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崇祯这番增加收买成本的言论把众人都震惊了。
    是啊!
    既然无法杜绝收买,那就增加他们收买的成本。
    士绅好不容易把所有人都收买了,结果回头一看...土地司换人了!
    督查使被举报下台!
    知县也被弹劾罢官!
    钱都白花了!
    当新的官员上任后,还得来一遍!
    如此反复。
    等他们发现违法成本无法靠贿赂收回来后,就会老老实实的遵纪守法。
    妙啊!太妙了!
    “陛下大才,臣等佩服!”范景文带头拱手施礼。
    崇祯摆手:“朕之前说过,基层官府的乱象非常严重。过了年,你们礼部、吏部和都察院就开始着手此事。”
    “另外让国子监的学生们做好准备,年后官场将会迎来一场巨震,很多基层官员将会被免职,朕需要他们随时都能顶上去。”
    “遵旨。”
    三人磕头离开后,崇祯起身回后宫休息。
    眨眼间来到了腊月二十六。
    年关越来越近,京师的年味也越来越浓。
    皇城内外到处飘着肉香和火药味。
    天空时不时的发出爆炸声,引来百姓们的围观。
    早朝过后崇祯将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宋权留了下来。
    宋权一脸忐忑的站在台下,有些不知所措。
    “宋权,知道朕找你什么事吗?”崇祯面带笑意得问。
    “回陛下,臣不知。”
    “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臣...”宋权犹豫了。
    他本想说谎,但面前这位大明皇帝好像能看穿他的心思。在他的注视下,本能的说出了实话:“臣...以为,陛下是让臣帮忙的。”
    “哦?”崇祯愣了一下,“你果然足够聪明,朕没看错人。”
    宋权不敢得意,再次躬身施礼。
    “宋权,自上次的诬告案发生后,你觉得京师官员对你的态度有何转变?”
    宋权眼圈红了。
    还能有什么转变?
    他的名声臭了!
    崇祯虽然没治他的罪,但是京师官员纷纷疏远他。
    就连街边卖菜的都斜视他。
    堂堂四品命官竟然落得如此下场,想死的心都有了。
    “换做别人早就辞官归乡了,你没有辞官,说明留恋朝堂,朕说的对吗?”崇祯继续问。
    “陛下恕罪,臣...有苦难言。”宋权眼角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他悔不该当初收受勋贵贿赂,从而打击李邦华。
    现在东窗事发,所有人都把他当成了弃子。
    崇祯微微一笑:“朕可以帮你摆脱目前的窘境,但是需要你做两件事。”
    “臣愿效犬马之劳!”宋权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跪了下来。
    实际根本没得选,崇祯的话对他来说就是救命稻草。
    “好,”崇祯手指在龙书案上轻轻敲击了几下,“朕此前提出让官员公示家产,结果遭到了他们一致反对。”
    “你身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可以帮朕促成此事。”
    “啊...这?”宋权很是为难。
    要知道,当初他可是反对公示官员家产的主力干将。
    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家产与俸禄不符。
    他本想拒绝。
    可是想到自己的名声已经臭了,如果在得罪了皇帝,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陛下想让臣做什么?”宋权谨慎的问。
    “弹劾官员贪腐!如果他们不承认,你就用激将法,反问他们为何不敢公示家产!”
    宋权咽了口唾沫,表情卑微:“臣,臣做完这件事之后呢?”
    崇祯深吸一口气:“朕打算废除除匠籍以外的诸色户计制度,不再限制百姓。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瞻前顾后。”
    “此举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所以需要有人来替朕提出这个观点。”
    宋权诧异地抬起头,看向崇祯的目光里充满了...震惊!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涉及到的人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计,牵扯到的利益更是数不胜数。
    明朝户籍制度承袭元朝诸色户计制度。
    洪武三年,大明朝廷厘定:军发卫所,匠归工部,民归有司,灶归运司。
    军是军户,匠是匠户,民是普通百姓,灶是煎办食盐的人。
    总体来说,大明户籍有基本户籍和其他户籍两类。
    其中基本户籍又分为良、贱两类。
    良籍有军、民、匠、灶四种。
    贱籍区域性明显,山西、陕西的乐户就是例子。
    其他户籍相虽然不少,但是不怎么重要,有茶户,医户,渔户,船户,厨户,僧道儒等。
    大明律规定,军、匠、灶三种户籍不允许脱籍,后辈子孙必须承袭。
    (乐户也不能随便脱籍,但大明律没有规定)
    其余户籍脱籍后自动成为民户。
    户籍制度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是最大程度的限制了百姓迁移,维持了社会稳定。
    缺点也比较明显。
    这种分散、封闭、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力低,抵抗灾害能力弱,经济地位不稳定。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陕西旱灾导致土地减产,农民种地入不敷出,只能贱卖土地去寻别的活路。
    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这些人成为了地方官府眼里的流民。
    地方官府理由也很充分:你们都是民户,就应该去种地,干别的不行。
    由于已经贱卖了土地,想继续种地只能租种士绅地主的地。
    明代的田租比较固定,无论丰年还是灾年,都收取丰年收成的一半。
    丰年一亩地产三百斤粮食,地租是一百五十斤。
    灾年一亩地只能产一百斤粮食,地租还是一百五十斤。
    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分比没挣,到头来还欠了地主五十斤粮食。
    这他妈哪儿说理去?
    老百姓能不反?
    这便是户籍制度的缺陷。
    如果要废除户籍制度,士绅地主肯定会反对,因为他们手里掌握了大量的土地。
    朝中的官员代表了士绅地主的利益,他们绝对会反对。
    这仅仅是民户!
    军户背后是勋贵(废除军户此时尚未在全国推广),灶户背后有运司,乐户背后是礼部,渔户、船户背后是河泊所...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大唐再起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西周长歌 纨绔子弟变形记 大唐第一衙内 我在红楼改气数 大宋狼烟 三国:开局斩刘备灭吕布 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 威猛岳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