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五章    四个现代化
    此刻,朱元璋也明白,为什么何夕将财政改革放在前面。
    因为没有钱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何夕喝了一口茶。润润喉咙,说道“中枢三省六部,已经传承数百年,但已经不足用了。天下事情繁多。如果一一对应管理,六部根本不够用。必须另外设部。臣看来,大约有设立十几个部。才堪堪将所有事情管起来。”
    朱元璋说道“愿闻其详。”
    何夕说道“别的不说,单单发展工业,这一件事情当隶属哪一个部?”
    朱元璋刚想说工部。但是工部四司之中。营缮,虞衡 ,都水,屯田,四个司。那一个也不主管工业。朱元璋说道“朕可以在工部下面设司。”
    何夕说道“陛下此法不是不行。但是如此一来,六部下面司级部门,也就太多了。一来六部尚书未必忙得过来。二来,陛下真觉得这样好吗?”
    朱元璋沉吟片刻,说道“说到此事先打住吧。”
    其实朱元璋的想法也未必不好。只需将六部下面的各司,独立出来。成为半独立的司级部门。也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但是这就有一个权力制衡的问题了。
    这些新增的职权。是隶属六部尚书好。还是独立出来好。
    在权力制衡的关系上来考虑,那一个更容易为上位所掌控。
    这些就比较复杂了。何夕完全没有思考。最少何夕的思考,根本不能朱元璋相比。朱元璋所制定的制度,能传承六百多年,虽然有很多修补,但是大框架,没有什么变化。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了。
    在权力制衡的架构上,朱元璋是有出色的认识的。
    此刻朱元璋明白,何夕希望中枢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增设各方面部门,来应对工业发展。但是该怎么做,何夕给的方案太粗糙了。
    朱元璋说道“你在这方面,还有什么想法 ?”
    何夕嘴唇微微一动,说道“臣在这里想得不深,也只有这些了。”
    其实并没有。
    如果说何夕最不喜欢这个世界的东西,那就是皇帝啊。
    不是朱元璋对何夕不好,也不是朱家对何夕不好。更不是何夕对朱元璋有什么意见。而是何夕天然不想让生杀大权在别人手中。
    这种政治环境,是何夕所不能忍受的。
    所以,他虽然与很多士大夫是敌人。但是内心之中,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天子垂衣裳而治天下,即便不是让皇帝君主立宪,成为吉祥物。最少也让大明进入所谓的开明君主专-制。
    何夕很钦佩朱元璋本人,但是对朱元璋统治之中太多专-制成分。其实并不喜欢的。
    哪怕何夕即将成为朱元璋的女婿。
    因为没有那一个人,愿意每日战战兢兢活在随时被人杀死的阴影之中。
    但是这些话,何夕想了想,终究没有说。因为他不知道这有什么后果。不过,并不妨碍他内心之中其实有准备了。
    不知不觉之间,何夕已经组建成熟起来。刚刚来到大明的天真稚嫩一点点地蜕变了。
    朱元璋说道“那最后一个现代化是什么?”
    何夕说道“最后一个现代化,就是学术现代化。曾国藩说过一句话,做事以寻替手为先。也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先找到能继承自己思想的人。因为人总就会死会老。所以,寻找能代替自己的人就尤为重要。”
    “学术现代化,在我看来,分三个方面。”
    “第一,恢复六艺。其实六艺之中最重要的数学。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礼不必提,而乐已经失传。射虽然重要,但是未来火器普及。可以改为射击,御也可以改为骑马或者驾车。书,也不用说了。唯独数学。如果仅仅代表一种实用的数学。不过加减乘除。但如发挥来说,数学乃是科学之母。数学在科学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数学在六艺也有体现。臣就是以恢复六艺,进而推崇数学。让数学成为天下显学。将数学引入实际生产与科研之中,酝酿科学的产生。”
    “第二,整理国故。”
    “陛下,可知《永乐大典》?”
    朱元璋自然知道,点点头说道“自然知道。”
    何夕说道“《永乐大典》固然重要。但是臣以为不够。《永乐大典》仅仅是存往圣之绝学。却没有推陈出新。西方有一个学派,就是百科全书派。这些学者都是参与过百科全书的修订。从而发挥出巨大的影响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实很多后人的思想,都在古代找到渊源。但是独尊儒术,很多其他方面的发展,就受到了限制。而且书籍的问题,很多思想也都在故纸堆中。后世科技发展了。才一一收集。比如有韦庄有一句诗。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可以说韦庄平生之至。但是臣敢肯定,陛下询问身边大学士们,是不知道。因为这是在后世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所发现的。”
    “世上早有失传了。”
    “而元灭宋,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书籍失传。更是有多少学派不在。陛下,想要发展新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复古求新。所以,以修大典为名,收集天下藏书。然后进行整理。将现代学术思想融入其中。推陈出新。”
    “这就是臣的整理国故。”
    其实整理国故这个想法,可不是何夕想到的。不过何夕最大财富,就是很多后世哲人的想法,看似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不知道是多少人智慧的结晶。
    “好。太好了。”朱元璋双眼放光,一脸兴奋几乎按捺不住了。
    朱元璋听了何夕这么多想法。唯独这个想法,最入朱元璋之心。原因很简单。其他方面的事情,都需要大动干戈,很多事情一个做不好,甚至会引发叛乱。
    哪里有何夕上嘴唇一碰下嘴唇那么简单。
    在朱元璋看来,属于反复审视,从长计议的存在。
    唯独,这一件事情,正好解决了朱元璋现在的问题。
    朱元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是君臣之间的不信任。
    朱元璋很明白,治国总要有一个主导思想,可以说是意识形态。朱元璋虽然雄才伟略,但毕竟不是大学问家。在这方面,不能自己创造一套理论。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对后世毛先生的理论,特别喜欢,要反复揣摩一样。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君师一体的。
    朱元璋对这些文臣所秉承的思想,其实不喜欢的。正因为这种不喜欢,才有在士大夫看来,是正人君子的宋濂,宋讷,刘三吾,都是清廉死节之臣。乃是国之柱石。但是在朱元璋这里不怎么受待见。
    无他,道不同,不相为谋。
    彼此能看对眼,才怪。
    但是他之前,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更没有能力创造一套理论。只是忍着。他本来就准备妥协了。虽然不满意,但也没有选择。而今毛先生的思想,给了朱元璋的选择。但是朱元璋对毛先生的思想,也不是要满意的。
    真不满意,毛先生的思想之中,可没有皇帝的位置。
    不过,无所谓,《资本论》这本书。是指出资本主义的弊端,但并妨碍资本家学习用来赚钱。
    只是毛先生的思想,只有在改造之后才能为他所用。
    但是如何改造。是朱元璋一直在想的事情。但是何夕名为整理国故,实际上偷梁换柱的想法,实在是妙计。
    别的不说,这个事情,放在朝廷之上,根本不用朱元璋推动。就能通过。因为这实在太符合,洪武年间的思-潮了。
    什么思潮,那就是复汉。
    朱元璋在很多方面都在清理胡族遗风。恢复汉-风。在服装,礼仪,车架,武器。等等方面都恢复汉唐之风。甚至在典章制度,也有明显地效仿汉唐的风格。
    而何夕这个整理国故的思想,明显契合而今的风潮。是拿出去就能用的事情。比起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要有用的多了。
    何夕说道“陛下缪赞了。”
    朱元璋说道“还有什么?”
    何夕说道“其实最后一点,就是教育了。只是教育耗费太大了。估计需要百年之功。所以臣只说一点,建立起完善的教育体系,从开始的蒙学,到县学,府学,一直到国子监的学习体系。统一的教材。未来普及开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在得人。唯有得人,才能做好事情。而人才是怎么来的。自然是培养出来,如果大明有一天,没有文盲。我大明的国力与而今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朱元璋听了,也心向往之。
    其实朱元璋最注重扫盲了。洪武年间,建立了很多社学,就是农村的学校。但是朱元璋去世之后,这些社学慢慢都衰落了。
    无他,老百姓是最愚昧也是聪明。
    当然他们认为读书没有什么出路的时候,自然不愿意花钱认几个字。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只能说,寒门难出贵子,读书无用论等想法,不是现在才有的。
    历史从来相似,却不是简单的重复。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