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更新时间:2010-06-21

    李明博长了一双小眼睛,这双眼睛小到如果你不仔细观察,很可能误以为他的先天性瞎子。( )不过还好,作为一个江界种地为生的普通农民,只要他的视野足够他看清脚下的泥土田埂和娇嫩的禾苗,也就足够了。

    李家是朝鲜国大姓,甚至连朝鲜国王也是姓李的。不过,李明博既不是王室后裔,甚至家里也从来没有什么显赫人物,距离他的家族上一次出一个文化人,已经是两代以前了,当时他的曾祖父在一江之隔的辽东还属于大明朝的时候,曾经在一个明国人所开的商行里做伙计,每天四处奔波为老板收购高丽参等特产。由于动作勤快,手脚干净被老板的赏识,因此把他提拔城了二掌柜。如果说做跑腿的活计还只需要勤奋和城诚实的话,那么作为负责一地经验的二掌柜,就需要一些文化知识了。为此,老板还出钱让他去当地的一所私塾读书。这就是李明博这一系的李家人的曾经取得的最高成就了。

    后来他曾祖父老了,就带着一辈子的继续回到江界乡下的老家,买了一些地,当起了小地主。

    然而随后的后金入侵,那些几百年前曾经被朝鲜人丛图们江以南的平原赶到了图们江以北的山区去艰难生产的建州女真们,依然留着可笑的秃头鼠尾辫,这时候却成了还乡团,一路从鸭绿江以北势如破竹的杀到了王京,俘虏了朝鲜国王。从此朝鲜国沦为了后金国的藩属。李明博的祖父在这场战乱中丧生,为了躲避战火,李明博的父亲带着此时才几岁的李明博躲到了深山之中,一躲就是两年。

    两年之后,偶尔在山中听到女真蛮子已经和国王签订了城下之盟大军退出了朝鲜国境的消息,这才从山里走出来。

    然而这时他们的土地已经荒芜,被地方官员以无主之地的名义分给了别的流民。还好他老爹临走时没有忘记带上地契,于是乎在当地能人的指点下,他老弟果断的拿出了地契中的一大半献给了县官,这才最终得以重新要回一部分土地,不至于成为失地流民。

    然而,经此一事,李家也从小地主变成了自耕农。

    李明博的老爹死后,李家又经历了兄弟分家等农民的传统问题,以至于李家自有的土地越来越少,已经不足以养活一家大小,为此不得不得向地主租种土地。

    最终李明博的生计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租种地主的土地忍受地主的盘剥,那些每天吃晚饭就盘算着怎么多拔佃农一根,毛的地主们有着种种匪夷所思或是高明,或是拙劣的手段。无论是大斗进小斗出,还是勾结管理篡改田赋文书,一道道沉重的被强压到了李明博的肩头,每天他都觉得有做不完的农活,却怎么都吃不饱饭。

    就在今年新春里,李明博的第六个孩子刚刚出生(夭折了4个,实际上他只有两个孩子能够活下来,且其中一个是女儿),他那个叫做三顺的婆姨就背上背着孩子,在月子里挽起裤脚,不顾冬末春初的水稻田里还浮在水面上的冰渣子,下田栽种秧苗了。

    虽然朝鲜人的传统就是如此,然而多少受过一丁点教育,至少能够写得出自己名字的李明博还是为此感到十分的愧疚,时常暗叹自己的无能。

    不过,就在昨天,他那个在城里水码头当力工的兄弟托人带来口信,说是城里来了一群清国人,正在大肆招工,准备在本地招上一些能吃苦耐劳的老实汉子去清国辽东挖金矿,听说每月不仅提供食宿,还能有2两银子的工钱,一年下来省着点,不怕事能存上20两白花花的银子?20两呐,自从女真蛮子入侵朝鲜以后,四十年过去了,李明博还真的没有机会能够看到20两白银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再说了,李明博自己心里也有些小九九。在他看来,既然辽东发现了金矿还要这么多人手,说明这个金矿的规模肯定不小。当年李明博和他爹一起在山里躲避兵灾的时候,也是无意间见过山里淘金人开挖的矿坑的,大多数都很浅,甚至有些干脆就只是在河水溪流中用个盘子淘金沙而已。

    朝鲜北部多山,矿产丰富,在山里以挖矿探矿为生的人也不算少数,耳濡目染之下,李明博还是对矿脉这之类的知识有一定了解的。

    因此他断定,这个在辽东被发现的金矿必然不小,才需要招募如此多的人手。那么只要自己在那里干上一段时间之后,摸清当地的地理情况,说不定有机会找到一条小的分支的矿脉。到时候自己一个人偷偷开采,一部分带回家乡,就立刻暴富,甚至还可以把这个秘密当做传家宝传下去,那么李家后世,岂不是就富贵荣华指日可待了?(多么典型的小农思想……)

    退一万步说,即便没有这个机缘,那么老老实实在那里干上几年,存下一笔银子,回乡也能买下一片土地,让李家在他手中重新恢复作为地主的繁荣。

    所以左思右想之下,他就和婆娘说了这个事儿,然后又把自己的分析和想法一股脑的说给了她听。这个平日里就没什么主见,只知道勤劳耕作劳动来养活子女的朝鲜女人,听到他说的前景是如此的光明,也是激动地两眼冒光。当即表示了支持,连连称赞自己的男人果然识字的就是不一样,见识又要多了许多咧。

    她还主动劝慰有点放心不下家里的李明博,对他说家里反正还有自己和一男一女已经成年的劳力,等李明博走了之后,家里虽然少了一个壮劳力,却也因此少了一张吃饭的嘴,倒是把找个好点的人家嫁掉,有着夫家的帮衬,她和大儿子一起下地干活,也足以养活三口人了。

    听了女人的劝解,李明博终于放下了心中最后的一点顾虑,作出了到辽东去挖金子的重大决定。

    至于是否能够被选上,李明博倒是一点不担心。他弟弟带来的口信说,这次清国来人要招的人很多,因此是区挖矿,因此特别看重是否能够吃苦,是否听话老实,身家是否清白,如果是家里杂七杂八的亲戚很多的大宗族的人,他们是不愿意要的。据他弟弟说,是因为清国人怕这种人去了之后手脚不干净,夹带金沙私吞的话损失不小,而如果家里是大宗族的话,很可能就仗着这点不服管辖了。因此为了减少麻烦,清国人是不想要这种人的。

    李明博照着这个条件和自己一对比,当时就觉得简直就是说的自己了。

    论身体的健壮,虽然他已经年过四十,岁月和风霜已经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是由于持续的劳作,他自信身体还和20岁的小伙子一样的健壮有力。而且他家除了在城里码头当力工的弟弟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宗亲父老了,身世那是绝对的清白。而且他还有一个别人所没有的优势,就是他对采矿一事略有所知,这就是一个突出点了。

    最后还得加上,他弟弟说,这次清国人也摆脱了他们码头的管事儿帮忙招人,借着这层关系招来的人,只要条件符合,都会优先录用的。所以码头上的干活的人纷纷都带去口信给自己家的亲朋好友,他弟弟自然在第一时间想到了他这个哥哥,还说,若不是因为他家里孩子尚小,怕自己走了之后留下婆娘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又怕她耐不住寂寞红杏出墙,他肯定自己就先报名去了。

    因此,李明博去当矿工的事情,可以说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第二天一早,李明博就穿着一件单薄的旧衣服,带着一坛子他婆娘亲手做的泡菜,大步流星的朝着城里赶去,除此之外,他什么都没有带。在他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如果不能做出一番成果来,还不如就此客死异乡,不用再回来,以免面对家人失望而安慰的神情。因此当他的婆娘劝说他带上家里唯一一件厚棉袄,听说辽东比朝鲜更冷,到了冬天也好有个御寒的衣物的时候他笑着拒绝了。

    他说,现在才8月,到了那边只要干上一个月,买件厚棉袄也就绰绰有余了,这件袄子就留在家里,到了她和儿子谁需要出门的时候就穿上御寒吧。

    到了江界城里,李明博找到他的弟弟李登灰,然后李登灰带着他找到了码头的管事。这时候,管事那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个看上去也是老实忠厚的农民模样的青壮,看样子也是准备去当矿工的。

    管事的见到李登灰带着人进来,就迎了上去,和李登灰在一旁低声说了一会儿话,就满脸带着笑容的走过来对李明博说:“原来你就是李明博啊。到了那边,可要好好干,听工头的话哦,否则如果被开革了,我和你弟弟的一片苦心也就白费了,传出去我们的面子上也不好看不是?”

    李明博老老实实低眉顺眼的回答说:“是,有劳您了。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教诲。”

    当天晚上,他们就被管事的带到了城里一个仓库模样的地方,把这一群人交给了一个没有留着辫子,反而留了一头短发的年轻男人,在仓库四周都有一些衣襟里鼓鼓的健壮的凶恶汉子或是巡逻,或是站在交通路口,目光不善的扫视着他们。

    李明博观察到,每当一个人被“清国人”带去问话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之后,管事就会得到一张细细的白条。

    他隐隐的觉得里面有些什么不对头,不过还没有等他仔细想想,就轮到他被带去问话了。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 铁血佣兵 大唐第一节度使 重生战将 家父隋炀帝 大唐再起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西周长歌 纨绔子弟变形记 大唐第一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