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十八章     何夕的应对
    对于这个局面,何夕是有所预料的。
    只是他也没有想到,宋讷会做得这么绝。
    何夕问道“宋大人,您这样做?不怕我报复吗?”
    宋讷说道“我为朝廷大臣,在此一日,就守大节。决计不能让你这种人在国子监散布异端邪说的。你要么早早离开国子监,寻你的荣华富贵去。你在国子监之中,就只能忙这些事情。”
    何夕说道“明白。我也是朝廷大臣。陛下十几年开国,方才有如此局面。不能容忍让你这腐儒,耽搁朝廷大事。”
    宋讷说道“胡说八道。”
    “好了。”何夕说道“宋大人,不用说了。很早我就知道,咱们两人是说不到一起的。既然大人出招,也请看看下官的奏疏的。”
    何夕毕恭毕敬从身边掏出一本奏疏,递给了宋讷。
    宋讷接过一看。却是《请重修元史疏》。
    这正是何夕的反击。
    《元史》就是何夕找到的突破口。
    何夕在奏疏之中,首先指出元史之中的谬误。
    元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中修得最不好的史书。里面问题之多,几乎不可胜数。
    当然了,元史有天然缺陷,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元史修得时间太短了。不足一年。是政治产物。在元朝灭亡之后,朱元璋急于建立正统。而《元史》修订,就是建立正统的标志之一,虽然主持修《元史》的宋濂是大儒。但是这样急促的修建,自然出现很多问题。
    什么为一个人写了两个传记?
    各种生僻的译名,还有传记与传记之间的矛盾等等。大问题,小问题。可谓不胜枚举。
    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引子而已。
    毕竟《元史》是什么样子,不仅仅何夕知道,大明朝上下也是知道的。
    何夕从这个问题上引出来,盛世修史。而元史的质量不好,反而影响到了皇帝圣明的名声。然后以史学大家的身份提出了包括重修元史在内的一系列史学著作。
    包括各种专门史。比如财政史,军事史,等等。
    但是这种修订规模宏大。需要人手很多。为了不重蹈覆辙,重现元史的局面。他建议建立史局。专门负责这些事情。而为了培养专门史学人才,在国子监之中另设一堂,分出一些监生,专门学习史学。
    何夕这一篇文章,写得堂堂正正,一气呵成。
    宋讷一时间也找不到反驳的点。
    因为元史修得实在太烂了。他也看过。何夕说得有些道理。但是宋讷即便政治目光再差劲,也能看得出来,何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于单独教育的史堂。
    只要何夕掌握了单独的教学权,他到底教些什么。就不好说了。
    何夕的学问,本来就离经叛道了。再让他是这样做,对理学是相当不利的。
    “不行。”宋讷说道“这一件事我不同意。”
    何夕说道“宋大人,您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在下,国子监司业,也是朝廷命官,是有单独的上奏权的。您作为我的上官,在下上奏之前,让你您过目,这是对您的尊重。但是并不代表,您能拦得住。”
    “给你的是副本,正本已经送往通政司了。”
    “对了,您的安排,我个人是尊重的。但是家中有事,请假一旬。十日之后,我定然来履职。到时候国子监的庶务,我一定给您处理得妥妥当当。”
    “如果大人没有事,我就先走一步了。”
    宋讷脸色铁青。一句话说不出来。
    何夕说的每一句话,都戳中了他。
    上奏,他拦不住。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在示威。至于请十天假,回来服从安排。这更是子啊阴阳怪气。因为根据宋讷的推断,这一件事情,十日之内,就要闹开了。
    不管结果如何,何夕都不太可能服从他的安排。
    何夕见宋讷不说话,就退后行礼。转身就走了。
    何夕出了宋讷的值房,看着碧蓝色的天空。长出一口气。心中无限感慨。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何夕大概明白了朱元璋的想法。而今他与宋讷之间的斗法,才是大臣之间争斗样子。
    宠臣的威胁之所以强大。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皇帝在想什么,可以投其所好。
    其实何夕也具备这样的实力。
    他知道朱元璋心中是怎么想?单单这一点,就超过了很多人。他就不信朱元璋对这个合理建议有拒绝的想法。
    这也是他作为大明臣子第一封奏疏。
    ------
    夜里,烛光摇曳。
    朱元璋微微愣神。他想起自己已经去常州的女儿,一时间有些担忧。不知道是担忧安庆公主,还是担忧马皇后的病。叹息一声,继续批阅奏疏。随即他一愣,从奏疏目录之中发现了何夕的奏疏。
    朱元璋一声招呼,徐正立即从所有奏疏之中,将何夕的奏疏翻了出来。
    朱元璋细细看完之后,随即轻轻一笑,说道“孺子可教也。徐正。”
    徐正立即说道“奴婢在。”
    朱元璋说道“将这封奏疏,传抄礼部,翰林院。下令相关大臣会议,给朕报一个结果。”
    徐正说道“是。”
    朱元璋说道“还有,今后何夕的奏疏放在最上面。”
    人都好为人师,朱元璋也不例外。甚至淮西勋贵之中,有很多将领都是朱元璋调教出来的。作为老师,最喜欢那种一点就透的学生。而何夕就是。大明朝廷运作规则,大明文臣斗争的那些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事情,何夕一点点明白。
    朱元璋心中暗道“或许过一段时间,何夕就不用怎么教了。只是何夕这孩子心善,有些鬼蜮伎俩。却不是他所能有的。俺应该给他找一个谋士。”想到这里,朱元璋内心之中已经有了人选。
    朱元璋已经有了预感。那就是何夕独当一面的速度,要比他想要得快。
    或许他很快,就能让何夕负责更重要的事务了。
    ------
    月色洒在地面上,方孝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方孝孺很是清廉。
    他所在的宅子,不过是一个数间房带院子的小宅子。而且是官屋。也是因为他在秘书监工作。否则这样的官屋,他也是租不到的。
    方孝孺是很少有时间在家里的。作为秘书监的副手,他的生活作息,要无限地与朱元璋靠拢。至于朱元璋什么作息,就不用多说了。也只有日落之后,才能回家。与妻子儿女们见上一面。
    只是方孝孺虽然忙碌,官小而权重。比起历史上,山中隐居的生活,专心学问的生活。也不知道那一个更好。
    只是方孝孺回到家中也不安稳。他看见一个人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不是别人。正是刘三吾。
    方孝孺也知道刘三吾是为了什么而来,他与妻子说了两句,让妻子与孩子都在房间里面。他与刘三吾坐在院子里面。相对而坐。
    方孝孺说道“刘大人,方某身为天子近臣,嫌疑之地。刘大人本不该来。”
    刘三吾说道“我知道。但是方先生乃是宋老夫子衣钵传人,宋老夫子生前,目方先生为儒门宗师之选。而今危及儒门之事。我不得不登门。自然是有些不妥。但是这一件事情,我不登门, 先生就能不问吗?”
    方孝孺在儒学上很有天分。宋濂从不在学问上限制方孝孺,虽然他年纪尚轻,学问不俗。更不要说有宋门一系的师兄弟。地位不低。所以遇见大事,刘三吾也不能不来问方孝孺的意见。请求方孝孺的支持。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