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章 围剿太平军 重用汉臣曾国藩

    对于封号的问题,东太后自作主张,她振振有词:“大格格为两宫太后的女儿,虽不是我们姐妹其中一个人的亲生,但收养在我们宫里,理应算嫡出,所以应该是‘固伦公主’。 []”

    西太后的心理却是另有打算的,她认为东太后虽言之有理,到那一定会引起皇宗的一些人的不满,为了笼络人心,她说:“姐姐,‘固伦公主’这个封号有些太凝重了,所以应该是‘荣寿公主’好一些。”

    东太后一听,脸沉了下来,她心想:“叶赫那拉氏,平日里我钮钴禄氏不与你争权夺利,大殿之上凡事儿顺着你,附和你。今日这点小事儿,你也自作主张,今日还有我母后皇太后说话的份吗?”

    东太后声音有些生硬,反驳道:“妹妹太多虑了,既然是我们姐妹收养的女儿,当然不能叫‘荣寿’公主了,那将降低两宫太后的地位,不怕人耻笑吗。”

    西太后不愿意因小事儿与东太后发生争执,她见风使舵,马上说:“行,既然姐姐言之有理,大格格就封为‘固伦公主’吧!”

    就这样,恭亲王奕的大女儿进了宫,当上了固伦公主。她的母亲嫡福晋虽然有些舍不得,但她考虑到女儿的前程以及恭亲王在朝廷上的显赫地位,她也只好含泪惜别女儿,做一次牺牲了。

    恭亲王奕连逢两件喜事儿,他有些飘飘然了,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两宫太后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此时的他,感觉人生好幸福啊!

    同治元年,两宫太后接受了恭亲王奕的意见,重用汉臣,曾国藩,以图歼灭太平军。

    提起太平军,最让西太后头疼。早就咸丰年间,广东花县的山沟里腾起了一条龙,他便是洪秀全——大清朝的的一个秀才。他与天子爱新觉罗奕泞同读圣贤书,一个反天下,一个坐天下。洪秀全以传道为名,联合起受苦受难的兄弟,于咸丰三年,即一八五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宣告“太平天国”成立,洪秀全做了天王。

    京师紫禁城里的咸丰皇帝震惊了,他谕令清军围剿方兴未艾的太平起义军,可是,经历十年,太平军仍然未被围剿尽,咸丰皇帝宾天时对太平军之事还耿耿于怀。小皇上载淳即位以后,六岁的小儿怎么知道江南还有个“天王”洪秀全时刻动摇着他的皇位呢。可是,小皇上是两位额娘并没有放松警惕,她们要组织兵力,围剿驻扎在天京(江宁)一带的太平军,好让载淳安安稳稳的坐江山。

    恭亲王奕连逢两件没事儿,他的地位比以前高多了,只要是白天,他可以随意的出入皇宫,无论是在大殿,还是在后宫,他随时都可以与两宫太后商谈朝政。特别是女儿被封为“固伦公主”后,他与六福晋进宫的机会更多了。

    这日,奕与六福晋又来到了坤宁宫,他们的女儿意见父母到此,十分的高兴,连忙向父母请安:“阿玛吉祥!额娘吉祥!”

    如今女儿是公主,恭亲王连忙说:“公主吉祥!”

    毕竟是亲生女儿,虽然固伦公主身价倍增,但挡不住亲情。固伦公主依偎在母亲六福晋的怀里,那亲昵劲儿真叫人羡慕。东太后看在眼里,又高兴又若有所失,高兴的是这个公主乖巧懂事儿,遗憾的时自己从未生育过,她体验不到做母亲的欢欣。

    “公主乖巧吗”

    六福晋问着女儿,女儿甜甜地一笑,眼睛飘向东太后,意思是:“皇额娘,我乖巧吗?”

    东太后明白公主的意思,她温和的说:“大公主乖巧极了,这全是托福晋调养教导的如此懂事儿。[ ]”

    六福晋连连说:“不,不,是太后教导有方,福晋多谢太后恩赏,把大公主教导的如此懂事儿。”

    两个人正说着,西太后到此。西太后与福晋寒暄了几句,便转向恭亲王,问:“前几日曾国藩上奏一折,说太平军之患甚重,你意如何?”

    东太后与六福晋知道西太后与奕有要事相说,便牵着大公主的手到了东暖阁,西暖阁只剩下西太后与奕二人。奕也正想谈谈这件事儿,他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太后,这几年内忧外患,特别是前年的洋人之进犯,使我大清满蒙军队损失惨重,依臣之见,平剿太平军须借汉人的力量,方可取胜。”

    西太后问:“借汉人的力量,可靠吗?”

    奕沉吟了一会儿说:“朝廷命官中,汉人多忠于朝廷,但也不排除心怀鬼胎者,但有一个人可以信任他。”

    “谁?”

    “曾国藩”

    提起曾国藩,西太后不会忘记这个湖南人,咸丰年代,他曾获得理学家、文学家的桂冠。可是他并不是书呆子,他善于把握时机,看准政治风向。咸丰皇帝登基不久,湘人曾国藩便展露头角,活跃在清廷的政治舞台上。咸丰皇帝谕令他:“前任丁忧侍郎曾国藩,籍隶湘乡,闻其在籍,其于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着该抚传旨,令其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事宜。”

    天子下令让曾国藩筹办湘军,以剿太平军。果然,曾国藩不负重望,他的湘军很快组建了起来,并且在镇压太平军的几年中也屡建奇功。可是,一向优柔寡断的咸丰皇帝害怕了,他生怕曾国藩的湘军镇压了太平军,接着来捣毁他的朝廷。于是,咸丰皇帝开始怀疑曾国藩,并处处的防备于他,湘人曾国藩这些年来一直得不到重用。

    尽管如此,曾国藩一心效忠朝廷。这一点,恭亲王奕全看在了眼里,如今他建议西太后重用汉臣曾国藩,对于清廷来说,确实是一个良策。

    西太后接纳了恭亲王的建议,她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兼协办大学士。曾国藩一心效忠朝廷,尽管前几年皇上不信任他,但他从未有过异心,如今两宫太后重新启用他,他怎能不感激涕零。

    此时的理学家曾国藩少了几分早年的热情,多了一些中年人的深沉,他接到圣旨的当天便上奏一折,称:“金陵未克之前,不在加恩于臣家。”

    六百里加急,折子到了西太后的手里,她仔细的看了几遍曾国藩的折子,心中暗喜:“这个湖南佬,被冷落了几年,如今受宠若惊。看来,他准备为朝廷卖命,不克金陵,无颜见我了。”

    果然不出西太后所料,曾国藩的湘军很快传来了佳音,挽救了风雨飘摇的清廷。

    这次,曾国藩接受了以前的教训,他一再上奏两宫太后表明。自己的心迹,声称自己淡泊名利。同时,他默默地为朝廷卖命,以实际行动得到两宫太后的信任。同治二年春,他坐阵安庆,以安庆为指挥中心,然后任命胞弟曾国荃攻天京(今江宁),左宗棠攻杭州,李鸿章攻苏州,彭玉麟攻长江下游。大江以北,由多隆河攻庐州、李旭宣攻颍州;大江以南,鲍超攻宁国,运兰防徽州。

    一切布置好以后,曾国藩下令对天朝发动猛烈攻击,一时间,洪秀全在天京危在旦夕。天王洪秀全征战南北,英名赫赫,十年前,他曾让大清的皇帝惶恐不安,可如今天朝前后受敌,天朝内部人心涣散,再也没有初建天朝时的气势了。每每想到这里,洪秀全不禁感慨万分。

    想当年,即一八五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天王洪秀全红光满面、春风得意、,他身着黄袍马褂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南京称。街道两旁,路人跪迎,口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他这个往日落榜的学子,今天也和紫禁城的大清皇帝一样,做起了皇帝。在清朝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南北两个皇帝。

    天王洪秀全颁布诏书:“地转实为新天地,天旋永立新天朝。一统江山图已倒,胞宽草任逍遥。”

    太平士兵三呼万岁,兴奋不已。东王杨秀清也颁昭皓谕,说:“……兹建王业,切昭苍生,速宜敬拜上帝,毁除邪神,以奖天衷,以享天福,工农工商,各立其业。自谕之后,尔等勿宜安居桑梓,乐受常业,圣兵不犯秋毫,群黎毋庸震摄,当旅市之不惊,念其苏之有望。为此特昭皓谕,安尔善良,布告天下,咸晚万方……”

    由此可见,天朝的建立是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朝。

    光辉与骄傲,都已经成了天王洪秀全的历史,如今他面对的重重包围,心情十分沉郁。他清楚地认识到天朝与大清抗衡,力量的悬殊太大了。为了消灭太平军,清廷不惜重金收买人心,瓦解天朝将领。如今曾国藩的部下已经将天朝包围,天京粮食已绝,眼看着撑不下去了。

    天京称内一片混乱,一些太平军将士暗中投靠了朝廷,做了天朝的叛徒。那些暂死保卫天京的人因饥饿而惶恐不安,太平军的战斗力大大削弱。忠王李秀成大败于沐阳,他逃进了天京,无颜见天王。洪秀全知道后,安慰李秀成,他说:“我洪秀全奉上帝的旨意,下界拯救百姓,我们的天朝坚固如铁,即使士兵不保卫天京,也有上天来保护。”

章节目录

免费都市小说推荐: 重生之从学渣到学霸 如意络 重生军婚:神医娇妻宠上瘾 我真是来交换的 不当神豪的那些日常 穿越之凰妃要改嫁 逆天小神医 我的剑呢 带着锦鲤人设重生了 重生七零有宝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