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二章    蓝玉与何夕的谈判
    何夕说道“五万两?”
    蓝玉有些肉疼,说道“五十万两。”
    何夕倒吸一口凉气。
    他真的低估了这些勋贵的实力。蓝玉固然是大明几个顶级勋贵之一。但是五十万两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何夕所有家产固然不少,让他拿出来五十万两,是万万不行的。
    其实这已经是蓝玉在海上经营所有了。
    毕竟蓝玉的影响力还到不了海上。不过,蓝玉毕竟是蓝玉,是常遇春一系的首脑,还是有面子的。他在海上投入了十万两左右。借助开海的东风,几年之内,将架子充实到五十万两。
    这也是很多勋贵财富来源。
    开海一事,朝廷关税征收的其实是九牛一毛。关税最多是十五征一。更不要说,征税这上面,并不是太严苛的。有一些漏洞可以钻的。朝廷固然每年多几十万甚至将近百万的关税。比起勋贵们获得还是少了很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句话,可以有很多解读。但是而今政坛上的就最明显不过了。朱元璋大笔一挥,让大家大把赚钱。淮西勋贵一下子成为了朱元璋的好兄弟,老兄弟。
    什么违纪犯法,大家都没有敢做了。一旦做下来,被取消海上经商的资格。那可就亏大了。甚至有一些衰落的勋贵。比如诚意伯。也就是刘伯温刘家,刘伯温父子身死。继承者不愿意干涉朝廷事务,守住老家的田产,并没有碰跑海这一件事情,当然了,也有方国珍的方家重新崛起,在海上拥有影响力的原因。
    因为刘伯温与方国珍那是有死仇的。
    但是刘家将只觉得跑海的名额让给了商人。立即有每年数千两的孝敬。
    这样的情况下,让勋贵们遵纪守法。朱元璋一封圣旨就能办到。甚至觉得谁不顺眼,剥夺一些权力。大部分勋贵即便有怨言,也都老老实实的。私下也没有什么小动作。
    毕竟,其实大部分勋贵都知道,他们的手段可没有他们这位皇帝狠。只是很多时候是不甘心而已。而今喂饱了,自然去醇酒美人了。何必与老上司闹不痛快?
    蓝玉才有这么多钱。
    很多人觉得,蓝玉出这么多钱不亏吗?不亏。一点也不亏。
    首先灭国之功。即便有一半在手,蓝玉就足够封国公了。其次,何夕打下一半的高丽,何夕是一个老实人。高丽五百年的积累,几乎没有怎么伸手。不过是用于军需而已。
    但是其他勋贵可不是这样的。
    蒙古人对于攻城这一件事情,是这样规定的。只要能攻下城池,城中的子女钱帛尽赏之。而明军没有这么过分。但是一般来说。攻下城池之后,战利品都跪各部所有。甚至一些劫掠,只要不是太过分,也不会多管的。
    而刚刚成为俘虏的百姓,他们也不敢去告状。
    只能吃一个哑巴亏。
    半个高丽,蓝玉不相信能弄不出几十万两,上百万两的甜头。这只是投资,一点也不亏。
    何夕淡然一笑,说道“永昌侯,可是小看我何某,此等事情,要阿堵物何用 ?”
    不是何夕清高。而是此刻的钱对何夕来说,就是一个数字而已。多一些不多。少一些不少。而且政治上的权力却是最重要的。傻子才为钱办事。
    蓝玉说道“那何兄请讲。”
    何夕说道“我其实无所谓的。只是手下人要安抚,总不能让人家跟着打了仗, 什么也没有捞到吧。”
    蓝玉说道“这个请放心。叶旺我保他一个伯爵。哈刺不花我也报他一个伯爵,蓝赤心那边我自己安抚。怎么样?”
    蓝玉说这个,并不是乱说的。
    叶旺一个伯爵,是毫无问题的。
    毕竟叶旺资格够老。即便不算这一次打高丽的功劳。一个伯爵都没有问题。只是他上面没有人提,自然也没有人说了。叶旺当千户的时候,蓝玉还是小屁孩。不够资格上阵的。
    更不要说这一次功劳不少。
    至于哈刺不花的功劳是有一些欠缺。但是谁让哈刺不花出身好啊。
    木华黎家族,在元朝除却黄金家族之外,就是第一家族了。影响力太大了。朱元璋对纳哈出封侯,就是为了分化元朝。更不会在哈刺不花封赏上抠抠搜搜。这很有政治意义。
    朱元璋说过,不管是那族百姓,只要诚心投靠朝廷。朝廷视之如一。哈刺不花就是典型了。很有统-战价值。
    再加上哈刺不花的确有战功,稍稍放一些水,也是可以的。
    何夕说道“第二,那就是高丽的人丁。我在平壤查验户口,高丽五百万人,少了,少太多了。我在辽东缺人。今年一年之内,你答应运一百万人到辽东。三年之内, 要运三百万人。不可拖延。”
    蓝玉皱眉,说道“这------”
    何夕慢条斯理的将羊肉又倒进去一盘,说道;“怎么做不到?”
    蓝玉摇摇头说道“倒不是做不到?只是如此一来,高丽就要乱了。”
    高丽才五百万人。就算有很多隐户。那也没有一千万,三年运走三百万,等于十个人中运走三个。而且蓝玉很清楚大明移民是怎么粗暴的。解手这个词的来源,就能说明这一点。传说明代官府迁民,一根长绳子帮着很多百姓,谁要方便,就向长官报告要解手。
    对国内百姓都这样,对国外百姓又能如何?不出乱子才怪。
    何夕说道;“不这么做高丽就不会乱吗?”
    蓝玉一听,知道何夕话中有话,立即说道“还请何兄指教。”
    何夕叹息一声说道“我是这几日才搞清楚,高丽简直是一个火药桶,即便没有这一战,一定也会乱的。我就说一个人。郑道传乃是李成桂的谋主。曾经是高丽的探花郎。但是我打听了。他在十几年前,就投奔了李成桂,甚至劝说李成桂谋反。之前高丽王去世。高丽之内,有数股力量都想拥立新主,有与元朝勾连的。有自己想办法的。总之多不胜数。”
    “我之前不明白是为什么?而今知道了。高丽大族有一个叫本贯的东西,就好像是魏晋时代的郡望,总之,整个高丽,不大的地方。就有几十家豪族。除此之外,几乎都是奴婢。自耕农几乎没有?”
    “百年前,元朝入侵。农民就暴-乱了,只是当初的高丽国王手腕不错,借农民军打元军,最后失败了,他立即投降。算是一箭双雕。而今百年时间,积重难返之局,从最下层的百姓想造反,他们想活,上层的士大夫想造反,他们想往上爬,更是因为高丽王室血脉稀薄,顶级的大族也想造反,想取而代之。”
    “这种情况下,更增加了我们,也就是他们说的明寇入侵。总之,而今高丽的局面。就像这火锅,豆腐,白菜,羊肉,萝卜,各种调料,真是一锅粥。下面更是烧着土地兼并积重难返之火,不滚才怪。”
    这是何夕这几天的阵势调研,所得出的结论。
    李成桂建立朝-鲜,是时势造英雄。高丽内外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不变不行。不大变就大乱了。
    而今何夕这么容易打进来,更是占了这个便宜。
    否则高丽王朝内部体系完整没有内乱。区区四万大军,渡过鸭绿江或许没有问题,哪里那么容易打过来,高丽人野战不行,但是守城还是可以的。一座座城池死守下去。即便是消耗,何夕也消耗不起啊。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