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公元前526年,经过深思熟虑的孔丘终于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辞职,创业!
    孔丘的创业,就是讲学。
    一开始,孔丘只是到人多的地方与人们讨论时事。
    这相当于郑国的乡校,大家聚集起来,针砭时弊,互相交流。
    这个大家,主要的是象孔丘这样的没落贵族。都读过书,都有学问,都忧国忧民,都流着源于高贵的祖先血统,是一批士人。
    在这批士人中,孔丘凭着渊博的知识,尤其是其对礼制的精湛研究,让大家对孔丘刮目相看。
    很多场次的自由辩论下来,二十来岁的孔丘已经成了公认的知书、达礼、通乐型人才,大家都很服他。
    其中有一个人,孔丘早在多年前就知道他的大名了,曾点。
    那位曾经在鲁国第一号人物季孙宿去世时,居然跑到季府门口放声歌唱的鲁国狂士,此时见孔丘毅然辞去季氏家臣之职,加上孔丘知识渊博,对孔丘非常佩服。
    “仲尼,您饱读诗书,见识远在吾等之上,晳心悦诚服,请收晳为弟子吧。”有一天,曾点诚恳对孔丘道。
    孔丘心念一动,对啊,如果自己身边有一批象曾点这样的学生,再通过这些学生将自己的理念宣扬出去,假以时日,鲁国定会兴起克己复礼之风。
    孔丘欣然应允,但他还是谦虚对曾点道:“其实丘的学问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学习,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交流吧。”
    就这样,曾点就成了孔丘的早期学生之一。
    孔丘的学堂就是自己在阙里的家。这样的学堂,由于是私人所办,所以被称为私学。
    孔丘,就成了当时较早兴办私学的人之一。
    当然,曾点的故事,我们在前面基本作了介绍。后来,曾点让儿子曾参也拜孔丘为师,曾氏父子同学于孔子,一时传为美谈。
    还有一位叫冉耕的小伙子,祖上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子季载,周武王的同母兄弟,中华姓氏中冉姓的得姓始祖。
    三监之乱平定后,周成王将季载封到冉地,建立冉国,即今山东定陶。
    冉国国君冉季载治国有方,与周边诸侯列国睦邻相处,其德行远播国内外。
    当然,与当时大多数周武王的兄弟一样,季载并未在冉国上班。
    他在周公旦的推荐下,担任了大周王朝的大司空一职,掌管大周王朝的水利、营建等工程事项,为大周王朝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季载去世后,冉国却未能发展起来。到了春秋初期,冉国已经非常弱小了。
    据说,冉国为了攀附当时势头正猛的郑国,积极交好郑国,但却掉进了郑国为冉国挖的一个深坑。
    当时郑国国君郑武公凭着自己在大周王朝卿士之职,四处扩张,早就看上了冉国。
    为了吞并冉国,郑武公使出美人计,让冉国国君娶了郑国公族女子。然后,以冉国严重违反大周王朝同姓不婚礼制为理由,出兵灭了冉国。
    当然,这样的故事缺乏考证,但冉国极有可能是被郑国所灭的。
    聃,以形通“冉”,又以音通“丹”,所以史料所记载的聃国、冉国、丹国都可能是同一国,即冉国。
    郑国在春秋初期,一口气吞并“东虢、郐、鄢、蔽、补、丹、依、弢、历、莘”这十邑,正有一个丹国。
    郑国灭了冉国后,将冉国故地封给郑国公室子弟。冉国后人以国为氏,这便是冉氏渊源之一。
    到后来,即公元前658年,楚国攻占了冉邑。当时冉邑大夫就叫聃伯,兵败被俘。
    种种迹象表明,冉国是被郑国所灭,但后来其故地又落入了楚国之手。
    国家不够强大,当然只能走向灭亡。
    冉国被灭后,国人四处流散,有的到了南方的沈国,有的到了齐国、宋国、鲁国等周边列国。
    冉耕是鲁国郓城人,即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人,姬姓,冉氏,名耕,字伯牛,出生于公元前544年,比孔子小七岁。
    对了,孔丘现在几岁?
    到公元前526年时,孔丘26虚岁,冉耕应是19岁。
    冉耕早就听说了孔丘,知道这是一位国君都亲自送鱼以祝贺生子的贤人,知道孔丘为求父母合葬在五父之衡停棺打听父亲墓地,也知道孔丘在儒术方面非常有成就。
    年轻的冉耕,与孔丘一样,祖上极其显贵,但如今没落为士。
    不管如何,大家仍旧都是贵族。既然是贵族,那自然得有贵族的风范。
    这个风范,应该就是知书达礼。
    孔丘的知书达礼在当时被广泛流传,冉耕听说孔丘在曲阜阙里开办私学,就慕名前往,拜孔丘为师。
    对了,孔丘辞去了在季氏家族的工作,当了专职老师,难道不收学费吗?
    当然收的,否则岂不是要饿死?
    据说,孔子的学费为束修,据说是指十条腊肉。那意思就是只要有人给孔子十条腊肉,孔子就收其为学生了?
    至少笔者不这样认为,虽然孔子后来自己说,只要束修即可招为学生,并认真教育。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教诲焉。”
    但笔者认为,孔子这话的意思就是,关于学费多少无所谓,哪怕因为经济困难,只是一点点,如十块腊肉,自己也会认真教导的。
    如果真按一学生十块腊肉标准收费,整个孔府,岂不是堆满了腊肉?
    还有,当时又不是象现在的家教一样,每小时多少学费,或者每天每个月多少学费。
    一旦成为孔子的学生,那是终身制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孔子明码标价,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学费是三块腊肉。
    当时有学生就觉得老师钻到铜钱眼里了,问为何非得要收学费,对有些困难的学生难道不能减免学费吗?
    孔子严肃道:连三块腊肉都不舍得的人,你指望这种人会传播我的思想吗?
    这个故事应该是杜撰的。
    而且可以相信的是,并非谁都有资格成为孔子的学生。学生选择老师,老师当然也要选择学生。
    对一些意志不坚定、不愿成为儒家弟子的学生,相信孔子先生也不屑教导。
    孔丘办私学,收学生,象冉耕这样的好学生,孔丘当然是很高兴成为其老师的。
    冉耕对老师的学说是真学真信真用,而且从中受益良多。
    到后来,他把自己的两位兄弟冉雍和冉求都引入孔门,一家三兄弟都成为孔子的学生,也是一桩美谈。
    必须注意的是,在孔子的三千儒家弟子中,冉氏三兄弟的地位非常高,我们在后面有机会慢慢讲来。
    好了,现在就让孔子慢慢办学吧。
    对了,有人要说孔子是三十岁才开始办私学,因为孔子说过他自己是三十而立,这个立就是指自己创业办学。
    也许可能差不多吧,我们不争论。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大唐再起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西周长歌 纨绔子弟变形记 大唐第一衙内 我在红楼改气数 大宋狼烟 三国:开局斩刘备灭吕布 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 威猛岳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