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上求战 西太后暗中求和

    说罢,她便呜呜大哭了起来,弄得光绪皇帝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亲爸爸,孩儿如有冲撞之处,还请亲爸爸原谅。”

    西太后抹了一把眼泪,为自己掩饰:“人老了,总怕冷清,原想趁大寿庆典好好热闹,热闹,也好多年没办喜事了。既然战事失利,大家心里都不好受,庆典就不再颐和园举行了,不过,宫中的庆典不能少。”

    西太后做出了初步才让步,光绪二十年八月二十二日,她谕令:‘著由宫中节省项下发出银子三百万两,交由户部陆续拨用,以收士饱马腾之效。”

    四天后,又谕令:“所有庆辰典礼,著仍在宫中举行。其颐和园受贺事宜,即行停办。”

    九月二十日,海战战况恶化,光绪皇帝向西太后禀告了这一情况。不曾想,西太后尚未听完奏折,她马上就不耐烦的打断了皇上的话,她的声音低沉的很:“战不过日寇,那就求和吧。皇上,亲爸爸寿辰典礼之前,不要再报告战况了,亲爸爸老了,想高高兴兴的过大寿。从明日起,各王、公、大臣及外省地方进贡物品陆续进宫,呈进时一律进福华门。”

    光绪皇帝犹豫地说:“国家正值多事之秋,能不能取消进贡。”

    “不能”

    西太后的态度很坚决,连一点儿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丹墀下,大臣们议论纷纷:“太后六十大寿,庆典不可减弱。”

    “太后三十年支撑着大清的江山,如今过六十大寿,寿辰庆典不算过分。”

    “国家正值多事之秋,不应大肆铺张”

    “打仗没有银子怎么行,省下些银子扩充军队,以后再补办庆典也行啊!

    “……”

    这些话很快传到了西太后的耳朵里,她一句话也听不进去,她只是笑了笑说:“任他们说去吧,该进贡的进贡,该祝贺的还得祝贺。”

    九月二十八日,西太后写了一副副‘福’或‘寿’字赏给每个进贡者。十月初六,西太后召见了几位军机大臣,对他们说:“从明日起,众爱卿都不用上朝了,在宫中听戏三日,赏早点一份、午膳一份、晚点一份、另赏糖果一碟、奶饼一碟、水果一碟、锦缎一批。”

    受制于西太后的这几位敷衍趋势者听罢,个个磕头谢恩,西太后满面春风,说:“众爱卿不要为战事所影响,应该开心一点,好多年宫中没有这么热闹了,难道你们不高兴吗?”

    “高兴,高兴。”

    朝廷文武百官个个被西太后牵着鼻子走,他们除了叩头与赞颂,几乎没有人去关心一下前方的战事,光绪皇帝无力扭转这个局面,他只好机械的带领群臣向西太后行三跪九叩之礼,祝福老佛爷:“福如东海、万寿无疆。”

    西太后再众人的簇拥下,在皇极殿完成了她的六十大寿。

    朝拜之后,西太后赏众人皆去听戏,许多人谈笑风生,脸上挂着笑容,随西太后而去。大清的皇帝载湉面带愁云,他的师父翁同龢最了解他的心,翁同龢低声说:“庆典热浪很快就过去了,皇上这些日子也不容易,国事家事事事烦心,臣能理解皇上的苦衷。”

    “师父,太后的威力如此强大,朕能干出一番事业吗?”

    “皇上,千万不要灰心丧气,自古以来成大业者多艰难,皇上是一国之君,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臣相信皇上早晚有一天成大业。”

    翁同龢注视着这位年轻的天子,他屡着胡须,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十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亲手教导了一代君王,当然希望这个君王能有一番作为。

    战败了的西太后一味的求和。她对外国人有种恐惧心理,在众王臣的呼吁下,西太后决定重新启用恭亲王奕。围绕在西太后身边的一群主和派还有许多掌握实权的人物,首先是北洋大臣李鸿章,他手中掌有重兵,然后是孙毓汶、徐桐等人。这两个人奸诈、狡猾,帮助西太后打击以光绪皇帝为后台的主战派。一时间,前线海面上炮声不断,后方皇宫里唇枪舌战,围绕‘战’与‘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过完六十大寿,西太后便坐不住了,她从颐和园搬回皇宫,在储秀宫西暖阁召见了帝师翁同龢。她深知翁同龢坚决和光绪皇帝站在一边,积极主战,岁哦与,这一次她想利用一个事件挑拨皇上与翁同龢的关系。如果挑拨成功,光绪皇帝将失去有力的支持,他的‘主战’很快便偃旗息鼓。

    “翁师傅,不必拘礼。哀家有事儿相商,特请翁师傅前来议一议”

    翁同龢对西太后很反感,这次,西太后召见他,老谋深算的他一下在就猜出了八九分,想到这里,翁同龢恭恭敬敬的说:“太后赐教,臣洗耳恭听。”

    西太后大量了一下翁同龢,她的声音很温和:“爱卿教导皇上这么多年,哀家十分感激。爱卿对大清的衷心,先帝在天之灵为之感动。”

    翁同龢下跪,感谢西太后的赞誉。西太后停顿了一下,她清了清嗓子,接着说:“目前日本挑衅我大清,大清臣民奋力抵抗,其英勇故事可歌可泣。可是,我大清军械装备不及小日本,加之国内连年发生灾害,国库早已空虚,这个仗不能再打下去了!”

    “太后,前方官兵同仇敌忾,虽我方损失惨重,但士气并不低,此时求和,还应三思!

    “哀家早已经思虑了一番,求和也是为了保住大清的江山,保障清军主力不受损,哀家的苦心,你应该体会的出。”

    “还请太后三思。”

    翁同龢的脸色很难看,但他又不敢直接顶撞西太后,他只有静静的听下去。只听西太后叹了一口气,低声说:“哀家派爱卿立刻赴天津,传谕至李鸿章,让他尽快托俄国公使出面调停、议和。”

    翁同龢脱口而出:“去哀求俄国公使做和事老,这有失国体吧。”

    西太后激怒,问:“李鸿章总不能直闯日本公馆吧,请俄使出面调停有什么不好?”

    翁同龢无语,他正想退下去,西太后又开了口:“这件事儿暂时不要告诉皇上,皇上日理万机,龙体欠安,不要再让他烦心了。”

    翁同龢心想:“好一个歹毒的妇人!你卖国求荣还拉我下水,你明明知道皇上是积极抗战的,这会儿派我去疏通李鸿章,并要我隐瞒皇上,这不明摆着挑拨我们的君臣关系吗。”

    翁同龢仗着自己在朝廷上的特殊身份,他暗中尚敢违背西太后。刚离开储秀宫,他便径直到了养心殿,把西太后的懿旨全部告诉了光绪皇帝。光绪皇帝一听,肺都快给气炸了,他愤慨至极,说:“太后如此行为,我大清国将不国!”

    翁同龢安慰道:“无论发生什么事儿,臣永远追随皇上。”

    “谢谢师傅”

    光绪皇帝非常感动,在民族危难之际,他最信赖的人坚决和他站在一起,他的心理上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爱卿,太后令你去联系李鸿章,你只管去,李鸿章得到谕令后,他一定会来找朕的。那老家伙诡计多端、无比狡猾,他比谁都清楚出卖名族利益要被举世唾沫的。”

    果然不出光绪皇帝预料,北洋大臣李鸿章得到西太后的谕令后,他立刻进宫要求觐见皇上。光绪皇帝避而不召,他又求见西太后。西太后趁机召见了众王臣。在场的除了李鸿章之外,还有恭亲王、翁同龢、李鸿藻、孙毓汶、徐桐、奕劻等重要人物,唯独没有大清的皇帝。

    西太后问众臣:“众爱卿皆可畅所欲言,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都谈谈看法吧。”

    主和派孙毓汶抢先发言:“太后,不可与日再战,我大清无力支撑战争。”

    徐桐立刻帮腔:“孙大人所言极是,若再战下去,将民不聊生,国将不国了。”

    翁同龢豁的一下子站了起来,他的情绪有些激动:“二位大人被小日本吓破了胆子了吧,几声炮响就如此退缩,我大清的国威何在!”

    “对,翁大人说的对,如果此刻我们退缩,那才真的国将不国。”

    主战派李鸿藻帮腔了。西太后沉吟了一会儿,她慢慢吞吞的说:“国家连年灾害不断,恐怕无力支撑战争。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吧,众爱卿回去好好想一想,有什么好主意,立刻上奏朝廷。”

    西太后表面了态度,她主张求和。

    支走了主战派,西太后留下了主和派的李鸿章,她无可奈何的说:“李爱卿,你在前线浴血奋战,哀家十分感动,依你看,这仗能打下去吗?爱卿,你是明事理的人,哀家欲派你去俄国人联络,让他们出门调停中日关系,你处理了吗?”

    李鸿章是汉臣,他知道今日的荣耀都是西太后给的,只有顺着老佛爷,他李鸿章今后才有更好的出路。李鸿章道出了苦衷:“臣,臣,受制于皇上。”

    西太后不屑一顾地说:“有哀家的懿旨,皇上不敢阻拦。哀家放心大胆的去干吧,有什么事儿哀家给你撑腰。”

    “嗻”

章节目录

免费都市小说推荐: 重生之从学渣到学霸 如意络 重生军婚:神医娇妻宠上瘾 我真是来交换的 不当神豪的那些日常 穿越之凰妃要改嫁 逆天小神医 我的剑呢 带着锦鲤人设重生了 重生七零有宝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