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如意

    “国老,何至于此?”

    紫宸上书房内间,隆正帝坐于御案后,看着侧面藤椅上的老人,感慨问道。

    老人身旁,苏培盛取了一件绒毯,替他盖住了枯瘦的双腿。

    另一侧,忠怡亲王赢祥亲自斟了一碗参茶奉上。

    老人自然便是为赢秦效命超过一甲子年,功高勋著的李光地。

    他并没有诚惶诚恐的推辞,而是坦然接受。

    看了眼腿上的绒毯,又接过赢祥手中的茶盅,对赢祥笑着点了点头,喝了一口后,李光地布满老年斑的脸上似乎多了分生气,舒服了许多。

    他眯着浑浊的眼睛,看向隆正帝,声音依旧颤巍,道:“陛下,老臣所言非虚言。

    老臣实在是太老了,已经快糊涂了。

    不趁着头脑还有些清醒赶紧退下,怕是要晚节不保啊。”

    隆正帝眉头微皱,摸不清这位国朝元老巨擘的心思到底是什么,便道:“国老,纵然身体暂时不适,也只管安心修养便是。

    朕再派两名御医常驻相府,所需药材,只管从内务府里取。

    内务府没有,缺什么便让各地贡上。

    只是国老莫再说什么乞骸骨之事了,国老国之柱梁,朕离不开国老,朝廷,也离不开国老。

    若无国老坐镇,稳定朝纲,大秦的江山,现在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这句话,隆正帝说的是真心实意。

    太上皇赢玄骤然驾崩,死的不明不白。

    隆正帝上位,初掌大权,然而武将不亲,文臣敌视。

    这种情况下,说他的皇位危若累卵都不为过。

    是李光地在奉先殿发下话来,让神京都中各堂、各部、各司、各衙门口按部就班,照常运转,不得有任何人妄言妄动。

    谁胆敢在这个时候借故生起风波,想浑水摸鱼,李光地便要取此人的项上人头,以镇江山。

    正是这番话,才让满朝皆敌的隆正帝,坐稳了龙椅。

    让那些心怀叵测之辈,不敢轻举妄动。

    对于李光地之恩德,隆正帝打心底里感激。

    听出隆正帝的肺腑之言,李光地呵呵一笑,道:“又何须如此?太医多了也无用,药材家里也堆了很多,怕是到死都用不完喽,又何须再赐?”

    说着,他微微转头,看向站在后面些,始终沉默不语,穆然肃立的张廷玉,道:“老臣说陛下颇有识人之能,却不是谄媚之言。

    衡臣沉稳大气,不骄不躁,才华惊艳,手段老辣。

    处理江南粮荒之策,让人拍案叫绝。

    陛下爱民如子,乃明君也。

    衡臣干练忠勤,乃贤臣也。

    明君贤臣相合,大秦盛世可期。

    而老臣暮朽之年,能放心无忧的安享太平晚年,亦是一大幸事。

    还请陛下答允……”

    说着,李光地又想起身行大礼参拜。

    隆正帝连忙让苏培盛相扶,又让张廷玉亲自搀扶着李光地重新坐稳后,他与赢祥对视了眼,眼神闪烁。

    若说李光地致仕,隆正帝心里的真实心情,其实还是喜多于忧的。

    李光地威望太高,德行太隆,门生故吏遍布大秦各省各州。

    若非如此,当初他也没有底气发出那番稳定江山、杀气腾腾的镇天之语,让社稷都为之安定。

    在那个时候,隆正帝自然极为需要他的相助。

    可是,到了现在,江山平定,皇位稳固之时,有这样一个威望盖主的元勋巨擘存在,连他这位皇帝都要陪着笑脸,就让人心里不那么舒服了……

    当然,李光地本人若没有坚定的想要致仕,那隆正帝也绝不会有任何动作。

    因为李光地太老了,且极少干政。

    可既然他想彻底退出……

    也是好的……

    不过,隆正帝还是摇了摇头。

    李光地见之,已经掉光牙齿的嘴巴张开,嚯嚯笑道:“陛下非流俗帝王,老臣也非沽名钓誉之人,就不要作三辞三留之态了。”

    隆正帝闻言黑脸一红,他确实有这个打算,却不想李光地这么光棍儿,直接撩开……

    心里腹诽一句后,隆正帝道:“既然如此,国老就好生在相府养老便是。食亲王双俸,每年贡享。

    朕也希望,能请国老常进宫说说话,得到国老的教诲。

    至于怀德……”

    怀德,李怀德,是李光地老来子。

    李家独此一根独苗。

    进士出身,如今在翰林院打熬资历。

    听隆正帝的语气,分明是想加恩李怀德。

    李光地忙摆手道:“陛下,如意这孩子,天资平庸,能得进士,已经得到陛下莫大的恩典,岂可再有贪望?

    如意能为不足,强登高位,对他而言,是祸非福。

    老臣并无望子成龙之心,只要他无灾无难,无饥寒困顿之忧,平安到老就足矣。

    此乃老臣肺腑之言,还望陛下体谅老臣护子之私心。”

    隆正帝自然能听出李光地此番言语之真诚,却更让他感动莫名。

    什么是真正的国之纯臣?

    什么是真正的高风亮节?

    多少名臣,到了致仕时,最担忧的,便是自家门楣府第,是自家的儿孙前程。

    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纵然不为过,也让人心中不喜。

    而且,这样的人家,也没见真能富贵几代。

    德行不足,纵然靠着恩典登上了高位,却也成了埋祸之举。

    要知道,位置就这么多,不知多少人在这个圈子里拼搏厮杀,只为登高。

    一切挡在前面的人,都是他们的敌人。

    致仕之臣活着时还好,还能靠门生故旧庇佑一二。

    一旦死了,家族倾倒不过弹指间。

    但是,纵然如此,世人最终还是看不透。

    真正是活出了智慧啊!

    隆正帝语气坚定道:“国老放心,怀德此生定然无忧。”

    说着,又对苏培盛道:“去将朕的如意取来。”

    苏培盛闻言眼睛一睁,却不敢耽搁,悄无声息的去了阁间,未几,托着一黄锦垫底的托盘出来,托盘上,放着一把纯白莹润的如意,雕纹飞凤。

    隆正帝从托盘上拿起如意,看了看,脸上挤出一抹笑意,道:“这柄如意,是朕的母后当年送给朕的,朕心爱之。

    今日,朕就将它赐与怀德。

    他小名既然叫如意,朕就让他如意一生又如何?”

    隆正帝口中的“母后”,自然不是慈宁宫中人事不知的那位。

    而是太上皇的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无出,抚育隆正帝长大,视若亲子……

    “陛下……”

    到了李光地这个境界,纵然心中感动莫名,也绝不至于太过失态。

    只是,到底还是露出一抹震动感慨之色。

    嘴角动了动,却不知该如何谢恩。

    隆正帝见之笑道:“相比于国老为朕做的,朕所赠之,实在微不足道。”

    李光地闻言,欠了欠身子,道:“陛下乃明君也。”

    此言说罢,上书房内忽然陷入了一阵安静中。

    该说的,都说罢了。

    不该说的,也该说了……

    最终,还是隆正帝想要掌控主动权,先开了口,道:“国老,关于贾环之事……”

    李光地摆摆干枯苍老的手,道:“老臣不是昏聩糊涂了,非要仗着一点老脸逼迫陛下赦免贾环之过……”

    赢祥、张廷玉二人听到这句话,眼角都微微眯了眯。

    李光地所言,是贾环之过,而不是贾环之罪。

    就听他继续道:“贾小子今年不过十四五,却已登绝高之位。

    他身份又有些特殊,虽早先吃过些苦,但后面却备受宠爱,甚至,得到太上皇和陛下两代帝王之圣眷,可谓一帆风顺。

    让他受些磋磨,对他而言,也是好事。”

    隆正帝闻言,轻轻松了口气,他还真怕眼前这位老者,提出一些让他为难之极,却无法拒绝的要求。

    他看了眼赢祥,又与爱臣张廷玉对视了眼后,对李光地道:“国老当真老成谋国,朕也是这般想的。

    朕视贾环若子侄,虽然怒他无法无天,却不会当真将他如何……”

    李光地笑了笑,他是真正在权谋算术中活成精的老狐,怎么会猜不到隆正帝的打算?

    他直白道:“陛下是想借此机会,解除贾环的兵权,甚至,想让贾环自此脱出武勋将门之列吧?”

    解除贾环的兵权好理解,罢免了他的官职也就是了。

    可后一句话,却是铺面而来的惨烈!

    除爵!!

    隆正帝闻言,面色一变,似心事被人道破,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

    倒是一旁的忠怡亲王赢祥开口道:“李相爷,皇上非要苛待于他。

    孝懿仁皇后当年留给皇上了一对龙凤如意,其中一柄玉凤如意赐给了令郎怀德。

    还有一柄,纹龙如意,便是要赐给贾环的。

    有这柄如意在,可保贾环百年富贵。”

    一直沉默不言的张廷玉这时也开口了,他面色肃重,声如金戈,道:“阁老,这一策,是下官为陛下所谋。

    宁侯身份着实太过特殊,军功又奇高,年不过双十,便已经战功赫赫。

    更兼,他与武勋将门子弟的关系,亲密之极。

    他便是这一辈将门子弟中当之无愧的核心领袖。

    同辈中,无论是义武侯世子还是彰武侯世子,亦或是蜀中侯世子,无人能与他抗衡。

    甚至不用等到下一代,就算是今日,宁侯在军中的分量,已然不逊于一名军机大臣!

    而他,今年才十四岁……

    下官不是怀疑宁侯的忠心,恰恰相反,下官最敬佩的,便是宁侯为国为民之心。

    但是,宁侯高处不胜寒,且吾等亦要为国朝谋百年之计。

    如此,陛下才万般无奈……”

    李光地侧目看着大义凛然的张廷玉,没等他说完,就摇头道:“衡臣啊,老夫只问你一句,此计正大光明否?”

    张廷玉闻言,面色一滞,脸上的大义之气渐渐散去,面色有些涨红。

    可是在李光地老眼的注目下,却又不能不答:“相爷,此计,非阳谋。”

    见自己的爱臣如此难堪,隆正帝忙解围道:“国老,此计策倒不是完全由张爱卿所为,其实这也是贾环之意。

    出征前,他便与朕说过此事,他亦觉得年纪轻轻,军功太重非好事。

    所以便与朕说,西域此次战功,可以舍去……”

    李光地雪眉一扬,道:“贾小子能有这份心思,倒是难得。只是……那叶道星当真为他……”

    “咳咳!”

    隆正帝尴尬的咳嗽了两声,道:“这倒不是,他原先供出的名头,是带小妾出征打仗……此行违反军规,再加上他在西域强占了万顷田地……

    可是谁知,叶道星却死在了他的手上。

    所以……”

    “所以臣便谏言陛下,趁此机会,让宁侯彻底脱离军伍,享一世富贵便可。

    如此一来,军中将会再次达成平衡。

    于朝廷,于宁侯,皆大欢喜。”

    张廷玉接口,又将责任担当了回来。

    他正视着李光地,沉声道:“李相,下官绝无半点私心,更无半点害人之心,天地可鉴。”

    李光地看着张廷玉,叹息了声,道:“老夫自然相信衡臣你的为人,你的所作所为,当得上舍身为国。

    只是……

    你却没有想过,你这样做,会让贾环怎么想。

    他的心思,也是忠于陛下,忠于大秦的。

    他为大秦所立下的功勋,衡臣,你比不上。”

    张廷玉闻言,沉默了,这个年代,还没有“为了大局”这句冠冕堂皇的话。

    即使有,张廷玉也说不出口……

    隆正帝脸色也有些不好看,道:“国老,朕会补偿贾环的。

    不管他身上有没有官职,也不管他有没有爵位,朕都要护他一世富贵!!

    而且,朕可以加恩他的子嗣……”

    李光地再叹息一声,道:“陛下,这世间,最难得的,不是荣华富贵,是人心,是情义,是信任。

    在这之后,才是利益。

    陛下和衡臣所思量的,都没错,所作的,也没错。

    贾环的存在,太影响军中的平衡,非社稷之福,也非他之福分。

    可是,为何不能与他明言?

    老臣相信自己的老眼尚未昏花,贾环不是醉心于功名爵禄之辈!

    这不正是那么多人,都格外喜欢他的缘由吗?包括陛下。

    若是直接与他明言,未必就不能得到他的体谅。

    他本也感觉到了高处不胜寒。

    可惜……

    再者,衡臣,你这般将计就计算计贾环,所倚仗者为何?

    难道不是笃定为了如今难得的江山稳定,贾环一定不会撕破脸皮铤而走险吗?

    却不知越是这般,越容易让人心寒。

    衡臣,你承认不承认,贾环但凡有点私心,他都能让你下不了台,当面给他磕头赔罪。”

    所谓虎老雄风在,这一刻,逼视着张廷玉的李光地,气势惊人。

    冷酷的声音,让张廷玉额头上遍布冷汗。

    二人前方的御案后,隆正帝的面色阴沉如水。

    李光地与其是在叱问张廷玉,不如说是在教训他这个皇帝昏聩。

    可是,最让他们难堪的,是李光地所言,都是对的。

    叶道星之死,如果真查起来,贾环有罪,但绝不是大罪。

    因为叶道星真正的死因,是“走火入魔”。

    再加上叶道星强闯辎重营,要见极紧要的人物,那名厄罗斯公主。

    还动手打伤了守营亲兵……

    这些缘由加起来,贾环的罪,近乎忽略不计。

    至于斩断朱正杰的一只胳膊……

    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就更不能计较了。

    依朱正杰当夜之作为,莫说只残了一臂,就是直接被杀,都算不得什么大罪。

    所以,李光地所言,正中了他们的心思。

    张廷玉面色发白,咬牙道:“李相爷,下官……下官愿意去给宁侯磕头赔罪。

    但是,下官以为,却不能将朝局之安稳寄托于一人的心性上,那太危险了。若是不趁着这个机会……

    日后,怕更难。”

    成大事者,必有韧性。

    纵然张廷玉极其尊重李光地,但他对自己认定的路,却并不后悔,也并不以为错了。

    李光地理解他,却还是难掩失望:“你以为,罢免了贾环的差事,夺了他的爵,就能消除威胁?”

    张廷玉沉默了下,道:“下官相信宁侯的忠心……”

    李光地呵了声,道:“这件事,其实不怪你,因为千百年来,大概也只出那样一个异数……

    老夫曾听过贾府流出的半阙词,虽不全,却也极有宋意,词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却道故人心易变,真好。

    人心啊,一旦寒了,就多了变数。

    原本的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呵,陛下,老臣真的老糊涂了,不能再为陛下,为朝廷社稷谋策。

    如今形势大好,老臣也可放心回家养老了。

    同辈的人,活着的没几个了。

    老臣孤拐一生,也没落下什么友人。

    唯晚年遇到贾小子这么古怪的小辈,却不想成了忘年交。

    若是便宜,老臣还希望多和他吵吵嘴,兴许还能多活一年半载……

    陛下,老臣告退。”

    ……

    隆正帝强挤出笑脸,将李光地恭敬送走后,上书房内,便陷入一阵难堪的沉默中。

    良久之后,张廷玉面容有些苦涩,开口道:“陛下,此皆臣之过也。”

    李光地的话,终于敲打的张廷玉反应了过来。

    人心易变。

    如果贾环因为此事而心怀怨恨,那后果之严重,不堪设想。

    即使他们现在能压制得住贾环,可以压制他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

    可三十年后呢?

    三十年后,隆正帝怕早已作古,张廷玉也成了古稀老人,而贾环,才不过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而那个时候,他的一干生死兄弟,也早已成了军中的柱梁干将,手握实权。

    局面,将不可想象!

    赢祥心里也叹息了声,却道:“皇上,也没李相说的那样严重。贾环毕竟犯下了弥天大罪,怎样惩处都不为过。

    不过,念他所立功勋显著,又年幼鲁莽的份上,皇上仁厚,从轻发落也好。”

    隆正帝黑着脸,细眸中怒气闪烁,沉声道:“如何从轻发落?就这样将他放出来,让他来嘲笑朕?”

    赢祥忙道:“他定是不敢的,他也自知理亏,所以才一声不响的去了大牢。况且,也不能就这样将他放出来,否则国法何存?

    依臣弟看,还是罢免了他的差事,让他闭门读书思过吧。

    至于爵位,暂且给他留着……”

    隆正帝闻言,面色阴沉,想了想后,缓缓点了点头,正要开口,却见苏培盛匆忙从外间走来,隆正帝眉头一皱,正要呵斥,却听苏培盛苍白着脸急道:“皇上,奴婢刚送国老出宫,折返途中得到消息,说……说朱正杰手下悍将石康,带着十数中车府的卫士去了天牢,要为朱正杰报仇。那石康是朱正杰新招募的强人,亦是武宗高手。皇上……”

    “这个混账!!”

    隆正帝脸色铁青,咬牙切齿的骂道,眼中杀气腾腾。

    他转头对赢祥道:“十三弟,你速去天牢,将那些不知死活的狗东西悉数打杀!

    然后,就按你刚才所说,宣旨,放出贾环,免了他的差事,让他回家闭门读书去吧。

    不读书,不知礼,早晚惹出大祸!”

    赢祥闻言,躬身领旨。

    就要退下,赶往天牢,却又听隆正帝道:“将那柄玉如意一并带去……”

    ……

    ps:大家元宵节快乐啊!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抗日之鬼打鬼 我的历史聊天群 虚幻的战火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大唐:拜托,我真没想造反啊 大唐:摊牌了,我就是全能高手 战国太阁第一人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铁血佣兵 大唐第一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