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番外十五

    时间来到暑假的时候, 戴誉收到了首都航空研究院的录取通知,他顺利考上了董院长的研究生。

    厂领导那边早知道他有继续深造的打算, 尤其是谭总工, 对于他能跟着董院长继续深造这件事特别支持。

    “现在和我们那会儿还不一样,一个铁饭碗可以端一辈子,鲜少有调动工作单位的。但是现在世道不一样了, 技术上的交流也多了起来。”谭总工往茶杯里倒了些热水, 继续道,“像以前那样一潭死水的干工作肯定是不行了, 单位里总要加入新鲜血液的。”

    戴誉笑道:“对呀, 我离开以后, 您也可以从其他单位调人进来嘛, 也让大家有点新鲜感。”

    谭总工叹口气:“话虽这么说, 但是来了新人又得重新磨合。我还是舍不得呀, 花了十多年培养出来的人才就这么走了!你一个,刘小源一个,都走了。”

    “我肚子里的那点货已经被掏得差不多了, 再不出去充充电, 可能连刚分配的大学生都不如呢。”戴誉想了想, 还是说, “咱们厂现在有水上飞机, 有直升机,运输机, 还有汽车的生产线, 其实业务范围算是广的。最近零星有些地方在搞国企改制试点, 咱们厂是第一批被定为对外开放厂的,如果改制的话, 兴许也会是第一批里的。您还是提前做个预案吧。”

    “真要改制的话,民用产品的比例肯定要提高,到时候也是个麻烦事。”谭总工放下水杯,话音一转又说,“不过,我眼瞅着就快退休了。估摸着哪怕真的要改制,也轮不到我操心了,哈哈。”

    “退休又不是不管事了,厂里的事不管,谭戈的事您还能不管?”戴誉笑道,“我也跟您举贤不避亲一回!刘小源走了以后,他的位子一直没人接替。我觉得谭戈是比较合适的。”

    “这小子还嫩着呢!”谭总工不同意。

    “我是真的觉得谭戈不错的。”戴誉好笑道,“我都要走了,还拍您这个领导的马屁有啥用!从业务能力上来讲,谭戈确实是够格的。之前我没有推荐他,就是想仔细观察一下,结果几个月观察下来,我发现谭戈是真的不错,他负责的项目从来没出现过纰漏,这就十分难得了。”

    谭总工当然也希望儿子好,可是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实在是不好开口提拔自己的亲儿子。

    “其实,要我说,谭戈最好能趁机考个大学,去学校里进修一下。以后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评职称评先进也是要看学历的,谭戈的学习能力挺强的,为人也很能吃苦,就是高中学历是个短板。”

    “你以为我没劝那小子去读个大学?可那小子死活不想去,离了老婆孩子,就好像不会过日子了!”

    这话戴誉就不好往下接了,人家照顾家庭总不能说他不对。

    “哈哈,那谭戈还挺顾家的。以后省内要是有类似的培训,让他去进修一下也是一样的。”

    他们系统内部的这类培训其实挺多的,部里的,市里的,工业局的,厂里的,三天两头办培训班。反正就是让人感觉时间紧迫,得抓紧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谭总工冷哼一声:“大男人整天婆婆妈妈的像什么话!我看你也挺顾家的,这不是照样去北京读研究生了吗?对了,你去了北京以后,家里怎么办,就这么两地分居了?”

    “我爱人的工作也调动了,从咱们市计委调去北京一个区的计委工作,孩子也跟着我们过去。算是把家又重新搬回去了。”

    “那还不错,这次机会难得,听说董院长这几年只带了一个研究生,你是第二个。不过,依着他的年纪看,没准你就是最后一个了。”都是一个系统的,谭总工对航空研究院的情况也多少有些了解。“在你正式离开之前,厂里会给你举办个欢送会,大家一起热闹热闹!热闹过了以后,你就可以重新开始了,去北京抓住机会好好干!”

    戴誉没有拒绝谭总工的好意,感谢一番便答应了下来。

    *

    不过,他要带着老婆孩子搬去北京的事,在老戴家引起了轩然大波。

    反应比较大的是三个老人,尤其是戴母,反应尤其激烈。

    “你不是十多年前就大学毕业了吗,怎么又去读大学?”

    “妈,我这个研究生要在研究院读,并不是大学的研究生。”

    戴母哪里弄得明白研究院和大学的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在老一辈人的心里,儿子是大学生,在工厂里工作稳定,受领导器重,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

    去了北京就是与从前的工作单位做个彻底了断,又得从头再来,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嘛!

    “二机厂那么稳定的工作,你就不要了?”

    夏露帮他解释道:“妈,研究院的研究生,属于半工半读的,每个月照样发工资。而且他去了就是院长的学生,几年的研究生读下来以后,多半也是要留在研究院工作的。您想想,这职业发展前景肯定比他留在滨江的工厂里强呀!”

    戴誉与她一唱一和地说:“原本因为我要读这个研究生,我们两口子是要两地分居的。不过,为了陪着我去上学,小夏那么要强的人,第一次开口去求了她大舅,人家费了老鼻子的劲,才把她从滨江调去北京。您以为现在工作调动那么简单呢!”

    “那咱家敏敏的上学问题怎么解决?”

    戴母问完这句话,也回过味来了,人家大舅连儿媳妇的工作都能搞定,给小孩子安排个初中就更没问题了。

    几个老人再没什么反对的话可说,只能当面乐乐呵呵地表示知道了。

    然而,三个老人明明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却在戴誉两口子带着孩子回家以后,一下子就病倒了两个。

    把家里的几个小辈吓得,都跑回戴家来了。

    三个老人现在住的是厂里新盖的家属楼,厂里为了照顾家里有老人的人家,提出要求的都给分了一楼的房子。

    这会儿一家子十几口子人,就聚在这个37平米的两居室里。

    现在的房子没有公摊面积,所以37平米的房子,对三个老人来说,着实不小了。

    可是十来个人同时回来,就显得房子跟个火柴盒似的。大家或坐或站,连个能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甚至需要把房子的大门打开,几个说不上话的姑爷,全都跑去门口站着抽烟了。

    戴荣两口子的房子与这边隔着三个单元,虽然直线距离挺近,但是到底不如原来在一个小院住着,能整天亲亲热热地凑在一起。

    而且几个孩子也都长大了,两个大的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不再需要老人帮着照看,所以他们往父母家这边跑的次数并不多,一周可能会过来两三次,还没戴英和戴兰回娘家回的勤。

    大儿子夫妻走动的不勤,只有虎娃子每天晚上跑来陪着吃个饭,这本就让老人心里不太舒坦。

    小儿子虽然来得次数也不多,只周末能带着媳妇过来。但是孙女是每天放学都来的,跟虎娃子一起陪着两个老太太插科打诨的,日子还算有点滋味。

    这会儿冷不丁听说戴誉要带着媳妇孩子去北京,而且一去就是好几年,甚至有可能以后就在北京常住了,老人家一时真的很难接受。

    戴奶奶没病没灾的,已经九十多了,在家属院里算是长寿老人。

    除了耳朵有些背,眼睛有些花,小脚走路不方便等小毛病,还真没什么了不得的大病。因着整天干活闲不住,她身体还算硬朗,一年到头也生不了几次病,连感冒发烧都少有。

    这次突然就病倒了,躺在床上起不来了,这不就是大事嘛,戴誉的四个姑姑,以及戴英戴兰都回来了,几个女人都聚在老太太的床前。

    “妈,您这个病不占理呀!您小孙子那是为了发展事业建设国家才去北京的,您总不能把孩子一直拴在身边吧?”戴大姑也是七十多的老太太了,坐在床头拉着老娘的手,开解她,“得亏戴誉没去当兵,不然每次回部队的时候,您都大病一场,那孩子还能放心的干工作嘛!”

    戴母跟婆婆躺在一张床上,便于家里人照顾。

    这会儿听了大姑姐的话就说:“我们知道这是孩子的工作,也没说阻拦孩子不让去呀!但你说上火这种事,也不是我们能人为干预的,这身体生不生病我们控制不了呀。”

    得嘞,人家还挺明白道理的,并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老人。

    人家就是默默上起了无名火,你能咋办?

    看着屋里这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戴誉把媳妇拉到角落叽叽咕咕半天,得了媳妇点头。

    他便穿过人群,来到两个老太太的床前,笑嘻嘻地说:“奶奶,妈,要不你们跟我们去北京得了!还能帮我看着点孩子,照顾照顾家里。”

    他这番话简直是一时激起千层浪。

    戴母也不在床上躺着了,让小女儿帮忙把枕头竖起来,她靠坐着。

    “我倒是乐意去帮你照顾家里,可是总不能把你爸自己扔在滨江吧,三五天的还行,时间一长,他自己可过不了日子。”

    她心里也清楚,小儿子的这个提议就是想把他们接去北京养老的。其实敏敏都该上初中了,早就不需要大人看着了。

    “我爸早该退休了,现在算是退休返聘。不如趁着他还在岗,让人接了他的班吧。”

    戴母迟疑道:“咱家孩子都上学呢,大丫她们毕业以后由国家分配工作,也用不上这个名额,能让谁接班呀!”

    戴大姑虽然不同意老娘远走他乡,但是对于工作接班的事,还是接话说:“外面那么多找工作的年轻人,多少人都想找机会接班呢!我们前院有户人家的接班名额卖了五百块!这还只是轴承厂的工作,要是机械厂的,肯定价钱更高!”

    “对啊,我爸的工作不是问题,给他办了退休后,随时可以走。”戴誉劝道,“你们以前也是去北京看过的,咱家在什刹海的院子不算小。前段时间我请夏露的小姨夫帮忙重新粉刷装修了一下,去了就能直接入住。最主要的是,那边是平房,你们不是总说住楼房不方便嘛,去了那边就还和以前一样了,可以在院子和胡同里溜达。”

    曾经住惯了平房院子的老年人还真挺不习惯住楼房的,哪怕是住在一楼,进进出出的也不怎么方便。

    一楼的台阶虽然只有五六级,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几节台阶就算是出门的最大障碍了。

    自从搬进了新建的楼房,戴奶奶出门转悠拉呱的时间都少了。生怕不小心在楼梯上摔倒了,给孩子们添麻烦。

    戴奶奶和戴母被这孩子说得动心,敏敏也过来对着老太太们撒娇说舍不得太奶和奶奶,希望他们跟着自己一家去北京生活。

    眼瞅着戴奶奶就要答应了,戴家的四个姑姑却齐齐摇头不同意。

    为啥呢?

    因为老太太的岁数太大了。

    这时候的人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都讲究一个落叶归根,老太太已经九十多了,哪怕能活到一百岁,那剩下的寿数也不够十年了。

    这么大岁数跑去北京,不是瞎折腾嘛!

    戴大姑就说自家老娘:“人家小两口好不容易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了,你跟我弟妹又巴巴地跟着过去。这不是给孩子添麻烦嘛!你们留在滨江,那养老就是大家的事,去了北京,养老的担子就只能落在戴誉一个人肩上了。”

    那个侄媳妇看着挺和气的,但人家未必乐意长期跟上面的两重婆婆一块儿生活。而且老人上了年纪,今天这疼明天那酸的,有了毛病就得去医院看病。年轻人还得上班,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能耗在老人身上。

    闻言,夏露就赶忙表态:“我跟爸妈和奶奶在一起住了那么多年,早就习惯了。而且三个老人的身体都还算硬朗,去北京替我们照顾家里的同时,还能出去转转。据说现在北京的变化可大了,让奶奶跟妈去看一看,跟十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说起去北京串联的事,戴奶奶那可真是打开了话匣子,虽然满屋子的人都听她说过不下十次了,但大家仍是捧场地又听了一遍。

    “年纪大怎么啦?我还非得趁着自己还能动弹的时候,再去北京看看!”戴奶奶一副不服老的样子。

    其实,戴英和戴兰也不太乐意让父母跟去北京。父母在的时候,她们还有个可以回来的娘家,一旦父母离开,她们就没有娘家了。虽然哥嫂还留在滨江,但那是哥嫂家,不是娘家。

    戴兰急得叫过自己老公,让他去厂里把戴立军和戴荣叫回来,再不回来家里就要变天了!

    她嫁的是厂里小车班的司机,下午还有出车任务,所以这会儿那辆车就在家属院里停着呢。

    人家得了媳妇的吩咐,应了一声,就开车往车间去找人了。

    不过,即便把两个主事的男人请回来了,也无济于事。戴奶奶甚至还策反了自己的儿子,劝动了他跟着戴誉一家一起去北京生活。

    接下来的半个月,老戴家简直是兵荒马乱。

    戴誉参加完了二机厂给他举办的欢送会后,就彻底清闲了下来。回戴家这边跟大哥大嫂谈拢了以后怎么给老人们养老的问题,帮父母打包行李提前发往北京,又帮戴立军的在岗名额找了一个接班的人。

    戴立军为人厚道,只开口要了五百块。

    机械厂的工作名额十分抢手,对方压根儿就没还价,当场就数出五十张大团结给了他们。

    搞定了戴家这边,戴誉又陪着夏露回了娘家。

    夏启航夫妻对于他们的离开没什么太大的反应,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后,何婕拿出汇款单给他们看了看。

    “夏洵大学毕业后被分在北京了,雯雯的高考志愿也填报了电影学院,你们再去北京工作,”何婕叹口气,“三个孩子八成都是要留在北京的。我跟你爸也快退休了,不管我们去不去北京,你们先帮我寻摸一套房子吧。”

    戴誉忙说:“妈,您跟我爸要是去北京,住到我那边就行,咱家屋子够住!”

    何婕摇头道:“你二姨说胡同里的房子一天一个价,趁着现在还买得起,先买一个小的吧。我跟你爸一辈子都住在单位的房子里,在滨江的时候还没什么,去了北京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两边的父母亲人都搞定了,夫妻俩又轮番地与过去的朋友同事聚餐,连戴敏敏都在家摆了一桌饭菜,与玩的好的几个同学朋友一一道别。

    直到全家人的腰围都宽了一圈后,戴誉终于挥别亲朋好友,一家六口人迁居到了北京。

    *

    要说戴奶奶再次来到首都有啥感受,那就是两个字,神气!

    这次有儿子和孙子陪着,下了火车就由夏露的二堂哥开车来火车站接站。

    她第一次坐上了小汽车!

    听说这小汽车是私家车,她还跟人家打听呢,买这么一辆车得多少钱呐?

    她手里攒了不少儿孙给的孝敬钱,要是便宜的话,可以给孙子也买一辆小汽车开开,上下班多方便。

    夏长川没想到这戴家奶奶还挺赶时髦的,来了北京还没进家门呢,就张罗着要给孙子买车了。

    乐呵呵地介绍:“我这个车要贵一点,得两万多块。”

    戴奶奶一听这价格便歇了心思,这车咋这么贵呢!这些钱能在他们滨江买好几套房子了。

    戴誉逗她:“奶,您真舍得给我买辆小汽车开呀?哎呀,看来我得好好巴结您才行,您是大财主呀!”

    “呿,什么大财主,我攒的那点钱根本不够。”

    “也不是非得买我二哥开的这种好车。”戴誉指着马路上刚跑过去的一辆红色小轿车说,“您给我买个那样的就行,那个不贵,也就三五千块吧!”

    戴奶奶眯着眼睛仔细向窗外瞅了瞅,然后豪气地说:“行,给你买一辆!要是我的钱不够,就让你爸添点。”

    戴誉哈哈笑说:“看来我得赶紧去考驾驶证了,到时候开着小汽车到处转悠。人家要是问起来,我就可以吹牛啦!说这是我奶给我买的!问问他们谁家的奶奶能给孙子买车开!”

    戴奶奶骄傲道:“那应该是没有的!谁能有我活得这么久,还这么有钱呐!”

    由于他们一路上讨论得过于真实,老实人夏露在下车以后,还偷摸掐了戴誉一把。

    “你怎么回事?刚离开滨江,就从老太太手里抠钱。得亏离着大哥大嫂远了,不然又的是一出官司!”

    “哎呀,我哪能真要她的钱买车!”戴誉无语道,“别看这老太太答应来北京答应得痛快,心里保不齐还是怕给咱们添麻烦的。我没驾驶证,买车也没用。所以,先这样说着,让她觉得自己是能给孙子买小汽车的,不算是单纯的增添负担,她还能给孙子帮忙呢。也能让她住的舒坦点。”

    夏露狐疑道:“咱奶哪是心思那么多的老太太,我看你做这些就是多余。”

    “多不多余的,反正也没啥损失,以防万一吧。”戴誉让她领着老人们进院子,自己帮二舅哥搬行李去了。

    戴家人在小院里彻底安顿下来后,连续好几天都在接待上门的客人。

    原本要是只有戴誉一家三口搬回北京,就应该是他们出去登门拜访别人。

    但是,戴奶奶跟着一起过来了,她无论是年纪还是辈分都摆在那里呢。所以与戴誉相熟的,讲究一些的人家,听说了他回北京的消息后,纷纷带着礼物上门拜访了,美其名曰过来看看老太太。

    于是,戴誉和夏露仗着有戴奶奶坐镇,省下了不少出去串门的时间精力。

    在家休整了几天,就带着报到材料,去各自的单位报到了。

    两个年轻人去上班了,三个老的加一个小的在家呆着也没事。

    戴奶奶人老心不老,提议趁着天气好出门转一转,并主动要求要去北京的百货商店看看。

    戴立军本还因为突然的退休而有些惆怅,这会儿也顾不上那些情绪了。他简直快被自家老娘愁死了。

    “妈,你在滨江的时候都不去百货商店呢,来了北京咋就突然想去了呢?百货商店里人那么多,万一磕着碰着你咋整!”

    “快别啰嗦了,家里还有不少东西没添置呢!两个孩子还得上班,总不能什么都指望他们去办。咱们在家呆着也是呆着,抽空去一趟百货商店,把该置办的都置办齐全,也能给孩子减轻点负担。”

    说着就拄着拐棍到夏露外婆家打听乘车路线去了。

    于是,当天戴誉下班回家,进了小院,就见一家子人都在院子里摆弄今天的战利品呢。

    戴奶奶和戴母拉着他念叨今天去百货商店的见闻,拿出一样样的东西向他介绍。

    戴誉指着石桌上的一大包东西问:“那里面装的是什么啊?怎么买了那么多?”

    “是秋衣秋裤!”戴母将袋子打开给他看,“今天服装柜台的秋衣秋裤清仓处理,我们把柜台上的货全包圆了!还是首都好啊,秋衣秋裤都卖得这么便宜!棉大衣也在清仓处理,不过今天拿不动了,只能明天再去。”

    戴誉:“……”

    那个大包里的秋衣秋裤少说得有二三十件了,这得穿到猴年马月去?

章节目录

免费都市小说推荐: 青梅竹马那个她 从前有座百味屋 重生六零小辣妻 福晋难为:四爷,求休战 泪涟漪梦:神女倾世谣 穿成团宠后,逆徒总想独占我 次元人 美女总裁的无敌兵王 重回过去的我每天都有在努力 都市之我是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