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卯时三科,没有等到小厮的提醒,卢为标就醒了,小憩一会之后,感觉精神很好。(棉花糖小说网 Www.mhtxs. 提供Txt免费下载)

    卢为标暗暗奇怪,难道那个吴帆徽知道这一点,所以在进入考场之后小憩。

    稍稍整理之后,卢为标来到了考场。

    他的目光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吴帆徽的身上。

    吴帆徽此刻精神饱满,双眼有神,规规矩矩坐着,一脸平静的表情。

    小子,你还真的厉害,卢为标禁不住暗暗的嘀咕了一下,当然任何人都是听不见的。

    辰时,考试正式开始。

    礼房的典吏开始宣读县试的规矩,这大约需要一刻钟的时间,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有关考试时间的,县试第一场的正考,从辰时开始,到申时结束,午时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原地吃东西,不准离开座位,不准离开考场,考生做完之后,进入大堂交卷,凳子不能够马上搬走,留在考场,若是考生经过了第一场的正考,没有得到参加第二场初夏考试的通知,则在翌日下午的申时前来考场,搬走自己的凳子。

    礼房典吏宣读完规矩,礼房司吏宣布县试开始。

    考生纷纷拿出纸笔墨砚,这些东西凳子上面是放不下的,有些只能够是放在地上。

    卢为标从袖袍里面拿出了试题,交给了礼房的司吏。

    司吏开始宣读考题,下面的考生则要记住考题。

    司吏会宣读三遍的考题,方便考生牢记。

    吴帆徽仔细听着考题,司吏宣读第一遍考题的时候,他就完全记住了。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mhtxs.]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份考题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下》,整段的意思用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就可以解释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作为县试来说,尽管是科举考试之中最基础的考试,但考题一般不会太简单,因为考题是知县本人出题,也是知县本人阅卷,考生是不是能够通过县试,都是知县一人说了算。

    与其说县试考学生,不如说县试也考知县大人。

    为了展现自身的能力,知县一般都会绞尽脑汁出题目的。

    遗憾的是,四书五经只有那么多的句子,几百年科举考试沿袭下来,不知道出过多少的考题了,可以说那些出题的考官,将整个的四书五经都翻烂了。

    这也导致一些稀奇古怪的考题出现,考官在截取四书五经经典话语的时候,会将一些毫不相关的经典句子连接在一起,做成考题,让考生去思索,从这些胡乱拼凑的考题之中,硬生生的说出一番子丑寅卯来。

    其实这也是科举考试到后来逐渐没落的根源所在。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解析千变万化,就用其他的解析来出考题,也是可以的,可惜大明皇家指定了朱熹的《四书集注》,所有科举考试的观点都不能够超越《四书集注》,也就难坏了考官和考生。

    吴帆徽抄录下来考题之后,没有马上动笔,而是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知县大人出的考题为何如此简单,不用想考生就会沿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而且还会扩展到君王要实施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观点。

    如此县试作出来的文章,岂不是千篇一律了。

    扭头看了看四周的考生,不少人的脸上已经表露出来喜色,开始迅速动笔了。

    吴帆徽的神情变得宁静,依旧没有动笔,脑子里开始了紧张的思索。

    很快,他想到了与知县大人那次交谈,知县大人询问了民间疾苦的事宜,而且对米脂县遭受的灾荒很是关心,甚至直接询问到了如何解决灾荒之问题。

    一刻钟之后,吴帆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县试考试的自由度相对大一些,虽然也是八股文,但可以政见时务为重点,毕竟一个县的知县,脑子里主要想到的就是如何做好本县的诸多事宜,眼光不会那么长远,故而在县试的时候,也会根据自身的理解,来评判文章的好坏。

    一句话,县试的文章,要符合县里的实际情况,要能够有真知灼见,而不是照抄照搬古人的话语,那些话语对于知县大人署理好本县的政务毫无意义。

    按照这个思路,吴帆徽继续开始思索。

    米脂县连续三年大旱,百姓穷困潦倒,挣扎在死亡线上,大量的流民出现,延安府所辖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农民造反,不管是米脂县知县大人,还是延安府的知府大人,最为关心的就是这件事情了,如何解决流民的问题,如何救济百姓,如何镇压暴乱,如何让地方上稳定下来,才是最为主要的事情。

    由此可以理解,知县大人出这个考题,并非是仅仅要求考生阐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或者说教条式的说明君王要实施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观点,其真正的意思是要继续扩展,那就是如何的实施王道,如何的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个考题,同样符合时局的发展,崇祯皇帝继位之后,大刀阔斧,一举铲除了魏忠贤及其余党,让朝野为之一振,一种清明的气象出现了,尽管此时此刻,朝廷里面清明的气象已经在逐渐的消失,可下面的府州县,不可能很快的感受到,他们依旧是为朝局的变化高兴和欢呼的。

    半个时辰之后,吴帆徽脸上露出了第二次的笑容。

    他终于开始动笔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话语,以及君王要实施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话语,只是占据了开头,字符很少,这仅仅是破题。

    接下来的承题,就延伸到了米脂县所遭受的灾荒了,以灾荒蔓延凸显仁政之重要。

    起讲和入手,吴帆徽将自身的认识灌输进去,提出仁政需符合各地实际情况,且点名延安府所辖各县情况不一样,解决灾荒和流民以及农民造反之情况也不一样。

    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则是吴帆徽发挥的重点了,尽管说这里面的议论,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观点为准,不得越雷池一步,但是从《四书集注》里面找到实施仁政的见解,那是一抓一大把,在每一个观点的后面,吴帆徽都会附上自身之建议和理解。

    一个时辰之后,一篇八股文终于完成。

    吴帆徽再次的抬头,发现四周很多人都在低头奋笔疾书,这让他有些吃惊。

    这样的一篇八股文,耗费接近两个时辰的时间,他都感觉到时间太长了,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写,这些考生是怎么了,难道个个都是学霸,要将朱熹的《四书集注》全部都搬过来吗。

    吴帆徽还是有些困惑的,尽管他脑子里的东西很多,可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这大明王朝的考试,就算有着天大的自信,也要注意观察周遭情形的。

    看了看四周的情形,吴帆徽再次低头,开始仔细阅读自己写出来的这篇八股文,再次琢磨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之间的联系,细细的推敲,看看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生硬的地方,或者是用词不娴熟的地方。

    看了两遍之后,时间已经到了午时。

    吃饭的时间到了,依旧没有什么考生抬头,大部分还是在奋笔疾书。

    这让吴帆徽有些抓狂了。

    ******,难道明朝的读书人个个都是学霸。

    拿出麦饼,吴帆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了细嚼慢咽。

    两个麦饼下肚,吴帆徽平静下来了,他打算交卷了,自己已经尽力了,若是在这里磨洋工,没有任何的作用,相反还会让自己变得急躁。

    吴帆徽很快想到了穿越之前的考试,特别是高考,有些考生整场都是忙乎乎的,几乎都没有抬头,一直到铃声响起,好像还没有做完,但最后分数出来之后,这些考生的成绩并不是很好。

    考试需要积累,需要天赋,总是奋笔疾书不一定有用。

    吴帆徽只能够这样安慰自己。

    午时二刻,吴帆徽第一个站起身,前往大堂交卷了。

    礼房的典吏等在大堂的门口。

    吴帆徽交卷的时候,看见了典吏吃惊的眼神,可他已经不在乎了,神色平静,交卷之后转身离开。

    诸多的考生同样抬头看着吴帆徽,好像是看着一个怪物,要知道考试在申时才会结束,还有接近两个时辰的时间,这个考生如此早就交卷了,难不成是写不出来什么了。

    一些考生的眼睛里面甚至有同情甚至是幸灾乐祸的眼神。

    吴帆徽根本没有关注这些,他的内心已经很平静了。

    走出县衙的时候,吴帆徽看了看周围没有什么人,张嘴狠狠的骂了一句难听的话语,这是什么考试啊,真的是折磨人。

    走在回家的路上,吴帆徽的心情不是特别的放松,毕竟这样的考试没有标准答案,你不知道自己考得怎么样,一切都要看知县大人的判断了。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西周长歌 纨绔子弟变形记 大唐第一衙内 我在红楼改气数 大宋狼烟 三国:开局斩刘备灭吕布 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 威猛岳家军 末日进化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