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用康有为 实施《戊戌变法》

    康有为见荣禄步步紧逼,大有压倒他之势,他岂能被守旧派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他斩钉截铁的说:“谁若阻拦变法,杀他几个一品大员也是可能的。”

    说罢,康有为拂袖而去。气得荣禄直翻眼珠子,他狠狠地说道:“要杀,先杀的也是你康有为。”

    康有为一路怒气难消,他上了大殿,终于觐见了变法维新的关键人物——光绪皇帝。按朝中的规定,康有为向年轻的天子行了三跪九叩之礼,龙椅上的光绪皇帝微笑着说:“爱卿免礼平身!”

    “谢皇上”

    “爱卿,朕早想召见于你,今日得以相见,朕很高兴。”

    康有为不想其他朝臣那样唯唯诺诺,他大胆的正视年轻的天子,他心中大喜:“皇上虽很年轻,恐怕只有二十九岁吧,但他神情镇定,态度和蔼、思维敏捷、语言准确,有一代明君之风范。”

    光绪皇帝问:“爱卿是广东南海人氏吗?今年多大了?”

    “正是广东南海人,今年四十整岁。”

    “哦,比朕大十二岁。听翁师傅说爱卿自幼饱读诗书,晓通历史、地理、后又居住香港,深受西学的影响。”

    “感谢皇上对臣的关心,臣二十二岁赴香港,三十岁回到了广州,在广州开办了万木堂讲学,臣的学生计五百多人。”

    “是将西学吗?”

    “不完全是。臣主要是讲中外历史上的一些变法,寻求治国之道。大清今日已被外国列强所窥视,他们的野心是瓜分中国,中国若不振兴,恐怕不久就要被列强吞并。”

    光绪皇帝一字不漏地认真听着,他身子似倾,面目和善,边听边不断的点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兴趣。 []

    光绪皇帝听了康有为的一席话,他感慨万分道:“大清建朝二三百年了,除了康熙爷、乾隆爷时期繁华一时,从道光年间起,便处处受夷人所制,以至出现今日之衰世。”

    康有为心中暗叹:“好一个贤明的君主,他并不忌讳自己的短处,他有些宽阔的胸襟,一定哪呢过实现变法,使大清国从此富强起来。”

    光绪皇帝露出赞许的神色,康有为为之兴奋不已,他说:“这些年来,在广州讲学之际,臣潜心研究了西方各国及日本国变法自强的历史,发现了一些可取的经验,臣也初步制定了一些变法章程。现在,臣将这些章程呈给皇上,以供参考。我大清泱泱大国,人民众多,土地广阔,若实现了变法,只须三五年即能繁荣富强起来,到那时,外国人便要对大清敬之三分。”

    说着,他将拟制的变法章程呈给光绪皇帝,光绪皇帝急切的打开,迅速的浏览了一遍,然后说:“好,爱卿想的很周到,条款也十分详细,放在这儿,朕慢慢研究。”

    康有为见皇上并不是他想象中那样威严,于是,康有为大胆的说:“既然皇上变法之意已决,为何行动缓慢?”

    一语说到了皇上的痛处,光绪皇帝望着外面沉闷的天空,轻声感叹:“朕受制于一人。”

    “老妪思想已很陈旧,皇上为何惧怕于她?”

    “众朝臣皆听命于她。”

    “难道皇上没想过任用一些年轻的官吏吗?那些年轻人思想活跃,愿为朝廷做一番事业。”

    “既然如此,皇上何不任用一些新科举人,不要恪守陈规,可以破格提拔一些人才好。那些纸拿厚禄,不办实事的人予以革职,来个杀一敬百。(. )”

    “对,爱卿讲得太好了!”

    当光线皇帝与康有为密谈之时,隔壁之耳已听得清清楚楚。西太后安插在皇上身边的一个小太监一字不漏地记下了这些话,他马上就可以到西太后身边去领赏。可恶的是,他只传给西太后有关制度的变革、人事的任用这些事情,至于光绪皇帝与康有为谈到的办学、铁路、矿业、购舰、练兵、译书等方面的举措,他只字未提。

    当小太监绘声绘色地向西太后描述这次召见康有为过程时,西太后气得面色发青,事后,她对荣禄说:“你要加紧练兵,恐怕不久皇上会来要哀家的命,哀家要趁他动手之前先动手。”

    在西太后的暗中监视下,光绪皇帝搞起了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此时,已箭在弦上。

    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下旬起,到八月六日,一百零三天内,光绪皇帝下诏变法的谕令像雪花一样纷纷扬到全国各地。锐意进取的变法维新为之欢呼雀舞,害怕新生事物的守旧派为之沮丧不安。

    五月十四日,继召见康有为之后,光绪皇帝又召见另一位四品以下小吏梁启超。此刻,康有为已迁至‘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他随时可以上奏皇上。多日爱,他极力推荐另一位改革派——梁启超。于是,光绪皇帝决定见一见自称布衣举人的梁启超。

    这一天,梁启超在太监王商的引领下,来到了养心殿的东暖阁,见到了意气风发的光绪皇帝。可是,光绪皇帝与梁启超交谈时遇到了麻烦,因为,梁启超的广东口音太重了,光绪皇帝几乎一句话也听不懂。

    梁启超只好伏在龙案上书写了一行小字:“臣已将变法之举措写成书,现呈给皇上。”

    写罢,他从怀中掏出自撰的《变法通议》,双手献给皇上。他又写道:“此书共分十二篇,从前年起已陆续在上海的《事务报》上发表,当时,曾引起过不小的反响。”

    光绪皇帝高兴地说:“爱卿的文章,朕早已听过,今日既然得此书,朕一定认真阅读。”

    光绪皇帝频频召见维新派人物,早已引起守旧派的恐慌,朝中一些老臣纷纷跑到颐和园向西太后告密。西太后一律是置之一笑,当老臣们走后,她对李莲英说:“小李子,准备垂钓之物,下午到昆明湖钓鱼去。让他们去折腾一阵子吧,哀家还不到出场的时候。”

    “老佛爷,您真英明伟大。”

    “别耍贫嘴了,让你的那些兄弟们多留心皇上的动静就行了。”

    “放心吧,那些公公们个个忠于皇上,皇上打了一个喷嚏,他们都会来报告的。”

    西太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全面推进了一系列改革,主要表现在政治方面、经济领域、军事方面和文化教育方面。政治上,他大胆地进行了改革机构,裁减了闲职人员,合并了臃肿的机构;在经济领域,他规劝绅民,兼采中西各法振兴农业,倡设立农学会,翻译外国农学书籍,鼓励发明创造,扩大利用水利资源,筹办中国通商银行,广设邮政局;军事方面,他谕令军机大臣及督办军务王臣采用的西法编制军队,仿照西方兵制,改习洋枪,添设海务,筹办军舰;文化教育方面,命筹办京师大学堂,督促各省督抚选派人才赴日本学习,并废除朝考制度,一律改试策论,设华侨学堂,兼学西方文字,准设医学堂,鼓励各州、府广育人才。

    仅仅一百零三天,他就颁布了一百九十多条谕旨,平均每天一条,可以说,光绪皇帝是日理万机,他希望早日让大清国富民强起来,这些谕令发往全国各地,大小官吏们有的坚决执行,有的阳奉阴违,有的暗中抵抗,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变法的成效并不显著。

    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十四日,也就是光绪皇帝召见梁启超的同一天,光绪皇帝颁发了一个令许多人惊骇的谕令: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大理寺等六个闲散衙门,将其归并内阁及刑部办理。裁撤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

    五天后,光绪皇帝又向大殿里‘仍了一颗炸弹’,他罢免了礼部六堂官。这六个人是: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左侍郎堃岫\右侍郎溥颋、署左侍郎徐会丰、署右侍郎曾广东。

    熟料这个谕令不但触动了被罢免官员的‘神经’,也触动了西太后的‘神经’。

    西太后坐不住了

    康有为再总理衙门‘行走’之后,一方面网罗变法人才,使梁启超、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张荫恒等积极参与变法者得以重用,一方面帮助光绪皇帝拟定了一系列谕旨,把变法运动推向了高潮,出现了百日维新的局势。

    当光绪皇帝罢免了一批旧同僚官吏时,西太后震惊了,她责备前来请安的光绪皇帝:“皇上,亲爸爸听说你在宫里闹得不轻啊,不少老臣跑到园子里哭诉。”

    光绪皇帝理直气壮地回答:“朕要变法,但是那些顽固派却百般阻扰维新运动,对于他们,不能姑息。”

    西太后不满的望了皇上一眼,所:“那些朝臣重臣,有的甚至是三超老臣,他们一心效忠朝廷,如果不是什么重大问题,不能处置他们。不然,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会引发内乱的。如果皇上一意孤行,乱了家法,皇上无法向列祖列宗交代!”

章节目录

免费都市小说推荐: 重生之从学渣到学霸 如意络 重生军婚:神医娇妻宠上瘾 我真是来交换的 不当神豪的那些日常 穿越之凰妃要改嫁 逆天小神医 我的剑呢 带着锦鲤人设重生了 重生七零有宝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