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九章     太平钢铁报告
    燕王不是最早到南京的,但也不是最迟的。
    他一到南京,就被太子接去了。
    太子与太子妃吕氏,与先到楚王, 齐王,鲁王,几位一阵寒暄不提。
    燕王问道“父皇,现在可有空?”
    太子说道;“不巧了,四弟且先去拜见母后,我已经派人问过乾清宫大太监徐正。他告诉我,安庆驸马今日也从太平回来了。有重要事务要禀报父皇。父皇下令,今天所有人都不见。你且先去拜见母后,或许晚宴的时候,就能看见父皇了。如果不能,也就明天了。”
    燕王说道“那臣弟就先去拜见母后了。”
    燕王却暗暗嘀咕“徐正,我记得父皇身边的太监不是他啊?此番又是何夕。看来父皇看重何夕,要比我这个儿子还要看重。哎,京师才是天下之中,出外数年,南京人情变化,几乎让我不认识了。”
    ------
    乾清宫中。
    朱元璋正在细细看何夕所言之事。
    关于太平铁厂。或者说是钢厂。
    朱元璋在何夕身边一直有眼线的。何夕的那些弟子之中,就有朱元璋安排好的人手。朱元璋已经知道何夕手笔相当之大。但是真看见何夕的规划。已经吃惊非凡。
    因为何夕规划出来的铁厂,产铁多少,还是未知数。因为何夕对大明冶铁技术进行过整合。再加上新思想新办法加入。让大明冶铁技术一直在前进之中。
    诚然。这种进步速度谈不上革-命性的。不过是在何夕当成建立技术框架下,敲敲打打,缝缝补补。
    这也让何夕不得不承认。虽然大明是有一些顶级工匠。但是这些顶级工匠,毕竟是工匠,不是科学家。他们只能在现有的框架之中作出补充,是不可能开辟出新的技术。
    不过,即便如此。
    何夕原本设计的钢炉,也大了一圈。变成了真正的高炉。产钢的效率与质量也稳定下来了。但是具体长期运行,一台钢炉能够稳定运行多长时间。或者,年产量能有多少。这还不确定。
    但这不妨碍,何夕进行规划。
    何夕规定铁厂,是绵延几十里的长条状。中间就是马鞍山铁矿出山的那一条水道。以这一条水道为中心,周围全部都是铁炉。从山中运铁矿,从长江上采购煤,通过这一条专用水道连接。各种铁炉钢炉,最少有一两百座。未来产出多少,何夕不确定。毕竟稳定产出,是需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之上。
    煤这一大项,何夕还没有搞定。
    但是一年千万斤生铁产出,是必须的。
    何夕这已经是往少里算了,是基本的。甚至在何夕看来,真要一切顺利,一年产出十万吨,在后世也不多大的铁厂。
    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却不一般了。因为这个铁厂最少需要数万人之多。毕竟在古代机械不多。很多事情都需要人力上的。人多力量大,绝非虚言。这也是为什么何夕要将铁厂沿着河道修建的。甚至要先修缮这一条几十里长的小河。因为水运是最方便,最节省人力物力的。
    数万人的铁厂,在朱元璋这边就不得了了。
    首先人数,要知道,这个时代大明上下不过六千多万人。很多人大概没有这个概念。要知道大明几百个府。一千多个县。平均下来,一个县都不会超过十万人。
    而且这个数字是比较符合现实的。
    毕竟朱元璋下令调查的。人数即便有差距,大抵是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丁没有算进去。也差不了多少的。可以说,一个铁厂所需要的人丁,就已经是一个县所有人了。
    还有铁厂所需要的场地。
    古代的很多县城,都是三里之郭,五里之城。也就是周长十余里的小城,放在后世,未必有一些小区大。这里说的并不是天通苑那种特大型小区。寻常小区就胜过古代的县城了。
    这绵延几十里的厂区,虽然因为要靠近河道,大概也就一两里宽。但是算起来,也比很多府城的面积都大。
    其中所消耗的财力物力都不用说,单单是土地就不好说,毕竟靠近河道,好浇地的土地,从来是最好的。何夕大手一挥,画出来的都是最好的土地。这些土地的价值有十几万两,甚至更多,都是说得过去的。
    在何夕看来,一个仅仅算说得过去的太平铁厂的项目。但是朱元璋这里,就是吃掉他半个北伐支出的销金窟。
    何夕其实并不明白。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差距。
    并不明白,一个物资匮乏时代,与一个物资过剩时代的不同。
    在他看来,他提出的这个工程,除却在土地上有些开支以外。其中种种,后世大部分县,不,甚至某些乡镇来投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他并不知道,在大明这里,就很有可能是大明朝廷除却战争,俸禄以外,甚至超过修孝陵之外,大明第一工程。
    不是说拿不出来。而是任何时候财政开支,都是有丁有卯地安排好了,忽然拿出这大一笔钱,根本不大可能。
    皇帝手中也没有余粮。
    何夕滔滔不绝地将自己太平铁厂项目说完之后,也发现朱元璋的脸色并不是太好的。这才讪讪地说道“陛下, 其实不用那么着急的。反正而今煤还没有搞定。我这一段时间再查查,看看长江沿岸,哪里有煤矿?如此长江沿岸没有,可以看看长江各支流的沿岸。”
    “不用了。”朱元璋说道“铜陵有煤矿。我已经安排好了。最近就可以开采,从你的工理学院之中调集一批人手过去就行了。”
    何夕一听,说道“这就好办多了。如此一来,长江联系两地,太平铁厂,今年就能运行起来。”
    朱元璋嘴角微微抽动,不知道怎么才能告诉何夕,他没有钱了。
    是的。虽然从洪武五年到洪武十四年这将近十年的时间之内,朱元璋都在休养生息,并没有大动干戈,是存下来不少钱粮。但问题是,去岁三十万平云南,今年大出师。而今还在准备在草原上营造城池,这哪一项不是大开销。
    如果说大明财政而今处于破产边缘,那自然不是的。朱元璋的家底还没有这么单薄。但是如果说大明财政紧巴巴的。如果再来这一笔看上去最少百万两级别的开支。朝廷就一点积蓄都没有了。
    朱元璋本质上,是不喜欢冒险的人。不管是军事上的冒险,还是财政上的冒险。
    他才不想让大明财政陷入这样的窘状之中。
    朱元璋咳嗽了两声说道“何夕此事从长计议吧。这一件事情,不急。”
    何夕说道“陛下,不能不急啊。大型工业建设,一年是修建不好的。我估算过,太平铁厂即便而今马上修建,等完全修建好,也要一年,甚至更多时间了。而且太平铁厂修建好之后。想要真正满负荷运作,估计两三年就过去了。”
    “任何工业项目,必须要考虑硬件与软件,甚至软件要比硬件更重要。最少要培养万余技术工人,这是比修建太平铁厂更难的事情。”
    “而且太平铁厂的意义,并不在于太平铁厂本身。”
    “是的。我承认太平铁厂甚至不能算是工业项目,他只能算是过渡。但是如此大量规模铁厂建设,一旦成功,就能复制到全国各地,将铁打成白菜价,真正让大明进入钢铁时代。”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项目。越早越好。”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