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九章       清丈天下诏
    何夕这边还遗憾,他授田的事情做得太急,很多事情没有做好。说到底随着大军在开京聚集,蓝玉已经做不住了。而在南京,一场真正的大手笔,正事开始了。
    洪武二十年,春四月正。
    南方的春耕刚刚过去。朱元璋站在御门之上。一个太监站在群臣面前,大声宣读道“本朝立国以来,皆因循前朝田亩数,前朝之弊,本朝实承之,朕为开国之主,为子孙后代计。当清丈天下,重定亩制。------”
    朱元璋的雄心壮志。就在这清丈天下诏书上。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而这一次清丈,朱元璋也有雄心,那就是重定亩制。
    很多人都觉得一亩地这个基本单位,是稳定。但是错了。亩这个单位,很不稳定,在一个省,乃至于一个县之中, 亩与亩就不同。而顷这个单位,是建立在亩上的,亩的面积都不统一。顷的面积就能统一吗?
    自然不能。
    更不要说顷,还大顷与小顷,甚至大顷与小顷的数目也不一样。
    可以说,千年地,八百主,因为这层层转手之下。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各地账目都是一团稀烂。征税的时候,也只能确保收上去的数目足够。至于,这其中多征收了多少。或者说少征收了多少,就不是朝廷可以知道的。
    那是胥吏与士绅的天下。
    所以,朱元璋这一次下定决心,将事情搞明白。
    至于之后,征税上的调整,那是次要的。这一次,就是要将天下给搞清楚。弄明白。让今后君主有一个底,最少赋税让人偷占了。也必须知道,缺失了多少。
    历史上,朱元璋也进行过清丈。但是碍于人手不够。
    朱元璋即便大面积派国子监生,但一个县也能派上几个人。几个人丈量一个县,根本不够。更不要说。有下面各种手段。主要干活的还是地方上的人。
    各种手脚就不用说,很多地方土地数目还是继承宋朝的。
    这一次,朱元璋可是下了决心了。要清查到地。
    不惜杀得人头滚滚。
    朱元璋想到这里,就将双手插入腰间的玉带中,往下面一摁。
    在宣读圣旨之声音之下,很多距离近的大臣都看见了朱元璋这个举措。一时间脸色煞白。
    太子微微闭上眼睛。
    或许朱元璋自己没有感觉,但是他身边的人都知道,当朱元璋下了杀心的时候,就会下意思做出这个举动 。一般都血流成河。但是太子虽然心软,但并不是妇人之仁。
    太子与朱元璋之间,在一些事情上有了分歧。但是在这一件事情上,却是志同道合的。
    很多人都将儒生当成了官僚。士大夫当成乡贤了。其实不是。
    真正的儒生都还有自己理想的。也敢与付诸实践的。隋唐赖以兴隆的府兵制,本质上就是很多汉魏儒生对于井田制的改进与实践的结果。而今,因为元朝的打压。儒生之中有真才实学的不够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很多真正信奉儒家观点的。
    朱元璋开国以来的政策,就两个字。均平。
    将赋税均平到每一个人头上。从来达到轻徭薄税。这个思想,其实就是很多儒生的思想。
    所以,太子在这一件事情上,是支持的。清丈天下举措。甚至可以看做之前均平政策的延续。太子岂能不支持。
    只是将来的事情,就不一定了。
    等诏书读完之后。朱元璋说道“诸位爱卿,有什么异议吗?”
    “臣愚昧。”一个老臣出列说道“清丈乃关系到天下根本大事,陛下清丈天下,臣欢呼鼓舞之。只是有一件事情不明,就是刚刚诏书之中的,清丈新法,是指-------”
    朱元璋淡然说道;“太子。”
    “儿臣在。”太子出列说道。
    朱元璋说道“你带诸位大臣去看看,清丈新法。”
    太子说道“儿臣遵命。诸位大人这边请吧。”
    朱元璋早有准备,也不准备不教而诛。也让天下人知道测量新法的威力。于是,太子带着大臣来到一处广场上。这里早就有一个热气球等在这里的。立即有人登上热气球。
    下面有绳子牵引着。
    这绳子一段红一段黑。很是醒目。片刻之后,上面的人就测量好这个皇宫的面积了。分毫不差。
    随即,早有人将准备好的册子发了下去。
    其实,绳子之所以分成两色,就是为了醒目。就是容易计算。其实,原理并不复杂。就是高度高了,地面缩小。就如同比例尺一般更好计算。所以,何夕专门搞出一套计算尺来,在多高的高度上,该取什么数值等等。
    本质上并不是多复杂的东西。
    当然了。这里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即便是尽快能找没有风的时间,放热气球。但问题是,真正一点风都没有的天,也很少。稍稍有一点风就可能导致偏斜等等。
    所以,这里面也是误差的。
    所以,这一般用来测大面积,而不是小面积的。用来核查,下面小吏们测算出来的总额。而不是一一个去查。
    当然了。他们还有一个更重要且隐秘的人物,那就是测绘大明第一张地图。只是这个任务,并没有怎么宣扬而已。
    即便如此,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简直觉得是神乎其技了。
    随即也发现了,这小册子最后一页,何夕的名字。
    于是,何夕不在京师。京师依然有何夕的传说。
    清丈诏,随即登上了官报。以南京为中心,向天下扩散。更是以南京为开始,以江南地带为重点区域,开始了清丈。
    ------
    因为南风的关系,在清丈诏在十几日后,就到了高丽。
    而此刻的何夕与蓝玉,正在做出征之前最后一次会商。
    这一段时间,何夕为春耕,为授田而忙碌。几乎开京以北地区,都已经做完了。当然了。这种事情,不可能太平的。有好几次,不得不派兵镇压,一股脑抓了数万人。
    这些人都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了辽东。
    黄子澄已经在向何夕叫苦了。
    人多了。也是问题。且不说这么多人安置一起。单单说这些人很多都是反对大明的。即便派他们去挖矿,也必须加强守卫,黄子澄实在 承受不住了。
    所以何夕有想回辽东的想法。
    只是他还没有与蓝玉说这一件事情。就收到了最新版的官报。以及上面的清丈天下诏书。
    何夕细细读了诏书,心中不由暗道“真想在京师啊。”
    这些事情,是何夕早就想做的事情了。此刻在他想来,京师一定是轰轰烈烈了。虽然朱元璋的威信在,没有人敢阻挡清丈。但是很多明争暗斗。却也是免不了的。
    他很想参与京师的风云。
    越发觉得高丽这里,对他来说,近乎鸡肋。
    蓝玉也叹息一声,说道;“这才几日,京师就弄出如此大的动静来了。你说,我要不要在高丽多待几年。”
    何夕沉思片刻,他也知道大明占地最多的,其实并不是前朝遗留下来的那一群人。而是大明新贵们。这些人之所以被朱元璋下狠手,不是没有原因的。蓝玉自己不在乎家里那些土地的收成,不说别的。就在高丽。这一次出征,他不知道能捞多少。毕竟。何夕不捞钱。蓝玉可不一样。
    只是打仗不是一直有,而且打仗也不是一直有油水的。
    如果在国内,即便蓝玉自己不想。也不得不为自己身后的人说两句话。
    何夕说道“我觉得,侯爷这几年,就别想回去了。这很有可能仅仅是一个开始。”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