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上亿两白银啊!
    朱棣彻底震惊了,根本就不敢相信!
    别看大明现在一年税收三千万两银子 但那是加上粮食丝绸等在内折算出来的数字。
    大明现在一年的税银,都不超过三百万两!
    上亿两白银,千万两黄金,那是什么概念?
    下意识地,朱棣觉得这个老二在胡乱吹牛,瞎几把扯淡。
    “对啊汉王爷,倭国贫瘠大家都知道,不然那些倭寇怎会冒着生命危险,劫掠我大明沿海?”
    就连小鼻涕都跟着附和道,压根儿就不相信。
    朱高煦叹了口气,耐着性子解释道:“倭寇劫掠大明,原因有很多。”
    “其一,倭国洪武年间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地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我大明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
    “其二,倭国的许多生活必需品如丝、布、锅、针及药材等都靠我大明供给,并且在倭国甚至很多海外小国都是紧俏货,这就刺激了倭国领主、贵族、武士、商人等纷纷竞向来我大明贸易。”
    “但是太祖推行了严厉的海禁国策,致使倭国不能靠贸易获得我大明物资,加上洪武二十五年北朝统一倭国,南朝的武士、失意政客和浪人失去了依托,于是流落海上,盘踞海岛,不时侵扰大明沿海,越来越多的倭人见状效仿,靠劫掠获取大明物资,这才造成了洪武末年日渐炽盛的倭患。”
    朱棣听了,眼睛瞪得很大,满脸难以置信。
    大明自立国以来,倭患就比较严重,所以太祖才执行了严厉的海禁国策。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反倒促使了倭患日渐炽盛!
    如果朱高煦这番言论属实,那朱棣就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下,是否暂停与倭国两国间的勘合贸易,以此消除倭寇对大明沿海地区的侵扰。
    朱高煦仿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借此机会提出了一个居心不良的政策。
    “爹,倭国动手能力差,所以必需仰仗我大明供给生活物资,与蒙元那群野蛮人一样。”
    “您大可趁此次倭国使臣来朝,以倭寇肆掠的名义,下旨取消与倭国之间的勘合贸易,除非倭国自行解决了那些倭寇。”
    朱棣扯了扯胡须,有些欣慰地点了点头。
    这是他第一次,在国政方面,意见与老二不谋而合。
    这个老二,似乎当真开窍了啊!
    “接着说银矿的事儿。”
    朱棣现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对银子感兴趣。
    “银矿你就别想了,除非你乐意出兵,灭了这个弹丸小国。”
    朱高煦蠢蠢欲动地蛊惑道,巴不得朱棣现在出兵,灭了这令人憎恶的倭国。
    然而朱棣只是白了他一眼,便否决了这个提议。
    “倭国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何况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国,理应通好他国,怀柔远人,怎可恃强凌弱?如此行事,置天朝威严于何地?”
    朱高煦一愣,随即无奈地耸了耸肩,不准备跟他纠缠这个问题。
    不打就不打呗,等你嗝屁了,老子亲自带兵灭了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倭人!
    顿了顿,朱高煦接着提笔画圈,一边画一边暗自叨咕。
    “爹啊,你看,这里是德里苏丹国,也就是古籍中所说的‘身毒’、‘天竺’,盛产手工织布、纱丽布料。”
    “这里是吕宋国,盛产黄金;这里是摩鹿加岛国,尤其盛产檀香、丁香、豆蔻、胡椒等香料,被誉为‘香料之国’;此外还有苏门答腊的黄金与胡椒,婆罗州的樟脑,帝汶的檀香……”
    朱棣懵了,彻底懵了,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他看了看一旁的小鼻涕,对方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但朱高煦话都说到这儿,有些东西自然是不吐不快。
    “爹啊,其实香料黄金这些,虽然值钱,却不是海上最宝贵的东西。”
    朱棣一愣,下意识地追问道:“还有什么比香料黄金更加珍贵?”
    中原自古以来香料产量就十分稀少,偏偏文人士大夫们视香料为或作为修身养性的雅物,所以导致香料价比黄金,是达官显贵争相追捧的昂贵东西。
    朱棣还真没有想到,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香料更加珍贵?
    没文化,真可怕!
    朱高煦白了他一眼,缓缓开口道:“爹,我大明的粮食庄稼,南方是以稻米为主,北方是以小麦粟米为主,没错吧?”
    听了这话,朱棣愈发感到茫然,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那爹你知道小麦、水稻、粟米的产量平均多少一亩?”
    “除开其他因素不谈,水稻一年可以种两季,平均四石左右亩产;小麦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平均下来差不多也是四石,粟米就差多了,只有两石亩产。”
    这毕竟是常识问题,朱棣早些年甚至还在凤阳种过地,他自然清楚。
    朱高煦听了连连点头,甚至向朱棣竖起了大拇指,紧接着他便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爹啊,如果我告诉你,就在那些海外小国中,藏着三种粮食作物,可以轻轻松松地达到亩产二十石、三十石、甚至四十石,你会怎么做?”
    朱棣豁然起身,激动得身子颤抖。
    亩产二十石!
    亩产三十石!
    甚至亩产四十石!
    而且还有三种这样的粮食!
    这是什么概念?
    大明现在登记在册的人口,已有五千万人左右,远超汉唐那些盛世。
    然而正是因为人口众多,加上大明连年天灾不断,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百姓饿死冻死!
    比如眼下河南大旱,山东旱蝗,百姓都饿得易子而食了,就是因为没有粮食!
    若是有足够的粮食,人口非但不会下降,反而会飙升!
    什么才叫盛世?
    盛世如何评定?
    人口!
    这就是最终的答案。
    朱棣一心渴望证明自己,所以他想要也必须缔造出一个永乐盛世,如同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那般!
    只有这样,他才不会遗臭万年,受万世唾骂!
    所以,朱棣推行新政,营建顺天帝都,编《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疏浚大运河,御驾亲征北伐蒙元……
    可是他心中的宏图霸业,要靠谁来完成?
    人!
    源源不断的人!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朱棣就有信心完成这一项项壮举,成为与李世民一样的千古一帝!
    得到它!
    一定要得到它!
    朱棣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慢慢坐回床榻上,只是嘴里面仍在念叨着。
    “老二,你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
    “若是真有这种粮食,就算是远渡重洋劳师远征,朕也要不惜一切代价得到它!”
    朱高煦见状笑了,“爹若是不信,可拿着这堪舆图找郑和证实,他现在的眼界与见识,可比爹您宽广多了。”
    朱棣一怔,随即怒道:“滚出去!”
    “哎。”
    朱高煦立马开溜,徒留下朱棣盯着那张堪舆图怔怔出神。
    “这世间,难道真有如此神奇的粮食?”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