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朱连左手拄着下巴认真思考。
    内阁已经搞定,太子也暂时安顿好了,钱也有了,眼前的麻烦只剩下李自成。
    李自成会投降吗?
    不会!
    先不说他对宗室诸王做了什么,就凭挖明祖陵和在陕西称帝这两件事,死一百次都不够。
    所以他绝不会投降,就算投降也是名义上的投降。
    既然不投降,就只能硬刚了。
    怎么刚?
    笼络民心。
    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京师三大营的士兵根本守不住城池,挡不住流贼。
    可朝廷之前的所作所为已经把百姓的心伤透了。
    徭役赋税,瘟疫流民,天灾人祸。
    这些事,朝廷一件也没处理好。
    治民需要恩威并施,朝廷这些官吏只有威,没有恩。
    百姓不是傻子,分得清谁好谁坏;他们不是受虐狂,不会帮助施暴者。
    要想笼络民心,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李阁老,守城需要民心,你觉得如何笼络民心?”朱连问道。
    李邦华已经知道了锦衣卫张贴告示的内容,顺天府衙的告示他也看过。
    说实话,他被崇祯发钱的行为震惊了。
    纵观古今,朝廷体恤百姓无非两种表现:减免赋税,赈灾发粮。
    直接给百姓发钱简直闻所未闻!
    别说百姓,就连他这个朝廷大员都颇为佩服。
    他知道,无论发钱还是杀贪官,目的只有一个:笼络民心。
    “陛下,外面张贴的告示臣看过了,颇为感动。京师最近流传着一首关于流贼的诗,臣猜测也是出自陛下之手。”
    朱连不说话,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臣以为给京师百姓发钱治鼠一事有待商榷。九边大军尚且缺饷,陛下给百姓发钱的消息传出去,臣怕边军军心不稳。”
    “边军的亏空,今天差不多能补上。昨日从成国公府上抄没家产超过了五百万两。”
    “五百万两???”李邦华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他清楚自崇祯十五年以后,当官的没有不贪污,但没想到仅仅一个成国公府,竟然能搜出五百万两银子。
    为什么说没有不贪的?
    他曾经担任过兵部尚书,军队吃空饷的问题不是没法管,而是不能管。缺饷的明军到处举白旗,武将们为了笼络军队,只能想方设法搞钱。
    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吃空饷。
    一旦朝廷欠饷,之前吃空饷的钱就可以拿出来补贴,解一时之急。
    朱纯臣当过几年京营总督,虽然猜到他会贪墨,但没料到数额竟然如此之大。
    见李邦华愣神,朱连吩咐道:“李阁老,朕怕你募兵不顺,特在西四牌楼附近搭了个戏台,你们兵部看戏的同时正好可以募兵。”
    “至于练兵...你是行家,看着办就行。”
    “是...臣这就去办。”李邦华眨了眨因为休息不好而通红的双眼,迈步离开。
    王承恩在殿门外看着崇祯从容不迫的样子,有些欣慰。皇爷的驭人之道,比之前强了不知多少倍。
    隐约间,他觉得皇爷变了。
    不,是成长了。
    他虽然没受过多么正统的教育,在看人这方面却准的很。笑傲小说
    大明的天,越来越亮了!
    “皇爷,东厂提督王之心求见。”朱连刚要休息一会,王承恩的声音从殿门附近传来。
    “让他进来吧。”
    王之心步履匆匆的迈步上殿,叩首施礼。
    礼毕后,王之心小心的问:“陛下,定国公府已被臣围了一夜,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朱连猛地一拍桌子,声音之大吓得王之心直接跪地。
    “吩咐?你们东厂没有朕的吩咐就破不了案是吗?”
    “朕登基这么多年,花了这么多钱,养了这么多人,你告诉朕有何吩咐?”
    “嗯?”
    王之心额头冷汗直冒,跪在地上不停地用衣袖擦汗,“陛下,臣...这就去办。”
    离开乾清宫后,王之心站在原地想了一会。
    他来这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找骂,而是想探一探崇祯的口风。
    如果提到定国公时皇上面有不悦,那么定国公就可以是凶手!
    证据随时都能制造。
    结果皇上表现的滴水不漏!
    这就难办了。
    定国公是凶手吗?哪个凶手会傻到藏在自己家行刺皇帝?
    可是。
    如果他不是凶手,幕后真凶会是谁?
    行刺之人已经死了,线索断了。
    别说三天破案,就是三十天也没戏。
    王之心顿感头大。
    想了一会王之心猛地一拍大腿,急匆匆离开。
    ......
    皇城北安门外,北镇抚司衙门。
    李若琏刚刚升任锦衣卫指挥使,正在处理皇上交给他的任务。
    崇祯让他办三件事。
    灭门之事已经办完了,模仿勋贵,朝臣笔迹的信件也已完成。
    最后一件比较难办,但也查的差不多了。
    明朝商业发达,究其根本是朝廷的功劳。
    明朝九边大军每年消耗的粮食,武器,护具,火器数量非常惊人,前期主要靠武官押运。但弊端是满载去,空载回,成本居高不下。
    后来为了缓解成本压力,便委托商队运送。运送时配备武官,士卒押运,确保万无一失。
    久而久之,这些商队便有了特权。
    主要有晋商,齐商,徽商,浙商等等。
    李若琏翻看锦衣卫查得的信息。
    给户部运送粮草江浙商号有三家,他们与户部侍郎王正治,督饷侍郎王鳌永,前兵部尚书张缙彦往来密切。
    给工部运输铠甲,兵器,火器的商号有十余家,他们与前工部尚书张凤翔和前兵部尚书张缙彦关系不一般。
    “看来...陛下早已察觉了他们有问题!”
    正翻看信息时,一个锦衣卫进来报信。
    “指挥使大人,东厂提督来了,他...”报信的锦衣卫话还没说完,王之心便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穿书后我不想宫斗只想咸鱼 水浒:开局迎娶扈三娘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