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已近新年,虽然都中各衙门口规矩是要到大年三十下午才会封衙放假。

    但实际上,过了二十三,各衙门口就基本上都处于闲散状态了。

    除了边关十万火急之大事,其他庶务众京部堂官们一概不理,全部封存等年后再处置。

    如今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给宫里上新年贺表。

    然后等外省的督抚进京,大撒冰敬碳敬后,看看收成,再思量回家后能过个肥年还是瘦年……

    如此一来,送进宫里的奏折也就减少大半。

    而忙碌了整整一年都不得歇息一日的隆正帝,也终于迎来了喘息时机……

    今日,隆正帝难得休沐一日,便在御花园内做东道,宴请皇后和忠怡亲王并张廷玉、郭琇,还有五皇子赢昼,忠怡亲王世子赢普一道赏冬梅。

    算是犒劳一下这些人这一年来的辛劳,当然,赢昼和赢普就是打下手的。

    临入园前,得到了中车府的密信,说贾环送了些自画像给荣国太夫人,极有趣。

    隆正帝便动了心思,派苏培盛前去取来一观。

    如今朝事愈发顺利了,各项清算京察都平稳而下,连敢阳奉阴违者都少。

    因为除了张廷玉外,隆正帝又发现了一名极得他青睐的干吏,便是这位郭琇。

    此人虽无张廷玉经天纬地之才的惊艳,但也极为不俗。

    且有张伯行之操行,清廉,刚正不阿。

    在忠顺王当权的二十多年里,郭琇始终一言不发,不阿附顺党。

    因此坐了足足二十年的冷板凳。

    直到隆正帝掌权后,他才一扫往日之沉闷,十日内连续上了二十八道折子,弹尽满朝忠顺余孽。

    朝野侧目!

    因而得以入了隆正帝的眼,短短数月,便从一七品科道言官,升为正三品的兰台寺大夫。

    在张伯行入冬卧床后,郭琇就代其暂掌兰台寺御史阁。

    升迁之迅猛,纵然当初的张廷玉都比肩不得。

    其也不负隆正帝所望,初上任,便以极强硬严厉之姿,横扫兰台寺内的魑魅魍魉,厮混度日之辈。

    又提拔了许多敢言敢为的愣头青……

    胆大包天,却是连隆正帝都照顶不误,反而愈发受皇帝重用。

    圣眷日隆。

    君臣一行人从汉白玉铺就的石桥上缓缓走过,一边说笑,一边赏着御花园内的数百株初绽冬梅。

    张廷玉、郭琇皆是有诗才之人,隆正帝、忠怡亲王也都通文知墨,留下了几首咏梅之诗。

    过了石桥,便登上了云岩亭。

    数十黄门内侍和宫女昭容侍立在侧。

    宫中内侍早已将此处亭轩下的地龙烧的滚热,周围又有翠障遮挡,不虞有寒风。

    亭轩内分散着几处高几,帝后在上。

    隆正帝不是多话的人,招招手,就让众人落座了。

    正准备说一声“吃吧”,吃完了账……

    就见苏培盛带着个小黄门儿,急步走来。

    隆正帝眉尖一挑,便没先急着开席。

    见到这一幕,赢祥微微一笑。

    董皇后、张廷玉等人也是见怪不怪。

    “陛下……”

    苏培盛捧着三个长盒上前,笑道:“都取来了。”

    隆正帝不置可否的“嗯”了声,道:“就这些?”

    苏培盛忙道:“其他的,多是宁侯与贾家内眷的画像,所以……”

    “哼!”

    隆正帝不悦道:“这个混账行子,整日里就知道在女人堆里厮混,没半点长进。”

    说话间,苏培盛已经打开了一个长盒,取出画卷,缓缓打开后呈现给隆正帝。

    一旁的董皇后已经知道了这是贾环送给荣国太夫人的画像,和政事不相干,因此没有避讳,微微侧过身来,与隆正帝一并观看。

    只这一看,就失了凤仪。

    “噗嗤!”

    帝后二人看的,正是贾环那张一脸意味深长的坏笑,斜着眼睛作“滑稽”状的画相。

    因为写实的画法,当真画的活灵活现。

    董皇后用绣帕掩着口,笑个不停。

    隆正帝则是抽了抽嘴角后,骂了句:“这个混账东西,惯会作怪。”面色上到底还是多了分笑意。

    说罢,将画递给了一旁好奇的赢祥等人。

    赢祥生性和善,除了对独子赢普严厉外,对其他宗室子弟都是和颜悦色。

    因此画一到他手上,赢昼打量了下隆正帝,见他正在看另一幅画,就悄悄溜到赢祥身边。

    这小子天生一股憨劲儿,看到贾环那个模样,登时压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直到隆正帝刀子样的眼神看了过来……

    “皇上,看来贾环这小子还算有几分孝心,懂得彩衣娱亲。”

    赢祥看着画儿,呵呵笑道。

    隆正帝脸色却不大好,再将手中第二幅画随手又给了赢祥,冷声道:“他有什么孝心?朕看就是个没孝心的种子!”

    赢祥闻言一怔,不懂隆正帝缘何忽然见恼。

    却见一旁董皇后抿嘴偷笑,赢祥先松了口气,才低头看手中第二幅画,却是那副贾环大礼跪拜,给贾母请安的画。

    赢祥本是极聪明之人,稍一想,就想出隆正帝不悦的缘由,他呵呵笑道:“这混小子,怕还不知道规矩。

    外省的督抚,哪个不晓得早早给皇上拜年?

    偏他年轻,竟忘了给皇上敬孝心了。

    待日后回京后,皇上当好生与他算账。”

    隆正帝不听还好,一听更来气,恼道:“他是忘了吗?他本就没这份孝心!”

    “陛下!!”

    赢祥正准备笑着劝两句,就听一旁忽然传来一道厉喝声,截断了他的话,也把他身旁的赢昼差点吓一跟头……

    原本悠然家常的气氛陡然一转,肃然起来。

    隆正帝面色纹丝不变,细眸却轻轻眯起,看向不知何故陡然发作的郭琇。

    郭琇原本跪坐在高几旁,此刻站起身来,昂然而立,正色谏言道:“陛下乃天下人主,万民帝王。

    宁侯,不过是一臣子。

    他有何资格,让陛下以孝心而论?

    陛下如此,纲常体统何存?

    臣望陛下,慎言!”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纷纷一变。

    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厮还真敢说……

    隆正帝更是当场黑下脸来。

    豁达如唐太宗,也数次想诛杀人镜魏征。

    更何况心性孤拐刚愎的隆正帝。

    他可以容忍郭琇在公事上,存己见而谏君不折。

    但却受不得在私下里也指手画脚,当场打脸……

    不过,到底还有几分容忍度,强忍不悦,冷哼了声,隆正帝道:“郭爱卿难道不知贾环于朕,于国朝的功绩?

    他是极忠心于朕的,比大多数臣子都忠心。

    也是真心为了朕,为了朝廷着想,并且做出让步的。

    贾家自荣宁二公起,就大功于江山社稷。

    他也每每助朕良多……

    朕以子侄爱之,何错之有?”

    郭琇闻言,脖子一梗就想反驳,却被赢祥起身按住,压回了原座。

    赢祥半是认真半是顽笑的说道:“瑞甫,这件事上,你就不要再做‘铁面御史’了。

    你也是明白人,如今又执掌兰台寺,为皇上爱臣,除却铁面无私外,也要考虑更高的层面。

    贾环身份特殊,所行大功于国和皇上,却又极懂事,居功而不傲,为了皇上和朝廷的大局,懂得急流勇退,不与皇上增忧。

    又这般年幼,这样的孩子,皇上多宠一些,也没甚大不了的。”

    郭琇并不敬服,还想说什么,一旁素来不主动开口的张廷玉难得出言道:“郭大人,此事陛下和王爷论过多次,我也被垂问过数回,皆以为,以陛下的法子去办,最恰当不过。

    今日陛下难得清闲一日,郭大人就不要再多言此事了。”

    郭琇见执掌大秦皇朝权力最大的三人,没一个赞同他,虽心中郁愤不已,到底还是收住了嘴。

    他其实也知道,隆正帝宠爱贾环些,并没什么大问题。

    贾环和前朝江彬之祸不同。

    江彬仗着明武宗朱厚照的宠爱,飞扬跋扈,权倾朝野,心存不轨。

    而贾环在这方面,却是极本分守规矩,从不将手伸入朝堂分毫。

    也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显示,他往朝堂上插了人手,或者与哪个文官大臣结盟。

    只是身为文人,对于武勋出身的贾环,和皇帝这般亲密,天生感到不满和厌恶。

    被三位大佬一起镇压后,郭琇闷闷不乐的饮了盏酒。

    就听前面又热闹了起来……

    “哟!皇上快瞧,贾环成了善财童子了!哎哟,他挣了这么些银子啊?”

    董皇后捂着口,惊奇道。

    第三幅画上,贾环整个人呈“大”字,躺在一座银子堆成的小山上,表情夸张的哈哈大笑着。

    旁边一行小字注解:我发财啦!!

    让人眼红不已时,也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隆正帝深深看了眼笑的灿烂无比的贾环,眼神波动了下,又随手递给了赢祥。

    赢祥看到后,呵呵笑出声来,道:“这种画法倒是头一次见,怪有趣。

    虽没甚意境可言,却能将人的模样真切的画出来。

    贾环最能捣腾银子,倒还真像他。”

    一旁的赢昼馋的流口水,道:“十三叔,贾环才去了多久啊,就赚下了一座银山?”

    赢祥摇头道:“这是贾环在哄他家太夫人高兴用的,南边送来的消息说,他现在还在亏本,亏了不少呢。”

    赢昼闻言一怔,道:“十三叔,这怎么可能?贾环别的能为没有,可赚银子的本事,比谁都厉害。侄儿还想着让他帮我……

    咳,十三叔,他怎么会亏本呢?”

    赢祥耐心极好,也不嫌赢昼蠢笨,解释道:“贾环在南边的动静,触及了许多人的利益。

    那些人自然不乐意见他在南边做大做好,就想法子造谣生事,坏他名声。

    他没法子,只好将一百两银子的东西,五十两就卖出去。

    他开的那条女儿街,许多商货都是从江南现进的,不是他自家的。

    只进商货就要八十两银子的本金,他却只卖五十两,不就亏了三十两吗?

    这还没算旁的……

    唉,他也是不易。”

    赢昼闻言怔住了,再看看画上笑的无比开心的贾环,心有所感,喃喃道:“怪道父皇最喜欢他,只他这份孝心就……”

    说罢,有些惭愧的垂下头。

    赢祥见之笑道:“你能有这个心思,说明心里也是好的。日后多孝敬皇上些,总不能被贾环比下去了不是?”

    赢昼闻言,重重点点头,道:“侄儿记住了,日后定会比贾环还孝顺父皇母后。”

    隆正帝在上面看着,眼神柔和了许多。

    赢昼又不忿道:“十三叔,江南那些士绅怎地那样坏?侄儿也听说过南边的事,贾环办了那条女儿街,救了那么些可怜人,这不是好事吗?江南的士绅不晓得帮衬一把,多积些阴德,反而坏他的好事。

    亏他们还是读书人,也不知圣贤书都读到哪儿去了!”

    赢祥闻言,没有笑赢昼天真,酝酿了下措辞,想给他说说。

    却听一旁郭琇再次忍不住开口道:“殿下此言差矣!

    宁侯虽贵为国侯,功勋卓著,但本身却无任何执法之权。

    纵然陛下所赐钦差身份,也只许视察,不许干涉地方政务。

    然而他却无自知之明,甫一入江南,竟敢废了两江总督,那可是堂堂二品武官!

    接着,更是作威作福,带兵抢掠了整个秦淮青楼,他……”

    赢昼听不下去了,反驳道:“郭大人,那些青楼都是害人精!他们后院池塘里埋了那么些尸骨,还关了好些孩子,他们在残害大秦百姓!

    贾环是在做好事!”

    对于目前而言,隆正帝唯一一个还上心,日后极有可能登大宝的皇子,郭琇也压下怒火,耐心的教导他治国之道,他道:“臣不否认宁侯最终的目的是好的,可是殿下,国朝有国朝的法度。

    法度不乱,天下才可井然有序的治理,不出乱事。

    青楼里有藏污纳垢坑害百姓之事,宁侯可告与两江总督,或是江苏巡抚。

    督抚再将责任下放于金陵知府,由金陵知府取证调查,然后再严厉执法。

    国法无情,亦不容亵渎践踏。

    唯有每个人都遵循国法,朝廷才能长久有序的运行。

    殿下……”

    赢昼脸色阴沉,对于郭琇的循循教导并不领情,反而心里有了误会,道:“郭大人莫要以为我傻……

    若是江南的官儿能办得了这事,秦淮河边还会有那么多屈死骨?

    我听说,那些酒家大多都是江南那些官儿家里开的。

    莫非让他们自己去查自己?

    还不是官官相护!

    你是兰台寺的官儿,怎地早没发现那腌臜之处?

    江南的事出了,郭大人有没有查过都中的青楼?”

    这天儿彻底没法聊了,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吗?

    可郭琇身为兰台寺大夫,偏还没法反驳。

    本是他的职责所在,却没做到位。

    其实,郭琇又何尝不知道青楼这种地方里的脏事。

    不止江南,平康坊里随便查一家,里面也满是冤屈不平事。

    可他又能有何法?

    一来,青楼本就是贱地,妓子本为贱籍。

    那般下贱,自古以来就没人想着替她们做什么,全不当人看……

    二来,纵然他升到内阁大学士,做到当朝首辅的地位,他也没勇气做下贾环之事。

    青楼,自古以来便是名士们流连忘返之地,比家还亲。

    岂不闻,真名士,自风.流?

    若是他带人抄了青楼,且不说青楼背后无数家强大无匹的势力,单说那些名士,都能一口口唾沫淹死他。

    此事,纵然魏征复生都做不到的事,他如何做的到?

    也只有贾环那个不在官场混,却有无敌金身的愣头青敢做。

    可面对赢昼的指责,他却无法将这番话说出,一时间只能沉默以对。

    赢昼看他这幅模样,也不知怎地,心里忽然冒起一股怒火。

    胖脸上本是人畜无害的细眉细眼,竟一时间多了分隆正帝的威严之色,怒道:“到头来,也不过是个耍嘴皮子的官儿!

    整日里只会斗这个斗那个,做件正经本职事,倒不敢说话了。

    你不做,旁人去做。

    你不吭声就是,偏还在背后拖后腿,说人家不好。

    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都说你郭兰台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我看也是在糊弄我父皇!

    父皇,呃……”

    骂的正爽,可提到父皇二字,赢昼却忽然惊醒过来,唬了一头冷汗,心里只道自己失心疯了,竟在他父皇面前大呼小叫,还训斥他的爱臣。

    一时间竟唬出了一身大汗,小眼睛悄悄的,一点一点的转过去。

    原本以为会看到一张震怒的黑脸,却没想到,他平生第一次,在他父皇的脸上看到了惊喜之色……

    ……

    ps:求订阅,求票票~~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抗日之鬼打鬼 我的历史聊天群 虚幻的战火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铁血佣兵 大唐第一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