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一章    诚
    刘三吾在翰林院之列,微微垂首,就好像没有听见一样。
    好像没有听见何夕说的话一般。
    沉默的好像雕像。
    争斗是一门艺术。本来,刘三吾想要联合方孝孺一起发难。在他眼中方孝孺这个人并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宋濂,宋濂在朱元璋身边十几年,为天下文臣之首。提拔了不知道多少弟子,贤良。如果宋濂活着就再好不过了。有宋濂出面,一句话,顶他一百句话。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宋濂所选中的衣钵传人,却是如此胆怯。
    他自然要改变方针。
    不是不对付何夕了。只是要保全自己。
    谁都知道,天子是给何夕站台的。今天一开始,就针对何夕,是打何夕的脸?还是打天子的脸?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朱元璋积威之下,天下人仰之鼻息。敢与天子作对的。要么就是权臣大佬,如胡惟庸,李善长之流。要么就是秉承心中之道义,冒着生命危险的宋濂等人。刘三吾属于后者。
    但是不敢是谁,都没有胆子,直面天子之威。
    所以,所以打何夕,不打天子是最重要的一点。
    天子给何夕站台。这台也须等天子占完了,才能针对何夕动手。
    而今不是时机,不过,在何夕讲的时候。刘三吾也在暗暗打腹稿。
    何夕其实,一直在防备有人发难,他知道今日必然有这么一出。备课备了不少。先讲南宋灭亡,首先就是南宋交子说起,从南宋理宗年间,交子与铜钱的比例,在一比二百上下。南宋发交子,以二十年为届,但是在此之前,一直这个比值,但是在南宋灭亡之前的两届交子,已经跌到一比七百,乃至千余。
    而且连这个比值也不能维持了。
    于是,朝廷给前线将士发的交子都是废纸。废纸也就罢了。贾似道还要推行公田法,想发交子当钱,买下江南良田,作为发交子的本钱。这种无中生有,钱里套钱的手段。不比二十一世纪的金融创新差。
    但是大宋对将领们从来是,政治上压制,经济上宽容。贾似道想拿下的田,相当大一部分都是那些将领的。
    于是,前线将领们就用脚投票了。
    原本抵抗元军的军队,一下子就迎风送款了。
    然后又从南宋财政制度开始说起,从南宋财政三千多万贯,对比北宋六千多万贯。再说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一直存在的财政危机。为什么宋朝大抵是财政最富裕的国家,但是钱却一直不够用。这就是宋朝根子上,也就是遗传于五代的军事制度。
    “国之强,赖兵。兵强则国强。然后宋主得位不正。猜忌天下群臣,以为将害我。宁费天下之财,养无用之兵。兵强则敌不惧而我先惧。何以至此?”
    何夕讲到这里,微微一顿,这一番内容讲下来,已经一个多小时了。里面全部是干活。也不枉他备课备了好几天。
    各种史料查得头晕。
    一些史料,当世都很少。是后世整理出来的。
    说到这里,有些口干舌燥。忍不住微微一顿,抿一下嘴唇。但是没有水喝。因为给皇帝讲课。根本不可能为人准备水。
    “陛下,何大人有些疲惫了。让何大人休息一会儿吧。”刘三吾笑眯眯的,好像是一个好好先生。说道“这个问题,臣为您解惑吧。”
    朱元璋见状,心中暗道“刘三吾沉不住气啊?”
    兵法有云,避其锋芒,击其惰归。朱元璋亲手打下天下,兵法都已经融进骨子里。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如此。他一直等着有人出来。而今总算是有人出来了。
    朱元璋说道“哦,何夕下去喝口水,刘大人,请为朕解惑。”
    何夕躬身行礼,退后几步。来两侧的走廊上,徐正立即端了一杯水等着。
    何夕刚刚拿起水杯,就听刘三吾开口了。
    刘三吾说道“陛下,臣先恭喜陛下喜得佳婿,宋可以亡,能在此事上讲得条理分明,天下不出一张之手,而何大人,必在其中。天生史才,臣佩服之极。臣以为宋之所以内外猜忌,有名将而不能用,有名臣而自相倾轧。皆以为学问不明。道理不修?”
    朱元璋说道“哦,什么学问,又是什么道理?”
    刘三吾说道“诚。”
    “诚于己,则可以自知。诚于人,则可以尽人性。治国之大本,在于亲亲,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假使宋君能诚于其臣,何以不能得其才而用之,假使宋臣能诚于其君,则何止自坏君臣之道。”
    “咳咳。”何夕猛地将水一饮而尽,说道“陛下。臣有话想问刘大人。”
    朱元璋此刻也不想听刘三吾的话,因为刘三吾说的话,无非是中庸一套。朱元璋说道“问吧。”
    何夕说道“刘大人,读书多少年了?”
    刘三吾说道“老夫孩提读书,屈指六十年矣。”
    何夕说道“老夫子,可诚于人?”
    刘三吾说道“自然。”
    何夕说道“可诚于己。”
    刘三吾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不曾自欺。”
    何夕说道“可诚于君,可诚于天,可诚于鬼神?”
    刘三吾说道“恐怕天下人没有敢自称可以做到这些。”
    何夕说道“那么刘老夫子弟子之中,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
    刘三吾说道“三五个弟子还是有的。”
    何夕说道“那刘老夫子,比宋之贤大夫如何?如司马光,王安石,三苏,文天祥等人?”
    刘三吾说道“不如也。”
    其实问到这里,刘三吾已经知道何夕从什么地方下手了。但是刘三吾一辈子修养,明知道何夕要问什么。也不可能虚言欺人。
    何夕并没有直接说什么。而是向朱元璋行礼,说道“臣的话已经问完了。”
    已经问到这里。已经很明显了。
    大明天下治理,需要的官员何止数万?而天下之间,能有如刘三吾者,不过三五人,即便再多一些,也不过几十人而已。又能做什么事情?事实已经很明显了。何夕就不需要咄咄逼人去追问了。
    “陛下。”刘三吾说道“此乃王道。乃是夫子以来,无数孔孟弟子所追求。道阻且长,却非畏难之时,陛下开国以来,大兴教育,立社学数以万数,一县则必有学。令天下读书声不绝于道路,则正是陛下之圣德。仁道之始也。”
    “天下之事,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这从来是儒学的道路,教化天下百姓,提高天下百姓的道德水准,令天下百姓如圣王之时,则天下自然大治。至于其他的,都是小道末结。
    一件事情,君子做,自然能做好。一件事情,小人做,自然会做差了。
    “何夕,你怎么看?”朱元璋问道。
    何夕知道不能直接反驳。直接反驳,所遇到阻力太大了。刘三吾不是一个人。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
    死一个宋濂,有一个刘三吾,死了刘三吾,还有宋讷, 死了宋讷,还有别人。
    思想是杀不死的。
    只有新陈代谢。
    何夕的目的也不是一点要将儒家掀翻,而是要推行新的国策。这里面的分寸,就非常重要了。
    何夕说道;“刘大人所言有理,然以刘大人所言,恐怕三五百年之内,是到不了刘大人所说的效果。但是天下还是要治理的。故而,治理天下,有万年之长策。也有一时之长计。刘大人所言固然是万年之长策。但却不能因此不谈眼前之长计。”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