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还真别说。
    吴年对于是否要封其他儿子爵位,充满了犹豫。
    细数前世历朝历代的开国君王,都是生怕自己的子孙,以后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所以疯狂封爵。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宗室爵太多,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就以明朝为例,老朱是好皇帝,但始终是小农思想,对儿孙的关照,简直到了变态的地步。
    明朝灭亡,与宗室造成的财政负担,有极大的关系。
    到底是封儿子爵好呢,还是不封儿子爵好呢?
    如果封爵,待遇怎么说?
    一年给多少俸禄,子孙爵位怎么继承?
    他现在是个汉王,自然是不可能封儿子为王的。
    以李金珠的儿子吴昶为例,如果封个“武功侯”。而吴昶又有儿子十人。那么爵位肯定是由吴昶的长子继承,但其他儿子封不封爵?
    而这个吴昶的长子,是不是降低一等爵位?比如说封个“武功伯”?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问题。
    比如说把这些个宗室爵,封在外地,不允许他们随意回京呢?
    还是把他们封在京城,不允许他们随意出京城呢?
    有才能的宗室,是不是要实封?比如说汉朝的诸侯王,有实际的王国政权、军队。
    比如说明朝的九大塞王?
    这看起来也挺好的。
    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了不同的篮子里,如果主干昏庸无能,以至于江山颠覆,那至少还有很多实权王,可以挽回局势。
    要是秦始皇大封自己的儿子在全国各地,没准秦朝就不会灭亡了。
    优点明显,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容易出造反户。
    有能力有野心的王爷,谁不想更进一步,登基称帝呢?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很麻烦。吴年目前不太想细思。反正儿子们中太子不用说了,家业就是他的。
    长子吴敏也还小,八子吴昶还在襁褓之中。先把事情拖延下去,等拖不住了再说。
    不过有一点。
    他会做到父亲的责任,把孩子好好的养大。就算不封爵,也会保证儿子衣食无忧。
    前提是不败家。
    李金珠、娥亲、娥娘听了之后很不满意,她们是要承诺的,或是直接封爵,结果却得了一个。
    “衣食无忧。”
    那生儿子与生女儿有什么分别吗?
    她们都是委屈巴巴,心中哀怨。但也不敢多嘴,生怕触怒了吴年。
    女人的哀怨,可不是好消受的。吴年觉得尴尬,便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匆匆的离开了。
    除了一点幸福的烦恼之外,吴年在深宫之中的生活,还是以轻松愉快居多。
    就连吴年麾下的内阁大臣、六部尚书等重臣的工作,也轻松了很多。
    王朝的建立,并不是单纯的从将军府,变成了王朝。
    以前的辅汉将军府,虽然号称是小朝廷。但因为是草台班子,能顺利运转,与刘知行、李勇、汪由校等人努力的分不开。
    而汉朝的建立,是以楚国的文武百官制度,加以一定的修改。
    各种职权、规章制度都很完善。
    服务于汉朝的官僚队伍,也是空前的庞大起来。
    只要上边的人,脑袋不长歪了。这个制度还是很好运转的。
    这个制度在内阁大臣刘知行、李勇、张海平的统帅下,运转流畅。内阁大臣,文武百官的工作,也自然流畅轻松起来。
    内阁的办公点。
    位于王宫,一座小小的不起眼的文华殿内。
    上午。
    文华殿内。刘知行、李勇、张海平三人坐在榻上,与站在下方的几个官员说着话。
    旁边还有面白无须,精通汉语的高句丽太监以及大内侍卫、小官员服侍他们。
    等几个官员走后,刘知行觉得有点口渴,便让太监下去沏茶。等茶上来后,他掀开盖子,喝了小半。然后合上盖子放在小案上,抬头对二人说道:“这凡事有利有弊。”
    “大王吞并高句丽,弊端也出来了。”
    说到这里,刘知行苦笑着摇了摇头。
    李勇、张海平也是苦笑着摇头。
    辽东吏治清明,又有“汪阎王”坐镇,等闲官员是不敢贪污受贿的。大环境很厉害。
    但是高句丽那边,情况就复杂多了。
    刚才那几个就是督察院、刑部的官员,乃是督察院下的巡按御史,调查出了幽燕地区一些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并且移交了一些证据。
    自古为君难,做宰相也难。
    要是做了无道昏君是会掉脑袋的。
    如果做了无能宰相,导致国家崩坏,那也是要遗臭万年的。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国家广袤了,各种人都有。虽然现在工作变得轻松了,但是面对这么庞大的官僚数量,可要把眼睛放亮了,免得提拔了小人,废黜了君子。
    刘知行三人还不是寻常宰相,而是开国宰相。吴年又愿意下放权力,他们无不感激肺腑。
    生怕自己干不好。
    不过,除了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事情之外,总体上朝政还是清明的。
    刘知行三人的心情,很快就好转了起来。并且分工明确,继续埋头工作。要是遇事不决,互相商量一下。
    要还是不能决定,那就只能请教吴年了。
    但极少,大部分他们还是自己拍案的。
    他们把折子看完,并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之后,就被太监带走,交给了吴年批红。
    吴年批红的速度往往很快。
    刘知行三人很怀疑,吴年是不是一一看完了。但却觉得幸福。
    这是君王的信任啊。
    身为打工人,被老板信任的他们,经常会感觉到热血沸腾。
    很快,就到下班的时候了。太监进来提醒。但是政务还存留了一些。李勇老了,精力不济。便对刘知行、张海平抱拳一声,说道:“二位,我先走一步了。”
    “李大人请。”刘知行、张海平抱拳还礼。等李勇走后,刘知行、张海平一起处理完了折子,在大内侍卫的簇拥下,离开了文华殿,到达了宫门。
    宫门口。
    有两队人马簇拥着轿子,恭候多时了。
    刘知行的目光一凝,在自己的队伍之中,发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人。
    说是熟悉。
    这是他的老师张晨的长子张忠。
    张晨身上没有功名,但并非无能,只是因为无心科举,所以才没有考过。他在家乡,开设了一家私人书院,培养了一些读书人。
    说是陌生。
    张晨、张忠父子在蒙元南下的时候,便带着家眷亲族,南下去了楚都居住。
    师徒之间,关系自然亲厚。
    刘知行还私下里打探过张晨的情况,得知老师安全后,他很欣慰,并派人送去了一些银两。
    刘知行也很快意识到,这无事不登三宝殿。
    “莫非老师一家,要回到辽东居住?”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穿书后我不想宫斗只想咸鱼 水浒:开局迎娶扈三娘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