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乾清宫。
    朱棣有些气闷。
    因为他的太子有些不靠谱!
    原本朱棣以为,让老二入主东宫后,这个逆子会受到鞭策,不敢再向以往那般恣意妄为。
    毕竟自家老二的能力和本事,已经得到了他这位永乐皇帝的认可。
    朱棣还想着让太子朱高煦监国理政,他可以过几年逍遥的安生日子。
    可哪成想这个混账东西,哪怕是做了太子当了储君,依旧我行我素!
    让他监国理政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朝臣经常连他人都找不到在哪儿!
    一涉及到新郑相关的事项,这个混账东西就冒出来了,直接拿了玉玺盖章,然后就不见了踪影!
    每每想到此处,朱棣就有些气急败坏!
    哪有你这样做太子的啊?
    除了新郑事项其他全然不关心在意!
    正想着,只见一道人影走了进来。
    “爹,你玉玺呢?”
    “放哪儿了?快拿来我盖个章!”
    朱高煦大大咧咧地开口道,丝毫没有注意到朱棣的眼神。
    找了半天也没瞧见玉玺,朱高煦这才抬头看向朱棣,顿时整个人愣在原地。
    “咳咳,爹啊,你这么恶狠狠地盯着我作甚?”
    “呵。”朱棣轻笑一声,“太子殿下还真是日理万机,朝臣连你人都见不到,也不知道你这个监国太子爷一天到底在干什么!”
    嚯,原来是有人打小报告了!
    朱高煦丝毫不慌,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面。
    “还能忙什么?一条鞭法推行得并不顺利!”
    “再说了爹你才是皇帝陛下,你一天不处理政务,躲在乾清宫干嘛?”
    朱棣闻言一愣,随即愤怒地拍着案桌。
    “还要老子处理政务?”
    “那老子册封你这个太子做什么?”
    “年纪轻轻地就知道偷懒,你不趁现在监国理政得一些经验……”
    朱高煦无奈地翻了个白眼,不管你说什么,反正我就是不听。
    他娘地,你好歹也是永乐大帝,怎么光想着让人帮你处理政务?
    还好意思说我偷懒,你成天干嘛去了?
    父子二人就这般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愿意让步。
    沉默良久之后,还是朱高煦率先认怂开了口。
    “倒是真有个事情,还得让您拿主意!”
    “说吧!”朱棣傲娇地回答道。
    “北京宫殿马上就要修成了,如果您真要迁都北京,可以开始准备了!”
    新都修成了?
    朱棣闻言一喜,脸上露出了笑容。
    迁都北京,编纂《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这是永乐新郑的三架马车!
    现在《永乐大典》已成,郑和下西洋也带回来了神种,就差迁都北京这最后一项了!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当即下令道。
    “既然如此,那就放在明日早朝商议,给群臣一个信号。”
    看着满心欢喜的朱棣,朱高煦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可到底是没有在这个时候扫兴。
    因为朱高煦十分清楚,朱棣想要迁都北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不在少数,明日早朝只怕会不如人意!
    毕竟北京地处边塞,气候也不算宜人,哪有住在金陵逍遥快活?
    习惯了十里秦淮的温柔乡,想要让那些达官显贵们现在迁去北京,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朱高煦也能明白,朱棣为何非要迁都北京。
    一是因为巩固政权。
    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就是就藩北京,北京是他的封地,也是他造反政权的大本营、根据地。
    朱棣在北京耕耘了几十年,也生活了几十年,这里是他的基本盘,一切都知根知底,就连北京的饮食都合他的胃口,为了皇位的稳固,朱棣需要迁都。
    二是南京地理位置欠佳。
    南京虽然富庶繁华,坐拥长江天险,且是六朝古都,看似适合作为明朝的首都,但是实际上,南京的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无一不是南方割据政权。
    而大明王朝可是大一统帝国,此时南京作为首都,明显位置太靠南了,对中原与北方的掌控力极低!
    要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心脏,可是因为信息传递、交通运输的不便,距离首都越远,军情传递、政令传达、军队调遣、粮草支援难度越大,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就越弱。
    如果首都一直定于南京,那么在首都的带动下南方的经济会越来越繁华,而北方将会逐渐衰弱而导致人口无法增加,人口不足的北方将会面临更大的困境。
    首都定于南京遥控北方防务,就必须面临一个战略选择——外重内轻还是内重外轻。
    内重外轻战略必然导致边境力量不足,北宋覆灭之鉴犹在眼前;而如果外重内轻,唐朝安史之乱也是历历在目,朱棣自身也是通过镇守北京逐渐做大,长安、开封尚在北方犹有此等弊病,南京远在江南必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而如果要保证塞方稳固,必须驻守重兵,但是一旦重兵囤积,很容易尾大不掉发生叛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棣选择的办法就是“天子守国门”,直接迁都北京!
    偌大一个北疆和中原地区,重要程度比肩江南等地,所以迁都势在必行!
    这一点当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也曾考虑过,试图迁都西安、开封等地,可最后因为一系列变故不了了之。
    最后则是朱棣作为一位有着雄心壮志与极大野心的英明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可以将战略中心集中于打击北方游牧政权。
    北京作为南方粮食的集中目的地,同时也是九边大军军粮运输的起点,大部分北方边军的粮食都在北京的控制下,有利于稳固的控制军队。
    更何况朝廷现在收复了岭北行省,并且土豆也开始了推广种植,只要将重心放在治理岭北行省上面,大明未尝不可永绝北虏之患!
    总而言之,朱棣迁都北京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什么阴谋论,也是切切实实的国家大计。
    定都南京首先不利于政权稳固,其次不利于国家战略安全,最后不利于朱棣开拓进取、经略北方,而迁都北京实际上是实现了大明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军事防御的重心转移,对大明的统治有着深远的好处。
    所以,迁都北京,势在必行!
    就是不知道,那些个达官显贵,会不会老老实实地配合了。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穿书后我不想宫斗只想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