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
    “啪嗒~啪嗒~啪嗒~”
    秀家的手指有节奏的敲打这岸几,沉默着思考着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对于秀家来说,不检地肯定是不行的了,浅野长政、增田长盛此刻可都留在宇都宫呢,就等着与秀家商议检地的事宜。
    但是检地的话,万一激起民变怎么办?
    秀吉对于因为治理领地无能,引起民变的大名处置可不轻啊,左左成政、木村清吉30万石说改易就改易了。
    秀家可不愿意步这两位的后尘,他还希望以关东为基地,打下一片自己的基业呢。
    “啪嗒~啪嗒~啪~”
    秀家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突然停住,抬头看向长船贞亲说道“这样,你等下就去安排两件事儿。
    第一,所有...我是说所有关东家臣,不论本家还算关东本地的,凡是知行低于万石的封赏全部暂停。
    就和他们说因为贯高制和石高制问题出现偏差,土地的分授暂停,会在检地核算田地之后予以核发。
    在此期间所有的俸禄,一律根据其知行数目,由本家度支禄米。”
    “第二,由你去沟通,向此前决定在平定关东后就返回吉备的那些备队,再次询问转封的想法,愿意留下的一并计算入封赏之中。
    第三,延缓那些不愿意转封的军卒返回吉备的时间,和他们说延缓的时间预计为半年,在此期间军粮由本家提供,每人每月额外提供1贯文,武士提供3文的军资奖励。
    第四,有藤堂高虎安排各备队拆散为大队前去各乡村进行检地事宜,在检地之前进行适当的培训,加快检地的进度。
    第五,由你负责告知奉行,让他们转告相邻,此次检地只是为了摸清楚领内的田亩情况,不涉及税务改革,愿意以钱折税的继续以钱折税,愿意以粮抵税的在秋收后以粮抵税。
    第六,像领内下达五公五民的税赋要求,但是告诉他们地子钱免交3年,3年后童子和老人继续面交,成人减半征收,何时回复另行通知。
    而别栋钱在藩城下的按照80文一年缴纳,农间地区的,一律按照40文钱/年缴纳。”
    日本的税赋其实是分开的,在战国时期领主将一块地分给家臣,他有权根据领主制定的法目在这块领地上自行施政。
    当然大前提是不与领主的法令相违背,其中就有一条非常关键,税赋需要与领主一致。
    以北条家为例,北条将一块预计赋税1000贯的知行赏赐给一个家臣,依据关东的粮钱比例,这块地大约价值10,000石。
    (注:西国由于气候和开发较早的缘故,水利设施较为完备,粮价较低,粮钱折价大约是1:4,但是这个比例越往北越高,到了东北南部地区,甚至高达1:8。)
    依照北条家的法度,他快要在这块地上按照4公六民的税赋征收天赋,粮食必须转卖兑钱之后上交领主,一共折钱1000贯文。
    这就是石高制和贯高制另一个差别了,石高制是整体知行的产量,随后领主根据税赋和地头农民进行分配,最后领主可能只能拿到600石。
    但是在贯高制体制下,农民交给领主的赋税必须是实打实的1000贯,也就是缴税额为1000贯文,这是总包下去的,至于你地头的农民是偷是抢,怎么得来这笔钱,领主不管。
    也就是说历史上记载的成田氏在北条家统治下知行为2850贯文,他们的折价石高制下应该是28,500石。
    田赋这笔钱是由受封于此的领主收的,他收了这笔钱可以用于自己的生活,或者用于军备扩张,为主公提供兵员等等。
    这份税赋,上级大名是没有权利去问他们索要的。
    除此之外,地头农民还要承担地子税、别栋钱等杂税,秀吉为了征朝更是搞出了船税、朝税等等,综合税赋达到了7.5成,造成了大量农民的逃荒。
    而这部分杂税,却是最上级的大名向下级家臣收缴,由家臣再向领内摊派的税赋。
    换句话说,这部分税赋是属于五公五民之外,由地头百姓向最上级的大名上交的赋税。
    这么看来,北条家的四公六民看起来是仁政,实际上是在康家臣之慨。
    秀家免去了地子税(人头税)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在布政5公5民的税赋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得领内的百姓综合税赋与此前北条氏的四公六民一致。
    秀家这么做并不是善心大发,自己掏钱去补贴家臣们的收入,秀家完全可以直接承袭北条家4公6民的税赋要求,反正少的又不是秀家的收入。
    但是别忘了,此次随秀家转封的那些吉备家臣才是秀家的基本盘!
    他们在西国的时候税赋一直都是5公5民,1000石知行收入500石,要是让他们知道拼死拼活转封关东之后收入反而少了,你说他们会不会跳脚?
    你可能要问了,历史上德川转封关东,不也延续了北条家四公六民的政策吗?
    可是人家德川给家臣加封多少啊?平均加封30%,更有甚者直接直接翻倍。
    秀家并不想学德川家康,他想要将关东大量的土地握在自己手中,因为他很清楚关东的发展潜力,如今只是欠缺治理罢了。
    这些土地一旦分出去了,之后的因为拓荒、灌既而增加的知行秀家可一分都分不到,而家臣们会随着每次检地不断修整并增加知行。
    他宁愿只给与平均10%左右的转封补偿,算是给他们涨薪10%也要将大片的土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土地真正的威力不仅仅是农业产出,还有其中的人口。
    这块土地一旦封出去了,今后与秀家就等于隔了一层,在布政上多有不便。
    秀家与德川家康对于关东的态度,本质上是两种施政观点的差异。德川家康并不清楚关东的真正实力,因此选择大肆分封将开拓的责任分派下去。
    但是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在他意识到关东的富庶后,不得不花了更大价钱将这边的家臣尽数转封出去。
    而秀家看得更加长远,他宁愿自己承担关东开发的责任,也要自己攫取关东开拓的成果,毕竟普请这个事儿派给家臣和自己直接管,效果都是一样的。
    在“惜封”的大前提下,你要是再给他们来一出4公6民,吉备武士马上跟你秀家离心离德的,谁还跟你转封来关东啊?
    对于秀家来说,宁愿恩惠关东旧家族,关东的农户,吉备武士也是他必须要安抚的对象。
    看看把自己的基本盘掀翻的下场吧,远的不说,朱允炆把军事勋贵和皇亲得罪了遍的下场是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
    秀家此次转封关东,仅仅是武士/受过训练的足轻就带了2万人,他们的家人少说也有10万众,基本上是把吉备掏空了。
    这些人是秀家对关东统治的基础,只要他们不乱,秀家统治的关东就算有地方农民掀起一揆,秀家都不用在意。
    其实免除地子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鼓励关东民众多生育,过去只要出身的孩子就要交税。
    一人一年50-100文钱,小于12岁孩子和大于50岁老人减半征收,一家子按照7人来算,一年的地子税和别动钱就是500文以上。
    对于农民来说地就这么多,生的越多交税越多,家庭迟早破产,因此他们不敢多生。
    可是在减免了100文钱之后,他们一年可以省出250文钱,生活也可以富裕一些了,这样关东的人口就能出现增长。
    想要开拓关东,在没有机械化设备的当下,人力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秀家刚刚算了一下,以吉备地区百万石52万人来算,每年地子钱在4.2万贯左右。关东的地广人稀一些,地子前的收入应该差不多。
    4.2万贯对于秀家来说也不少了,相当于过去冈山町一年的商税收入,但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和现在的稳定,秀家还是愿意付出的。
    秀家这边对于百姓的仁政说到这里,秀家对于地侍和国人众依旧尽显怀柔,他允许地侍和国人众们自行选择以石高制还是贯高制交税。
    表面上肯定是给了他们更多的一种选择,实际上却是秀家在这里留得坑。
    因为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商人都是和大名绑定的。不是说你随随便便一个几万石领主就可以有自己的商队的,怎么也得是半国的级别才可能。
    城下町的商业区是划片的,领主才没有这个好心去发展城下町,都是包给商人去发展。
    这一点你从一些古城的町名字你就能看得出,很多多少当地商号的名字,说明整个町的房子和小商业都是围绕这个座商发展来的。
    因此,作为大宗商品得以买卖的粮食,必然是由秀家掌控的商号去地头收购的。
    粮食定价掌握在秀家手中,秀家甚至都不需要去做空粮价,刻意压低粮价就能压得国人众的百姓们活不下去。
    秀家这边
    g0828()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抗日之鬼打鬼 我的历史聊天群 虚幻的战火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铁血佣兵 大唐第一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