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零五章辽东教育
    今日的想法,何夕仅仅深埋在心底。根本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有与姚广孝商议。
    与信任与否无关。
    仅仅是没有必要。
    虽然说何夕确信自己要走的路,也是想要改变这个天下,必须要走的路,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道路。但是他更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他这个想法,一定是与朱元璋的想法背道而驰的。
    朱元璋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古人。
    他固然理解解释一些现代思想。但是最根本的底子还是这个时代打造的。家天下,是朱元璋不用明说的底线。他要的是一个更好的大明。而不是更好的中国。
    因为大明是朱家天下。
    这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他必须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完成布局。才能抓住朱元璋死后的机会。这是相当刺激的一件事情。何夕很明白,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明白,朱元璋在他身边安插了多少人。
    所以,忍耐,忍耐,忍耐,不要轻举妄动。
    按照朱元璋的划定的路线走。
    不要出格。
    虽然何夕知道自己的特殊性的,不到万不得已,朱元璋不会杀他的。但也是不确定的。因为朱元璋是何许人也,历史上他杀大将勋臣,哪一个不是举足轻重的。觉得不会轻易被杀的。
    不过,何夕还是决定做出一些铺垫。
    什么铺垫,就是教育,是思想。
    唯有新思想,战胜旧思想,世界才有新的出路。
    之前辽东的家底薄弱。何夕一块钱要当成两块花。一点活动资金都没有。而今,辽东也算是有一些家底了。何夕决定大办教育。
    他首先,辽东建立二十八家小学堂。自然是辽东十七卫所,再加上,沈阳,营口,旅顺,长春等十几个地方。都建立一个小学堂,招收适龄孩童读书。
    当然了,并不是全部。
    能上小学堂的人,父母最少是军官与吏员,是吃公家饭的。二十多所学校,总共的学生不超过两千人。
    一方面,是辽东人口并不多。而今不到三百万。孩子倒是不少。但是一般人家的孩子,是很难有读书的机会的。而且辽东也很难承受起更多人脱产学习的。
    这是辽东财政决定的。
    何夕再怎么下定决心,也不可能做到,毕竟钱这东西,并不是下定决心就会有的东西。
    至于小学生的教材与书籍,何夕在南京都编写过,只要重修整理一下就可以的。
    随即,又建立的沈阳工理学堂。比起太平工理学堂,沈阳工理学堂,在继承前者,矿业,冶炼的基础上,又更多有机械等科目。随即又建立旅顺海事学堂。
    而旅顺海事学堂,在造船。航海,甚至海战都有科目。
    最后是营口大学堂了。
    这个学堂,就是对应着国子监。何夕更是让杨士奇放下手中的工作,专门负责这里。
    比起,前两座学堂。营口大学堂要面对的事情更加重要。无他,何夕在南京的时候,为了回避争斗,其实很多事情都讲得很含糊。不敢挑明了说。但是在辽东,是何夕的天下,这里没有人能阻止他。
    再加上,治国理论的高地,是中国所有学术的制高点。这是中国这么多年历史传承决定的。
    是何夕无法回避的事情。
    不拿这里。很多事情都是事倍功半。这是他迟早要发起进攻的地方。
    如果说,沈阳工理学堂,旅顺海事学堂,回避了这个争斗,仅仅投身入技术方面。
    那营口大学堂就不一样了。
    营口大学堂,虽然有物理,数学,等科目。但是文科居多。比如,历史,经义。诸子百家等等。招收的都是传递的学子。或者说未来的官员。
    是未来的大本营。
    何夕有时间,就要去营口学堂讲课。
    当然了,他不会直接讲什么民主,革命。只是,很多东西也不需要刻意去讲。世界的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的。学问也是如此。对于寻常人来说,从已知推导未知,或者前置的知识,是很困难的。
    或者根本没有这样想过。
    但是对于真正的聪明人。根本不需要讲透。
    比如,何夕以唯物主义历史观讲历史,即便,何夕有意淡化了一些尖锐的东西,但依然有人能看出何夕言论背后的东西。对天命的否定,对皇帝神圣性的质疑等等。
    不得不说,朱元璋到底是读书少。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没有真真正正,安安静静,潜下心来读几年书,以至于历史上,他推广理学,其实暗中被人摆了一道。而今他支持何夕,也没有看懂何夕有些用意背后。
    甚至何夕还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让朱雄英去营口大学堂上课。
    何夕固然做出了一定掌握大明最高权力,但是他也需要一个皇帝,在何夕看来,朱雄英最合适。看上去,与之前的局面一样,不过是何夕扶持朱雄英登基上位,其实,完全不一样。
    因为主次不同。
    对于朱雄英,何夕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
    他总觉得,未来会与朱雄英翻脸。因为不管任何一个人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又怎么甘心当一个虚君。同时,朱雄英这个孩子,对他也很亲近。将来闹起来,何夕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想来想去,何夕决定让他去学习,上课。希望他能成为自己的衣钵传人,而不是一个皇帝。希望,他真能理解时代变了。独裁根本是行不通的。一个人治理天下的模式,不可持续下去了。
    对于这一件事情,朱雄英是很不满意的。但是拗不过何夕。不过,他到底是学过不少的。而且营口大学堂组建之初,人手短缺。故而朱雄英过去,固然是当学生,也在某些课上当老师。
    而整个营口大学堂的气氛,比起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学堂的气氛都轻松许多。而朱雄英也慢慢地适应这样的轻松的气氛了。
    只是朱雄英并没有看出何夕的用意,也并不知道他学习这套东西背后是什么、
    不过,正如何夕所言,有能看懂何夕背后的东西。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刘璟。
    黄子澄等人到底年轻,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也没有深入过朝廷争斗的核心。故而很多事情没有想那么多。仅仅拿何夕的思想体系来用。但是刘璟却不一样了。
    刘璟是刘基的儿子,家学渊源。作为儿子陪在父亲身边,经历开国之初的风云变幻,更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父亲死于非命。这么多年,隐居在家中,内心之中难道没有什么想法?
    没有什么困惑难解之处?
    当然了,刘璟对何夕的体系了解还是不深,无非窥探何夕这个体系背后是什么。但是,他从何夕的只言片语之中,已经听出来了很多东西。
    内心之中萌发出一个激烈的想法“皇帝本来不应该存在的。”
    这让刘璟忽然闭上眼睛,一颗晶莹的泪珠从眼角流下来。
    这或许是这个时代很多人文官士大夫们,共同的眼泪。
    这里,并不是说,朱元璋杀的人就不该杀。但是,朱元璋开国以来残酷的杀戮之中,不可能没有误杀。这种朝不保夕的处境,给这些人带来极大的心理阴影,也体现在很多年后,无数黑朱元璋的文章之中。
    刘璟的痛苦,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限制皇权,其实也是大明士大夫一直以来的努力,而清朝与明朝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明朝后期体制,与皇权独裁已经差了很多。而清朝一朝,反而加强了独裁的趋势。
    阻碍太多的东西的发展。
    这就是清朝最大的恶。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