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后妈的诱惑 我与后母的禁忌缠绵 我的性感岳母 绝色嫂子太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夜夜笙香 极品好儿媳 都市猎艳 纵情乡野 尽欢风流路 乡村暧昧高手 妇科男医 我做校贷那些年 春光无限的儿媳妇 母乳的诱惑 雪白的嫂子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小村大凶器 我的美女老师 驾校情缘老赵孙潇 欲乱情迷小玲建军 我的漂亮女上司

收藏【笔趣读小说Www.elinguae.com】,无弹窗免费网络小说阅读网!

    还未入和州城,郭天爵就穿了孝服。常遇春为了显示对郭子兴的尊重,也与手下的人一起戴了青纱。

    常遇春与郭天爵自得了郭子兴病死的消息,是一路加快了行军速度。二月初六夜间,就到了和州。

    当时真把朱元璋吓了一大跳,这龟儿子怎么来得这么快?难道会飞吗?

    我昨晚才派人去报丧,他今晚就到了。

    后来,朱元璋问明了缘由,才解除了心中疑惑。

    本来这个时候,郭子兴病亡,朱元璋正是招兵买马、扩充自己实力的重要时机。

    朱元璋理应对常遇春这种主动来投的人示好,但没想到这次,朱元璋对常遇春的态度十分地冷淡。

    只是安排人先将朱元璋的人马安顿下来,说是郭子兴刚刚病亡,这是当前要处理的头等大事。等把这事儿忙完了之后,再找常遇春商谈具体事宜。

    常遇春也是既来之,则安之。

    好在没过几天,滁州的郭天叙也来和州了。郭天叙和郭天爵一起,带着郭子兴的诸多老婆还有郭子兴的遗体回了滁州。

    朱元璋也表示,定好下葬日子后,他一定会亲自去滁州参加下葬仪式。

    郭天叙他们走了五、六天之后,都已是二月十七了,朱元璋才把常遇春喊去谈话。

    这期间,常遇春又私下在军中打听,找到了李善长和汤和,言明了他和我是结拜兄弟。

    李、汤二人纷纷表示让常遇春稍安勿躁,他们一定会在朱元璋跟前替他说好话。

    初时,朱元璋的态度非常傲慢,他问常遇春,是不是在锥子山没粮草了,活不下去了,才想到到他这里来混碗饭吃。

    常遇春回答得不卑不亢,说是锥子山的兄弟并不缺粮草,只是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完成推翻蒙古人统治的这个大家共同的目标,才来和州投的军。

    朱元璋不依不饶,说是上次你们得了定远城后,我们准备取滁州。让你们在定远城坚守十日,为我们拿下滁州争取时间。

    你们当时还说了,军中缺粮缺装备,我们还给了你们不少。

    怎么,这才没过几天,你们就又不缺粮不缺装备啦?

    常遇春说,当时拿下定远城后,因为城中饥民太多,我们不忍心看到有百姓饿死的情况发生,所以把军粮都拿来施舍饥民了。

    而锥子山的粮草还没来得及运来,正好你们的队伍从居巢和濠州那一带过来,顺便向你们讨了点粮草,根本不存在咱锥子山缺粮这一说。

    估计是这期间,李善长、汤和二人确实为常遇春说了不少好话。

    朱元璋没继续深究,而是问常遇春道:“你说你来投军,你自认为你有些什么本事?”

    常遇春表示自己弓马娴熟,也曾读过一些兵书,对行军打仗,自己还是满怀信心的。

    朱元璋又说,他打算下一步过江攻打元军的地盘,你敢跟着去吗?

    常遇春拍着胸脯保证,朱元璋指到哪儿,他常遇春就敢打到哪儿,而且每次作战,他都愿意冲在最前面,当朱元璋的先锋官。

    朱元璋笑着问常遇春,你既然对自己的能力这么有信心,那你认为你自己有能力带多少兵马。

    常遇春回答道,古人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说,他不敢自比韩信,但让他带个十万兵马,那还是毫无压力的。

    朱元璋表示,你既然说自己不是因为饿肚子来混饭吃的,还说自己有统领十万兵马的能力。那我就让你当个小先锋,你自己带的人马还是归你自己统领,我也不给你增加人手。

    平常的粮草物资、武器装备,我都按一百人的标准给你供给,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从一个带领一百人的小先锋混成一个能统领十万兵马的大将军。

    常遇春带了一百二十人来投奔,而朱元璋只按一百人供应给养。

    这要换了一般人,肯定是不愿意,毕竟一百二十人吃一百人的饭,肯定得饿肚子。

    但常遇春满口应承了,因为他知道有我们锥子山给他兜底,他们不会饿肚子。

    这事儿就算这么给定下来了。

    其实常遇春不知道,朱元璋对他如此冷淡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常遇春自己怎么也没想到。

    他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是由郭子兴大老板的小少爷郭天爵引荐投军的,恰恰是朱元璋最不满意的地方。

    朱元璋是一个野心极大的人,按照惯例,郭子兴死后,郭子兴的权力就应由其子郭天叙继承。

    而且当时,郭天叙和张天佑手中还是掌握了郭子兴手下的大部分人马,而朱元璋的实力并不比这二人强。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的首要任务,就是逐步壮大自己的嫡系力量,争取能排挤掉郭天叙和张天佑,收编郭子兴原来的人马。

    恰恰在这个时候,郭天爵引荐常遇春来投军。

    朱元璋就在心里犯嘀咕,这常遇春到底是什么来头?该不会是郭家的人在他身边安插的一个眼线吧?

    郭子兴一死,朱元璋与郭天叙、张天佑之间的明争暗斗就算正式拉开了帷幕。

    因此,朱元璋防备着常遇春,对其很冷淡就是十分正常的了。

    就在朱元璋与常遇春这次谈话后的第六天,二月二十三日,甘泽生、陈维林带着黑蛟帮的三百多号兄弟来到了和州。

    按照我事先的交待,他们二人先去找了张怀德,张怀德来军中告知了常遇春具体情况。

    常遇春一听说,我又帮他拉了三百多号人来,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自己的实力又进一步增强了,忧的是朱元璋似乎不待见自己,这又来了三百多号人加上自己带来的一百二十人,都近五百人了。

    但朱元璋只按一百人的标准供应给养,那又得给锥子山的兄弟增添麻烦了。

    但别人既然来了,也没有赶别人走的道理,更不能辜负了大家的一番美意。常遇春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朱元璋,向他告知了此事的具体详情。

    朱元璋听了常遇春关于此事的详细汇报,心中又犯起了嘀咕,这个常遇春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半个多月前,带着一百二十号人投奔了我。这还没过几天,又招来了三百多人。

    看样子,这人得先笼络住,不管他是不是郭家派来的卧底,反正能替我招兵就行。

    下次打仗,把他派在前面打先锋,让他去给我当炮灰。

    加上李善长、汤和时不时在旁边敲敲边鼓,说锥子山的人不会是郭子兴的卧底。

    朱元璋决定对常遇春好点,于是,他拉着常遇春的手,跟常遇春说:

    这太好了,这些人既然是奔着他常遇春来的,就继续归常遇春指挥,粮草给养的供应,给他按五百人的标准。

    这下轮到常遇春犯嘀咕了,这朱将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前几天还对我不冷不热的,还克扣我的粮草物资。

    今天怎么听说又来了三百人,反而态度大好起来,按五百人的标准给我供应物资。

    难道是上次嫌我带的人太少了,不满意?

    常遇春回去后,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最后索性不想了。直接带人去了我们的和州联络点,见到了甘泽生、陈维林二人。

    这甘泽生他以前见过,只是不知道名字,这次算是认识了。

    我在给张怀德的信中,还特别提到了陈维林功夫了得一事,张怀德也将此信给常遇春看了,常遇春对陈维林也是格外敬重。

    常遇春让他们二人带着这些人跟他回了和州军中。

    按照我以前在锥子山对队伍整编的原则,常遇春将黑蛟帮的人马也给整编了。甘泽生、陈维林二人一人管十五个班。

    多余的人则编到锥子山带来的人马中,又编了十六个班。

    其中十五个班由蓝玉指挥,另外还有一个班全部是配备的精兵强将,由裴德龙当班长,作为常遇春的亲卫队。

    常遇春自己则当总指挥,直接管辖蓝玉、甘泽生、陈维林、裴德龙四个人。

    接下来的日子,常遇春的主要工作就是继续练兵。锥子山的兄弟还好说,黑蛟帮的人以前可没经过这种严格的训练,作战不成体系。

    好在蓝玉、甘泽生、陈维林三人都还有些能耐,贯彻常遇春的精神也十分深入。

    再说说唐家父子。

    他们是跟着甘泽生、陈维林的队伍一起来的和州。张怀德按照我信上的安排,把他们暂时妥善安置在和州,等待柳怀镜的到来。

    二月下旬,柳怀镜的运盐队伍来了,张怀德也给他们做了介绍。

    唐世超立即把我写给柳怀镜的信交给了他,柳怀镜看了我的信,对唐家的人也是格外重视,专门让张怀德给唐家六口人安排了两匹马和一辆马车。

    唐家的人是三月上旬到的锥子山,刘聚和杜黑子看了我的信,也是对唐家的人格外重视。

    虽然当时他们并不了解火器的重要性,但刘聚大哥对我的话还是深信不疑的。

    他立即指示杜黑子,让他按照我的意思办,把唐家父子和一个伙计安排到黑石岭,其余的家眷则留在锥子山。

    本书来自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大唐第一节度使 重生战将 家父隋炀帝 大唐再起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西周长歌 纨绔子弟变形记 大唐第一衙内 我在红楼改气数 大宋狼烟