和土地,给自己置换了一套行头:
    一顶高大上的帽子,还插着两枝正宗雄鸡尾羽;一把青铜制成的长剑,配套了一个正宗公猪皮制成的剑鞘;再一身看上去士人才有可以穿的衣服。
    就这样,仲由摇身一变,从贫农变成了士人,而且是一位佩着长剑、看上去孔武有力的勇士。
    这样的人,当时有一个漂亮的专称,游侠。
    游侠?
    是的,我们在后来的武侠小说中对那些武功高测、为人仗义、仗剑行走、专打不平的英雄人物,有一个统称,大侠。
    大侠,也许就是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诞生的。
    据说,春秋时期,人们把性格豪爽、交游天下、轻生重义、救死扶伤的人,给了一个侠的善称。
    因这些侠,往往带着一柄剑游走诸侯列国,故称游侠。
    本身崇尚武力的仲由,也许少年时就见过这样的游侠,见过游侠如何惩治那些欺负良善的恶霸。
    仲由相信,自己应该先当一名游侠。
    这个年头,看来种田是没活路了,读书自己又不喜欢,以一个游侠的模样出现,在江湖闯荡一番。
    最好闯出点名气来,说不定会有大夫级别的高官看中自己,招收自己为家臣,从而有机会参军打仗,立下战功,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士,甚至大夫。
    但这样乱穿衣服乱打扮是要吃上官司的,在那个年代,什么样的人可以穿什么样的衣服,佩戴什么样的饰品,那都是有规制的,乱来就是违法乱纪。
    没关系,游侠嘛,反正是要游走四方的,只要离开卞邑,这天下不就没人认识自己了?
    就这样,一身游侠打扮的仲由来到了鲁国都城曲阜。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穿书后我不想宫斗只想咸鱼 水浒:开局迎娶扈三娘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