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贼子!
    天杀的贼子!
    朱瞻基脸都快气绿了!
    太子爷刚刚薨逝不久,此人就在朝堂之上堂而皇之地请求让他朱瞻基这个太孙监国理政!
    此举落到皇帝陛下眼中,他会怎么想?
    而满朝文武乃至天下百姓,又会怎么看待他这个太孙?
    怎么,这就坐不住了?
    你爹刚刚才死了不久,你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执掌大权了?
    从表面上看,此人是为了太孙朱瞻基着想,确立朱瞻基的储君正统身份。
    然而实际上他却是公然构陷了太孙朱瞻基,偏偏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提出让太孙监国理政,分明就是想把他朱瞻基架在火上烤!
    其实朱瞻基身为当朝太孙,除太子以外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大明王朝的储君,当太子薨逝之后,原本就应该由他监国理政,辅佐皇帝陛下处理国事。
    然而即便事实就是如此,可是现在却万万不能提,除非皇帝陛下主动开了口,让他朱瞻基监国辅政!
    这一旦开了口,他朱瞻基就会落得个贪慕权势、无情无义的骂名!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当这名官员堂而皇之地高喊请求太孙辅政后,整个殿宇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当中,所有官员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太孙朱瞻基身上。
    这些目光,带着质疑,带着愤怒,带着不解。
    哪怕你是当朝太孙,也确实该你监国辅政,可你爹太子爷才刚走了不久啊,你就不能多等一段时间吗?
    就算是人走茶凉,也不至于这么快吧?
    更何况走的这位太子爷,可是你朱瞻基的亲爹啊!
    就连龙椅上的朱棣也是脸色一沉,目光不善地扫了过来。
    感受着这一道道的恶意目光,朱瞻基顿时觉得心头一寒。
    他很清楚自己现在必须做些什么,否则就真的会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一想到这儿,朱瞻基立马转身,指着那官员怒斥道。
    “混账!”
    “你是何人?”
    “太子殿下刚刚逝世,你就跳将出来鼓动怂恿,这是安得什么居心?”
    那官员见此情形,满脸惊慌失措,急忙跪倒在地上叩头请罪。
    “陛下,臣一时糊涂胡言乱语,还请陛下恕罪!”
    “臣不过是感念陛下恩德,思及陛下已有月余没有上朝理政,按照朝廷制度该由储君监国辅政,而太孙殿下贵为当朝储君,本就有此资格,所以才会……”
    官员一通着急忙慌地解释,却无异于把事情越描越黑。
    朱棣一张老脸阴沉如水,锐利目光来回逡巡,不断在太孙与汉王之间扫来扫去。
    起初他看到朱瞻基满脸错愕,还以为这是老二那个混账的诡计,故意把太孙架到火上面烤。
    然而此人却是直接点出了朱瞻基的储君身份,一门心思地想要帮朱瞻基正名,这就让朱棣很是疑惑了。
    难不成这不是老二那个逆子的诡计,而是太孙的苦肉计?
    要知道“唯名与器不可假人”,不管做什么,都必须师出有名。
    尤其是大义之名,这对太孙与汉王都极其重要,毕竟他们二人都要坐上这张龙椅!
    偏偏此人言语之中满是大义,点出朱瞻基是储君,按照制度该由他监国辅政,很明显是在替朱瞻基张目。
    呵,这倒是有意思了啊!
    朱棣扫了一眼脸色阴沉的朱瞻基,又看向面无表情的朱高煦,一时之间还真看不透这是何人的手笔。
    朱高煦见火候差不多了,也不再沉默,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朱瞻基。
    “太孙,你还真是好手段啊!”
    “本王请求朝廷推行一条鞭法,你反对也就罢了,还想监国辅政?”
    “怎么,这是真把朝廷当成你朱瞻基的一言堂了?你是不是想执掌大权后彻底废了一条鞭法?”
    泼脏水这种事情,小孩子都会做。
    朱高煦很清楚,太孙和他的太孙党绝对会反对一条鞭法。
    因为这一条鞭法哪怕是利国利民的仁政善举,却是他汉王朱高煦提出来的,所以太孙和太孙党会极力反对。
    偏偏他们都快忘了,真正想要推行一条鞭法的人,不只是他汉王朱高煦,还有天子朱棣!
    朱棣想要成为千古一帝,就必须得有文治武功,得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所以朱瞻基和他的太孙党羽,为了反对而反对,浑然不顾一条鞭法对大明朝廷的利处益处,这从一开始就错了。
    现在朱高煦要做的很简单,把朱瞻基和他的太孙党羽推到一条鞭法的对立面。
    他们反对的越凶,朱棣就会对朱瞻基越失望,直至最后彻底下定决心,废了太孙,更易储君!
    朱瞻基张了张口想要争辩,然而朱高煦却并不给他这个机会。
    “其他的暂且不提,本王就问尔等一件事情!”
    “一条鞭法,是否于国有利于民有益?”
    汉王爷环顾左右,直视朱瞻基与太孙党众人,霸气侧漏地问出了这个问题。
    朱瞻基与杨溥等人无言以对,唯有沉默着不再开口。
    他们同样都是聪明人,当朱高煦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等人已经输了。
    因为这个天杀的汉王爷,根本没有给他们回答的机会!
    怎么回答?
    人夏元吉都认可了一条鞭法!
    这个时候将其否定,那就不只是党同伐异那么简单了,那是跟朝廷对着干,对皇帝对着干!
    思量再三后,杨溥还是有些不死心,硬着头皮开了口。
    “汉王殿下,我等从未否定过一条鞭法,但以大明如今的国情,并不适合在这个时候推行下去。”
    “想必皇上与诸君也都见到了,民间对一条鞭法的抵触声声音极大,如果都采取汉王在江南的暴力方式推行下去,只怕会天下大乱啊!”
    不得不承认,杨溥极其聪明,思路转换得很快。
    他代表太孙党表明了态度,一条鞭法的确利国利民,但是现在不适合推行。
    至于何时推行,那等到以后再说,这就对上了朱瞻基前面使用的拖字诀。
    只要在这个夺嫡争位的节骨眼上,不让汉王凭借一条鞭法立下大功,一条鞭法以后什么时候推行都可以,甚至交给太孙殿下主持推行这才是最完美的结果!
    “为什么不适合?”
    朱高煦笑了。
    “如今岭北已定,倭寇已平,大明并无外患,正是全力改革推行新法的大好时机!”
    “杨学士说我大明国情现在不适合,那本王倒是想要问问,以杨学士看什么时候才适合?”
    杨溥闻言一愣,一时间有些语塞。
    他没有想到汉王竟然如此难缠,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
    太孙党羽面面相觑,尽皆选择了沉默。
    见此情形,始终沉默的朱棣轻轻叹了口气。
    今日这一场汉王与太孙的交锋,毫无疑问太孙完败,连像样的反抗都没有,被汉王压制得死死的!
    纵然有杨溥从旁辅佐,但太孙还是斗不过汉王啊!
    “并无外患?”
    “汉王殿下可是忘了,西南战事尚未平定!”
    “正是因为汉王殿下的策略,西南战事距今已有整整三年之久,朝廷为此损耗了海量的钱粮,这才会陷入缺粮的困境!”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