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建奴攻城有三种方法。
    分别是登城、凿墙、堆土。
    登城是最常用的方法,在云梯的掩护下,士兵们来到城下,顺着云梯冒死鱼贯登城。
    至于凿墙,与李自成的攻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将城墙凿塌,然后沿着塌陷处攻进城内。
    堆土是针对小型城池,并且有两个前提。
    一,这座城池附近没有树木,无法就地取材制造攻城器械。
    二,城池城墙是用石头堆砌而成,无法凿穿城墙。
    堆土攻城的具体方法是人手一袋土,冒着城头的炮火和箭矢,靠人海战术,堆积土山。或者就地掘土,将土堆到与城墙一样高,不但人能通过,战马也能爬上土坡跃上城墙。
    因为损失太严重,建奴拥有火炮后基本不再使用这种方法攻城。
    多铎骑在战马上,身边站着号角兵和号炮兵。
    东南风掠过,旌旗招展,发出猎猎响声。
    他拿出千里眼看向宣府镇城墙,终于在人群里找到了阎应元。
    一杆硕大的阎字旗在城头上随风飘扬,军旗前面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面目消瘦,文质彬彬,一副书生之气。
    多铎放下千里眼,扭头对豪格说道:“此人就是阎应元。”
    豪格拿起千里眼看了片刻后,冷笑道:“没想到此人竟然如此年轻,崇祯怎么敢把宣府镇交给他?”
    多铎白了一眼豪格:“轻敌乃兵家大忌!昨夜图赖和鳌拜就是因为轻敌,白白葬送了六十多条性命。”
    豪格想反驳多铎,一时间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多铎年仅二十二岁就被封为豫亲王,一方面是因为皇太极弟弟的身份,更多的是他战场上的军功。
    事实上,多铎确实非常会用兵。
    他一生战功累累,乾隆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豫亲王的爵位世袭罔替,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传令,城东之兵进行佯攻,主力部队攻打宣府镇南城墙。两刻钟后,中军号炮声一响,同时攻城!先登者,授世职,赏银千两!”
    先登指攻城时第一个登上城墙的人,这些人不惧死亡,身穿双层甚至三层甲胄,在八旗中又称死士。
    (满清世职有四种,这里的世职指世管佐领,其余三种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
    “嗻!”传令官迅速跑了出去。
    两刻钟后,得到传令官回复的多铎骑在马上,高声喊道:“起兵攻城!”
    呜!轰!
    号角和号炮先后响起,八旗兵组成的军阵缓缓向宣府镇的城墙移动。
    冲在最前面的是壕桥梯队。
    这种巨型浮桥需要几十人才能推动,壕桥两侧各有一块巨大的木制盾牌,盾牌上裹着四五层牛皮,外面又缠了一层棉被,湿淋淋的往下滴着水。
    数百八旗兵身穿双层甚至多层甲胄,躲在盾牌后面推着壕桥往前走。这些人身背弓弩,腰上挎着腰刀。
    壕桥旁边是云梯梯队,后面同样跟着数百八旗兵,拿着各种武器防具。
    壕桥和云梯移动的同时,第三梯队也出动了。
    他们既不紧凑,也不太分散的跟在云梯后面,并提前将目标对准了宣府镇的城墙。
    在阎应元的注视下,被旌旗遮挡的第四梯队终于动了。
    阎应元手拿千里眼,目不转睛的看着那里。
    旌旗一晃,最先出场的是马车和牛车,上面盖着红布,沉甸甸的不知放了什么东西。
    由于车上的东西重量不一,有的车驾仅需一头牛就可以拉动。而有的车由于重量太重,需要五六头牛一起拉才能拉得动。
    在八旗兵的指挥下,这些车辆一分为二,一部分驶向城东,一部分驶向城南,远远的跟在云梯后面。
    五军营李副将刚刚睡醒,他端着一碗粥走到阎应元身边:“阎巡抚,你守城南还是城东?”
    崇祯担心阎应元一人守不住城池,把五军营的李副将派了过来听命。
    阎应元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只想远处:“李副将先看看情况。”
    李副将拿着千里眼望远处看了一会,问道:“阎巡抚,你觉得那些车上装的是什么?”
    “火炮!”阎应元不假思索,“看见那些需要用五六头牛拉的车没有,肯定是红夷大炮。”
    “可是...”李副将一脸的懵,“既然是火炮,建奴为何用布遮挡?不是多此一举吗?”
    李副将说的是心里话,建奴的装备来源于明军,而明军的装备种类都在他脑袋里装着。
    能攻城杀敌的器械,除了火炮就是投石机。
    投石机笨重高大,远途运输不便,再加上就地取材会遇到材料不足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投石机射程太短,在火炮面前就是活靶子。
    所以到了崇祯年间,除了少部分城池配有投石机防守外,大部分城池都是靠火炮防守。
    阎应元指着正在移动的马车,牛车问道:“李副将,按照每辆车一门火炮计算,你数一数有多少门火炮?”
    李副将拿起千里眼快速数了一遍:“至少一百多门。”
    “那些用四头牛拉的车上是红夷大炮,你数一数有多少门?”阎应元一边说,一边看向城头守军的武器配置。
    李副将用最快的速度数完后,一脸的震惊:“至少有...三十门。”
    与李副将的震惊不同,阎应元则是一脸的平静:“我朝十四年松山之战,那场大战对我军和建奴来讲都是关键之战,建奴一次性投入了三十门红夷大炮。”
    李副将心中一动,急忙说道:“也就是说,截止到我朝十四年,建奴能动用的红夷大炮只有三四十门?”
    “嗯,我是这么认为的。”阎应元点点头,接着他又说道:“建奴虽然也在制造红夷大炮,但数量不会太多。而且,如果我是多尔衮,绝也不会带这么多红夷大炮入关,又笨又重,完全没有什么机动性可言。”
    “最关键的是...”阎应元指着远处的牛车:“两队牛车虽然走的都很慢,往东走的牛车相对轻松许多,而往南走的牛车看样子很吃力。”
    “我知道了!”李副将拿着千里眼目露凶光:“建奴此番主攻南城!”
    阎应元点点头说道:“那就麻烦李副将守东城墙,我守南城墙。”
    不等李副将同意,阎应元继续吩咐道:“丁义,带上你的鲁密铳兵跟我来!张峰,立刻将城东一半火炮运往城南。”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大唐再起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西周长歌 纨绔子弟变形记 大唐第一衙内 我在红楼改气数 大宋狼烟 三国:开局斩刘备灭吕布 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 威猛岳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