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二章  远思
    何夕回到家中,先去见了安庆公主。
    安庆公主自然一阵埋怨。埋怨何夕这个当爹的, 这么长时间才来见过几次孩子。甚至没有朱雄英跑得勤快。
    何夕只能赔罪。
    不过,安庆公主也仅仅是口上埋怨而已,她也知道朝廷上出事了。何夕这一段时间很忙。比起何夕一直在外面。在京师随时能够看见,已经是再幸福不过了。
    她已经很满足了。
    只是何夕看过孩子,粉团团的好生可爱,有些话就说不出口了。他先说道“太子给孩子起了名字,就叫远思。何远思。你觉得怎么样?”
    何夕不敢吐槽太子。但是她妹妹却不在乎。安庆公主说道“不怎么样?觉得平平。”
    何夕说道“要不让父皇起?”
    安庆公主摇摇头说道“算了吧。父皇能起好名字吗?我看,他比太子大兄还少书生气,不要搞出什么,杀尽江南兵百万,这种吓人的话。就叫远思吧。”
    安庆公主随即低头逗孩子,说道“远思。何远思。”
    小孩子知道什么?只是知道妈妈和他玩耍。高兴得合不拢嘴,哈哈地笑,甚至在喷口水。
    安庆公主一边笑,一边拿起一边的手帕,给小孩子清理嘴边的口水。
    何夕见状,心中暗道“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有些事情是瞒不过的。该说也就说吧。”他小声说道“朝廷的新任命下来了。我要离京了。”
    这一句声音不大。却好像有一种魔力,安庆公主一下子愣住了。好像是定在了原地。
    好一阵子,安庆公主才说道“去哪里?”
    何夕说道“南洋。”
    “南洋?”安庆公主大声说道;“去南洋做什么,南洋有什么?怎么派你去,不行,我要找父皇去了。”
    何夕说道“媛儿,你知道的。这是不行的。”
    安庆整个人失落无比,说道“我知道,父皇是不会答应的。因为父皇不会因为儿女情长而坏国家大计的。你也不会答应的。因为你是大英雄,大豪杰。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建功立业。更不会因为儿女情长而耽误大事。”
    何夕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拿什么来安慰安庆公主。
    安庆公主语气低沉,说道“其实,你不该对我这么好。你如果不对我这么好,我其实也不会太在乎,你的出外。其他家的夫人们,其实也都是这样过来的。只是你,你, 你偏偏令我舍不得。”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何夕说道“媛儿。我-------”
    就在何夕绞尽脑汁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忽然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却是小小的何远思不满意父母两人都忽略了自己。
    安庆公主立即将何远思抱了起来。
    夫妻两人的交流就沉默在孩子的哭声之中。
    ------
    晚上。何夕在书房睡了。
    这也是何夕第一次在书房睡觉。
    何夕与安庆公主夫妻这几年,这是第一次拌嘴。当然了,并不是安庆公主将何夕赶出来。而是安庆让何远思这臭小子占了何夕的位置。何远思一直吵闹,安庆公主这才劝何夕过来。
    按理说,何夕来到了书房,虽然名义上是书房,但就是设施上,一点也不弱于卧室。这种情况之下,何夕能好好睡觉才是。只是何夕满脑子都是混乱的思绪,根本不能入眠。
    何夕想到自己对不起安庆公主,觉得自己在孩子才这么小的时候,去南洋,甚至不知道去多久,说不定回来的时候,孩子就已经会说话了。感到惭愧。
    又觉得这突如其来的任命,将自己的计划给打破了。
    他也在思考,辽东事情该怎么收尾。毕竟,他可以不去辽东,但是辽东的事情,也要进行下去。不能耽搁,因为辽东与台湾的大木,是未来造船业的主要原材料来源。
    至于台湾开发程度还太低了。虽然距离沿海比较近,但是主力还需要辽东大木,更不要说,这还有南粮北运的想法。
    何夕心中暗道“我离开之前,需要见陛下一面。商量这里面的事情。”
    就在这无数事情一一想出一个结果,或者理出一个头绪的时候。忽然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涌上了何夕的心头。太子为什么要给孩子起名叫远思。
    这名字不能说不好。但是何夕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东西被自己给忽略了。
    何夕似乎想起什么。立即披衣而起,点灯,从书架上找出韩愈的文集。然后一篇篇的翻看。找了半天。终于在《与少室李拾遗书》之中,找到了,太子提到的那一句话“必望审察而远思之,”也找到了这一句后面的一句话“务使合于孔子之道。”
    何夕反复揣摩这一篇文章。靠在椅子上,叹息一声,说道“古人说话,真麻烦。”
    这一句话,才是太子的真意。
    合于孔子之道。
    要怎么才算是合于孔子之道?
    何夕冷笑。
    他揣摩着这四个字。不知道,这是太子的警告,还是劝谏。抑或者是太子的底线。不过何夕很清楚,他永远不可能合于孔子之道。他之前也想过。但是在大明政坛上沉浸时间越长。
    他越明白一件事情。
    孔孟之说,是一套符合中国古代社会,静态的稳定的统治体系。在古代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只能牺牲一些东西,来完成对天下的统治。
    但是工业社会,不,或者是近现代社会。是一套完整的动态的发展体系。
    似乎有人觉得,古人变个法,不是死那么多人,就是闹出党争。后来被清算云云。但是如果看现代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似乎每年都在变化,每一年都在变法。而且越来越好。
    很多下意识觉得,变法改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古人不行而已。
    却不知道双方的思想体系,与生产体系,价值观念,就没有一样相同的。
    在后世,何夕这种到一地能改革一地弊政,做得更好的官员,那是改革先锋。但是在这里,却是一个爱折腾的,轻佻,傲气。等等负面标签都贴在身上了。总之一句话,不够成熟稳重。
    这种对立,何夕能感受到,朱元璋也能感受到。太子而今也感受到。只是两人对何夕的态度不同。
    朱元璋是铁了心看看何夕所代表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让何夕去折腾。而太子却觉得他有必要提醒何夕,不能让何夕走上歪路了。
    或许这一句话,就是提点。
    不过,何夕终究是做不到的。
    何夕此刻感受到他与太子之间,那道深不见的鸿沟,这道鸿沟,既是太子与何夕之间的。也是古代与现代之间的。
    何夕心中暗道“我确实要远思了。”
    是的。朱元璋在,他什么也不怕。但是朱元璋只有十几年寿命。洪武三十一年的时候,何夕也不过三十多岁而已。他还有后半辈子要过。他现在就要为此做准备了。
    太子如果按照历史上早亡,也就罢了。如果太子真活得比朱元璋久,何夕也要有所准备了。
    太子大兄很好。为人处世,也没有对不起何夕的地方。但是,大明该走向何方,却不能由太子说了算。何夕此刻忽然理解了之前朱元璋对他提点。国家大略,天下大局都是什么?
    我的大局才是天下大局。
    这一夜,何夕书房的灯亮了很久很久。一直到天光大亮。金乌东升为止。而何夕整整一夜没有合眼。精神看上却还亢奋之极。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