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七章君臣之遇
    只是马车停下来了,引路的小太监,说道“你小心一点,不要喧哗。跟着我走便是了。”
    言语之间,有一些偷偷摸摸的意思。
    丁显内心之中,有一丝不好的想法。固然转了几个院子,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坐在亭子之中,看着丁显,说道“你就是丁先生。”
    丁显一看,心中冷了半截,他知道,这决计不是太子。应该是太子的儿子。不过他随即稳定心神。毕竟,对于他来说,能与太孙相遇,也是一场机遇。
    丁显看着这个少年手边一分民报。行礼说道“不才正是丁显。”
    这个孩子正是朱允炆,朱允炆这一段时间,也苦闷之极。
    太子思来想去,还是不想让朱允炆涉足政治,毕竟在太子看来,朱允炆是没有未来的。不管是他,还是父皇都不会选朱允炆为太孙的。朱允炆表现的越好,越显眼,将来的下场也就越凄惨。
    至于吕氏?很抱歉。太子不是不知道,朱雄英与吕氏之间的心结。但是太子依旧没有多想。
    因为他根本不在乎。
    太子虽然宽仁,但是他所谓的宽仁,是建立底层帝王思想上的。他虽然做不到汉武帝杀母留子,但是其实也并不再太在乎,他死之后,吕氏是什么下场?
    比较江山社稷为重,区区一女子,何足道哉。再者,吕氏毕竟是母亲。朱雄英但凡想要一个好名声,就不会做的太过。
    当然了,即便做的太过分了。也无所谓。
    反正他看不见了。
    出于这种想法,太子给朱允炆找了几名老师,都是那种古板,而且年纪很大的老儒。在教育朱允炆这一件事情,很是严苛。所教的东西,不过是四书五经。连史书都不怎么涉猎。
    皇家的孩子很早熟的。朱允炆一开始不清楚。但是很快就明白了。
    当年太子在大本堂的时候,固然是学习四书五经。但是经史子集,兵法战策。等等几乎是无所不读,再有朱元璋的言传身教,这才是一个皇帝应该有的教育模式,而是读四书五经做秀才。
    并不是说四书五经不重要。而是皇帝需要更多四书五经以外的知识。
    这个时候,朱允炆岂能不知道太子的想法。
    只是一方面,朱允炆本身是有野心的。不,应该是那一个龙子凤孙,对那把椅子是没有想法?另外一方面,朱允炆也很担忧自己的未来。担忧自己的母亲,想要有所作为,但不知道该怎么做?
    思来想去,朱允炆唯一能做的,就是没有人教他这些东西,他自己来读。而为了了解朝野变化,读报也成为朱允炆每天要做的事情。
    而丁显,而今报界第一人。数篇文章,如黄钟大吕,更是第一等风云人物,自然进了朱允炆的眼。
    有一些问题,在朱允炆心中隐藏了很久。他不知道向谁去问。这才找了一个时机,将丁显给请过来。
    朱允炆说道“有几件事情,我不大明白,今日特别请丁先生来指教一二。”
    丁显此刻已经根基朱允炆的年纪,身形,揣测朱允炆的身份,说道“殿下请问。”
    朱允炆说道“孤看你,连篇都在说,开海之害。堪称祸国殃民。但是这开海之事,难道就没有一点好处吗?我听说活,去岁海关银有近五百万两之多。山东赈灾,高丽征战,大多出于海关银?难道这对朝廷上下,没有一点裨益之处了。”
    丁显沉思片刻,说道“这一件事情,就要看殿下从什么地方看了。天下之事。从来因道制术,而不是因术制道。开海数年,国库充裕,这是大好事。但是,这一件事情,对朝廷真的好吗?殿下,首先要明白,大明天下是何人之天下?大明之天下该如何治理?”
    朱允炆听丁显如此说,立即来了心思。这些事情从来没有人给他讲过。朱允炆身形微微前倾,说道“愿闻其详?”
    丁显说道“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此北宋文彦博之言,而今依旧是金玉良言。可马上打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前元骑兵之强,冠绝天下,即便是本朝精锐,也未必能匹敌。然不足百年而失天下?何也,是元军自相残杀?军威不在?非也,洪武五年,魏国公提数十万大军,与王保保决战塞外,险些全军覆没。可见蒙古虽弱,但军威仍在?”
    “正是,鞑子不知道读书人的好处。没有与读书人共天下。反而尽用急功近利之徒,求一时之利,绝天下之义,将朝廷理财之职,犹如做买卖。令色目商人扑卖之。某言,我可征税十万,又某言,我可征税二十万,而后者得之。于是,官员急于搜刮,百姓死于赋税,这一夫作难而七庙堕。乃有今日。”
    “是以,孟子见梁惠王言,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仁义在,而道生之,道生而利随之,未有天下行仁义之道,而国库乏用之朝。”
    “重教化,淳风俗,治国之根本也,利者,仁义之末,德之薄也。弃本而求末,臣未知其可也。”
    朱允炆听了,心中思忖片刻,说道“丁先生高见。只是,皇爷爷为何不纳此言?”
    朱允炆觉得他说的都对,最少在丁显的理论下,是可以自圆其说的。是的。比起区区几百万两的赋税,稳固的社会体系,才是朝廷应该重视的东西。只是他这一问,让丁显不好回答。
    他坚持自己的意见,那么就要说朱元璋哪里不对了。但是朱元璋是能随便指摘的人吗?
    特别是对着朱允炆,对子言父,对孙言祖,都是大忌讳。
    丁显说道“臣以为,这是陛下权宜之策。朝廷建国二十余年,战事频繁。国库空虚,自然要取之于海上,用之于北疆。只是非太平盛世之景,当九州息干戈之事,此事宜可罢之。”
    朱允炆说道“那要到何时啊?”
    丁显心中转了一个圈,身体微微前倾,低声说道“或许,要等殿下执掌天下的时候。”
    朱允炆听了,脸色陡然一变,死死的看着丁显。
    丁显并不回避朱允炆的眼神。
    对于成为朱允炆的老师,方孝孺是敬谢不敏。这丁显是求之不得。
    虽然说,丁显因为民报,得了很大的声望。但是丁显内心之中的遗憾就越来越大。那就是因为当年的事情,不能堂堂正正的成为朝廷命官,登堂入室。即便而今名声传于天下。但依然是白衣而已。
    所以,给朱允炆当老师的机会,这是他求之不得的。
    他在与朱允炆问答的时候,已经反复思量过了。这才突兀的说出这样的话,这是一个试探。也是一次冒险。
    就要看朱允炆如何做了。
    朱允炆沉默了好一阵子,忽然一摆手,远处的侍卫宫女,全部退下去了。朱允炆谈话的时候,已经注意到距离,这些太监宫女侍卫,应该是听不到他们说话的。
    但是朱允炆依然担心,只有将这些人赶出自己的视线之外,他才有一丝丝的安心。
    朱允炆这才说道“丁先生,有些话是万万说不得的。”
    丁显见朱允炆如此作势,心中立即明白“成了。”如果这些话真不能说,朱允炆不会是这样的反应。
    朱允炆也是无奈,他此刻困在笼网之中什么也不明白,很多事情,还不如丁显看事明白。他急需一个缝隙,就是能让看到真正大明是什么样子的。并清楚权力运动的缝隙。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