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十二章千斤闸
    还有左文右武的规矩,大多数时候,皇宫不开正门,文武百官在两侧进出。为了上朝方便,或者对达官贵人的赏赐,都会将皇宫左右都安排达官贵人的宅子。
    当然了皇宫北边也有。
    但是一般来说,皇宫北边是后宫。后宫是不允许进出的。不像皇宫东西都是开有侧门的。再加上,后花园。
    没错。
    前殿是不可能安排什么娱乐措施的,左右或许可以安排,但是最合适的其实在皇宫后面布置后花园。
    自古以来,皇宫或者说都城的变化,都不是太大的。所以,京师最重要的大街叫天街,或者朱雀大街,因为方位在皇宫之南,而皇宫的北门,就叫玄武门,在皇宫之北。.
    不过,自从某位在玄武门奋力一击,夺得皇位之后。后世改玄武为神武。
    而今,这一次邓镇选择从神武门进入皇宫,却不仅仅是地理方位的原因。而今北京城中,城南繁华,城北空地比较多。大军从城北直接进入皇宫之中,动静是最少的。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
    邓镇以为万无一失的计划,全然在何夕的眼中。
    毕竟,何夕已经准备了三年了。这三年以来,何夕与姚广孝对任何环节都进行过细细的推敲,其中关键人物邓镇,自然是各种揣测。姚广孝早就将邓镇算透了。
    于是邓镇看着内应打开了神武门,立即驱赶部下冲进皇宫之中。只是才进入一半,就听见身后一声巨响。
    邓镇陡然色变,说道「千斤闸。」
    这就是在城门中间布置好的机关,只要有需要,就能让巨石从中间砸下来,堵住城门。
    但是这种机关只有城门才有,北京城任何一个城门都有这样的机关。甚至邓镇都去检查过。但是这里是宫门。皇宫规格虽然大,但是皇城与外城还是有区别的。
    更大的区别是,邓镇看过宫城的城门,并没有发现这个机关。
    毕竟,在城门之中内嵌巨石这个工程量很大的。根本瞒不过人的。
    邓镇并不知道,何夕做了改革。
    没有用石头,用得是铁。
    用石头,需要尺寸特别大的石头,才确保不会被抬起来。但是用铁就不用那么麻烦了。十公分宽,能塞住整个门洞大铁板。不,应该是大铁块,最少好几吨。谁能推开啊。
    再加上城门楼上,还有重物压下来。
    一点不比千斤闸差。而且要比千斤闸隐蔽很多。而且何夕为了万无一失,皇宫所有的城门都有这样的布置。
    就在邓镇发觉不对的时候。
    四周无数火把举起。
    一人高声喊道「申国公,叶某已经恭候多时了。」
    出面的不是别人,正是叶沈。
    邓镇一脸绝望说道「是你,何夕什么时候做了手脚,他一开始就想这样做吧?不过天下局势已定,他这样做能翻出什么浪花啊?」
    在邓镇看来,南京就是天下,南京的局面已经确定。这天下局面就不可能有什么反复了。这也是邓镇决定下手的原因。
    即便在这个时候,他还想为自己争取一丝生机。
    叶沈可不管这些。
    叶沈这个人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而此刻的叶沈的缺点似乎成为了优点。叶沈的缺点就是对于政治敏感度不够,所以在主持军事行动时候,能搞出让何夕很尴尬的局面。
    但是正因为如此,叶沈不会去想别的事情,何夕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根本不考虑这背后的政治风险。否则,今天就不是叶沈来此的。要知道朱雄英夹带里面也是有将领的。
    但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来?一来是朱雄英反应不及。二来朱雄英也缺乏自信。毕竟这一件事情太重要了。一旦所用非人,朱雄英项上人头难保了。
    最后朱雄英还是选择了相信何夕。
    叶沈淡然说道「国公有什么话,可以对何大人说。我不懂。」
    ------
    北京皇宫东宫之中。
    何夕与朱雄英正在下棋。
    何夕倒是很镇定,毕竟这一件事情他准备了三年了,而且还有姚广孝去安排,他有什么放心不下,特别是姚广孝。这种算计人的事情才是姚广孝的特长所在。
    姚广孝去了,比何夕亲自去效果都好。何夕何必担心啊?
    而朱雄英可不是这样。
    朱雄英是一天之前,才得到邓镇可能有所举措的消息,入夜之后,才开始秘密布置的。而今前面开打了。朱雄英还有一些不敢相信,处于一种过激状态。
    整个人好像在梦游。
    完全魂不附体,下棋更是乱七八糟。
    何夕随手就屠了朱雄英一条大龙。
    看着何夕将朱雄英的棋子捡出来十几个,已经棋子清脆的碰撞声,还有黑夜之中的喊杀声。朱雄英才如梦初醒,说道「姑夫,瀛国公真的遇难了吗?」
    这是邓镇这一次计划最大的败笔。
    虽然说,邓镇一举一动都在何夕视线之内,但是邓镇必须等南京的消息,却没有想过一件事情,不仅仅他在南京有眼线,何夕在南京也有眼线,朱雄英在南京也有眼线。
    他有什么自信觉得,有一件事情,他知道了。何夕与朱雄英不知道?
    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如果不是确定蓝玉出事了。何夕想要说服朱雄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元璋对朱雄英的判断,也是对的。朱雄英之前的自信,是一种位未经世事的天真。以为天下本该如此。但是这几年,朱雄英知道越多,见识越多,越明白事情不易,越知道很多事情,不是正确就能做的。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并没有让他直接继位,让何夕秉政这种结构来推行新法。
    无他,等朱雄英真是深刻明白朝廷内部的情况。朱雄英很可能做出一个皇帝,一个政治家最有可能做出的决断,那就是舍弃新法,维护统治。
    而今,朱雄英不愿意相信蓝玉之死。并不是朱雄英与蓝玉又多深厚的感情。而是因为朱雄英不原因相信,他在储位之争已经出局了。
    是的,朱雄英的想法与邓镇一样,觉得南京局面已经确定,天下大局已定。
    即便拿下邓镇,也无济于事。
    如果朱雄英不谙世事,才会相信,一隅敌全国还能取胜?所以,他才反复确认这一件事情。
    何夕说道「殿下,你已经问了第三遍了。殿下可以再等等,京师会有更详细的消息过来了。」
    朱雄英深吸一口气,将棋盘推到一边,说道「姑夫,我们该怎么办?皇爷爷有什么安排?」
    如果这个时候,朱雄英还不明白今日局面,大抵是朱元璋事先安排好了,那就太迟钝了。
    朱雄英与朱元璋,何夕知晓共同的秘密。更为朱雄英打开了新世界大门,而朱雄英通过很多渠道,发现朱允炆是不知道这些东西的。这也是朱雄英一直安心在北京城,没有想回去。并确认自己是皇储的重要原因。
    而今事实与朱雄英所想的不符。
    朱雄英想来想去,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可能是朱允炆在南京做了手脚,挟持了朱元璋。朱元璋已经失去了对南京的控制权。
    第二个可能,那就是这本来就是朱元璋的本意。
    朱雄英相信那一个?
    虽然朱元璋已经病重,但是朱元璋的脉案,朱雄英这里一直有一份,他可以确信一件事情,朱元璋病虽然很重,但从来没有失去意识,也没有失去对宫廷的控制。毕竟如果朱元璋失去了对宫廷的控制。很多宫廷之中的消息都不可能传到他们的手中。
    那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