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载振一行人刚下船,对面的袁世凯一声令下,竟然响起了军乐。
    原来他还带了一支几十人的军乐队奏乐,真是蛮隆重。
    袁世凯笑呵呵迎过来“振贝子辗转万里,巡游列国,不胜辛苦!”
    “辛苦倒是不辛苦,有劳袁制台亲自迎接。”载振指着他身后的乐团,“这都是你搞的?”
    袁世凯得意道“正是!只不过现在曲子不多,能练好一两首就不错,西洋诸般乐器学起来听说还挺费事。”
    载振点点头“何不用上咱们的丝竹管乐,金钟鼓呐?”
    载振思维还真是跳跃,竟然想要用这些当做军乐团的乐器。
    袁世凯顿感愕然,耐心解释了一下“振贝子,既然是学习洋人的军队,这些礼制自然也都要遵从人家的制度。”
    “有点道理。”载振看着袁世凯的新军,“洋人的玩意确实有点说法,这次我也算开了世面。”
    袁世凯身后站着几名军官,李谕当然认识,紧跟着的是徐世昌,然后北洋三杰悉数到场“北洋之龙”王世珍、“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之犬”冯国章。
    人群中隐约还看到了张勋、曹锟的身影。
    天津是北洋的地盘,大半个北洋的高层都来了。当然,除了北洋的军官,天津海关道唐绍仪自然也亲来迎接。
    按说本来不需这么隆重,以袁世凯的心机,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目的,很可能就是想拉拢拉拢载振,或许朝中这段时间有什么新的变故。
    袁世凯道“我在军中略备薄酒,为使团接风洗尘,还请振贝子及使团一同前往。”
    “袁制台用心了。”载振没有理由拒绝。
    北洋的军营比起八旗真是云泥之别,新军招募的兵丁都是精挑细选首先身体素质要好,然后家世也要干净,还不能有吸食鸦片史。
    甚至袁世凯还亲力亲为,编写了《练兵要则十三条》,对方方面面都做了明确规定,已经有了近代军队的样子。
    军中待遇也蛮好,普通的士兵每个月都有4.5两,哨官(排长)算上公费银有30两,营长一个月到手有400两。
    如果是炮兵的待遇会更好一点,毕竟是技术工种,需要学习的操作比较多。
    这种待遇在当时真的很高。而且袁世凯为了杜绝吃空饷,新设立了粮饷局,每次都是在操场上点名发饷。
    北洋军其实从始至终都非常有钱,既然有钱,军中的伙食当然也差不了。
    营盘食堂虽比不上京城里的酒楼,不过袁世凯备下的菜品依然很丰富。
    食堂中有个大长桌,袁世凯为了表示和部下亲近,军中饮食常常都是一大堆军官坐在同一张桌上。
    众人依次落座,居上首的位置,有北洋方面的袁世凯、徐世昌、王世珍、段祺瑞和冯国章等,以及专使团的载振,及梁诚、黄开甲等几位二品大员。
    李谕则与汪大燮、唐文治等人依次往下排开。
    李谕祖籍山东,对座次一事真的是太了解了,如果是个大圆桌,多少也懂主陪、副主陪的规矩。不过今天在座的不是有官衔就是有军衔,所以他就想往后坐。
    刚往后走了几步,袁世凯竟然叫住了他“你是李谕吧?不用那么拘谨,往前坐往前坐!我看看,嗯,你就坐曹锟下首。”
    袁世凯竟然还记得自己,主陪都发话了,李谕只好在曹锟下面落座。
    袁世凯让北洋的人和专使团间隔落座,李谕右侧是曹锟,左侧则是张勋,两人日后都是北洋的大军阀。
    而在李谕对面斜对过再往上点的位置,则是天津海关道唐绍仪。
    李谕的位置很靠上,仅在几位四品专使团成员唐文治、汪大燮的下面。
    日后的“辫帅”张勋看上菜还得等一会儿,从带着的槟榔荷包里拿出一颗嚼了起来,嚼了一会儿不带劲,然后点燃了一支雪茄,惬意得吸了一口,“这才得劲!”
    李谕都快看蒙了,还有这么吸的?
    真就槟榔配烟,法力无边?
    张勋吸了几口,对曹锟道“我说曹三傻子,你们搞来的这个军乐团真是没意思!要咱说,就得是按照贝子爷的说法,用什么西洋的乐器,以前咱打仗不都是鸣金敲鼓。”
    曹锟生性比较木讷,在军中就像个铁憨憨,从小就被其他同伍叫做“曹三傻子”。不过傻人有傻福,曹锟的历任领导都非常喜欢他,袁世凯也很喜欢这种任劳任怨、服从命令的。
    而且人家运气也好,不知怎的就考上了北洋武备学堂,又不知怎的当了高层军官,又又不知怎的成了袁世凯的儿女亲家,又又又不知怎的成了贿选总统。
    真不知道他是不是装傻,玩了个大智若愚?
    但曹锟当然还是有优点的,就比如体恤士兵,这在当时的军官中算是超级大优点。
    而且曹锟看人也比较准,一手提拔了吴佩孚。后来直系能够那么勐,真就是吴佩孚太能打了。
    吴佩孚对曹锟深感知遇之恩,大哥带我进北洋,我带大哥当总统!
    曹锟听了张勋的嘲弄一点儿也不生气,慢吞吞说“你说的都是打仗时候的金鼓,平时部队就得有部队的样子,军乐团是做仪仗用,壮我军威。”
    “切!”张勋是个超级老传统,不屑道,“咱老祖宗又不是缺了乐器,难不成这些也要学洋人?要我看,用咱们的丝竹管弦、金鼓唢呐就好得很!”
    不知道张勋听没听过,“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
    要是吹着唢呐上战场,还真摸不清是迎亲还是送葬。
    且张勋绝对堪称大清最后一位忠臣,对大清爱到了骨子里,否则后来又怎么会搞复辟哪。
    李谕都快憋不住了,还好斜对面的唐绍仪先笑出了声,吸引了张勋的注意力。
    张勋道“怎么,咱说的不对?”
    唐绍仪也抽雪茄,不过动作优雅许多,拿烟的姿势也是那么回事,不像张勋如此粗犷。他说道“乐器就像武器,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用途。军乐嘛,自然是管弦乐器更合适。”
    唐绍仪是个文化人,张勋读书少,也不知道管弦乐和传统乐器到底什么区别,具体的道道说不上来,根本没法继续反驳。他看唐绍仪也抽雪茄,于是立马岔开话题“唐道员也懂雪茄?”
    唐绍仪指着手里的雪茄“不过玩玩。”
    “我这支是从法租界买的,一支三个银元,要不要尝尝?”张勋从盒子中取出一支,递给唐绍仪。
    当时抽雪茄是绝对的奢侈行为,价格根本不是寻常人能接受的,花费堪比大烟。
    当然后世雪茄也不便宜,一支好的就要六七百块钱,两三千一支的也有,折算一下,和当年也差不许多。
    唐绍仪哈哈大笑,竟然也拿出一个小盒子,取出一支回请过去。
    张勋一看脸色就变了“这!这这不是英租界卖的古巴雪茄嘛,一支要十个银元!”
    唐绍仪吸了口,“如果张管带喜欢,我差人给您送上10盒。”
    管带是北洋军中营长一职的称法。
    张勋也是爱面子,立马故作样子“咱就偏不喜欢古巴的雪茄,就爱我吸的这款。”
    唐绍仪微微一笑,也不再坚持,论见世面,他怎会在张勋之下。
    胡吹了一会儿后,厨房做好伙食端了上来,因为是大长桌,所以很多菜虽然做了好几道,也摆的比较杂乱。
    曹锟把一盘辣椒炒五花放到张勋跟前,“我听菊人老师说你喜欢吃辣,这盘菜放你跟前,你多吃!”
    菊人是徐世昌的号,袁世凯喜欢叫他“菊人兄”,所以很多军中营官也尊称他的号。而且由于徐世昌是举人出身,当过九年翰林,堪称北洋军中学问与学历第一。营中大部分兵又都是没什么文化的,更谈不上功名,所以大家都尊他为师。
    张勋来自江西,江西人在后世吃辣那是举国闻名。
    只不过江西的菜没有湖南湘菜出名,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湖南人最能吃辣。
    张勋也确实爱吃辣,不过今天却有点扭捏,嘿嘿一笑“咱也不能光吃辣不是!”然后把菜轻轻推了推,“你们都吃你们都吃。”
    曹锟笑道“怎么,难不成痔疮又犯了?”
    张勋正色道“哪有哪有!早就好了!”
    “那就得给你这道菜,来,吃两口!”
    张勋也看不出曹锟是个真铁憨憨还是假铁憨憨,不知道他为啥这么执着,但是自己也不能给江西人丢脸!肉都没夹,直接把两根辣椒放到嘴里嚼起来。
    曹锟一直看他咽下去后才竖起大拇哥“张管带豪气干云!”
    张勋脸都快红了,今天上厕所八成又是一番哭天喊地。
    李谕看着也是真有趣,能把这些后世的大军阀凑在一起,也就是如今的袁世凯了。
    李谕曾经看过一份全国“痔疮地图”,倒是湖南排在了发病率第一,江西也不弱,高居第六。
    倒数第一是李谕的家乡山东,所以他对痔疮没有太深的感触,无法理解张勋这位“有痔之士”的苦恼。
    张勋还是出了大名的“有痔之士”,就连慈禧太后都知道他有痔疮!
    两年前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老佛爷慌忙带着光绪跑路。
    张勋作为大清忠臣,啥也不管了,连忙带着自己的直属部队北上勤王。找到慈禧后,一路步行,跟随在老佛爷的轿子边上。任凭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始终坚定不移地围绕在慈禧身边。
    由于长时间步行,张勋的痔疮犯了,大量出血,屁股后的袍褂都让血染红,走起路来一蹶一蹶地看上去很难受。
    还是李连英看到张将军的屁股红了,一问才知道事情原委,于是告诉了慈禧。
    慈禧看到张勋撅着屁股走路,还不断流血,大为感动,于是特地下令让张将军骑马。
    但张勋却表示“奴才不疼!奴才跟着老祖宗走!奴才保圣驾要紧!”
    什么叫大清忠良啊!要不说他是大清最后一位忠臣!
    张勋也不是北洋嫡系,他出身淮军,对北洋的归属感不强,把自己平步青云的大部分功劳没有算在袁世凯头上,而是觉得慈禧给了他荣华地位。
    北洋军营中的酒水也是洋酒,40多度的威士忌。现在当兵的都爱喝酒,酒能壮胆,也可以提提士气,所以管制竟不太严格。
    居于首位一侧的袁世凯倒满酒,道“兄弟们都满上!”
    曹锟还挺客气,要给李谕杯中倒酒,李谕本想推辞一下,不过北洋今天终归是东家,专使团是客人,所以曹锟还是坚持给李谕倒满了酒。
    曹锟似乎不认识李谕,只是道“小兄弟酒量如何?”
    李谕作为一名山东人,酒量按照山东的标准属于那种看不到最后主食的,不过坚持到热菜还可以,算是十分勉强达到及格线。
    不过他的确很少饮酒,于是说“和诸位长官的海量比肯定差远了。”
    “好!”曹锟来了精神,“说得好!不过我的酒量也不行。”
    然后殷勤地给张勋“吨吨吨”满满斟上一杯,“要论酒量惊人,还得是咱张管带大人。”
    张勋看着杯中的酒感觉嘴角一抽,菊花一紧。平日里他确实酒量惊人,每顿饭都要喝半斤汾酒,但今天想想屁股,还真有点喝不下去。
    张勋委婉道“营中汽水也不错,今天这么多客人,喝多了不成体统。”
    “没有关系!”曹锟坚持道,“我就不信还有人能把张管带喝趴下。”
    坐在下面同为后世直系大军阀的李纯笑道“我也不信!”
    张勋顿感骑虎难下。
    所有人都倒满酒后,袁世凯端着酒杯站起身,“诸位,让我们为万里归来的振贝子爷及专使团敬上一杯!”
    大家都纷纷起身,张勋现在最怕一起一坐,但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端着酒杯站起身。
    袁世凯高声道“干杯!”
    众人一饮而尽,张勋心中暗骂了句奶奶个熊,一口闷了下去。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