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国共之间这场即将爆发或者说是已经爆发却又被突然叫停的内战,随着电波被传向四面八方。

    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在第一时间便收到了杜鲁门总统发来的质询电报,在电报中总统丝毫不留情面的对赫尔利在国共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予以了质询,要求他为此作出合适的解释,要知道杜鲁门虽然不喜欢共产党,但对于**统治的国民党政府也没有多少好感,而目前美国最大的利益所在无疑就是尽快的取得大陆战场的胜利,从而依托中国大陆和冲绳群岛为基地,发起对日本本土的登陆作战了。至于完成此项目标的前提下,尽量的遏制苏联人在中国的影响力,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在两者相冲突的情况下,无疑需要首先保证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

    而作为罗斯福总统特使来到中国的赫尔利,一直以来对于杜鲁门这个因为罗斯福总统病逝才得以登上总统宝座的前副总统是不太感冒的,再加上电文措辞如此严厉,则更加深了赫尔利的逆反心理,当然,蒋委员长卓有成效的夫人外交也是赫尔利立场鲜明的站在国民政府一方的重要原因。

    于是在收到电报之后,赫尔利以媒体报道严重失实,国民政府作为抗击日军的主要力量,在东北收复失地,实施主权的行动是完全合法的,中共地行为才是挑动内战的不法行为。为此。赫尔利不但拒绝了国内要求其缓和与中共之间关系的要求,而且在复电中提出停止下一批提供给中共方面美援的建议,同时建议停止对中共方面的后勤保障。

    国际国内舆论的压力让美国国会山一片沸腾,参众两院纷纷向刚刚接手美国总统一职不过两个多月的杜鲁门总统递交地报告,要求美国政府出面协调国共双方,尽快结束东北战事。

    而为了回应参众两院提交的报告,转移民众地视线。7月1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布了相关的作战计划。计划规定,为迫使日本对盟国无条件投降,未来的作战将集中打击日本的战争能力和国民士气,占领日本位于本州的工业心脏。( )该计划规定了分两步的攻击计划,自1945年11月1日起实施,杜鲁门总统随后予以了批准,并要求做出有关人员伤亡和物资消耗的评估。

    盟军地行动计划将包括50万人的地面部队和有史以来单一行动中动用数量最多的飞机和舰艇。这批部队主要由美军组成。同时包括英联邦的三个师(一个英国师,一个加拿大师,一个澳大利亚师)以及中国方面国民党当局承诺的六个师以及中共方面的三个师。

    对日本列岛的第一阶段进攻被命名为“奥林匹克行动”。

    针对从公开情报中得到的美国人地计划,日本最高统帅部认为,美军已经通过一系列在太平洋地区的海空行动,成功的孤立了日本本土与广大南洋占领区之间的联系,维系着日本本土的最后生命线仅剩下中国大陆和朝鲜,东北地区被割裂成数段的关东军能否成功从如覆灭地泥潭中挣扎出来。成为本土保卫战成败的关键。

    此时,日本主要的海空力量已经丧失殆尽,日本本土和满洲帝国已经被纳入美国陆基航空兵重型轰炸机的攻击范围,一旦满洲失守,而关东军又溃不成军的话,那朝鲜驻屯军将无法幸免。朝鲜一旦丢失,那帝国本土全境势必会被蜂拥而至的美国轰炸机所淹没,。到时候就连美国人的战术轰炸机亦可顺利在日本本土投下炸弹,而作战半径超过一千八百公里的野马式战斗机将能全程伴随轰炸机行动……

    日本军方早在一九四四年中期就在全面加强本土防御,然而,此时的日本本土防御仍然只能用“可怜”来形容。大量的精锐部队消耗在了菲律宾等海外战区,本土已经出现严重地劳动力短缺地现象,物资供应紧张,武器、军需和车辆生产严重不足,社会秩序一片混乱。普通民众的厌战情绪已经十分地强烈。

    日本统帅部认为。美军的登陆行动使用的兵力将不少于五十万,为了集结足够的反登陆力量。 []日军高层从1945年年初就开始拼命的扩充本土防御部队的数量,最初的计划是集结二百五十万人用于反登陆作战。日本的人力动员此时已经达到了极限,根据最新的扩充计划,陆军将组建五十六个师团、三十八个旅团,征召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万的新兵,先不说征召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就算是能够征召到这些兵员,但作为一支军队来说,这些部队还严重的缺乏军官、士官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

    在装备和后勤补给上的问题也同样严重,武器很快就供不应求,轻机枪的库存只能满足需求的百分之二十三,而轻武器只有百分之五十,最后甚至于达到无法为所有人提供一支步枪的程度,正因为如此,从亚洲大陆上调回作战部队和装备就成为了日本军方高层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实际问题。

    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一旦东北战局崩溃,则引起连锁反应的将会是朝鲜糜烂,而这又会导致本土遭到更多的轰炸,而关东军与朝鲜驻屯军的存在,能够最大程度的延缓这一进程。但是这些有经验的作战部队以及士官、军官如果能够撤回本土的话,却能够为二百五十万本土防御部队撑起足够的骨架……

    这是一个两难的命题,日本军部高层为此再度争论不休了起来。

    可是这样的争论并不能持续多久。

    就在军部高层还在为是否撤回亚洲大陆地军队而争执不休的时候,冲绳陷落的消息终于被证实了。

    这座美丽的岛屿已经变成了一副末世的场景。腐烂的尸体漫山遍野无人掩埋,山上找不到一颗完整的树木,炮火烤焦了几乎每一寸土地。

    冲绳,这个原本是那样秀丽地宝岛,怎么会突然间变成这个样子?

    负责守备冲绳的日军守将牛岛满,是一个颇有诗人气质地人物,年轻时曾经有过成为一名文学家的梦想。他希望能像日本历史上最有名的女作家紫式部那样,写出一本可与《源氏物语》相媲美的小说来。但战争却使他成为了一名军人。一个从日本人的角度上看来干得相当不错的军人,作为一名帝国武士,他挥动着手中的军刀,干下地都是专门杀人的勾当。至于到底杀了多少人,他已经没办法自己统计了,因为有的时候是直接杀人,有的时候只需要动动嘴而已……

    今天。轮到牛岛满杀他自己了。

    他的司令部里面已经再也没有别的人了,就连今天早上仅存的几个佐级参谋都已经被他派往距离司令部不到五百米的最后防线上去了。牛岛满在让他们上前线地时候给他们每人发了两枚手榴弹,而给自己留下的仅仅是手中的这把军刀。这把刀是天皇陛下亲手馈赠的,作为一名天皇的五十,他必须用这把刀割开自己的腹部,否则就会在死后也遭到许多人地唾弃,他的死就等于白死。

    牛岛满真的不愿意白死,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想去死。

    然而,在此时此刻,他却不能不死。他已经慢慢的撕开了单薄的军衣,面朝北边的皇宫方向跪下,缓缓的拔出了佩刀。

    而与此同时,日本东京的地下皇宫中。

    在人前表现得无比高贵的裕仁天皇再度跪在了天照大神的神像前。这位被称为“现人神”地日本天皇,此时正跪在神像前喃喃地祈祷着,在得到冲绳群岛陷落的消息之后,他就一直呆在这里,不眠不休已经整整一昼夜了。因为害怕裕仁再度昏倒,皇后只能陪在裕仁地身边。看到裕仁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小心的提醒道:“陛下,你已经连续祈祷一天一夜了。”

    裕仁头也不抬的道:“朕已经受到了祖宗严厉的惩罚,必须诚惶诚恐的祈祷赎罪。”

    皇后柔声道:“实现和平还是有希望的呀。”

    “必须再打几个胜仗,我们才能和敌国谈判。否则战后的帝国将会任凭英美宰割。”

    “可是我们还有足够的能力打胜仗吗?”

    “朕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只能祈求祖宗的保佑了。”

    “祖宗能帮咱们吗?”

    皇后的话让裕仁大为不快,但想到她的温柔。而且她更是如今不多的能和他谈论这些事情的人了。于是提起精神道:“朕是他的嫡系子孙,何况朕如此真心诚意,一定能够感动他们的。”

    皇后闻言低下头,缓缓的在裕仁的身边跪下,虔诚的一同祈祷了起来。

    和裕仁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天照大神的身上不同,陆军部的少壮派军官们正在情绪激动的议论着军情。这些连呼吸的空气都浸润着法西斯气息的年轻军人们和那些老奸巨滑的军部高官们不同,他们的脑子里没有死亡、没有牺牲、更没有后勤压力和资源短缺,他们的脑子里有的只有战争,除了战争还是战争,对于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死伤惨重的日军,对于死于美军空袭下的日本平民,他们全都视而不见。

    畑中健二少佐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人物。

    围绕在他身边的是竹下正彦中佐、椎琦中佐、古贺秀正少佐。

    畑中健二道:“八格雅鹿。我们这些人生不逢时,赶上了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

    椎琦中佐恨恨的站起身来环视着在座的几人道:“最可恨的是还不能体面的结束战争,而是屈辱的向敌国投降。”

    “不能打仗的军人算什么军人?战争结束后,我们这些人要么就是一天一天的熬日子,眼睁睁的看着在办公室里老死,要么就是被一脚提出军队,自生自灭。”竹下正彦戴着一副眼睛,但从镜片下面射出的却是两道狠厉的凶光。

    古贺秀正道:“我们非但不能得到猛烈升迁的机会,反而会屈辱的脱掉军服,你们认为呢?”

    “谁不希望迅速的升迁?看看东条英机,冈村宁次,木村兵、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山下奉文……他们一个个短期内从下级军官升到大将军衔,能不让人深受鼓舞?可战争一旦结束,我们就毫无机会了。”竹下正彦道。<!-- by:dasguoo|15918385188446270305|582 -->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宋朝探花郎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国公凶猛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